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483章

辛亥大英雄-第483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通古斯卡河流域绝不能让!”
    蒋方震话还没说完就被杨秋果断打断,这条偏僻和荒凉的河流如利剑般从北海省直刺北方冻土区纵深,从军事角度看价值不算很大,因为当地都是原始丛林,常年天寒地冻不适合军需。问题是下通古斯卡河地下埋着世界上最大的煤田。通古斯煤田面积约104。5万平方公里,600米深度内地质储量17450亿吨,含煤层总厚最大1500米,且大部分都是优质无烟煤!虽然从开采成本和价值上说不如阿钦斯克露天煤矿,但这个煤矿战略价值太大,即使民国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这里也可确保开采1000年,对缺乏石油资源的中国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的战略储备矿。
    大家都不知道杨秋是如何得知下面有这么大煤矿的,但既然出自他口肯定有几分把握。这么大储量的无烟煤田让几人目瞪口呆,这绝对是世界罕见的,所以连原本认为可以放弃换取其它地方利益的蒋方震都立刻改口,认为应该沿下通古斯卡河修建一条专用运煤铁路。
    开发的事情几十年内杨秋都不会想,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有足够煤炭资源可供发电和工业用途,倒是南京的事情放不下,问道:“汉格尔他们的人来了吗?”
    “所以条件都已经谈妥,全权代表最晚将于三日后抵达,签字也应该就在几天内。只是。”陆征祥此次来主要是为这件事,说完后却目露难色,支支吾吾:“此事已经传开,不少人认为您出让利益太大。有卖国嫌疑。民党和共和党都指责不该签署协议,不该将那么多重大项目交给英美资本家,要求收回合约重新谈判。”
    “大总统和总理都很担忧,特意让我来转告您,一定要早作准备,以免被人戳了脊梁骨。”
    杨秋点点头,心底很感谢黎元洪和唐绍仪在这件事情上的全力支持。其实他早料到会有这种问题,毕竟这次赌的有些太大了。而且连续战争胜利已经让很多人开始高估自身实力,对他们来说一口气开放这么多外资进入,其中很多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项目,没反对声不可能。所以当苗洛建议回武昌暂休,他就干脆以退为进避开南京纷扰,却没想到陆征祥还是追上了门。
    大家都沉默下来,对杨秋一口气开放这么大规模外资也有喜有忧。喜得是彻底约束外国银行,将它们的交易权利全部收回,拿回占全国近半的白银储备,很多原本需等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才开工的项目也能提早开工。忧的是开放力度太大,很容易导致被外资渗透慢慢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尤其是币改后两年就必须开放保险、民元结算这几项,可以说风险极大。而蒋方震则担忧500国防交换生会使一些先进战术和作战思想外泄,导致将来的对手愈加难以对付。
    怀揣着各种各样心思的白银谈判就在这种氛围下抵达终点。
    国会上,贝祖贻代表财政部首次公开了政府和欧美达成的经济合约。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会议员们同样有着蒋方震等人的担忧。汪兆铭趴在桌上,逐字逐行的分析着合约每个细节。从程城法案后,他已经有些走火入魔,满脑都是如何打击国社和杨秋,实现黄克强等民党老一辈的梦想。
    但让他奇怪的是,合约内虽然充斥着要开放给外资的项目,但核心的货币权等国家利益却完全看不到。这让他心底生疑,欧美明摆着是冲打压民国,破坏经济建设来的,所以他到底靠怎么保住核心利益的呢?到底是什么交易能让欧美放弃到手的利益?要知道和核心货币权相比,这点外资只是表面吓人。
    汇报还在娓娓的进行下去,越到后来,听取汇报的国会议员们越是心头沉重,就连占大多数的国社议员都觉得,杨秋这次过于托大了。一口气开放价值50亿美元的外资领域,相当于让外资重建一个目前的工业规模出来。这就是说5年后,民国国土上就会出现两个打对台戏的工业资本集团!民国本身就没彻底掌握核心制造业,一次开放这么大,等人家产品出来质量和技术压过自己,自己的工厂岂不是要倒闭了?
    汪兆铭对经济不甚精通,但民党内却有经济高手,这就是如今的水利部长廖仲恺。对这个廖仲恺,汪兆铭是既觉得好却又很头疼。好是因为他在程城法案后一跃取代伍廷芳成为民党仅有的政府部长,头疼的是廖仲恺已经隐隐成为民党少壮派领袖,与李烈钧成为民党军政方面的两大支柱。这些少壮派和他们这些人不同,思想温和希望停止与国社对抗,转而专心做在野党监督政府,为此还积极推动与共和党的合并。
    更重要是,两人已经隐隐威胁到他在民党中的地位,连章士钊都数次表示两人有接任民党主席的能力。
    但这种经济问题又不得不求教对方,最后只得靠过去悄悄问道:“仲恺,这个合约非签不可吗?”
    从地方一跃进入中央,廖仲恺自己也有做梦的感觉,所以在水利部长位置上竭尽全力,总希望能做出些事情来,扭转国人对民党的误解。所以他对此次合约中涉及水利的项目格外关注,听汪兆铭问自己,连忙说道:“不签就是一半的白银收不回来,白白耽误数年发展时间。我的建议是签,你看这里面的几个大水利项目,靠我们自己没五年别想开工,现在可以先搞起来,省事多了。”
    “可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是洋人到时候擅自提价什么的,我们很难约束。”汪兆铭还是很担忧。但廖仲恺却不这么认为,反问道:“提早五年和管理困难相比,季新兄觉得哪个更容易弥补呢?”
    汪兆铭没回答,他也知道时间更重要,毕竟早五年建设和晚五年是两码事,但却又觉得太便宜杨秋了。他现在最想知道杨秋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后者偏偏暂避武昌,拉出个毛都没长齐的贝祖贻顶在前面解释合约,让人感觉是拳打棉花无法发力。合约是不得不签,不签国家经济更加困难,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对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要进入修生养息发展的民国来说最怕就是耽误时间。
    但他最想知道杨秋到底出卖了什么东西?他可不信这份合约会如此简单,手上明明握着可以翻盘的实力,却用这种方法结束!只能说那个人还有后手。但这个后手是什么呢?他到底打什么算盘呢?中国的崛起难道非他不行吗?自己和民党的未来就真没机会了?
    外患胡子不解除,内部又在按他的思路改革调整,等这些全部完成他会带这个国家走一条什么道路呢?要知道,程城法案后,他距离真正地独裁,甚至距离皇位都只有一步之遥啊!
    汪兆铭不甘心。
    在他的不甘心中,摩根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全权代表抵达南京,并与8月3日在上海与南京政府签署《民国经济合作与外资开放协议》,后来该合约被简称为《民外合约》。根据合约,自签署当日,两家掌握的白银储备全部以1:18的价格出售给中国政府,而中国政府则用外资进入后的土地金来偿还这笔欠款,同时中国政府正式将包括杭州湾特大枢纽港、哈尔滨石油冶炼等数十个大项目出售,并同意英美在青岛、广州、芜湖等地建设重工业项目。
    根据合约,所有外资工业项目最早于1921年初开始动工建设,为约束,合约最后还加了一条,就是所有项目都必须出让部分股权给中国政府用于监管,同时一旦出现一年以上的经营困难,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约等情况,民国政府有权直接增加股份继续经营或赎回整个项目。
    合约签署后不久,唐绍仪下令币改!
    国会以最快速度通过民国经济和货币改革法案,确立民元纸币为全国唯一结算货币,废除所有金银货币功能,废除原货币体系,采用欧美采用的金汇兑制,并强行将民元和每克黄金比价固定在1:1上。黎元洪也签署总统令,禁止全国私人黄金和白银交易,所有黄金和白银交易都必须通过央行进行。同时,财政部也立刻出手,针对白银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漏洞,将股票、期货、外汇、保险等金融项目全部分业经营,建立起管理这些金融市场的专门机构,开始在脆弱的民国金融体系上增加一层又一层抵御风险的外壳。
    8月15日,中俄第一次谈判破裂的同天,民国金银市场陡然巨变。之前还维持1:16的白银价格瞬间跌至1:22,黄金价格也同时暴跌。金银作为货币的时代终于结束了,民元地位被确定后除了收藏和作为首饰外,金银开始大量流入市场被央行回收,加上民国政府再次对南洋发行2亿民元金银保值债券回笼金银,使央行金库储备暴增,仅两年时间金银储备就增至3200吨黄金和3。5万吨白银。
    这是后世经济学家们无法想象的可怕事情!!
    美国用债券固定国内金银禁止留出,中国也强行用政府法令冻结!两种不同手段的最终结果是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通货紧缩,后来的经济学家这样说道:“中美是经济危机的制造者,因为他们联手扣押了占世界总量的一半金银,当英法意等国从欧战恢复期中走出,并制造出天量消费品时,却发现因货币供应不足市场严重萎缩。”
    相反的是,大量之前投机白银,挤兑白银试图发财的人开始遭殃,白银暴跌导致很多人身家缩水,很多赌博白银的工厂主不得不宣布破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广州、杭州、江苏等地失业工人进行了民国建立后的第一次罢工。
    面对这种情况,广州日报甚至以《经济上的布列斯特合约》为标题,质疑这么大规模开放外资涉嫌出卖国家利益!对政府的强制收缴金银法案更是提出批评,而所有矛头又都直指正在庆祝女儿降生的杨秋身上。
    风波不大不小,但对杨秋来说却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已经完全做好准备,角逐世界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更多更凶猛的浪潮还在等着他。
    1920年,这个充斥潜伏着无数阴谋阳谋,奠定未来中国的年份就在这种喧嚣中终于结束。
    (未完待续)


第五五一章 艰辛的路
    1921年的开始就轰轰烈烈。
    首先是国际上传来一个个爆炸消息,华盛顿海军条约第一阶段谈判不欢而散。中美都对英日同盟提出批评,叶祖圭更表示随着中英关系步入正常化的时刻,英国却继续维持同盟无疑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从舰船吨位到人员素质都远不如近邻的情况下,不能接受限制海军发展的任何条约。为将中美拉回谈判桌,英国最终放弃英日同盟关系,日本也知道这个联盟维持不了多久,只能失望的接受。但英日两国之间因为互相需要,所以继续保持特殊良好关系的大趋势还没出现变化。
    紧接着就是奥斯曼消亡,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随后是《里加条约》签署。由于俄国红军进攻华沙失败,莫斯科和波兰之间的战争走到尽头,这场战争中斯大林因为失去领导权和列宁及托诺茨基之间产生矛盾,失败后他公开表示自己是“唯一不同意进军华沙”的中央委员,就此推卸一切责任。身体日渐变差的列宁无心和他争辩,为尽早结束内战最终答应签署《里加条约》,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大片肥沃土地割让给波兰,从而结束了战争状态。历时大半年的战争导致百万军民死伤,整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满目疮痍。
    东方威胁依旧,重建又需要天量资金,束手无策的莫斯科不得不放任两地独立自治,成立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这也导致周边地区各国纷纷不稳,最后又掉头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签署新和平协议,任由其自治独立。
    欧战的影响其实还远未消散。
    国内同样深陷冰火两重天中。
    先是1920年底青海大地震,导致青海、甘肃、陕西多处严重受灾,有四个城市被地震直接摧毁,470余万人无家可归。虽然民国政府出动16万军队救灾,还紧急从内地运输大量帐篷和粮食,杨秋、黎元洪和胡惟德等人也亲赴灾区视察,依然因为交通不利,卫生差,天气严寒导致22万人死亡。
    大地震预示着中国进入了足足四年的自然灾害高发期,南京为此还仿英国模式建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部,应对全国突发性灾害事件。高兴的是地震后不久,全国终于进入紧张地第二个五年国家建设计划中。随着币改深入,民元发行总量开始急剧攀升,仅《民外合约》签署收回白银后至1921年年5月,财政部就连续发行30亿民元纸币和20亿不记名国债。正如舒米切尔描述的那样,没多少人会收藏纸币,喜好存钱的传统使这些纸币大部分都回流至央行手里。
    资金有保障后,中央财政部仅年初四个月就下拨各类资金10亿民元,加上地方财政总计拨付建设资金22亿民元,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大量新建项目,这些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