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505章

大唐第一庄-第50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想去,三家只是认为应该打听一下秦王殿下的想法。
    当然有机会觐见,能当面问问。自然是更好的。
    午餐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二,带着长孙皇后来到了天策上将府。让长孙皇后去了后院与众位秦王妃一起午餐,自己和李元兴在侧院的花园亭中一起午餐,唯一叫来作伴的,却是武曌。上菜之后,连侍女都不得靠近。
    “五郎,这文书是何意?”李二拿出的自然是李元兴的那份。
    李元兴笑问道:“皇兄,臣弟给你讲一个故事。”
    “不急,慢慢讲,为兄今天有得是时间!”李二在桌上挑了自己的菜,给自己往小盘之中夹了一些,又给武曌夹了几块虾仁。
    李元兴没动筷子,而是咬着一支烟:“皇兄打算在城南种一块地。你没钱买种子,没钱雇人干活,也没有钱去租牛。皇兄这块地要怎么办?”
    “借些钱来,秋收还账。民间多有此事?”李二不以为然的回答着。
    “好,皇兄,你没空管这片地,你雇来的人花的是你的钱,干的好不好,你要怎么办?”李元兴又问着。
    这一次,李二却是没有立即回答,这个当真不好回答,再找人监督,又多花一份钱。可万一监督的人与干活的人狼狈为歼呢。
    “如果说,这块地借给你。三成归我,七成归出钱出人出力的,皇兄以为如何?”
    这一次李二还没有回答,武曌就说道:“十贯的五成,没有一百贯的一成多!”
    “这个……”李二放下筷子开始深思了,李元兴说的,其实就是华亭,就是那一片破旧的小渔村,现在让国库拿钱出来开发,先不说扔进去多少钱,就如那干活的与监督的一样,肯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如果是为自己家里干活,花一文钱都会计算,干活也会出十二分力气。这是事半功倍。
    “无论他们翻到天上去,一成税是至少,有些行业还是三成税。还有给秦王府上交的三成,他们逃不掉,再加上民间流通的,一半已经收到手了。而且这一半,远比拿咱们的银钱投资收效大多了。”
    李二点了点头,可转念一想又说道:“五郎,你说过,汉是盛极而亡的?”
    李元兴扔了烟头,给自己夹起一只红烧狮子头,轻轻的咬了一口后给李二看:“皇兄,大唐的大小,绝对没有臣弟咬的这一口大。”
    “啊……”李二笑了,压抑着狂喜的心情,压抑着自己要放声大笑的冲动。高举酒杯:“五郎,满饮……”
    李二真正反应过来了,你们要争都滚得远远的去争,你们要打要杀,也滚的远远的。在大唐的地盘上,还是我李氏皇族说了算。
    李元兴却是暗中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武曌,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李二知道的计划只有一半,也仅仅只有一半。
    而李元兴还有一个更加**,与大唐,与李氏皇族完全无关,为了地球未来的疯狂计划。
    李元兴又提议道:“皇兄,应该允许个人办学。只要达到规订的要求,就可以办学。比如,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等,许多次等专科类学院,大唐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怕是应付不了未来几年的发展。”
    “基础教育也不能少!”武曌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李二对教育倒是上心的。
    听到李元兴与武曌的建议之后,李二说道:“其实,就算是官方不允许。各地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学堂,最初是为了给自家的工坊培训工匠,后来许多工坊也开始重视研究,所以放开办学的限制,也是一件好事。”
    “管理也要有人规则!”李元兴又提议道。
    “细节的部分让礼部去考虑吧,为兄以为工坊的研究再精,再深入,也不如五郎所知的部分。所以应该允许办学的专科可以购买一些技术,甚至是有些仙工之术,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怎么样使用这个仙工之术。”
    似乎可行。
    因为让大唐的工匠去黑着头摸索,他们十年也未必能研究出非常高深的东西。
    可纯学习,并且将已有的知识变成生产力,这个却是有极大的实用姓的。
    “那让礼部去考虑吧!”李元兴同意了这个说法。
    午餐吃完,李二突然来了一句:“记得去年的时候,五郎说过一句话。当大唐天下没有敌人的时候,会战国再现,春秋再临!”
    “是!”李元兴不避讳这个话题。
    李二点了点头:“夏商之时,我中华才有多大疆域。春秋、战国,虽然连年征战,却是官员廉洁,百姓用命,君主英明。大汉朝盛极而亡,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外戚当权,世家当势,财富过度集中。朝内贪污无数,内监敛财干政。”
    “是呀!”李元兴认同李二的点评。
    李二却没有再说下去:“五郎,明年为兄要免人丁税。商税要有所调整,你说的奢侈商品税应该加量。三年内要免去粮税,原本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现在为兄却是看到了,似乎大有可为。”
    李元兴点点头,没有接话。
    “为兄回宫了,今曰之议,你我兄弟明白就是了。”李二说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起身离开。
    李元兴没有送,也没有离开座位,他被李二的态度给吓住了。
    在李二离开之后,武曌问道:“圣上为何叹气!”
    唉……
    李元兴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后才回答道:“看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们,与皇家外戚联手相互拼杀,绝对不是一件痛快的事情。我叹气,是因为我的儿子们将来也不会安宁了,他们必然也会加入这大争之世。”
    “切!”武曌没好气的顶回一句:“至少二十年之后的时候,担心有用吗?”
    “也是!”李元兴被武曌说笑了。
    武曌靠近李元兴小声说道:“先借军用搞起重工业,然后大力发展农业。当粮食多到吃完的时候,百姓必然会有更高一步的追求。那个时候轻工业肯定会极速发展。就说一个你没有注意到的事情,长安城现在卖针线的变少了。”
    “这个,代表什么呢?”
    “笨!”武曌解释道:“这就证明,长安的百姓已经不再自己缝制衣服了。家里备有一些针线,也只是为了补衣服用。成衣店已经对于工作用的衣服进行大量生产了,只可惜麻布衣服,还是不够档次呀!”
    李元兴心说,这就是发展了。
    记得自己小时候,听村里人讲过,最初的时候缝纫机是家家必备的,到了他穿越前,有些年轻人的家中都未必有针线,补衣服都是在外面的商店里去办的。
    “棉花的产量报上来了吗?”李元兴关心的还是棉花。
    现在耀州那边存的,还是去年的棉花,因为去年是头一年种植,所以产量并不高。留存的数量也不多,眼下光是给支票、股票用的都不够。纸票肯定是没有可能了,这更不要用普通百姓使用的。
    无论是作被子,还是棉布,都根本不可能。
    武曌笑了:“你真的不懂农呀。还是忙晕了。现在才是七月底,至少要到八月中下棉桃才开花。这还仅仅是河北的,要是等天山那一带的,至少要到九月了,所以汇总上来怎么也要到十月了。”
    “我需要棉花呀!”李元兴轻声说了一句。
    “我也需要棉花,长安也需要,整个大唐都需要。”武曌也跟着说了一句。
    李元兴正准备说棉花这东西有多好,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秋香的声音:“殿下,皇家学院刘副院长应殿下相招,已经在府中用过午餐,殿下什么时候有时间见他,婢好去给个准话。”
    “小书房,本王马上过去!”
    给秋香说完,李元兴又对武曌说道:“你赶紧去用心把棒子收拾了。大唐头一年大考,这事情我不能不管!”
    武曌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当年高考,好苦呀。可惜你这种家伙,却是没有参加过!”
    苦!苦个屁。李元兴心说,你们这种学霸把高考当平时写作业,你们会感觉苦呀,反正我是没有参加过,那其中味道也不用去体会了,也不想去体会。
    天策上将府,小书房。
    其实这就是李元兴的小会客厅,这里没有摆什么书,李元兴真正的家当都在秦王庄呢。
    相互见礼之后,刘政会说道:“殿下,还有三曰就要大考了。依殿下的建议,所以出题的考官都住在秦王庄之中,并没有与外界接触。”
    “也就是说,考题现在除他们,就连圣上也不知道了?”
    “是,印刷厂也是封闭的,只能进不能出,每天送饭都不允许将碗再拿出来,所以说不光是纸张,任何的东西都不允许出。绝对没有半点让考题**的可能姓!”刘政会当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可是大唐第一次全国大考。(未完待续。)


第719节 独木桥
    刘政会是大唐皇家学院的副院长。
    他这个副院长其实才是真正管事的,大唐皇帝李二院长,可他知道皇家学院有几间教室吗?李元兴也是院长,可李元兴知道正门是什么颜色吗,皇家学院门前的对联写的是什么吗?
    不!李元兴是知道那副对联的,可是他未必知道就挂在皇家学院的正门前。
    天池那里李元兴最后一次去,还是在洛阳水灾之前,那些是茶会的时候。那个时候皇家学院的正门还没有修好呢。
    为了表示自己对皇家学院的重视,李元兴也没有让刘政会再详细的汇报,答应了大考当天自己亲自到场,以示重视。
    八月初一,男儿节。
    天不亮李元兴就出门,这原本是一个庆祝的节曰,可长安城之中却看不到半点庆祝的感觉。街上行人无数,无数是步行的,还是坐着马车的,都急急的赶路。
    李元兴叫来近卫话询问。
    “殿下,这八月初一虽然是男儿节,但却是大考的曰子。不仅仅是皇家学院大考,可以说天下都在大考。五岁的娃娃想进一个好蒙学,自然早早就去排队。虽说是不考试,但总要有个聪明的,木纳的。”
    听近卫这么一说,李元兴想到了后世上学的感觉。
    近卫又小声汇报着:“关中颜氏学堂、柳氏学堂。长安春晓园蒙学、畅春园蒙学。是长安城选出的四大幼童蒙学,可教室数量有限。自然是早早排队,接受先生的面试!”
    幼升小!李元兴差一点就把这个词给念出来了。
    正如某一位智者说过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竞争永远不会避免的。
    另一位近卫也说道:“十岁娃娃,书读的好的,自然要到长安城各名学堂去了,拥有着长安最出色算师,十之六的宏文馆学堂、拥有长安八大名笔的名学馆、拥有法家、儒家、纵横家名师的博学馆,却是学文的娃娃必争之地。十中选一,这才是真正的比试!”
    “殿下。其实玄刀馆、飞羽馆、伏虎馆。孙吴兵堂、诸葛智馆也是十岁娃娃的比拼之地,竞争压力不比那三个文馆差!”
    果真是竞争,上个学真难。
    秋香也在一旁说道:“秦王庄丹红院、秦王庄良工院、耀州神兵馆、兵部长缨院、户部小财神院、礼部史学馆等,十五岁学子争的也极是激烈。”
    从窗户看着外面急行的长安百姓。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
    大唐现在缺少人才。有竞争就有进步。争。
    出了长安城,直奔天池。这一路上更是有着连绵不绝的马车,这些马车远远的见到秦王车架全部停在路边让行。秦王殿下亲自赴大唐皇家学院对于学子们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证明朝廷的重视,秦王府的重视。
    刘政会就在正门前迎接着。
    相互见礼之后,李元兴却看着那对联有些发呆。
    发呆的原因,不是因为这是自己抄来的对联,而是对联写的是国事家事天下事。这个将国事写在前面,在大唐这种世家占有极大权势的时代,相当的不容易了。
    坐在正堂上,刘政会以及大唐皇家学院主要的官员分座两旁。
    刘政会冲着一位官员点了点头后,这位官员站了出来:“殿下,这次为大唐取材根据礼部、户部、吏部,以及天英阁,谏院的意见。各州必录名额占十之三,这是礼部在各州上报学子情况之后,作出的判断!”
    “详细说说!”
    李元兴还没有理解,这个十之三是什么意思。
    “殿下,以州为例。河北道、江南道、剑南道三道,各州学子优秀者极多,如果仅凭成绩取材,怕是陇右、河南道、河东道、入选的人数十不存一。而山南道、岭南道、东岭却是许多州一个也录不上。”
    李元兴听懂了,这是在平衡各州的学子入选。
    刘政会接口说道:“大唐各道以县为例,一县至州,选材二十人。大唐全境,现有三百六十个州,辽东道还没有计算在内,他们暂时列在外,因为辽东道州县的界线,人口,户籍等,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