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大明-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没有说话的吴文瀚在看到尚可喜这般情绪激动,立刻好言的劝了劝。说道:“尚大人冷静一点。眼下我们五人在这里,正是为了仔细商讨这次作战的策略。其实。韩大人所说地撤退也是一种办法,当然我们要看这个撤退是向哪里撤退,为什么这样撤退的呀。”
“哼,撤退是办法?还向哪里撤退?还为什么这么撤退?你们都跑了,那岂不是把我们东江军害死在辽阳城下了?”尚可喜地情绪依然冷静不下来,他言辞激烈的说道。
韩煜哈哈的笑了两声,然后说道:“尚游击果然是一个热血激烈的人。那么在下就不在与尚游击绕弯子了,其实我们之所以提出此番联合出军要攻打沈阳,wωw奇Qìsuu書网正是考虑到现在诸多因素都对于我们很有利。”
他顿了顿,站起身从床榻一边的公文袋中取出了一份信笺,然后返身又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他将信笺铺在尚可喜面前,说道:“想必尚游击最近刚到兴峰山,还不知道宁远城那边的战况吧。”
毛文龙的东将军在十天前出动,这十天都是昼伏夜出,为了保证隐秘行军而尽量少于外界联系,所以对于宁锦战线上的情况还真是有些不知道。他看了看韩煜拿出的信笺,认真地默读了一遍,不由震惊起来。
“什么?奴酋努尔哈赤有可能被火炮击毙了?”尚可喜首先便是对于这一个消息大感惊讶,不管怎么说,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韩煜让尚可喜冷静地思索了一番,然后继续说道:“如今不管努尔哈赤是否被火炮击毙,但是其主力部队在进攻宁远城的时候受挫,对整个辽东地建奴都会是一种打击。再加上前不久建奴大贝勒代善战死,这一系列挫折将更是雪上加霜。趁这个时候,我们完全有机会一举拿下沈阳。”
尚可喜略略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确实如韩大人所说,现在正是建奴士气低下的时候,而且就算建奴大军从宁远撤回沈阳,也不过是落水之丧狗,不仅仅是士气低下,而且长途行军也是困乏不已。”
说到这里,尚可喜的脸色又沉静下来,转而又问道:“可是,就算是如此,韩大人刚才所说的在辽阳城下撤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韩大人您都说了要攻打沈阳,现在连一个辽阳都那不下来,还怎么能攻打沈阳呢?”
“尚游击误会了,”韩煜总算舒展了脸色,爽朗的笑了笑,说道,“鞍山城池坚固,而且这些时日建奴都以为我北海军要去攻打鞍山,因此在这里下了重兵。如果我们贸然的进攻辽阳,鞍山的援兵赶到之时,一定会对我部形成包围夹击,这样一来我部一定会损失惨重,即便勉强拿下辽阳,也无力再攻打沈阳了。”
“那韩大人是何意思呢?”尚可喜让情绪先冷静下来,他知道韩煜是有后话的。
“其实很简单,虽然说攻打沈阳是需要一个据点做为跳板,但是就我部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跃就能拿下辽阳的,因为在粮草和兵力方面,我们都是有所欠缺的,”韩煜解释的说道,他表现很悠闲的拿起了茶杯,先让自己润了润喉咙。
“那韩大人,你的意思是第一步还不能直接攻打辽阳?”尚可喜不是一个愚昧之人,他很快就猜出了韩煜的意图。
“没错,辽阳城池虽然容易攻打,但是从地理位置上却不适合我部,”韩煜进一步说道,“恰才我之所以说在攻打辽阳的时候选择撤退,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鞍山的援军,然后再利用斥候团的情报搜集,在援军赶到辽阳之前火速撤退,转而攻打鞍山。”
他顿了顿,不等尚可喜开口说话,又说道:“鞍山在这些天不断增派援军,其城中的粮草与物资一定会有很大的补充,但是鞍山城的城池坚固,防守严密,如果要直接硬攻鞍山,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假装直接围攻辽阳,转而吸引出鞍山的援军,然后再返回攻打鞍山。”
尚可喜缓缓的点了点头,表情显得有些捉摸,在思索一阵之后,他说道:“韩大人这么说,自然也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如此一来,在攻打辽阳的时候,我东江军该如何处之呢?”
“我有两个建议,”韩煜说道,“要么东江军坚持攻打辽阳,一旦我部拿下鞍山,辽阳的局势一定会大变,赶来支援辽阳的鞍山军肯定会撤退。而东江军以自身的优势,一定能够一面应付辽阳,一面应付沈阳的援
尚可喜皱了皱眉宇,脸色很难看,没有说话。
“其二,就是撤退。”韩煜又说道。
“如果要我东江军坚持攻打辽阳,恐怕很难,”尚可喜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不情愿的神色,说道,“鞍山如果被北海军拿下了,那么驰援辽阳的鞍山军未必会撤退,这样一来我东江军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加艰巨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吴文瀚在分析了一番之后,提出了一个疑问,道:“可是,如果东江军在进攻辽阳之后又撤退,这该撤退到哪里呢?难道还是兴峰山,不过这样一来岂不是暴露了东江军的行踪吗?”
尚可喜沉默了一下,突然说道:“如此一来,那韩大人是一定要让我们坚持攻打辽阳了?”
韩煜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诚实的说,如果东江军能够坚持攻打辽阳,确实对于我部返回攻打鞍山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样一来,东江军的损失恐怕会很艰巨。因为赶来支援辽阳的建奴,未必只有沈阳和鞍山两处,只能说这两个地方离辽阳最近,也是最快赶到的。诸如本溪、抚顺、辽中等地,极有可能也会调动支援部队赶来辽阳。如此一来,东江军恐怕就会陷入苦战了。”
“那照韩大人的意思,我东江军就左右为难了?”尚可喜冷冷的笑了笑。
营房内陷入了一番短暂的沉默。
“看来,我们现在的兵力依然是主要问题呀。”黄得功突然感慨的说了一句。
韩煜有心无意的看了黄得功一眼,虽然说黄得功所说的这句话很肤浅,但是却是也算是揭露了眼下北海军与东将军所遇到的困境。
此番联合出战,最重要的便是讲究一个兵贵神速的法则。如果战线拉的太久,无论是北海军还是东江军,都会陷入困境。很显然,要想眷攻打辽阳、攻打鞍山,最终再攻打沈阳,最基础的需要就是兵员。毕竟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根本工具就是人。
第八章 三方会战(17)
尚可喜表情显得有些不自在了,在听了黄得功的这句话之后,反而冷眼看了在场的所有北海军将领。他的东将军这次不仅千里迢迢从东江发兵,期间做到了隐蔽行踪,而且还整整出动了一万二千兵力。现在说到兵力不足,很显然就是北海军的问题了。
“韩大人,我有一个想法,”王云在这个气氛紧促的时候,突然插进一句话来。
“哦,王云你有想法?很好,说出来听听。”韩煜倒是对王云突然自告奋勇的说话感到很稀奇,饶有兴致的问道。
“您想想,我们既然可以用围辽阳而攻打鞍山的计策,那么东江军是不是可以也借助围攻辽阳,吸引沈阳的援军,然后转而直接攻打沈阳。”王云满怀得意的说道。
“呵呵,”韩煜不由的笑了起来,“王云你能举一反三是值得赞扬,但是你这个所提到的围辽阳打沈阳却是有些不太实际。”
“怎么会呢?”王云有些不太相信,倔强的说着。
“你看看鞍山和沈阳的地理位置,”韩煜先指了指尚可喜铺在桌面上的白布地图,“我们之所以能够提出围辽阳而攻打鞍山的策略,是因为鞍山在地理位置上对我们很有利。鞍山南边,诸如盖州、普兰等地,已经全部被我们攻占下来,而向西最近的建奴据点是营口,但是也相去有一百多里路程。”
说到这里。王云还没等韩煜说完,立刻醒悟过来:“哦,我明白了。如果我们攻打鞍山地话,鞍山在短时间之内是没有援军的,这样对于我们就是很有利了。而沈阳西北有抚顺,向东就是本溪,这些城池建奴在沈阳受到攻击的时候一定会派来援
韩煜赞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王云的肩膀,说道:“你真是越来越懂得有脑子打仗了。确实如此,而且还有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沈阳是建奴的老巢,无论是本溪、抚顺还是辽中的建奴援军,都会拼死了来救援这里,因此绝对会是一场艰巨的战斗。”
“那眼下。这个问题可真是难办了。”王云叹了一口气。
这是,吴文瀚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其实。如果再不行,东江军可以在与我们围攻辽阳地时候一起撤退,转而进攻鞍山。一旦拿下鞍山,也可以作为我们两军的据点,然后再取辽阳。”
韩煜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恰才我说让东江军撤退的办法。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如果这样一来一回,拿下鞍山之后又要拿下辽阳,那个时候的辽阳恐怕已经被驻满了建奴了。”
尚可喜想了想,说道:“看来,说到底韩大人您还是希望我东江军能够单独拿下辽阳。不过,这也非不可能之事,如果各地建奴援军赶到之前,我们能一起拿下辽阳,那就不需要再顾及鞍山了。”
“但是如果在援军赶到之前拿不下沈阳呢?”韩煜问。
“如果拿不下。我们还能怎么办?只能与韩大人地北海军一起撤退。转而攻打鞍山去了。”尚可喜说道。
韩煜沉默了一下,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尽管这样很让战线地时间变得很长,但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作战的计划暂时就如此下了定论,不过韩煜的心中总是觉得这样有些粗糙。他现在要进行的可是一场大战,不管是否成功都为将自己推上一个历史的巅峰点。不过,任谁都是不会喜欢失败地,因此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打好这一场仗。只不过如此的作战计划,是没办法让自己放下心来地。
之后,韩煜让亲卫为尚可喜准备了一间房间,凌晨的议事已经持续了很久,天边早已经是泛白了,所有人都显得有些困乏不已,因此各自散去休息了。
在送走所有人之后,韩煜在自己营房的桌子前坐了下来,他现在虽然也很困顿,但是心中总还是放不下心神来。他为自己倒了一大杯凉水,一口气灌了一下去,然后让凉水在自己胸腔肚腹之中缓缓流过,一种冰凉清新的感觉让自己感到了一阵头脑清晰。
说到底,此番出征还是因为兵力不足才无法与东江军联合起来直接拿下辽阳。不过从韩煜的角度来说,辽阳城虽然是离沈阳很久,又是在许多建奴据点的中间,但是这座城池年久失修,即便拿下来了,也未必能很好的进行防守。
而鞍山,虽然离沈阳有一段距离,但是如果先拿下了这里,不仅有坚固的据点和充足的粮草补给。更重要的是,还能为进攻辽阳减少一个威胁。只要拿下鞍山,然后再去进攻辽阳,最起码不会让其他建奴据点对辽阳形成了包围之势。如此一来,辽阳即便不能坚守,北海军和东江军都还有撤退返回鞍山地余地。
所以,对于攻打鞍山,韩煜还是很情愿地。
韩煜一个人在营房里又思索了一阵之后,依然没有办法找到比刚才定论时候更好的作战策略。他叹了一口气,看来眼下也只能这么去做了。正当韩煜起身准备去休息地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韩煜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早晨了,或许是营中有什么事务需要处理了。他无可奈何的又叹了一口气,看来人到达了一种高度并不是那么轻松的。
“何人?”他重新在桌子前做了下来。
“韩大人,从宁远城有使者前来送信。”门外传来的是韩煜亲卫的声音。
“宁远城?”韩煜微微有些愕然,前不久宁远城才辛辛苦苦大老远的传来一份捷报,怎么现在又来了送信使者呢?宁远城的战事基本上已经收场了,在这段时间里袁崇焕理应专心经营城池,并且忙着向朝廷邀功请赏呢。
韩煜带着一份浓郁的好奇,说道:“进来吧。”
营房门被推开了,但是进来的只有亲卫一人。他的手中拿着一封用纸袋装着的信笺,上面还隐隐的有些血迹。
“人呢?信使呢?”韩煜诧异莫名的问道。
亲卫应道:“韩大人,信使来前来送信的路上被一小队建奴发现了,身上中了一箭,现在正在处理伤口呢。”
宁远城如果是走海路,横穿渤海湾,那倒是离盖州城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不过很显然袁崇焕没有这么大的渡海船只,因此只能靠信使从陆路走来。但是宁远城到盖州城的陆路起码也有三四百里的路程,这一来一去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而且,这其中还会经过许多建奴的据点,路途可谓是极其危险。
“怎么这么不小心?信使伤势如何呢?”韩煜表现出一副关心的样子。
“信使流了很多血,不过好在身体壮硕,能挺过来。”亲卫回答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