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694章

汉风1276-第694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尼大叔:……

到现在为止除了大汉皇帝楚风和情报司长李鹤轩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那封信上究竟写的什么,各方势力算计揣测却不知道这一切的起因到底为何,局面实在诡异。

不过,仆立法司提出的要求究竟是什么,现在还有必要知道吗?不管那要求合理还是不合理,不管那封教皇冕下的亲笔信是多么的神圣而强有力,总而言之,要求既已被楚风拒绝,书信亦被撕毁,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时。

教皇的亲笔信变成碎片静静的洒落地面,和一堆即将送进垃圾箱的废纸没有任何区别。

只需要明了大汉皇帝楚风拒绝了罗马教皇仆立法司八世的要求,并且撕毁了他的亲笔书信,这就够了。

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是欧洲的君主,那么教廷立刻会颁布绝罚,革除他和他支持者的教籍,宣布他为异端,这时候所有向他宣誓效忠的公爵、伯爵和骑士,立下的誓言全都自动失去效力,任何背叛行为都不必负道义上的责任。而任何反对他的行为都可以冠以圣战之名。

信仰既已崩溃,权力的基石便开始松动,商队绝足不至,市民纷纷逃亡,农夫拒缴领主税……统治者坚固的大厦就如此逐步坍塌,高高在上的国王变得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是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到此境地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赤足在雪地里站上三天三夜,留下“卡诺莎悔罪”的传说。

如果是基督世界之外的君王,教廷自然鞭长莫及,但它会宣布圣战敕令,组织起十字军东征。

欧洲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教廷的宗教控制之下,宗教裁判所的烈焰焚烧着异端的灵魂,再强大的领主也不会抗拒圣战敕令,而是像狮心王理查、红胡子巴巴罗萨那样响应教廷的号召。

圣战敕令一旦颁布,教士们在城市、乡村、修道院和海港发布演说鼓舞为宗教殉身的热情,贫穷的农夫会抛下锄头拿起武器,骄傲的骑士会立刻披挂起全副盔甲,破产的商人押上最后一笔赌注,不能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拿起祖先的盾牌和宝剑。五万、十万,乃至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组成十字军的洪流,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的顺着教皇手指的方向,杀向异端所在的地方。

大汉帝国是强而有力的世界征服者,前所未有的强大,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无视罗马教皇的力量,即使是真主之剑萨拉丁、阿拉伯旷世雄杰哈伦…赖世德、罗马大帝查士丁尼,这些过往的大人物,也从来没敢轻视过罗马教皇。

当然,他们也没有公然撕碎过教皇的亲笔信。

遭遇了奇耻大辱的教廷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申斥异端,号召抵制,联合各方势力杯葛大汉,或者……再一次的十字军东征?

大汉藩属当中的塞尔柱苏丹阿凡提,联合酋长国苏丹哈辛,这两位来自伊斯兰世界的代表是大殿中最高兴的,他们显然非常乐于见到楚风和教廷交恶。

在此之前,因为楚风联合十字军打击马木留克、塞尔柱苏丹罗慕洛,固然因为就华夏所处的东亚地理位置而言,一过天山就属于伊斯兰势力范畴,只要西征必然首先面对伊斯兰势力,但事实上他的战略从宗教意义上解读就是联合基督世界打击了伊斯兰,谁又能说这一定是个巧合呢?

所有穆斯林都有疑虑,少数激进者给他加上了大撒旦的邪恶之名,大多数人也认为这位皇帝同情基督徒而憎恨穆斯林。

无论哈辛怎么解释,如何费尽力气使用愚民政策替楚风洗清辩白,但消灭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埃及的马木留克两大伊斯兰政权还说得过去,断绝埃及哈里发世系这件事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洗清了,波斯和阿拉伯地区推行宗教自由。令光明教重新现世,各总督驻地修建炎黄塑像进行偶像崇拜,夺走圣城耶路撒冷交还给罗马教廷,这一系列事件也都被穆斯林视为敌对行为。

有人甚至宣称大汉西征是第二次东方十字军。

三十年前,奉蒙哥大汗的命令,旭烈兀汗率领两万蒙古铁骑,十三万各族仆从军从中国出发,对波斯和阿拉伯发起西征。

这次战争不同于以往蒙古人由征服土地和抢夺财产引发的世俗征战,而是以收复“圣城耶路撒冷”,并“归还给基督徒”为战争理由,因而被称为“蒙古十字军”或者“东方十字军”。

“蒙古十字军”军中除了来自中国的基督徒之外,来自基督教附属国的部队也有数万人,比如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亲率两万铁甲骑兵打头阵。蒙古军中显要的基督徒还包括旭烈兀麾下的悍将怯的不花,另外旭烈兀本人虽然信奉萨满教,他的王妃脱古思可敦却是聂斯托里安教徒。(基督教东方分支教派,前文提到的辽东乃颜汗也是这个教派)

脱古思可敦精明干练,蒙哥汗对她非常赏识,多次嘱咐旭烈兀遇到大事一定要和她商量。脱古思可敦对旭烈兀的宗教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每每旭烈兀大军宿营的时候,军中的聂斯托里安教士们就支起帐篷教堂,摇响木铃,召唤教徒们前来祈祷

再往后,拜占庭皇帝“万能的蜘蛛”米哈伊尔八世又把玛丽亚公主嫁给伊儿汗阿巴哈,更加深了基督教的影响。

穆斯林面临西方十字军和东方蒙古帝国两大势力的夹击。因为蒙古西征军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相对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又被称为东方十字军,并同样受到阿拉伯人最强烈的敌视。

楚风以强有力的手段推行华夏的意志和炎黄的文明,必然与具有强烈排他性的伊斯兰产生冲突,从而渐渐有了东方十字军的名声。

以致于哈辛这位被称作“穆斯林保护者”的苏丹,因为是由大汉皇帝册封而来,仍旧不时被宗教激进分子质疑他执政的合法性。

哈辛的处境,又不同于波斯和中亚地区的翻书统治者,萨珊波斯光明教的火焰熊熊飞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本是若干佛国。

自从楚风这位横空出世的征服征服者击败了大大小小的汗王、苏丹、谢赫和毛拉。伊斯兰统治者对异教徒卡菲勒征收惩罚性人头税以及法律上不承认卡菲勒作证、不允许卡菲勒控告穆斯林等等歧视性政策形成的桎梏一去不复返,宗教自由的国策落到实处,原本深埋人心的信仰也就像春天的野草那样勃勃生长,明尊的烈焰、释迦的**,正在这些地区取代阿訇的礼拜。

“血火传教”,用血和火构建的信仰,也必将在血和火之下崩塌。

哈辛很羡慕波斯和中亚的同僚们,中东地区经由了伊斯兰六百年的统治,信仰自由根本就是个笑话,阿拉伯人总认为他们在泉州、在开封、在所能抵达的每一个地方修建清真寺都是理所当然,当地人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可他们自己呢,大汉帝国在他们的城市修建炎黄塑像,却被看作挑衅和羞辱!

老哈辛对此也非常无奈,他只能慢慢用愚民政策、用大汉带来的新思想,也依靠英迪莎尔挥下的木剌夷刺客和大汉帝国的火枪火炮,逐步改变这一切,但成效,也许会在很久很久之后……

现在,大汉既与教廷交恶,哈辛和阿凡提的压力就小了许多,至少他们不再会被骂成“东方十字军”的仆从。

哈辛已经老了,能坐上苏丹宝座也就心满意足,但追随他的不少阿拉伯王公还年轻,还有建功立业的心思,看着楚风脚下撕碎的信件,他们眼中冒出灼热的光:

大汉皇帝之前能和教廷联手对付马木留克和塞尔柱人,今后未尝不会联合阿拉伯势力对付教廷,从来盟友和敌人都只有一线之隔,互相转化的速度比什么都快,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阿拉伯人也会站在金底苍龙旗下,杀向十字骑士,扬眉吐气一把,也搏个功名利禄!

君不见阿克谢海尔城谢赫阿凡提,还有沙漠贝都因部族的酋长哈辛,借着大汉皇帝的威风,已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顶儿尖儿的统治者?

阿拉伯王公们“饥渴”的看着楚风。大汉皇帝此刻在他们眼中仿佛变成了绝世大美女,不少势力较为弱小的人,则同样“饥渴”的看着努尔嫚——当然不是无礼的觊觎,而是自觉不大可能直接效忠于楚风,那么讨好哈辛、讨好这位皇妃,也是条方便快捷途径。

努尔嫚并不知道自己也成了阿拉伯王公眼里的香饽饽,相反她还有点儿害怕:这群人像饿狼似的看着自己,连眼睛都绿了。

就连阿拉伯王公们谄媚讨好的笑容,也被小萝莉误读成了“不怀好意”,她心慌慌的往楚风身后缩了缩,躲开那些炽烈的目光。

拜占庭方面早有定计,安娜。帕列奥丽娜和那赫提留不动声色,任凭罗马将军们嘈嘈切切的议论。

威尼斯总统皮耶托。歌德尼格和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罗维奇意味深长的交换了一个眼色。

热那亚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奥拉罗总督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他的议员们用可以杀人的目光瞪住威尼斯十人委员们,恨不得一口将对方活活咬死:当年热那亚助米哈伊尔复国,本来独占了拜占庭广袤领土和诸多海港的贸易特权,不料可恨的威尼斯人生生分了一半走,这一次,可得把他们盯紧了,决不允许重蹈覆辙!

以色列国王亚伯拉罕呢,犹太人和这次事件没有太大关系,“我是来打酱油的”,他一脸轻松。

至于耶路撒冷城内和附近毗邻地区的十字军?亚伯拉罕表示神马都是浮云。

嘿嘿,大汉帝国西征三个军,有两个军驻在开罗-海法一线,耶路撒冷地区的十字军,非但不是楔入中东的一颗钉子,反而是汉军枪口下的人质呢!

犹太人惟一担心的是,一旦战争爆发,以色列狭小的土地要安葬这么多敌人,只怕要动员全国人民连夜挖坑才行呀。

~~~

李鹤轩发现,楚风这个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自己站在他身边也像站在聚光灯底下,被别人一览无余,这种感觉令他非常不舒服。

“新教皇要小亚细亚全境,以得到通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陆上通道,方便西欧人走陆路朝圣——这个要求固然非常之过分,可陛下,陛下似乎也不必如此大动肝火吧?难道您?”李鹤轩小声问楚风。

长期以来欧洲人前往中东朝圣,都主要依靠地中海航线,十字军的补给也是如此,从而受制于人。

君士坦丁大牧首和罗马教皇势同水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关系倒还算过得去,拜占庭领土长期以来对十字军和朝圣者开放,多次十字军东征都是在西欧集结之后,经由拜占庭、小亚细亚这么走去耶路撒冷的。

教廷希望得到小亚细亚,掌握陆上去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通道,从而真正把这块飞地纳入怀中。

尽管这个要求非常过分,无视了大汉和塞尔柱人作战付出的鲜血和牺牲,甚至可以说从智商上藐视大汉皇帝本人,但以楚风的声色不动而兴一国、灭一国的王者气度,似乎也不至于当场撕毁信件。

楚风饶有兴味的看看李鹤轩,侧过脸低声道:“和我玩什么城府心机?老子从来不给人套‘妄揣圣意’的罪名,你不是杨修,我也不是曹操!”

李鹤轩这家伙是张二皮脸,闻言陪着笑道:“远交近攻?陛下这手玩得漂亮!”

当年秦灭六国之前,从来没有人相信天下能够一统,然而秦始皇使用远交近攻之策,结好远方的齐国,集中精力灭掉近处的韩赵魏,蚕食楚,从而渐渐将国境线推远,到最后赵魏等被灭,远方的齐国也顺理成章的与秦接壤,从“交”的盟友变成了“攻”的对象……

(猫觉得有必要提一下避免误解,夏商周三代分封,中国并非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甚至直到春秋时代中原诸侯还视楚为蛮,视吴越为不毛之地,猫有时候还真觉得夏商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有点像教皇和各级领主贵族,周天子靠“礼法”,教皇靠“信仰”,都是逐级分封,都是互相制约式的柔性统治)

大汉帝国还是闽广一隅之地的时候,楚风就乘船往辽东结好乃颜汗,共同对付占据中原、与大汉距离最近的蒙元;

大汉北伐,拥有了差不多传统意义上长城以内的全部汉地,面对忽必烈八十万大军南下的空前攻势,他又结好波斯光明教的塞里木淖尔,令光明教在伊儿汗国发动起义;

远征军西出玉门关,这一次面对从葱岭直抵小亚细亚广袤的伊斯兰世界,楚风选择和罗马教廷合作。

楚风的做法,使李鹤轩不得不想起秦灭六国的故智。

现在大汉占据小亚细亚这个踏入欧洲的跳板,经黑海北上克里米亚半岛进入基辅罗斯故地,或者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拜占庭,已是满盘皆活的局面,教廷也就从远交的对象,变成了近攻的目标,所以楚风毫不犹豫的作出了激怒教皇的举动。

秦始皇之前从来没有华夏一统,他靠远交近攻的战略做到了;楚风之前,从来没有过华夷一统,同样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