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捅晃铱赐噶恕<幢闶俏颐墙裉焱醯と舜蚋瞿闼牢一睿残砻魈炝焦氖钩济蔷妥揭淮然ň屏恕�
弩箭发出去,足足等了有半个时辰都多,还没有发觉大阵深处有什么反应,众人都觉得今次的试探也能也打了水漂儿了,都互相劝慰,说只有等到大雾稍微散去一些的时候再行破阵了。
我却没有同他们多讲,只是将双眼在大雾之上的天空中来回逡巡着,在搜索着什么东西。
曹彬一边同人闲谈,无意中朝我看了一眼,却发现了我的异常,便问道,“贤侄在看些什么?”
“来了——”我一拍大腿,眼睛却盯着远处喊道。
众人随着我的目光方向望去,只见在大雾之上,一点星光摇摇摆摆地升了起来。
我因为受了先前火烧韩德威大军的事情的启发,觉得孔明灯这个东西确实在战场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起码用来传递一些消息是可以的,于是便在弩箭的中空箭头里面装入制作孔明灯的材料,并将外面的情况做了一些说明,并询问里面的详细情况,以便破阵。
大阵里面的真宗身边有群臣辅助,又得到了我提供的材料,自然很快就制作出孔明灯来,那灯渐渐地升上了空中,顺着一点点的微风慢慢地朝着我们侧面的方向飘了过来。
众人此时都已经明白了我用什么东西来获知阵内的消息,顿时都有些兴奋,如果能够得知里面的情况,自然对我们破阵大有裨益。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那盏孔明灯才飘了过来,里面的燃料用尽,缓缓地落了下来,坠落在距离芦棚十里外的地方,被军士们给快马送了回来。
当我将附在灯架下面的薄薄丝帛给取出来,将上面盖着的真宗皇帝玉玺图案朝众人展示开的时候,群情沸腾,诸位老将更是心情澎湃,大呼万岁!
“终于又得见朝廷的消息了!”一位老节度使高兴地说道。
依照常理,皇帝在哪里,朝廷自然就是在哪里,此时的京师,只能算是个影子政府留守监管的负责处而已,没有了皇帝,国将不国。
不过从大阵里面获知的消息上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当日真宗等人因为檀州守将叛国,被迫逃到了檀州大泽上,被萧太后的大军给团团围住,此时真宗手上,仍然有六七万兵力,依据这大泽中的有利地势,构建起大营来,再加上身边很有一些能臣,一时之间,萧太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真宗等人全歼。
结果萧绰就在宋军的外围设置了许多阵势,布满重兵,以大臣中的寇准等人之博学,也没有看出这阵势到底出自什么,正当众人疑惑的时候,萧绰又不知使了什么法子,竟然将所有的阵势都给笼罩在一片大雾之中。
虽然真宗等人地核心阵地上并没有大雾。可是周围一遭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透,也驱不散。令真宗等人无法确定辽军在什么方向设伏,因此只能困守大泽之中,无法突围出来。今天能够收到外面的飞弩聘书。不但恢复了内外通信地方法。
而且也给困居阵中十几天的大宋君臣们心理上带来很多安慰,毕竟他们知道,援兵就在外面几里处看着他们,虽然什么也看不到。
只是我们一时之间也没有破阵的法子,好在真宗等人在阵内尚有充足地粮草,足以维持大军一个月地需求。我们还有时间来商量如何行事。
“既然圣上等人安好,那我们也该坐下来细细地商量一下,到底应当如何来对付这个迷阵。”曹彬提议道。
一位将军说道,“我听说每当大雾地时候。可以用大火来驱散这些寒雾,不知道可不可以试上一试?”
众人觉得也有道理,试试无妨,于是就命人领兵一万,从四处捡了许多的柴草,堆在大雾前面,然后放起火头儿,随时向里面扔柴,大火起来以后,浓烟滚滚,声势很是惊人,也确实起到一些个作用,遇到火苗的大雾立时就消散了,可是越往前面,问题就出来了。
大火向前蔓延,浓雾在退却,可是后面没有火苗的地方又被浓雾重新覆盖,而且里面尽是水草所在,柴火很容易就被浸湿,火头也烧不起来了,这个法子算是不可行了。
“看来这迷雾是我们破阵所先要解决的问题!”我观察了很久之后,对众人说道,“这绝对不是天然生成的大雾,我怀疑是有高人在帮助萧绰等人布阵,这大雾也是他们搞出来地东西!”
“怎么可能?方圆十里的大雾,岂是人力可为?”立刻有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苦笑着说道,“我也希望不是,如果真有这么厉害的高人协助辽军,我们破阵的希望可是渺茫了,可是从目前地情形来看,这大雾是依附在阵势周围的,驱之不散,烧之不化,你若说它不是人为造成的,恐怕都没有人能相信。大雾是见过,可是谁见过一连十几天没有一点儿消散意思的大雾?而且还是一个圆圈形的大雾啊!”
曹彬接口说道,“相传昔日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蚩尤就曾召唤雾神,布下层层大雾,使黄帝等人无法识别方向,知道九天玄女赐指南车与黄帝后,黄帝才能识破迷雾,将蚩尤斩杀,一战而定天下。此事虽然是传说,却也值得我们推敲,如果萧太后真的招来了大雾,对我们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虽然众人口上不愿意承认,都觉得以契丹人的本事,怎么可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得以呼风唤雨,布下如此大阵?可是心里面却不得不承认,这一场迷雾确实是匪夷所思,恐怕真的如我所推敲的那样,是人力所为。
看着众人有些低落的情绪,我同曹彬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不能如此消沉下去,便开口说道,“诸位大人也不必如此灰心,我大宋还是受到上天的庇护的的,虽然契丹人耍弄阴谋,终究不是正道,我等一定要坚定信心,将皇帝陛下搭救出来。我觉得既然大雾起于檀州此地,未必就跟这里的地形没有关系,不如遍访本地的耄耋,看看是否能有些收获?”
众人听了我的建议后,都觉得不错,于是各人回去安排手下,沿着檀州大泽的周围四散出去,在民间遍访知道檀州大泽迷雾内幕的民众,希望能够破解此雾,深入到契丹人布下的大阵当中去。
“贤侄——”曹彬在众人离开之后,悄悄地对我说道,“如果大雾无法破除,你我应当如何应对?少不得要强行深入了!”互翘c
我点头道,“此事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行!只是皇帝陛下与群臣困于其中,消息传了出去,恐怕有伤国本,对我朝是大大地不利!”
曹彬叹了口气道,“这些事情我都知道,本来新皇即位,根基就不很牢靠,各地潜在的反对势力蠢蠢欲动,诸王也多有觊觎大位的意图,若是闻听天子蒙难,怕又要生出无数的祸端来,到时候大宋可就陷入危局了!你我身为朝廷的股肱之臣,在这个危机的关头,一定要稳住局势才行!”
诸王倒是不怕,身边自然有朝廷的大臣监控,兵权也集中在各地的州府知事手中,众人担心的却只有一位王爷,就是那位被封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大皇子楚王殿下,他占据了蜀地的便利,更将势力伸展到了湖广,权势大张,遇到如此机会,岂能不动心?
不过我们也都没有闲着,一方面依据这山形地势搭建营寨,另一方面派人四下里去寻访隐者,打探契丹人的消息,在等待了半日之后,居然给一位节度使的手下找到一位隐居在檀州的老者来,以前也曾经出仕过,担任过一方的地方官吏,据说是了解檀州的山形地理,对于这场大迷雾也了解一些内幕。
众人的心中都是一喜,心道总算是找到一个知根知底的人了,能不能破解萧太后的迷阵,倒是要先应在这个人身上了。
第二章 束手阵前
来者的年纪确实很大,寿眉长长四下飘飞,鹤发童颜,颇有些飘然除尘的味道。
“老朽陈复道,见过诸位大人。”那老者见到我们之后,微微地躬了躬身子,算是施礼了,接着将头抬了起来,四下里打望。
“有劳老人家了——”我们这里面资历最老的自然就是曹彬,不过看起来他的年纪也不过老者的一半,招呼老者坐下之后,曹彬亲切地问道,“此番我等来到檀州城外,遇到了天大的麻烦,还请老人家不吝赐教啊!”
“敢问大人官讳?”老者见曹彬的态度和蔼,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本人曹彬,字国华,现官居枢密使一职。”曹彬客气地回答道。
那老者点了点头道,“原来是曹枢密使当面,老朽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有幸!”接着又看了看四周的众人,忽然发现我的年纪似乎不大,便问道,“这位小哥儿看起来很是年轻,也是员将军么?”
“倒忘记为你引见了——”曹彬笑了笑,指着我对那老者说道,“这位就是朝廷新近赐封的平西郡王,镇守西北的杨大将军,今次圣上被困于檀州大泽之中,杨王爷亲率大军东进,于雁门关外打破大辽大同军节度使韩德威十万大军,星夜赶到此地勤王,实乃我等人臣的典范。”
“原来是杨无敌的六公子,老朽也听说过,却是如此年轻啊——”老者有些惊奇地看着我。似乎我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了。
客套了几句后,那老者自报家门,原来他就是檀州本地人士。担任过檀州通判,在北周地时候就辞官隐居了,终日与山水为伴。生活倒也过得无比快活。积年下来。就成了这檀州城附近百里都有名的人物。
这老者陈复道有个癖好,就是专爱名山大川,喜欢养鹤,自号放鹤老人,家里面养了十几只大鹤,老伴早亡。之后一直没有续弦过,一人过活,半耕半读,弹琴养鹤。是檀州城有名的文人雅士。
后来年纪渐渐大了,老朋友们相继亡故,老者也看破了红尘,过起了隐居生活,不在踏足尘世,这次能被人发现也是运气使然。
我们听了之后,都觉得是找到宝贝了,陈复道常年在檀州大泽附近来往,据他所言,这里地草木山川,滩涂洼地,自己都非常清楚,闭着眼睛也能进出自如,有没有大雾,对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这立刻让众人看到了一丝曙光,或许可以绕进大雾里面去,将被困在其中的大宋君臣悄悄地接出来,然后来一个反围困,把萧太后等人反制住,岂不是很爽?
“老人家,这檀州大泽之上,可是经常有这等大雾?”我对这个最关心,首先问道。
陈复道摇了摇头道,“檀州大泽上虽然也常有薄雾,却从来没有这么浓烈过。今年这场雾起来地蹊跷,来地迅猛,几乎是一阵子就将整个大泽给笼罩起来,叫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老朽记得在三年前地时候,这里也曾发生过一次大雾,不过只持续了三天就消散了,不像今年,已经持续了十几天不散。”
“事有反常必为妖孽!”我继续追问道,“老人家常年住在此地,可知道这附近有什么颇通法术的道家或者术士之流?”
老者一拍脑门道,“呵呵,不是王爷提醒,老朽还真给忘记了!”
众人连忙问他想起什么来了,老者仔细地想了想后说道,“三十年前,此地来了个道士,颇通符水,能医治百病,不论什么病痛,都是一张黄符烧化了混在水中,喝下去后病痛立刻减轻,一般的小病立刻痊愈!老朽觉得惊奇,还特意去看过一次,果然是令人惊叹,老朽因此才渐渐地起了向道之心的!后来么,听说那人要修炼什么颠倒阴阳的秘术,就隐居到山里面不再面世了!据说短短地露过两面,都有惊人之举,什么撒豆成兵虽然没有见过,可是呼风唤雨却是有的!”
我听了之后,心里面立刻一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于是问道,“既会呼风唤雨,想来这布下迷雾也是做地到了?”
老者笑了笑道,“这却没有见到过,不过想来是能够的。莫非王爷以为这大泽之上的迷雾,正是此人所布不成?”
叹了口气后,我不无忧虑地回答道,“我也希望不是,可如果真是的话,那可就麻烦了,有这么一个道士帮助萧太后布阵,前途堪虑。”
众人都是一阵沉默,谁地心里面都不平静,万一被我料中了,又该如何是好呢?
一般人的心理,受了孔子的影响,都是敬鬼神而远之,就我个人而言,原本也是不信神鬼的,可是有抱朴真人飞升在前,又有陈抟老祖飞升在后,现下我的心思也有些乱了,这个立场就有些拿不稳了。
可是翻过来调过去,我还是觉得用法术造成这场大雾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即便是真有什么移山填海的道法,也不可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啊,修道!人最畏天谴,难道他就不怕在此布下迷雾道法,获罪于天吗?
不过总算从老者的口中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们也可以针对性地探究一些破阵的办法,慢慢地试一试,看看有没有作用。
我们按照陈复道的指点,找到了那名道士隐居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