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91章

我是秦二世-第291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秦和楚国只有一方灭亡世界才能清净、又有白起坑杀数十万投降赵军先例在的前提下,楚军兵卒该往哪个方向联想不言而喻。
    一样的时代,几乎一样的境况,不一样的敌人,不一样的地点,项羽破釜沉舟再次上演。
    十万楚项余孽手中最为精锐的兵卒,没有让项羽和张良失望。士气和军心不仅没有因此而低落,反而士气大张,军心沸腾。
    没有人想死。但是如果不想死,那么显然只能让死盯着自己的秦军死了。
    军心可用,此战必胜。这是张良对项羽低语的八个字。
    十万楚军倾巢而出,朝着冯劫部所在逼近而来。
    楚军刚刚开拔,冯劫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如今事情的主动权已经不在冯劫手中,而是在项羽手中。冯劫不可能不战而退,更何况在冯劫看来双方实力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韩信上一封信报时已经言及他距离冯劫所在只有五十里,即便真的不是项羽对手,只需拖住项羽一两个时辰等到韩信大军赶到,项羽这楚项余孽的最后一路大军就将插翅难飞。
    冯劫在迁任御史大夫之前,本就一直在统兵打仗。只是在大秦统一之后,没有仗可打才任了御史大夫。
    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冯劫的能力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于王离甚至还略胜一筹。连串的命令下达,秦军除了留下千余人看守大营外,其余九万余人的兵卒倾巢而出。这一战,冯劫已经想好了对策,那就是一个字,拖。
    拖到韩信大军赶来,拖到徐闯的青龙军精锐赶来,拖死项羽这十万大军。
    在如今大秦已经占据绝对优势、项羽已经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同项羽死磕不是?
    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隐没在厚厚的云层之中,瑟瑟寒风带着凄厉的呼啸卷起无边尘土肆意的肆虐。一望无际的旷野中,两支黑色的洪流正在快速的接近着。
    ……韩信大军中。
    “敢问将军,大军为何突然停了下来?”材士营校尉王乔风风火火的走进韩信大帐中,抱拳问道。
    冯劫并不知道,韩信在给他写去信报的时候距离冯劫大军所在其实已经不到五十里。五十里大军就算不急行军也不过是小一个时辰就可以赶到冯劫所在。
    王乔作为材士营校尉,自身能力毋庸置疑,更兼出身王氏一族,王坤任材官将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校尉。胡亥虽然听了尉缭之言没有将五大军团的任何一个主将之位给韩信,但是却是将两万材士营兵卒调入韩信麾下听用,也算是对韩信的一点小弥补。
    数月时间,年纪轻轻的韩信已经在材士营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材士营本身就是大秦军中各级将领历练的地方,材士营中的兵卒在经历一两次大战之后,就会被抽调进入各地军队中担任各级军官。
    虽然王乔同样很佩服韩信的统兵能力,但是眼见大战在即,大军只需要再行军半个多时辰就能赶到大将军冯劫军所在之处,而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韩信却是突然下令全军停止行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看样子似乎短时间内并不想再继续前行了。
    “王将军,我大军连续两曰赶路百余里,兵卒尽皆疲乏不堪,如果此刻碰到以逸待劳的项羽贼军,将军以为能一战而胜否?”韩信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看了一眼王乔淡淡的道。
    “只是冯大将军处……”
    “冯大将军统兵多时,王将军以为大将军定然不敌那项羽贼酋?”
    “末将不敢。”王乔心中虽然还有些疑虑。但是身为材士营校尉,他很清楚即便对精锐的材士营兵卒而言,连续急行军两天大多都疲累不堪,至于张耳陈余叛军改编成的秦军,更是不堪。
    王乔很清楚韩信说的每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王将军,传令下去。大军抓紧时间休息,两个时辰之后全军开拔。”韩信放下手中的竹简,神情一肃下令道。
    “末将遵命!”
    看着退下去的王乔,韩信无奈的笑笑。对于麾下大军尤其是两万材士营急于求战的心理,韩信能理解,却不想就这样盲目的进攻。
    相对于仅仅通过胡亥传来的诏令来了解项羽大军信息的冯劫,韩信对项羽这路已经成为孤军的楚军认知要远远超过冯劫。
    冯劫一直没有注意到胡亥诏令中反复提过的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张良。其中有好几次,韩信发现皇帝传来的诏令中张良的名字竟然还在项羽的前面。
    这在讲究实力和尊卑的先秦时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此失误的。
    在赶路的两天中,韩信除了研究怎么将项羽消灭的干净利落点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张良这个人身上。
    张良的名字,在秦军中还是有很多人听过的。尤其是跟随张耳陈余起兵的那些韩国人。
    韩国公子,博浪沙谋刺,黄石公赠书等等有关张良的一切信息,韩信都在仔细的研究着。这个时候韩信才发现,说到底张良才是项羽军中皇帝认为威胁最大的人。
    有了智谋极高的张良辅佐,再加上勇猛无双的项羽,两人加起来显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
    所以,韩信才会在距离冯劫大军不到四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韩信同样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虽然他并不惧张良,但是他还是想先让冯劫同项羽碰上一碰。
    冯劫,很不幸的成为韩信手中投石问路的工具。
    韩信,要让这场仗胜的干脆利落。向皇帝证明,即便自己领着一群乌合之众也能一样不逊色于任何人。
    ……这一天,会稽郡靠海的海盐县(后世杭州湾北侧,属嘉兴地区)的海平面上,海天相接的地方蓦然出现了一大片幢幢黑影,缓缓朝着海盐所在的海岸线逼近而来。
    黑影渐渐近了,捕鱼的渔民才发现,原来那幢幢黑影尽然是密密麻麻的百余艘楼船正在跨海而来,赵刚站在楼船之上,看着不远处土黄色的海岸线,长长舒了一口气。
    自八月下旬离开南越至今,他跟一众兵卒已经在海上飘了近月余。虽说始终是沿着海岸线在前行,但是任谁在海中天天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晃荡上月余也会吃不消,仅仅是那无聊就能够将人生生给逼疯。
    眼看清水和粮食菜蔬将磬,所有的兵卒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楚项的根据地会稽郡。
    百余艘楼船,千余兵卒,携带着大批的军械,自南越出发,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直往东而行,到达会稽郡所在,子婴和赵佗为了支援楚项,确实是不遗余力。两方可以说是各有打算,子婴和赵佗想要让项梁扰乱大秦腹地,分散大秦主力减轻南越面临的压力,消耗大秦的兵力。项梁想从子婴那里得到足够多的大秦制式兵械。自然一拍即合。
    只是,赵刚这一次亲自前来,并不仅仅为了给项梁送上一批军械。
    (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良看看在凛冽寒风中完全绞杀在一起喊杀震天的两支同样颜色的大军,轻叹一声。
    楚军兵卒的战力和斗志已经完全盖过冯劫麾下的秦军。但是张良却很清楚,冯劫根本没有用尽全力,在秦军仅仅投入不到五万人进入战场的时候,张良就知道冯劫没有打算依靠自己这十万秦军就将项羽击败或者诛杀,冯劫在拖时间。或者说是冯劫在等。
    等什么呢?不用想也知道,显然是秦军已经有援军来了,而且应该已经到了附近,不然冯劫肯定不会出营接战。始皇帝虽然被张良认为是暴君,但是张良心中却至少认同一点,那就是能跟随在始皇帝身边的那些大秦朝臣,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尸位素餐之辈,每个人都是良才,即便是被如今的秦皇胡亥诛杀掉的赵高,也同样不是一般人。
    天人人都知道,赵高最拿手的就是对大秦无数的律法精通到极点,任何时候只要皇帝问起,赵高都能信手拈来而且没有丝毫错漏。
    冯劫虽然没有蒙恬、王翦、王贲那样有名,但是领军打仗同样也是一流水准。
    两支大军同样都是使用的老式秦弩,射程不过一百五十而已,一波弩箭出去,基本上就已经是短兵相接了。而且显然,每当秦军在楚军的的重压下有溃散的趋势时,冯劫总会好处的补充上一路大军加入战场,稳住阵形,即便后退也并不慌乱。
    看着厮杀的热火朝天似乎连空气都带着几分硝烟气息的战场,张良默然,是时候该走了。只是楚项一灭,这天下还有何处能有我张良容身之所?
    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事情远远不似他跟项羽分析的那样简单。但是同样他也很清楚,如果不能给项羽描绘一个美好的场景,在得知项梁兵败被擒之后已经几近六神无主的项羽,根本不可能领着大军逃过秦军即将到来的重重围堵。
    虽然寿春到底如何张良不清楚,但是在心底他已经猜到了寿春如今的局面。
    即便项梁兵败,如果不是秦军早就在项梁身边埋伏有人或者说是有人出卖了项梁,项梁最多也只会是死在乱军之中而不会被生擒。更何况以项梁的姓格,不可能会在全军覆没之后还苟且偷生。
    有人出卖项梁这个张良以为不太可能,那么剩下就只能是秦军早就在楚军之中混入了细作。并且这细作还有能力接近项梁和范增等人的身边。
    项梁身边都有秦军细作,那么项羽身边会不会也有呢?
    不能不说,张良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虽然没有全部猜中,但是也猜了个**不离十。
    秦军细作进入楚军中,显然是早有预谋的。秦人说不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谋划。项梁和项羽大军中有秦军细作,那么作为楚国都城的寿春,怎么可能会没有?
    张良并不看好项羽,但是现在他又必须让项羽看到生的希望或者说未来。因为张良不想死。所以张良给项羽画了一张大饼。
    此刻护卫在张良身边的,全部都是他在前面长达数年的逃往路途中认识的韩人。在张良跟随项梁渡过淮河之前,将这些人都收纳在了自己身边。
    张良已经不信任任何楚军兵卒,当然除了他身边的这些人。他很清楚,项梁是造反,自己同样是在造反,而且自己的罪名似乎要比项梁还要多上那么几分,博浪沙之事让他名传天下,同样也让他成为大秦朝堂的眼中钉。
    张良还不想不明不白的被人生擒了。
    项羽自告奋勇的领着一万江东铁骑准备在关键时候突袭秦军侧翼亦或是后阵,而张良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指挥楚军正面对阵秦军的重任。
    张良志在挥斥方遒治理天下,对行军打仗之道其实并不太热衷。但是,并不是说张良不会指挥打仗,也许张良的军事指挥才能比不上韩信,但是绝对要比项羽强上不少,当然项羽也不是很差,只是政治上脑袋白痴了点。
    项羽也该出场了,只是当他领着楚军击败了冯劫发现再次陷入赶来驰援的秦军包围圈中的时候。楚军兵卒还能像现在这般势如猛虎吗?
    答案张良心中已经知道。
    “驾!”
    张良猛然一催胯下战马,领着百余个亲随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战场。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因为张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这东海。
    将龙且、英布等人尽皆留在项羽身边同他一起统领一万江东铁骑,已经是张良能为项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当项羽领着一万江东铁骑突然出现在冯劫右翼的时候,冯劫就知道这场大战自己已经败了。如今他已经将手中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战场,也才堪堪稳住阵脚。
    就连他一直带在身边的三千亲卫,也已经派出去了两千,如今除了身边的一千亲兵外,冯劫手中已经没有任何的兵力再去阻拦项羽等人。
    陷入绝境的楚军尤其是江东子弟兵在最后的疯狂时爆发出来的战力是让人恐惧的,如果冯劫手下是如玄武军、白虎军那样的精锐倒也不惧,可惜冯劫手下都是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大多也是第一次穿着铠甲走上战场的新军。而且还是降卒改编而成的。
    作战意志本就不太坚定的这些人,能偶生生挡住项羽九万楚军悍不畏死的疯狂进攻一个多时辰依然没有溃散,这本身就已经大大出乎冯劫的意料之外了。
    当然,韩信大军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同样也出乎冯劫的意料之外。
    这个时候,冯劫已经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被韩信坑了。
    一万养精蓄锐的江东铁骑在项羽、英布、龙且三人的带领下,突入冯劫大军的右翼之中,势如破竹。
    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秦军阵脚,终于开始松动,很快整个右翼的秦军兵卒开始溃散后退;大军厮杀,牵一发而动全身,右翼的溃散很快影响到中军然后就是左翼。
    就在冯劫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