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

第185章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185章

小说: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位最高的陈世凯做了判断,边上的一众将官也纷纷附和道:“若是官军坐视不战,一旦搬运完宁波人口,海逆自然也会撤退,然若是如此,就怕无法向朝廷向皇上交代。”
    提到康熙,石琳的嘴角微微有些抽搐,能做到一省总督,他在北京城里自然是有关系有人脉的,他当然知道,因为收复苏南浙北的大喜和郑军再攻宁波的大悲让身子刚好些就急着宠幸嫔妃的康熙再一次回到了病榻上,因此若是他不能尽快收回宁波,病重的康熙会不会拿他开刀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虽然明白后果是什么,但石琳心中尚且有些疑惑,若是不能解开的话,他说什么都不敢派兵应战:“海逆不过万余,如何有这么大的胆子敢阻挡三倍之敌?再说了,海门、黄岩诸镇必然也在向北增援,海逆难道就不怕与官军对峙期间后路有所失吗?”
    “南线的海门诸镇怕是不能过多指望。”陈世凯是老将自然经验丰富。“且不说沿途山后阻扰,就是海门、温州各镇不避险阻矢力疾行,可万一海逆一如兴化事在温台之间袭扰的话,就怕南路军首尾不能坚固啊。”
    陈世凯自己也没有料到能够一语成谶,其实就在他说话的这一刻,郑军伏波舰队又驶入瓯江,对永嘉城就行炮击,与此同时,另一队郑军炮船也轰击了淑江口海门镇的水寨,海龙骧师第三团还派出若干步哨上陆作出大举进犯的架势,迫使两地向杭州、向军前分别告急,援宁的三镇清军虽然没有立刻转身回援,但向奉化一线前进的速度不可避免的迟缓起来。
    “海逆拥夹板炮船数百横行海上,万里海疆一点动摇,全线示警。”石琳感叹道。“老将军说得没错,若是真的温州和台州有警,指望刚刚收复兴化的福建方面是不可能的,南路军也只有返转一途,这样海逆就可以专心对付本军了。”
    “至于海逆的战力,下官倒是略知一二。”作为客军将领的江南水陆提督杨捷似乎回想起什么。“当年朱锦犯闽,下官曾署理福建陆师提督,曾与之交过手。”为了衬托自己的本领,杨捷情不自禁的夸大了郑军的力量。“当年的海逆就极为悍勇,且善用大炮,逆首刘国轩就几度用炮火击败过官军,虽说如今刘国轩已经病亡,但如今的海逆火器甚多,其战力未必就比当年差了。”杨捷正说着,突然看到陈世凯不悦的眼神,他恍然大悟的笑了笑。“不过浙兵之强也是天下闻名的,且本军有三倍的优势,海逆必不足一击。”
    石琳倒是没有注意到杨捷和陈世凯的眼神交流,所以当听到曾经跟郑军交战过的杨捷都以为此战可打,他就放下心来:“既然海逆托大,那官军就给他们一个教训,来人,传令全军,明日五更用餐,全军上下当奋勇杀敌,若能一举歼灭海逆,本官必向朝廷请功,想搏个封妻荫子的,且拿出身手来”

256。苏浙之战(10)
    九月十一日清晨,在丈亭以东傅润桥一线,郑军四个师沿慈江及其支流袁家川布下阵势,由于丈亭的北面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弧山残丘,而其南方有宽阔的余姚江和其支流慈江两大河川流经,因此清军只能选择正面突破。
    寅时三刻,饱餐一顿的清军相继出营,督标中营、督标左营、驻防满八旗、驻防蒙古八旗、驻防汉军旗、浙江提标左中右营、江南提标左中营、衢州协城守营、严州协城守营、处州协城守营、金华协城守营、湖州协城守营等几十面营旗、参领旗排列整齐,整个军阵一面肃杀的景象,昭示着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
    早在清军用餐时,其大营中发出的人马喧嚣声已经让郑军探哨查明了动向,于是郑军同时开饭并抢先进入阵位,不过郑军布阵之后并非率先攻击,反而沿着袁家川的河岸坐在等待,部分百战老兵甚至抱着武器就地补眠,同样也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
    卯时初,天际已经完全发白,但是当日天空阴云密布,再加上来自西北方向的微风中隐隐蕴含着湿气,很明显大雨已经在酝酿当中了。
    虽然这种天气情况不适合大军作战,但交战的双方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卯时半,由陈世凯指挥的北翼清军率先发动进攻,浙江提标左右营并湖州协城守营安吉营、太湖水师营各一部约三千人直扑郑军左龙骧师当面。在陈世凯部的牵动之下,中路的督标左营、衢州协城守营中营、严州协城守营右营,南翼江南提标中营、处州协城守营左营、金华协城守营左营等部齐齐出击,万余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坚定的向郑军碾压过来。
    半刻钟后,郑军的炮火开始回应清军的动作,四个师的四个师属炮哨三十六位三寸半(12磅)炮猛烈开火,破开空间距离降临到清军阵型中的炮弹犁开一条条血色的通道,在蹦蹦跳跳中带走了数以百计的清军性命。
    在炮火之下,清军实现了众生平等,无论是亲自上阵的都司、守备、千总、把总还是一干外委甚至普通一兵都没有任何的特殊权力,同样无论着甲与否,只要被充斥着巨大动能的炮弹沾到,必然非死既伤。
    当然三寸半炮的射程固然相当的远,威力也不同凡响,但三十六位炮分布在数十里的战线上,给清军造成的损失其实也有限的很,然而清军还没有庆幸自己通过了火线,新的一轮打击接踵而来,七十二位二寸半(4磅)炮和三十六位三寸(6磅)炮次第开火,飞舞的链弹和暴雨般的霰弹在清军阵形中造成数倍于前的恐怖伤亡。
    此时清军的红夷炮也推了上来,但才发射了几发炮弹,就被郑军所发现,三寸半炮当仁不让的予以还击,虽然只有侥幸的一发命中了,但是清军被迫移动炮位,自然就不能为冲锋的清军提供进一步的支援了。
    进入八十步后,四十八个郑军步哨中九十六个郑军步队分成四列往复射击着,浓浓的硝烟瞬间笼罩了袁家川东侧的郑军阵地。浓烟当然影响了郑军的射界,以至于郑军只能机械的按照操训典章对着浓雾外依次攒射着,却不能了解自己射击的成果。
    正当郑军方面受困于射击引发的硝烟时,从西北吹来的冷风逐渐强劲起来,丝丝点点的雨丝飘落下来,快速的将郑军的困惑一扫而空。此时此刻,郑军才发现自己的成果——大约二千具清军的尸体以及数目相近的清军伤员横亘在冲锋的路上,而剩下的清军则在恐怖中背转身体向自家方向逃去。
    郑军的战线上顿时欢呼声响成了一片,可响彻天际的欢呼声尚未出现尾音,雨势就逐渐转大了起来,虽说还不能被称为瓢泼大雨,但是密密麻麻的雨点砸落在人身上,还是在郑军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见到雨势转达,郑军步铳手们只得在部队长的指令下飞快的穿上刷了一层杜仲胶的防水雨衣,同时小心谨慎的保护步铳的火池不至受潮,而炮军们则不顾自己身上已经淋湿,手忙脚乱的为火炮搭建着防雨的顶棚
    经过一次失败,石琳终于明白了郑军的火器是何等的犀利,而“老朋友”杨捷也有些瞠目结舌的不敢相信自己的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惊异归惊异,连绵的秋雨也为清军上下增加了信心和勇气,自以为郑军火器在雨势中无法利用的石琳、陈世凯在下令重组了第一波出击部队的同时又派出了第二批出击营头。
    可是清军方面注定要失望了:“这怎么可能?海逆的火铳为什么在大雨中也能打响?”
    “制军,据小的知晓,日本早在几十年前便有制造出能在雨中射击的火器,号称雨铁。”伴在戎装的石琳身畔的一名幕僚如是回答着。“不过制军请放心,雨铁也不是门门都能打响的,只要大雨继续下,海逆的火器迟早会受潮打不响的。”
    尽管石琳的幕僚用日本战国时期的雨铁的性能来分析郑军如今装备的燧发枪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但是这位幕僚说得没错,郑军的击发率在雨水中已经下降到平日的七成,而且随着大雨的持续,击发率还要进一步的降低。
    不过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步铳产生了哑火,但是郑军的炮火和排铳看上去依旧猛烈,清军的进攻自然是逃不了什么好的,再又丢下近三千人的伤亡之后,还未触及郑军阵形的清军又一次丢盔卸甲的败退了下去。
    但听闻了幕僚的话后,石琳心中显然有了底,于是他亲自下令驱动第三波营头上冲。
    这一回,郑军的步铳和火炮终于挡不住清军了,在齐射了三排之后,郑军的步铳手手被迫后撤组成枪林固守,而他们刚刚驻足的地方此刻就有各哨的刀盾手以及师直属的跳荡哨来接手,只待清军越过袁家川便实施反击。
    说起来雨水也给郑军带来了一些便利之处,别的不说,暴涨的袁家川以及湿滑的泥地起到了减缓清军前进及冲锋速度的作用。等到浑身湿透的清军好不容易站到袁家川东岸的时候,还不等他们抹去脸上的雨水,一抹刀光便显现在他们的眼帘中。
    见到自家的部队已经跟郑军捉对厮杀起来,陈世凯率先将重组后的第一波营头又投入了战斗,甚至为了激烈己部的斗志,他的提督旗还亲自前移。
    看到陈世奇的动作,自以为己方胜券在握的杭州右翼副都统伯贾图看出了便宜,于是向石琳请命投入驻防八旗,知道驻防八旗是什么战力的石琳原不想同意,但伯贾图的再三请战,他不得不低头应诺,于是八百多满洲骁骑(马甲)、二百多蒙古骁骑在八百汉军骁骑和三百多汉军步兵(步甲)的护卫下直冲郑军中路而来。
    此时挡在八旗兵面前的是衢州协城守营左营、严州协城守营左营以及第一波进攻未果撤下整顿后重新投入战斗的衢州协城守营中营、严州协城守营右营各一部总计约四千余人。但这些欲图抢功八旗大爷却不顾对方是自己的友军,冲着他们便是一通弯弓疾射,除了蒙八旗的射术还是精良,满汉八旗射出的弓箭其实大多落空,可这些从后方射来的弓箭还是大大动摇了绿旗兵的斗志,让其下意识的以为自己被包围了。
    “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站在名为胡跳头的小丘上观战的石琳,看到郑军利用清军混乱果断反击的一幕后便暗自咒骂着,但是他在战线后方的气急败坏并不能影响前线的战果。“来人,速去把八旗马队调回来。”
    戈什哈还没有来得及翻身上马,前线的战局又发生了变化,就见打出小**的郑军突然后退,面前压力一轻的清军顺势向前涌动着,然而等他们真正能定下心来观察周遭情况的时候,却发现面前出现了一道恐怖的枪林。
    清军还来不及反应,休整了片刻的郑军步铳手们便如滚动的钢铁长城一样挤压了过来,在一阵阵莫名的口号中,连着步铳的长刺便整齐划一的刺杀了过来,一阵接一阵,又宛如汹涌的潮水,将挤作一堆的清军以及部分来不及撤出的郑军刀盾手一起挂在了枪刺之上
    面对着是乎无可阻挡的浪潮,有的清军试图从侧翼或者下盘着手,结果不是被后续的枪刺刺倒便是撞上了护卫的刀盾兵,而最能突破枪阵的马队此刻被攘挟在人潮中失去了冲击力,眼睁睁的看着郑军如同机械一般整齐的杀戮着。
    “败了!”肝胆欲裂的八旗兵转身便逃,再一次冲散了周边的队列,甚至这些八旗兵为了逃生还砍倒身边的绿旗兵,于是清军中路彻底混乱起来,数以百计的溃兵高喊着逃命的字眼向后跑去,形势立刻崩坏!
    见到清军的丑态,郑军五百余名骑军越过向南北两翼包抄的步铳手们追击了下去。结果,死亡的和将死未死的清军躯体堵塞了袁家川,致使郑军的骑兵轻而易举的渡过了清军曾经甚为头疼的壕堑,得以撵在败军之后从容收割。
    在郑军的追杀下清军根本没有喘息重整的机会,甚至石琳的督标中营也被溃军所冲散,而在冲击郑军阵盘时受到损失的第二波营头更是不堪的纷纷溃逃,就连石琳本人也被败军攘挟而去,致使清军在战场上最后一线转败为胜的契机也丢失了。
    “完了。”陈世凯看着围逼过来的郑军中路增援部队以及后方混乱的局面,口中叹息一声。“总督大人都跑了,咱们还留在干什么,撤,撤回绍兴去!”
    若说陈世凯现在才作出决定,那杨捷便滑脚的更快,早在石琳的旗帜从战场上消失时,他就丢开前方鏖战的浙江兵,率着尚且完整的江南提标脱离了战场,先南渡慈江,然而又在河姆渡一线涉渡余姚江辗转撤往绍兴。
    三位清军最高指挥官的相继撤出,标志着丈亭一战的最终落幕,由于大雨还在继续,因此郑军并未追击,饶是如此,清军最后撤回绍兴、杭州的不足万人,至于被败兵攘挟至余姚的石琳还在幻想重新集结陈世凯、杨捷两部再攻慈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