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208章

大发明-第208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点就是英国人在远东的商业贸易并不是都像华夏这样顺利,至少在日本的攘夷事件越来越多,日本流传的武士文化让这个国家很容易发生暗杀事件,多名英国商人在日本遇害,这让英国人对一些强藩很不满意,相比之下在中国这里就比较顺利。

叶枫这次前往上海,就是参加包令就职驻华公使的酒会,虽然总督府和内阁机构都设在杭州,不过在外事方面的中心依然还是上海。这是地理环境和历史决定的,内阁商务部也设在上海。就是为了顺应这样的需要。

包令在和叶枫的交谈中果然不断强调英国在华的商业利益,以及中英之间地贸易,也提出一些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华夏能够开放英国资本在华投资。

过去洋人也能在华经商,但只限于外贸性质地洋行,不能涉足国内贸易和工业生产,当然这种限制并不包括租借。以前英国人也不需要在华经营工厂。但是当华夏工业基础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英国商人出现在华夏的时候。很快就有人发现其中的价值。

总的来说,叶枫觉得投资是件好事,记得那个世界的中国就是在对外资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我想这一点是可以商量地,如果贵国有诚意地话。”

“总督大人请放心,英国的商人遍布全球,他们地到来一定会让华夏变得更好,就好像诺贝尔公司在英国做的那样,”包令微微笑道。

叶枫点了点头:“我想,如果是像诺贝尔这样的公司,华夏是肯定欢迎的,不过你也知道,如今华夏正处于战争状态,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审核,对于朋友我们欢迎,如果是敌人那就很抱歉了。”

包令轻轻抿了一口红酒,脸上堆满了笑容:“总督大人请放心,我们难道不是朋友吗?”

叶枫也笑了笑,虽然有些话没有说,但都心知肚明,叶枫不希望英国人和华夏的对手做交易,至少明面上不能做,针对的是英国人和湘军之间的勾结。

“作为朋友,我很欢迎英国的商人到华夏来,不过考虑到华夏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拿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办法来,我会让商务部尽快草拟,如果贵国有这方面的人才,欢迎他们一起参与,”叶枫点到为止,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实际上很多时候他并不是好的谈判人选,不过是手中掌握着势,怎么都不会吃亏。

实际上中欧目前的贸易并不方便,从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口出发,绕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中国,以往中英之间的贸易多发生在英国的殖民地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之间,不过随着中国需要商品的变化,印度生产的大量纺织品在中国的销售虽然有增加,但增加并不多。

工业化的纺织对比手工效率更高,但是要一下子摧垮国内的手工纺织也不可能,何况一些比较大的纺织工场已经在产业部的引导下开始实现机械化生产,印度的纺织品优势并不大。

不过华夏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破坏原本的手工经济,大量脱离土地的工人开始出现,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多,加上大量的军购,所以英国人的商品倾销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对于可能到来的商品倾销,特别是纺织品倾销,叶枫也没有过于担心,在他看来,未来那个世界国内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其中又以纺织品为最,全世界都是中国的纺织品,叶枫相信在没有技术差距的情况下,华夏依然可以重复这样的情形。相比较之下,叶枫更担心的是工业化会不会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以及粮食供给的紧张,华夏如今掌握的地方都不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不过这时候的广东、浙江和上海还是有大量的耕地,农业司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农学院对耕作技术和育种的研究,或许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眼下华夏也不会担心粮食问题,台湾平原的开发,兰芳的开发,总的耕地面积在扩大,特别是几个大型农场,实行工业化种田,也是一种新的路子。

虽然农业司还不能提供完整的资料,但是通过一些信息也可以看到,未开发的土地以及抛荒的农田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譬如新占据的江北,沿着黄海就是大片大片的滩涂,虽然说滩涂保护很重要,但是滩涂以外还有很多盐碱地,完全可以开发成农田,叶枫记得清末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就是在南通那边种植棉花的。

而眼下对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化肥的使用,虽然叶枫也知道化肥使用的弊端,但是化肥对于农业增收以及田土的连续耕作非常重要,至于更加合理的有机肥只能抓紧时间研究发展,眼下还只能兴建化肥厂,推广化肥的使用。

不过说到粮食这个问题,叶枫就不能不想起一个重要的国策,那就是人口,据估算,眼下全国人口数就已经超过四亿,显然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数字是非常可怕的,叶枫虽然不会实行计划生育,但是也要稳定人口的增长趋势,不然一旦战乱结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口必然会爆炸似的增长。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28 女性

包令不会料到叶枫会想起这么远的事情,两人的会商一直非常顺利,叶枫对放宽国外投资做出了承诺,包令也暗示不会支持华夏的反对势力,当然英国人私底下还会不会和李鸿章接触,叶枫也不打算深究。

除了投资这一块,包令还希望华夏能够增加纺织品的进口,印度纺织业的发展继续倾销的市场,虽然华夏对口岸的开放非常自由,但这些纺织品要销售到内地去并不容易,英国人认为以华夏的人口可以消费的纺织品总量应该更大,他们希望这一块可以弥补美国南北战争带来的损失。

“华夏奉行的是市场经济政策,也就是说由市场调节供需,我们在口岸从不限制英国商品的进入,而且可以在内陆自由贩卖,但是印度的纺织品运到中国来,并没有多大的成本优势,所以市场表现有限,我想这应该是商家的事情,我们只是给双方创造最好的条件就是了,公使阁下以为呢?”叶枫抛出了“市场”的观点,西方人现在还不能认识到国内的一些商业规则,所以在丧失技术领先优势,不能靠成本打压的时候,英国人会发现和中国人做生意会很难,好在他们现在还有着先发优势,国内进口需求依然很大。

包令苦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贵国的一些情况我们很难理解,不过大英帝国的纺织品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我想贵国的人民应该多使用才对。”

“这个我们说了都不算,要那些百姓肯花钱买才行。其实公使阁下也应该知道,中国地百姓多是务农为生,男耕女织,自然有很多人不需要购买,我想等这些人都放弃了家庭纺织,贵国的纺织品销售量才能有很大的提高。”叶枫道。

包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总督大人这说法倒是新鲜,不过确实有些道理,不知大人对此可以对策?”

“对策也有。就是让这些人脱离农业,你也看到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开矿山、造路、办工厂,就是要打破他们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而发展商品经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女性还是很少出来工作,留在家中无事,自然还是要做些家庭手工业,我考虑也要让女人都进工厂干活才是,”叶枫笑了笑。和包令说起打破传统经济模式地办法。在后者听来,倒是耳目一新。

包令本来是想提出关税减免,但是却被叶枫给转换了话题,谈起了经济学,让包令听得兴趣盎然。

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欧洲也已经很成熟,似乎马克思已经在撰写他的资本论,不过包令本来不过是个商人。自然研究不多。叶枫随便从农业经济地自给自足,地主的保守等方面说了些看法。就让包令似乎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对叶枫提出来地新政更充满希望,这些新政只要能成功,华夏的消费能力必然会大大增加。

“所以对经济而言,情况都是一样的,我需要在华夏修建联通的铁路网,发展航运,修缮道路桥梁,这样商品才能更加方便的流通;我还需要建造更多的电厂,提供大量的电能,这样大家对灯具、电器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另外就会需要更多的煤;还有其它很多事情,我非常欢迎英国地商人能够前来投资,”叶枫微微笑道。

包令听了叶枫地话很心动,因为按照这个计划,华夏存在着大把大把的投资机会,无论是铁路、航运还是电站,都是有利可图的,他笑呵呵地说道:“我一定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那就好,我相信他们不仅可以从项目中获取大量的投资收益,而且还将带动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叶枫继续鼓吹他地杠杆理论。

叶枫向包令承诺,一定会尽快开放外商投资,首先开放地可能就是这些基础建设,不过他也向包令介绍了华夏的情况,劳动力很丰富,但是人才不够,英国人如果想在这方面投资地话,最好是带着英国的工程师一起过来,不然投资下去也很难将东西造好。

对外开放就是各取所需的过程,叶枫始终觉得这个时代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很高,中国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迅速赶上去,譬如纺织产品,叶枫并不认为英国人可以将华夏作为倾销的对象,国内的纺织在经过发展以后,说不定就会将印度弄成原料产地,将英美变成倾销对象。

对于纺织业,叶枫一直都不是非常重视,他关注比较多的是重工业,以及技术前沿的产业,不过纺织业的工业化和丝织基本是同步的,通过引进机械和技术,最早在福建建了一个机械化的纺织厂,后来华夏福建机器厂也能自己生产蒸汽纺纱机和织布机,在纺织比较发达的上海,如今也有好几家纺织厂,不过规模都不大,和印度过来的洋货相比,在成本上并不占据优势,不过在销售上优势很大,暂时发展得都不错。

叶枫现在对女工这个问题很关注,这就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人口,可以让中国的劳动力多出一倍来,当然在现实中妇女都是参加劳动的,但是这个劳动不涉及工厂,最多也就是做富人家的丫鬟杂役,叶枫希望她们能解放出来。

回到杭州以后,叶枫就将内阁宰相王韬、户部尚书徐荣村、文教部尚书冯桂芬、产业部尚书沈葆桢等人给召集起来开会,提出了人口和妇女的问题。

由于现在已经彻底和清廷决裂,所以在众人的要求之下,以及叶枫本人也希望保留一些传统,所以华夏的机构设置和职官名称都开始复古,比如王韬就喜欢叫自己宰相,六部的首脑也喜欢称尚书,徐荣村更是将财政部改回了户部,不过对于冯桂芬、沈葆桢等人来说,文教部和礼部、产业部和工部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叶枫暂时还不同意他们更换部门的名字。

叶枫提出让妇女参加劳动的建议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包括有出洋背景的王韬、徐荣村和冯桂芬,都极不赞同。

“此举太过惊世骇俗,有伤风化,亦与礼教不合,窃以为万万不可,”冯桂芬俨然是新经学宗师,他的态度基本上代表了王韬等人的想法。

叶枫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发现自己虽然做了很多,但也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就好比女性解放的问题,以前就没想到,现在虽然想到了,但是想一下子改变也不可能,冯桂芬等人都是这个态度,何况是其他人。

华夏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叶枫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因为这个问题惹起什么时段,他笑了笑:“这个问题是我考虑得简单,暂时先不考虑吧,不过我还是想跟大家说一说这个女子参加工作的必要性。”

“事实上女子一直都是参加劳动的,不说男耕女织,哪家人的府上没有几个丫鬟婆子?如果说有伤风化,不合礼教,为什么还有教坊司、青楼戏院的存在?这不是言行不一是什么?”

当真正辩起来的时候,冯桂芬等人却被叶枫抢白得哑口无言,因为依照华夏的传统,引经据典是没有用的,因为经典早就被打翻,虽然冯桂芬还是向叶枫解释了秩序的重要性,并竭力维护女性的三从四德的必要,但是叶枫提出的功利化和人性化解释却让他哑口无言。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我们可以先整理一下,总之你的那些经典在我看来是没有道理,至少是不符合现状的,而我的这些想法,你们一时也想不通,这个暂且不谈。”

“不过有两件事必须先做起来,或者说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关于缠小脚,我想对于这个你们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我的意思就是内阁赶紧拿出条陈来,第一是以后女子不准缠小脚,我的意思是绝不允许,我看要把容闳叫过来,立法,对违法的人要进行严惩。”

“其次就是试办女子学堂,冯桂芬你搞这个在行,可以在杭州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