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74章

大发明-第174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银行进行了整顿,但是行长的职位暂时没有定下来,因为叶枫还在等一个人。

十月底,叶枫离开上海回到杭州。参加华夏科学院的成立仪式。并授予徐寿、李善兰、华蘅芳等人为华夏科学院第一批院士的称号。

作为中国比较早接受西方科学的徐寿等人,在过去的两年中并没有取得重大地科学发现或者理论上的突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一直用来传授知识,以及学习更新的知识。

由于过去的闭关锁国,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相差很远,徐寿他们就是一边学习,一边传播,还深入工厂田间推广应用。

叶枫对他们的贡献进行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有什么需要,你们可以尽管找我,科学是华夏复兴的希望,而你们就是华夏科学的希望。”

和徐寿他们一起成为院士的,还有很多外国人,都是叶枫从诺贝尔公司那边拉过来地,虽然大部分算不上顶尖的科学高手,但相对来说功底比较扎实,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并且在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叶枫是尽量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希望他们留下来,毕竟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中国要改变薄弱的局面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科学院现在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实用化地研究和技术支持,消化欧美传过来的最新技术,真正独创性和基础理论研究暂时还停留在大学实验室,毕竟基础太薄弱了。

晚上科学院办起了庆祝宴会,叶枫请大家随便坐,他也有了些当初做研究时的感觉:“徐院长,你最近是在基隆造船厂那边吧,有什么好的消息吗?”

“我们的铁甲船下水了,”徐寿大声笑道。

叶枫微微一愣:“这么快?”

这个时代地船舰依然是木壳地,军舰大多是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也是年初在法国下水,然后英国人、美国人也各造了一艘,美国的那艘就是诺贝尔船厂制造地,基隆船厂能分享那边的技术,但是仅仅相隔几个月就能造出自己的铁甲船,还是让叶枫很意外。

“基隆那边使用美国的技术,一年多以前就开始造铁甲舰,大人曾指示过以铁甲舰为重点,所谓大家都很努力,所以也就比美国那边晚了几个月,”徐寿说起这个显得兴高采烈:“不过也是刚刚下水,大炮和船上的装备还没有完成。”

“那也快了,”叶枫不由希望能登上这艘铁甲舰,看一看他的雄姿,想到几十年来的屈辱,忍不住有些感慨:“坚船利炮,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坚船利炮了啊!”

“大人,铁甲舰试航的数据非常出色,一旦装备完成,目前远东还没有同级别的战舰,不过虽然船厂那边很努力,但至今也只造出两艘木壳战列舰,整体实力还是远远不够,”伍廷芳对技术虽不明了,但是对军事力量的分析却很清晰。

叶枫点了点头:“华夏一定要有海军,不说驰骋大洋,起码也要守卫自己的海疆。”

他转头看了看有些热切的伍廷芳:“怎么,对海军感兴趣?”

“是的,”伍廷芳郑重地点了点头:“要是我们有海军,上次哪里能让淮军从容退走?这些人撤走以后,在皖中可是嚣张得很,也不知道太平军是怎么了,就这么一支刚组建的杂牌军都搞不定?”

“那可是淮军啊,”叶枫笑了笑:“据说淮军的火力很猛,想来是英国人支持了不少。”

“那要看遇上谁,至少英国人自己用的也就是滑膛枪,”伍廷芳不屑地说道:“但是英国人船多,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与之抗衡,上海的事情还会再度发生,我愿意为大人去打造这支舰队。”

叶枫点了点头,问旁边的徐寿:“徐院长,马尾的造船厂建得如何了?”

“已经快了,几个新式的船坞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可用于造船的木材已经准备了很多,一旦条件具备,马上就可以开工造船,造船的计划这次也带来了,还请大人审核批准,”徐寿认真地说道:“看着码头上那些外国军舰,大伙都憋了一口气啊。”

叶枫接过徐寿递过来的造船计划,有些为难:“未来是铁甲舰的天下,不过我们的海军太弱了,又急需大量可用于战斗的舰船,如果专门造铁甲舰的话,建造周期又太长,就算造出一两艘,也不足以守卫海疆,但是造大量木船的话,很快就被淘汰……哦,伍廷芳,你有什么意见?”

叶枫知道铁甲舰的出现必然会改变近代海军的战斗方式,但是以中国现在的条件,建设铁甲舰队的话,短时间里很难形成战斗力,而英国人对于华夏是越来越不友好了。

“我觉得还是多造铁甲舰,”伍廷芳道:“铁甲舰的战斗力要比木壳舰强大许多,一艘铁甲舰的存在可以震慑我们的对手,如果是三艘铁甲舰的话,即便带领的是一支落后的舰队,在海上作战中,也不惧怕任何对手!”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76 内外

内阁与都察院、立法院、按察司、大理寺的设立,标志着华夏权力体系的形成,内阁掌行政,都察院监察百官,直接对总督负责,立法院、按察司、大理寺构成华夏法治的基础,虽然在现在的条件下还很不完善,但终究有慢慢完善起来的时候。

内阁六部中财政部掌财政收入、预算、拨款;商务部掌外交、招商和工商管理;产业部掌工农业生产的管理、发展规划;文教部掌教育、宣传和文化管理;司法部掌治安管理;国防部负责军事国防、国家安全。

内阁六部统合于内阁首相与内阁会议,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内阁会议多数通过,再交总督批准方能生效,在内阁会议中,首相拥有一票否决权,如不能达成共识,必须交由总督决断。

内阁与两院一司一寺的成立引起中外势力的广泛关注,受诺贝尔财团影响越来越大的瑞典、和诺贝尔财团有很多联系的普鲁士、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的美国立刻通电祝贺,好大喜功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发来贺电,欧美大多数国家都乐观其成,只有英国人的态度比较含糊,俄国人则比较敌视。

“俄国对总督府多有攻讦,言辞很不友好,美国那边传来的消息,据说俄国人和北京方面在黑龙江谈得正欢,怕是有借兵南下的可能,”唐廷枢作为商务大臣,主抓招商工作,外事方面倒是伍廷芳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不过叶枫打算安排他去台湾建设海军。外交方面还要找其他人才行。

“北京肯定给了俄国人不少好处,不过他今天吃下去,明天还得给我吐出来,”叶枫恶狠狠地说道,中国与俄国的矛盾在于领土,作为相邻的两个国家,这是无法调和的,而叶枫和俄国地矛盾还不仅仅如此,随着诺贝尔发起的新工业革命在瑞典发生。这个北欧的国家,包括了后世瑞典和挪威,拥有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正在迅速走向强大,这与俄国在芬兰拥有的传统势力发生了冲突,双方的矛盾也正在变得尖锐。

“俄国人不要怕他,就他在北方的那点军队,也就能吓唬一下满清那些没用的旗兵,等南方地局势定下来,再把他打回欧洲去。”叶枫道。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我练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出来,这次派你去台湾,目的就是这个,有了海军,才能拥有海洋,才能拥有这个世界。”叶枫想着现在刚刚开始的铁甲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加上蒸汽机发明的技术进步,新的铁甲舰队一旦成形,在远东完全可以和英国人的舰队抗衡。

伍廷芳点了点头:“有个消息,美国地总统选举即将揭晓,我们支持的共和党林肯在率先进行的南部各州中似乎情况不妙,至今未获一票。”

叶枫皱了皱眉头,没想到美国大选这就开始了,他记得林肯当选总统不久以后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对西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对中美之间的贸易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南北部关于奴隶问题分歧严重,南部的州反对废奴,自然不会支持林肯,北部的州支持废奴,也都会支持林肯,从南北部地力量来看,林肯应该会获得选举的胜利,”叶枫分析道,这个结果也是经过历史证实的。经过叶枫的影响,美国这些年的工商业发展更加发达,对于废奴的要求就更强烈,南北矛盾更激烈。

“南北矛盾不可调和,迟早要打上一仗。你的海军快点练。到时候看能不能派两艘铁甲舰过去,美国人的主力舰都在东海岸。西海岸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叶枫道。

美国的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发展扫清了最后地障碍,此后就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叶枫将宝压在历史的胜利者林肯身上,但有时也在想,能不能支持南方,如果能击败北方的话,那说不定就要让美国的发展慢上很多年。

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毕竟历史摆在那里,南方的工业能力也确实弱了些,从长远来看,南方是必然失败的那一方,历史上南方也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最后还是败了,华夏现在的实力,恐怕还比不上英国,何况所谓的南北战争都发生在美国东部,也没靠近太平洋地西部什么事情。

外交上合纵连横,联合瑞典、普鲁士以打压俄国,联合法美以抗衡英国,总的来说因为俄国还在北面,英国也没撕破脸,所以还维持着和平的局面。

不过想到美国几年后就会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也不能落后太多,南北战争打了四年,直到1865年才结束,那么中国在此之前也该完成自己的重生,开始自己地发展。

“淮军在得到英国人地支持以后,异常凶悍,太平军在皖北战场比较被动,陈玉成西进失败,只能退守桐城、庐江一线,舒城、庐州全部失守。”伍廷芳指着桌上的地图,给叶枫报告最新地军情。

“李秀成呢,安庆还在被湘军围攻?”叶枫皱了皱眉头,他不喜欢打仗,但又必须要打仗,华夏军几个主力师完成整编后也已经向战场开进,他必须要尽快稳定中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征战不休。

“李秀成并没有直接攻打围攻安庆的湘军,而是北上进攻潜山,力图以攻占武昌调动湘军以解安庆之围,同时贵州的石达开开始向四川方向移动,清廷似乎有调动淮军防守武汉、四川的打算。”

“此外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也不再和捻军缠斗,已经冲过山东,进入徐州,下一步很可能加入皖北战场,以填补淮军入川的空白,”伍廷芳分析道。

“怎么都在和太平军打,他们的压力不小啊,华夏军呢,都到哪里了?”叶枫非常重视新军的训练,经常深入军营和军校和大家谈心,但是在具体的军事指挥上,因为不精,所以只是规划大的方向,具体作战部署并不参与。

“华夏军一边补充整编一边作战,根据总督府参谋部的将令,目前颜永京大人这一路已经占领徽州,陈显良的第四师在祁门,一师一旅在婺源,颜大人亲率常胜军与火枪团在徽州,正在等待总参的命令,是不是向安庆发起进攻。”

“湘军如何应对的?”叶枫皱了皱眉头,按说自己这么大的动静,湘军不该没有反应才对,很显然华夏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太平军,叶枫觉得清军的打击重点应该发生转移才对。

“很奇怪,湘军并没有进攻我军的迹象,而且防守也不坚决,在徽州的湘军几乎是扔下当地的勇营一路退往石台,眼下在石台、建德、安庆一带屯有重兵,估计约有湘军三万余人。”

“福建方面,库科奇第二师攻取铅山、上饶、玉山也比较顺利,打通了江西与衢州的这条通道,与徽州、衢州守军连成一片,战略态势非常好,湘军只是坚守赣州、抚州、饶州,并没有太大动作。”

“湘军主力在安庆,曾国藩还想着封王呢,”叶枫笑了笑,据说咸丰曾放言攻下天京者可以封王,这样的功名似乎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大人,靖海师也已经重组完成,台湾、兰芳本地的警备师防守绰绰有余,是不是也调往大陆来?”伍廷芳提议道:“安庆有湘军三万,勇营数万,还有北面的淮军、满蒙骑兵、关外勇营,皖北战场计有十余万敌军,仅仅是四师、二师、一师一旅、常胜军、火枪团两万余人,要想进攻恐怕还是有些吃力,主要是地方也要守御。”伍廷芳道。

叶枫手指敲了敲地图,虽然一再整编军队,但是主力野战军还是战力不足:“行吧,靖海师调出来,你在台湾组建一个海军陆战队,也按照师的规模搭建,练成后也是兰芳一个旅,台湾两个旅,靖海师兰芳旅调出来以后,给那里增加一个警备师,台湾也一样,地方上的保卫工作不能怠慢。”

“现在英国人不配合,通过水路调兵有些麻烦,这个也交给你组织,另外,让广东第三师也动起来,加入江西战场吧,看看能不能吃下赣州,不然将建昌、抚州和广信这边连起来也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