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11章

大发明-第111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也是钱啊,还是一百万法郎!”

“但是,跟你有关系吗?”有人反问道。

研究基金只是提供给研究项目,学校地大部分学生,与此并没有关系。

大家想想也是,对叶枫的一百万法郎也不屑了,纷纷嚷嚷起来。

叶枫说到这里,略微停顿,向一旁地莫桑德尔等人颔首致意,表示自己当众宣布此事,断然不会食言,让他们放心。

莫桑德尔等人也明白叶枫的意思,得人好处,拿人手短,也不再计较什么,一齐走到前面留好的座位上,准备看看叶枫到底要讲什么。

见学生们还在鼓噪,叶枫侧耳一听,就知道了其中的缘故,把手一挥,示意大家安静:“再宣布一个消息,诺贝尔公司还将在皇家理学院,设立诺贝尔奖学金,资助那些优秀的、用心的,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这一次学生们激动了,他们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好,并不在乎那点奖学金,不过钱总是越多越好,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靠着奖学金,或者贵族的资助求学地,对此更是欢迎。

无论需要还是不需要,学生们对连续砸钱的叶枫很是好奇,刚才地敌意慢慢就淡了。

趁着这个机会,叶枫转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刷刷刷写下几个大字:电磁学理论和机电工程!

“知道电磁学的人请举手,不过事先声明,这次举手是没有奖金的,不知道的人就不用举了!”下面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很快有二十几双手举了起来。

“那么,有谁知道机电工程的?”叶枫接着说道,这次没有人举手,连研究中心的格拉姆等人也坐着没动。

叶枫耸了耸肩:“好吧,大家都没听说过,那么我很荣幸地宣布,这个词是我刚刚发明的,它是什么意思?要知道什么是机电工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工程,什么是工程学!”

“工程学是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研究自然科学应用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方式、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科学原理

具体的产品,比如发电机、电动机等。”

叶枫给大家解释什么是工程学,又举例说明工程学的重要性:“自然有规律,每样东西也有规律,过去,我们的产品都是靠工匠用经验生产出来的,技术含量不高,但现在不同了。”

叶枫还是举了电方面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法拉第教授发现了磁生电现象,并总结出法拉第定律,将这个定律应用到产品上,于是就有了发电机。”

“但是,现在的发电机还不完善,如何提高发电效率,产生更多的电,这就需要用到更多电学理论知识,需要计算和设计。

具体到发电机这个产品上,就是如何让电枢转得更快,如何设计电枢、磁极,提高磁电转换的效率,研究这些具体方法,就是机电工程学,这是过去的工匠无法做到的。”

叶枫说得浅显明白,大家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人不屑地笑道:“机电工程学?原来是想请我们帮忙改进产品啊!”

叶枫看了一眼说话的,坐在莫桑德尔教授身旁的一位老师,微微一笑:“这位老师怎么称呼?如果你能设计出比诺贝尔公司更好的发电机,我愿意赞助一百万法郎。”

那个老师顿时不再说话,刚才他根本没举手,对电磁学一窍不通,连什么是发电机也不懂。完全外行。

叶枫也没有为难他:“法拉第教授是电磁研究领域最伟大地科学家,但是他也没能设计出实用性的发电机,这是为什么?因为工程学有自己的规律,专门的知识。”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他的观点,有学生站了起来:“法拉第教授确实没有设计出实用性的发电机,并不是说他不能,只是没有。教授或者根本没想过去设计这样的东西,如果他想去做的话。也许早就弄出来了。”

一个很典型地法拉第的崇拜者,叶枫示意他坐下来:“很好,你说的这些话我很愿意相信,但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法拉第教授,还有楞次、安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没有想去做这样的事情?要知道,电是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地,电动机可以代替蒸汽机,让笨重的机器变小,变得更加高效,可以用在电车、火车和机器上;电可以照明,可以传送讯息,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不正应该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吗?”

叶枫准备得很充分。但他没有讲课的经验,不知不觉中就偏离了本来计划的轨迹。又开始和学生讨论科学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却不代表每个人都会认同。这一次莫桑德尔教授站了起来,正气凛然地说道:“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求真理。”

他的话得到一片赞同,下面很多人拼命为他鼓掌,在他看来,科学家地任务是探求这个世界的真理,也正因为揭示了真理,科学家才得到世人地尊敬。

至于设计产品,那本来就是工匠们的事情。

这也是现实。西方对科技实用化地认同,远不及后来。伏打发明电池,皮克希改进发电机,他们当初的用意,无非是为科学试验寻找稳定的电源。

叶枫竭力想去说服他们,最后无奈地发现,要在短时间里改变一群人的想法,是很难的,他能做的就是播种,创造条件让他们发芽。

他很无奈,只能放弃了说服,开始讲授电磁学和电机学,重点是电磁学的发展,如何带动了电机学的发展,用一个个实例说明,电磁学地每一步,都推动着电机学、电机产品的发展,他地目的依然是想说明,科学推动着产品的进步。

他所讲的知识大部分是这个时代已经有的,但对许多从未听说过电磁学的人来说,却还是有点新奇。

有人就问,电究竟是啥玩意?电荷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磁能生电?电能生磁?磁又是什么玩意?场?什么是场?

叶枫有点哭笑不得:怎么一个个还是盯着科学原理,就没人关注电机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呢?

但他不得不给大家解释这些名词,但只能用一些实例,至于电到底是什么,是能量?微粒?还是一种波?一时半会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在解释的过程中,叶枫借用了安培的“环形电流说”,指出物质在原子以下,还是可以分的,其外层环绕着带电颗粒,也就是电子。

作为微观物质研究的专家,三种物质元素的发现者,莫桑德尔教授对叶枫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颗粒。

这是十九世纪中前期的观点,叶枫当然知道原子还不是基本粒子,是可以分的,但他无法说服莫桑德尔,当前的观测条件无法发现这一点,而更复杂的试验还没有人做出来。

不过,莫桑德尔教授同样无法否认叶枫提出的“电子假说”,从“环行电流假说”出发,以电镀和一些试验结果为实例,叶枫的论据非常充足。

在这个假说的基础上,叶枫甚至推导出电子的排列方式,以及他们与电流的关系,用来解释一系列的现象,到了最后,莫桑德尔教授也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观点:难道真的存在电子?难道原子真的还是可以继续分割的?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76 征地的麻烦

枫向莫桑德尔等人展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用深入言,和实例结合的风格,告诉所有的人,科学理论不仅仅可以认识自然,还可以创造产品,改变生活,他希望更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

就算是辩才再好,故意刁难的人,也无法否认叶枫的观点:工程学确实是一门科学,就好比发电机的研究,其挑战性不弱于对电磁本质的探究。其复杂性更是涉及到电磁学、机械学、材料学等,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形学,需要学识的渊博程度,甚至比一般的科学研究还要复杂。

至于叶枫对电磁学知识的整理,并创造性地结合电机工程,提出了包括左右手法则、电磁场、电子假说等在内的一批新观点,也大大开阔了听课者的视野,他们不得不承认:就算是学校最渊博的教授,在电磁学方面的造诣,也远不如叶枫。

讲座结束以后,莫桑德尔教授作为副校长,大步走上讲台,向叶枫伸出了手:“虽然你的观点,我并不是全部认同,一些假说,我也依然怀疑,不过我依然认为,你是一个合格的讲师,有资格在这个讲课。”

和叶枫说完,莫桑德尔教授转身面向学生们,大声宣布:“我代表瑞典皇家理学院,欢迎埃尔文教授经常来学校讲课。”

叶枫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却并不满足,看着变得热情的学生,他走上去和莫桑德尔教授站在一起,示意大家安静:“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像今天这样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以后还能够和大家一起,系统地对一门学科进行交流和学习。”

“我再宣布两件事,从今天开始,诺贝尔研究中心将向各位开放,大家可以利用中心的地方和器材,进行试验和研究,只需要简单登记一下就行。”

“第二件事,诺贝尔研究中心将定期举办今天这样的学术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会、沙龙,欢迎各位参加。”

如果要现场评选最受欢迎的人,叶枫一定会当选,在接二连三的承诺中,他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虽然大部分人未必能从这些措施中,获得多少好处。

讲座结束了,也获得了成功,但余波却远未平息,首先是叶枫的电子假说,因为完美地解释了环形电流假说、电镀和电流本质等一系列物理现象,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究竟如何分裂原子,获得更基本的粒子。

其次,借助路透社、哈瓦斯通讯社和一些媒体,诺贝尔研究中心这次是彻底出名了,叶枫又让藤普坦得趁机在报纸上介绍诺贝尔研究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发出“求才广告”。

一系列的新闻和举措,吸引了全欧洲的目光,也确实达到了叶枫所期望的,提升中心形象,吸引更多人才的目的,公司各地分支,不停有人上门应聘。

诺贝尔研究中心的新楼也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又设置了开放实验室和访问学者研究中心。

无论是不是诺贝尔公司的人,只要有好的项目,都可以向访问学者研究中心提出申请,通过后就能使用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进行研究。

如果需要的话,中心还会帮忙进行项目的运作,邀请专家或者是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挑选研究员协助进行研究,或者是承担其中一部分研究任务。

唯一的条件,就是如果最后有了成果,中心参与一定的收益分配,比例相当有限,短时间里,就吸引了一批项目。包括了一些大学里初出茅庐的研究员,一些有想法,缺乏条件的年轻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叶枫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管理中心的研究项目,让每个来访人员体验到成功的同时,心甘情愿地与中心分享收获。

主要面向学生的“开放实验室”也吸引了斯德哥尔摩几所大学学生的欢迎,因为这些大学虽然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但却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用到,而诺贝尔研究中心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机会。

这些学生虽然不能带来好的项目,带来收益,但他们都经过系统的教育,可以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验工作,参与一些枯燥繁复的数据测定,对学生而言是学习的机会,对中心而言,在加快研究进度的同时,也省下了人工费用。

通过实验室,中心还可以方便地选拔出其中的优秀学生,吸收他们加入进来,因为相互之间的接触,这种工作变得非常容易。

而在这之前,很多人是不屑到诺贝尔研究中心这样的“企业”中工作的。

与此同时,叶枫加快了组建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步伐,从心

的凯瑟琳手中接过了大学的筹办工作。

瑞典这些年对教育比较重视,前几年通过了新的教育法,在全国建立完善的初等教育体系,推行小学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成立了瑞典皇家理学院、卡罗林研究所,并拥有隆德、林雪平、乌普萨拉等多所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

瑞典大学多数为公办,但也鼓励私立大学,甚至政府还会提供部分办学经费,因此,叶枫兴建大学的申请,很快获得通过。但要真正成立大学,还需要在场地、设施、师资、制度等方面通过严格的审查,所以一时半会,还是建不起来。

好在拿到申请书的批复,叶枫就可以借此在欧洲大肆宣扬,接着诺贝尔研究中心当前的名气,向全欧洲的学者发出英雄帖,一边开出丰厚的薪酬挖墙角,一边撒出大把金钱,寻求与各高校间进行合作,建立访问学者制度。

虽然一些老牌的大学对这种暴发户似的举动很是不屑,但毕竟欧洲有那么多大学,还是有人心动的。

在短短的时间里,诺贝尔公司就收到了来自欧洲各国很多学者的来信,询问加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