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暴君,去死。”高建武怒喝着,再次朝着杨广扑了上去,这时整个天子大帐里已经乱了套,跪坐的武将们大惊失色地跳了起来,可是跪坐的时间长了,一个个都是慢了一拍,根本来不及上前救驾。
踉跄后退的杨广,眼看就要被高建武的铜钉刺到,一道人影猛地横次里扑了过来,将他压倒在了地上,当摔倒在地上的高建武看清压在自己身上的那人脸孔以后,神情扭曲得可怕,又是这个年轻的隋将坏了他的大事,他像暴怒的狮子一样疯狂地挣扎了起来,被扼住的手腕竭尽全力地刺向了要害处。
郭孝恪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发怒的杨广迁怒,但是他知道自己若是完好无损地擒拿住高建武,肯定会被人诟病,于是他在高建武拼命挣扎的那一刻间,稍微放松了一下扼住他握着铜钉手腕的力量,让那根三寸长的尖锐铜钉扎进了身上不会致命的几处要紧地方。
看着在地上和那罪囚厮打扭滚的郭孝恪,杨广退到了明堂,这时那些帐中的武将们已是涌到了大帐前,一个个咬牙切齿地抓住了高建武,将他和郭孝恪分了开来,立刻折断了他的四肢。
感觉着身上大量流失的血液,郭孝恪在和高建武分开后,脸色苍白地朝杨广半跪道,“末将罪该万死。”随着他的话,天子大帐里跪倒了一片的人,大隋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地齐声请罪。
“竖子又坏我大事,我死后必当化为厉鬼,将…”四肢被折断的高建武盯着跪倒在地的郭孝恪,想到自己三次都被这个年轻的隋将坏了大事,满腔的怨毒化作了恶毒的诅咒。
“拖出去,五马分尸。”杨广看着冲进帐的宿卫军卫士,朝着破口大骂的高建武道,接着那些凶神恶煞般的宿卫军卫士便拖着四肢被折断的高建武往帐外而去。
“暴君,你不得好死,我高句丽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投降的。”被抓住断肢的高建武自知难逃一死,强忍着四肢处钻心的疼痛,大声骂道,然后一口咬碎了舌尖,喷出一口逆血,双目圆睁,生机断绝了。
“皇上,此人咬舌自尽死了。”还未拖出大帐,犯人便已死掉,那些宿卫军的卫士不得不向杨广禀报。
“枭其首级,悬于中军。”在一众朝贡国的国主和使节面前,杨广强忍住了想要折辱高建武尸体的怒气,只是冷声道,接着一手挥开了上前的御医,“朕没事,先替他治伤。”杨广看着跪在地上,浑身几个被铜钉刺破的血窟窿不断淌着血的郭孝恪,眼中的怒气散去了许多,刚才要是没有这个年轻武官,此时恐怕就是他这般模样了。
“多谢皇上。”郭孝恪虚弱地说道,然后不再硬撑下去,摔倒在了地上,让一旁的贺廷玉和木兰都是急红了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好好的面圣会变成这个样子。
郭孝恪被抬出了天子大帐,送往御医营救治,而各朝贡国的国主和使节们也都离开了,谁都知道大隋天子被刺,这绝不是件小事情,高句丽将承受前所未有的怒火。
天子大帐内,只剩下了大隋的文武百官,这时高建武用来行刺的铜钉已经被送到了杨广面前,汪公公捧着那根铜钉道,“皇上,这是烛台上折下的蜡钉。”而前往高建武所住地方的千牛备身也带着那座被折断蜡钉的烛台回来了,两相一比较,正是从那烛台上折下来的。
“皇上,臣死罪。”负责看押高建武的宿卫军将领,面如土色地跪了下来,这事情和他脱不了关系了。
“看押不力,和所部涉及人等,全部处斩。”杨广看也不看那下跪的将领一眼,直接挥手道。
千牛备身们不管那宿卫军将领的哀嚎求饶声,面无表情地将他拖出了天子大帐,这时一众大臣们看着脸色缓和下来的杨广,都是心里松了口气,尤其是段文振,当时高建武行刺以后,他的心简直跳到了嗓子口,生怕郭孝恪会被皇上迁怒,不过现在看来这事情却是牵连不到这个弟子头上了。
“全都下去吧。”杨广挥退了文武百官,只是留下了段文振,卫玄,裴矩,宇文述这几个老将和亲近的重臣,他被彻底激怒了,若不是那个叫郭孝恪的年轻武官在最后关头扑倒了那个刺客,他才没有狼狈地倒在地上,而颜面尽丧。
“朕打算提拔那个郭孝恪为虎牙郎将,你们怎么看?”虎牙郎将,是从四品的武官,品秩已不算小,虽然说以前也有不少二十不到便被封为虎牙郎将的先例,但是郭孝恪出身普通,如何能和那些世家门阀的子弟相比,不过杨广想到刚才刺客行刺,满座的文武百官里,只有这个年轻人第一个用身体挡住刺客护驾,便立时下了决心。
留下的一干大臣,全都默不作声,段文振虽想开口,不过想到自己和郭孝恪的关系,觉得还是不要让皇上知道的好,最后第一个开口的还是虞世基这个内史舍人,他一直随侍在杨广身边,一眼便看得出杨广心里已经做了决定,只不过那个郭孝恪实在没什么家世背景,而且资历又浅,不到半年里便升到虎牙郎将,要是没有他们这些大臣的赞同,难免落人话柄。
“皇上,臣以为正当如此封赏,以慰忠勇之士,也可让天下人都知道皇上厚待忠臣。”虞世基一开口,其他如宇文述等人也立刻一片附议声,反正这个郭孝恪没有家族,就算当了虎牙郎将,依旧只是个武夫,却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众人中,只有段文振稍微表示了些异议,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子虽然天赋极高,但是一下子擢升高位,对他未必是件好事,“皇上,臣以为虎牙郎将可封,但只可行越骑校尉之实,以安众人之口。”
“段公所言极是,臣以为也当如此。”宇文恺在一旁也是连忙道,和段文振站在了一起。
“段卿之言,老成持重,便按段卿家说的办吧。”杨广沉吟了一下后,还是听取了段文振的话。
说完郭孝恪的事情之后,杨广终于说到了正题,高句丽,这个自称东海霸主的国家,在见识了他们的抵抗决心以后,杨广打消了他原本逼降高句丽的念头。
“皇上,高句丽自去岁开始,就已坚壁清野,收拢人口,修固城池,可见举国同心,而且又占据天时地利…”看到杨广打消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以后,段文振看到了机会,他希望能够劝说杨广放弃御驾亲征,以消耗战的方式,年年损耗高句丽的国力,最后再一战而定。
第三十一章 段文振的心愿
当老驴头知道那个杀千刀的高建武行刺的时候,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虽然说他们五天前就把人交给了宿卫军,可是皇上一旦迁怒于二郎,不过好在很快天子大帐的千牛备身便带来了让他放心的消息,二郎救驾有功,没有被皇上迁怒,只是被刺客重伤,正在御医营救治。〃()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千牛备身走后,老驴头在原地踱着步子,口中念念有辞,然后压下了军中躁动的士兵们,“都别吵闹,安心等将军回来。”老驴头大声喝道,自从郭孝恪当了百人长之后,一直都是严于律己,而且不像别的将官打骂士兵,赏罚又分明,死士营一战后,更是得军心。
御医营内,木兰一脸惶急地看着御医解开郭孝恪身上的衣服,然后看着那些血窟窿呆住了,她从没有像现在一样恨一个人,如果不是那个高句丽的王爷,将军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木兰咬着牙,恨恨地想到。
“将军不会有事的?”木兰的肩膀被按住了,她回头看去,只见贺廷玉沉默了一会后朝她这样说道。
御医们看着几个血窟窿也不由有些动容,不过好在他们都是见惯这种场面的人,很快就给郭孝恪上了宫中密制的金创药,几处撕裂的伤口也缝合了起来。
“放心,这位将军都只是外伤,等醒过来后,把伤口养好就没事了。”缝合完伤口,御医朝等得焦急的木兰和贺廷玉说道,让两人放下了悬着的心。
“柳大人,郭将军的伤没事吧?”木兰和贺廷玉刚谢过那位姓柳的御医,汪公公却是带着两名宫女到了,他看着上半身被白纱裹了大半,隐隐渗着血的郭孝恪,朝柳御医问道,他这回是奉了皇上之命过来探视郭孝恪这个新晋的虎牙郎将。
“已经没有性命之碍了,要是那些伤口偏上一两分…”柳御医感叹道,刚才他瞧得最清楚,那刺客下手的地方都是人体要害处,这位郭将军算是命大,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听着柳御医的絮叨,汪公公也不由吃了一惊,没想到郭孝恪的伤这般凶险,不过好在已经没事了,“两位将军,你们回营吧,这里自有杂家带来的人看护郭将军。”汪公公看向了木兰和贺廷玉,这一回郭孝恪救了皇上,得了圣眷,被封为虎牙郎将,皇上还特别命他带了两名宫女过来,免得这两人粗手粗脚。
“汪公公,我想留在将军身边。”木兰见汪公公让两人回去,不由急了起来,将郭孝恪在死士营一战后,为她和士兵们向麦铁杖请功要来的赏钱全拿了出来,将那钱袋偷偷地塞到了汪公公手里。
“那好吧。”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再加上又是郭孝恪身边的人,汪公公也没有为难,收了木兰的钱,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多谢汪公公。”木兰看着离开的汪公公,连声谢道,而贺廷玉则是在她身旁道,“木兰,将军就拜托你了,我回营去了。”说完,转身而去,他知道郭孝恪若是醒着的话,绝不会希望自己在他身边而不去管队中的事情,他还记得郭孝恪对他说过,他要让他们这队人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兵。贺廷玉走了,他觉得替将军管好士兵们远比他留在将军身边,什么也不能做有用得多。
片刻之后,杨广听完了汪公公的回禀,他被行刺的时候,本来是想迁怒于郭孝恪的,可是当他看到郭孝恪为了救自己而身中数刺,浑身是血时,那股怒气却是一下子退去了,当时满座的将军,竟然只有这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救了自己。
“郭孝恪,你会是朕的霍去病吗?”杨广想起先前那场不欢而散的军略会议,不由自言自语道,不只是段文振,卫玄,就连原本力主征辽的裴矩都劝自己放弃御驾亲征,遣大将镇怀远,年年骚扰高句丽,使其百姓不能按时春耕,等其国国衰民弱,再行征讨之事。
“他们老了,胆子也小了。”杨广喃喃道,他现在需要一个能为他征战四方的良将,就像霍去病于汉武帝那样,郭孝恪让他看到了希望,而且这些年来他开科举,打压世家门阀,可是在军中却始终无所建树,除了麦铁杖几个寥寥无几的将领,其他军中要职仍是被关陇世家占了大半,这对于控制欲极强的他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事情。
段文振的营帐内,想到和皇上的争执最后还是没有结果,段文振不由苦笑了起来,皇上是铁了心要把征辽进行到底了,可是高句丽不像其他国家,他们招降纳叛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整整三百多年,从汉末开始,他们就吸纳中原和南朝逃过去的汉人,和北朝争夺辽东,整饬武备,修筑雄城。
“东夷诸国,尽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之徙,切齿磨牙,常伺其便。”段文振想起了开皇年间,文皇帝的这道诏书,当大隋平陈,一统天下之后,抬头望去,东有高句丽,西有突厥,二者各自奴役奚,霫,室韦,契丹,靺鞨,铁勒,吐谷浑,西域各国在北方草原对大隋形成了强大的弧形包围圈,比之秦始皇混一宇内后,东有东胡,中有匈奴,西有大月氏的险恶形势也不遑多让。
从文皇帝开始,大隋分裂突厥,通西域,驯服吐谷浑,东征西讨,终于只剩下了高句丽这最后一个强敌,但是由大隋一手扶持的东突厥启民可汗却死了,其子始毕可汗一改启民可汗和大隋的关系,这次征辽更是没有履行启民可汗和大隋之约,派遣一兵一卒前来助战,甚至连使节都没有派,可见其乃是野心勃勃之辈。
这一仗,大隋只能胜,不能败,如今国内乱象已生,一旦这大隋军队精华的四十五万府兵有失,段文振不敢想象下去,皇上登基后杀贺若弼,高颎,虽有私仇,但也是削平关陇之举,若是没有可以弹压世家的强大武力,内忧外患之下,大隋的天下将岌岌可危。
段文振长长叹了口气,这些事情他想得到,裴蕴,裴矩,虞世基他们又岂会想不到,可是又有谁会对皇上说这些诛心之言,就算是他,现在也只能竭尽全力让皇上能够顺利地征讨辽东,打赢这场仗。
郭孝恪不知道,在他昏迷的三天时间里,他的老师段文振还是像历史的轨迹那样,殚精竭虑地谋划征辽之战,原本就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终于油尽灯枯,受了风寒之后病如山倒,让坚定了作战决心的杨广失去了最好的臂助。
郭孝恪醒来的时候,正是他的老师弥留的最后时刻,杨广虽然不喜段文振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