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外史 >

第91章

中华外史-第91章

小说: 中华外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这支骑兵指挥官的斯拉夫将军,此时的他正在古里耶夫城内的一间临时指挥所内边喝酒边想问题,这个酒水是他的下属特意从走私商人从中国搞来的高度白酒,这种酒不仅酒精度高,而且还醇香可口,虽然现在已经是夏天,但草原的天气并不闷热,长年喝惯了酒的斯拉夫还是喜欢每天喝上半斤。

对于眼前就要发生的战争以及中国骑兵的逼近,斯拉夫并没有放在眼中,况且,有情报显示,这支骑兵只不过是从印度而来的布哈拉人组建的骑兵,对于哥萨克手下败将的布哈拉人,斯拉夫自认为只要一个小指头就能把这两万骑兵掐死。因此,在知道布哈拉人对古里耶夫完成包围后,斯拉夫只命令部队进行监视,等其他士兵都睡醒了再进行战斗。斯拉夫的这一决定让胡塞因有些想不通,他虽然年轻,但也清楚冲动的后果,况且,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他以前也见识过,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报仇心切的胡塞因没有贸然行事。

中午时分,太阳终于爬上了最顶端,借着温和的空气,万余名哥萨克骑兵在斯拉夫的指挥下,分成五个团整齐排列在古里耶夫城的东门外。在他的对面一千米的距离上,胡塞因的骑兵师也做好了迎敌的准备,经过一夜的长途奔袭,虽然士兵有些劳累,但胡塞因看见敌人已经出城就等不急要刀剑出鞘。一时间,两支各为其主,互相憎恨的骑兵以这样一种颇为正规的方式要进行决斗,这实在有些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此时你能够从天空只俯视,那么一定会为大地上庞大的阵容所震惊,战争双方整齐的排列在草原上,延绵几千米。

中午刚过,已经等不急了的哥萨克骑兵在斯拉夫的命令下,吹响‘乌拉’的号角,发动进攻。他们以多路纵队冲锋,率先发动进攻的是一个团,共分为四个纵队,在哥萨克士兵熟练的控制下,他们身下的顿河马逐渐加速,以期望在接近敌人一百米时把马匹加到最高速度,这样一波接一波的向前冲,以求趁敌人弹药为及装填和阵势混乱予以突破。

对于哥萨克人的这种战术,胡塞因非常清楚,因此,他先只是派上一个旅的兵力,分三条密集的纵队,在距离哥萨克骑兵还有五百米的时候就命令士兵利用手中的五连发马枪进行射击。胡塞因的这一打法让哥萨克骑兵一下子感觉到今天的肉不好吃,弄不好还是根没有肉的骨头!在五百米的距离上,这些布哈拉人就能用手中的火枪进行射击,而且子弹非常密集,许多来不及低头躲避的哥萨克骑兵被瞬间击倒,这在哥萨克以前的战争中是没有遇到过的,按照斯拉夫的安排,哥萨克骑兵会在两百米时用骑兵手中的火枪进行一次齐射,齐射完成后再用弓箭进行攻击,此时,距离敌阵刚刚接近百米,哥萨克骑兵这时会拿出长矛,等接近敌人时进行投掷或者刺杀,最后,等进入敌阵后,才轮到马刀上场。然而今天,情况似乎有些不妙,但这没有影响哥萨克人的冲锋,看见前方情况不好的斯拉夫也临时决定再补充一个团的冲锋。

在经过布哈拉人的三轮射击后,有近八百人倒了下去,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只有三百米,胡塞因立马命令部队一边装填子弹,一边策马迎上去,拔出马刀和敌人撕杀。随着双方的共同加速,两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由于胡塞因的一个旅是六千人,而哥萨克一个团只两千人,而且还在路上损失了近八百人,虽然这些哥萨克士兵还是按照先前的安排进行战斗,在双方接近的那一刹拉,也没有给布哈拉人造成多少伤亡。但就双方接近前的那一刻,哥萨克人的长矛帮了他们的大忙,许多来不及躲避的布哈拉骑兵被挑下战马,被践踏成肉泥!

虽然兵力悬殊到恐怖的一比四,但搅和在一起的双方已经看不出到底那边有优势,不多的哥萨克骑兵就犹如一滴滴黑色的墨水掉进清澈的水中,一下子让整个清水都浑浊起来。这种时候,哥萨克的后一个冲锋团也涌入了这盆浑水中,双方杀得难以分辨。而后,双方就犹如中邪了一样,互相往这盆浑水中投送着兵力,直到双方只剩下预备队。犹如鬼嚎的喊杀声在这片不知明的草原上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第一百一十二章 闪电骑兵(中)

是役,在经过一个下午的残酷撕杀后,最后以布哈拉人的惨胜而告终,整个战斗,哥萨克万余名骑兵只逃回两千人,布哈拉人也为此付出阵亡六千,受伤六千的惨重代价,这六千伤者中有将近一半失去了战斗力。夕阳如虹,残阳如血,战斗一结束,杀红了眼的胡塞因顺势杀如古里耶夫城内,在手雷的帮助下,几乎城内的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成为他们宣泄的对象。这还不够,胡塞因在古里耶夫城内经过短暂的休息后,自己单独纠集起一个团六千骑兵的兵力,带上足够的弹药,横渡乌拉尔河,他要把斯拉夫的项上人头取下来。

胡塞因的这一决定在斯拉夫的意料之中,所以在他逃回对岸后,就放火烧了所有渡船,等胡塞因渡河成功,斯拉夫已经逃远了。但胡塞因并不想就此放过哥萨克人,他在给于天龙发好继续西进的电报后就决定攻击哥萨克人的大本营——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作为哥萨克人的大本营,这里不仅驻扎着哥萨克骑兵,同时也驻扎着其他俄罗斯军队,胡塞因如此贸然去进攻阿斯特拉罕,为战争带来了许多预料之外的变化。自从胡塞因渡过乌拉尔河的那一刻,很久没有硝烟的乌拉尔河草原上再次被仇恨点着,从古里耶夫到阿斯特拉汗,胡塞因和他的军队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着他们见到的一切,几支试图阻击胡塞因的小股哥萨克骑兵被轻易的击败,仅仅一天两夜的工夫,距离古里耶夫近五百里的阿斯特拉汗就出现在胡塞因的眼睛中。

阿斯特拉汗作为哥萨克人的大本营,其规模比古里耶夫大了很多,如果说它是一个城市,其实它更象一个堡垒,其内外主要由土围子、堑壕、石头围墙和塔楼组成,整个堡垒虽然年久失修,但并不影响它继续发挥一个堡垒的功能,在胡塞因没有大炮前,要攻占它,是不那么容易的。而斯拉夫自从兵败逃到这里并知道胡塞因追来后,他一面安排部下加固阿斯特拉汗的城墙,一面就地征召骑兵和寻求支援。由于俄罗斯人在此经营多年,虽然阿斯特拉汗处于后方,但还是在其城池周围的城墙上装备了一些大炮,这让斯拉夫有信心全歼这支已经脱离后方的衰兵。只要自己的援军一到,里外夹击,胡塞因就是插翅难飞!

胡塞因这一渡过乌拉尔河的冲动举动,让于天龙十分恼火,但事情已经发生,不是发脾气和责骂就能解决问题的。在于天龙看来,如此孤军冒进是十分愚蠢的!如果攻占古里耶夫,这还说得不过,如今胡塞因居然把子弹打到了阿斯特拉汗,这可是哥萨克的大本营,搞不好,胡塞因会全军覆没,这样整个朱涛安排在中亚的战略将变得十分被动,到那种情况下,甚至会影响第二方面军在西伯利亚的行动。想到这里,援救是于天龙目前唯一需要做的,于是,于天龙在草率处理好师部的事情后,带上巴格尔的第一旅以及新组建不久的一个运输连队就匆匆赶往阿斯特拉汗,并在走后给付新吉发去一份电报,让他把边防部队在里海唯一的两艘炮艇开到阿斯特拉汗,以支援整个救助行动。

就在于天龙为胡塞因担心的时候,胡塞因本人并不觉得自己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在他看来,越危险的地方也越安全。再说,从古里耶夫一路西来,自己和手下都捞到了不少好处,只要自己在天亮后发动进攻,一举歼灭阿斯特拉汗城内的守军。到哪个时候,再自由的撤出阿斯特拉汗也是来得及的。

如果说一个人将军每次打战只考虑到好的一面,那么他就不配做将军!这句话对胡塞因非常适用。胡塞因由于在古里耶夫的惨胜导致他不顾一切的渡过乌拉尔河进行报复,在报复行动中的收获颇丰让胡塞因再次自大起来。在胡塞因看来,只要攻克阿斯特拉汗,那么不仅是攻克哥萨克的大本营,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自己的骑兵才是世界最优秀的轻骑兵,这比攻陷一座城池更有诱惑力。

1812年8月26日,清晨,随着朱涛在西伯利亚军事行动的结束,整个西伯利亚开始在朱涛和张伟的安排下,一面尽量多的遣返俄罗斯人,一面展开道路的修建和移民工作。按照安排,将往西伯利亚内陆修建三条支线,分别从庙屯、库伦和中帐直接向北延伸一百到五百公里左右,同时还计划修建一条从庙屯到秋明横贯整个西伯利亚的铁路,如此庞大的工程自然由国内剩余的两百万日本俘虏来完成。和铁路建设一起开展的还有朱涛的移民计划,按照规划整个移民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五百万。就在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胡塞因却在这天清晨,在阿斯特拉汗点燃了骑兵师和哥萨克人的战火。

战争开始后,胡塞因先派遣五百人手持连发步枪和手雷,徒步攻占哥萨克人在阿斯特拉汗外围修建的塔楼,而骑兵部队则利用自己步枪射程远的优势进行压制。这一战术果然很奏效,在胡塞因骑兵火力的压制下,阿斯特拉汗周围的塔楼被逐渐一个个攻占,但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沉寂的哥萨克人火炮开始怒吼,随着距离逐渐接近,负责清扫障碍的士兵在敌人的炮击下损失惨重,哥萨克人也顺势发动一次反击,许多刚被攻占的塔楼被夺了回去,而胡塞因却丢掉下了上百具尸体。

眼看这样耗下去无法立刻攻占阿斯特拉汗,胡塞因决定把全部力量都压上去,除留两千人骑马进行远距离压制外,其他人全部投入进攻,争取尽快到达城墙下,用手中的手雷投掷上不高的城墙,摧毁哥萨克人的大炮。

这一豪赌一下子让哥萨克人慌了手脚,由于斯拉夫在阿斯特拉汗的兵力严重不足,许多妇女都被斯拉夫派上了城墙,但在胡塞因连发步枪的压制下,他们都很难发动有效的抵抗,只能躲在城墙后面,胡塞因的徒步骑兵很快到达阿斯特拉汗的城墙上,随着被困成团的手雷被一个个丢上城墙,阿斯特拉汗城墙上的大部分大炮成了废钢铁,更让斯拉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成困手雷的轰击下,阿斯特拉汗西面的城门也被敲开,无数布哈拉人冲进阿斯特拉汗,在优势火力的支持下,很快控制住西门和周围的城墙,看着大势已去,斯拉夫不得不放弃阿斯特拉汗向西北逃去。

胡塞因在攻占阿斯特拉汗后,再一次拿起复仇的的大刀,一个小时后,整个阿斯特拉汗除了掩埋尸体的哥萨克人已经找不到一个活着的。然而,就在胡塞因为自己的冒险行动而准备庆贺的时候,哥萨克人的援兵开始源源不断的向阿斯特拉汗涌来,到第二天黎明,整个阿斯特拉汗已经别哥萨克人里外三层围了几圈。胡塞因站在阿斯特拉汗的城墙上看着四周黑压压的哥萨克骑兵,果断的做出放弃城墙外围塔楼的决定,现在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利用阿斯特拉汗还算坚固的城墙,用手中的火力优势来消灭更多的哥萨克人,至于撤退,在胡塞因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唯一让胡塞因不放心的是,在昨天攻占阿斯特拉汗的战斗中,手雷已经被消耗殆尽,而子弹平分到每个战士手中已经不足二十发,虽然从古里耶夫过来时,他们每个人都带了‘足够’的弹药。

这是一场实力非常悬殊的城市保卫战,胡塞因要以自己五千骑兵对抗哥萨克人的三万大军,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同时,这也是一场双方都充满必胜信条的战争,在胡塞因看来,消灭更多的哥萨克人报仇,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至于撤退,只要手中还有钢刀,就能成功;而在斯拉夫和哥萨克人看来,这些为中国人卖命的布哈拉人显然已经忘记了当年的疼痛,这五千体力消耗极大的骑兵在自己的几万大军包围中显然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即使这些布哈拉人逃脱了这个正在增长的几万大军围剿,等待他们的还有连路的抵抗,这些抵抗犹如草地上的一个个水坑一样,不知道那一个水坑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泥塘。

由于哥萨克人缺乏攻城工具,三天后,哥萨克人在付出伤亡近万人的代价也只是有人在阿斯特拉汗的城墙上站了一下,多年以骑兵为战的哥萨克人已经忘记了如何去攻占自己修建的城墙,好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拉来了大炮。

其实,在阿斯特拉汗城中的胡塞因也不好过,经过三天的苦战,自己在攻占城池后剩余的五千大军已经阵亡三千余人。现在,整个部队中能拿起武器的士兵已经不足八百人!更恐怖的是,俄罗斯人拉来了大炮,在这种情况下,一向不惧怕任何东西的胡塞因开始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

天终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