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记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不高兴,扔下一句话道:“就老大跟素姐儿便行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向了江素梅。
江素梅也很惊讶,她并没有想到老爷子会叫她一同前去,只因姑娘家平常便不好出门,这次还是文人骚客的茶话会,她岂能同行?
老太太又一次反对。
老爷子道:“姑娘家就不能出外游玩了?没得这个说法,戴个帷帽便可以,又不同去跟那些人会面,只是到山腰,叫她自个儿待着便是,回来再一起走。”
老太太心想,这不是多此一举么,老头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可见他一意孤行,老太太觉得反正是老爷子提议的,既然想周全了,便是出了事,总不会落到她身上,当下也不坚持了,只派身边一个婆子跟着,起些管束的作用。
李氏脸色有些暗沉。
没想到,老爷子竟是那么喜欢江素梅,去个香山还得带在身边,硬是一点儿没有提到别的姑娘。
江画梅也露出嫉妒的表情,轻轻拽江素梅的袖子,小声道:“你去玩儿了,可别忘了我,听说那里永安寺的素斋好吃呢。”
江素梅摸摸她的头:“晓得了,定然带回来给你解馋。”
她却不好提要求,叫江画梅也一起去,毕竟还有其他几个姐妹,总不能真一起去了,要是出了事,谁来负责?
江如梅目光灼灼,冷笑着慢慢踱到江念梅身后,轻声道:“二姐姐,你不去么?平常祖父可疼你呢。”
这句讽刺的话叫江念梅好一阵难受,她在袖子里握紧了手,指甲都要掐到肉里去,面上却云淡风轻,并不理会。
江兆敏已经去吩咐下人准备车马。
香山就在城外四十里处,早上出发,晚上便能回,江素梅也不用带多余的东西,只戴上一顶帷帽,两个丫环,便跟着老爷子出门去了。
到得山脚,远远就见连绵青山一片,范围很大,但不算高,江素梅估摸,带上老爷子大概一个时辰也能走到山腰,那山腰有座永宁寺,她可以在那里歇脚,老爷子跟江兆敏么,自然就去附近观看美景,顺带交流书画心得去了。红楼之瑕疵
三人同六个仆役慢慢前往香山。
这香山有二十八景,一路自是美不胜收,历代皇帝都在这里修建过离宫别院,所以山上某些地方是禁止进入的。
江素梅满心的好奇,此刻终于忍不住问老爷子。
老爷子哈哈笑了起来:“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还卖关子呢!
江素梅挽着老爷子的胳膊,笑嘻嘻的道:“我猜猜,定是跟书法有关的。”
“丫头聪明。”老爷子抬起手臂,“看到前面永安寺了罢?”
那寺庙有一座钟鼓楼,高高的耸立着,沐浴在阳光下好似都要发光了,她自然看得见,点了点头。
“里头有处来青轩,几百年来,多少才子在此地住过呢。”老爷子摇头晃脑,又是娓娓道来的趋势。
江素梅眉毛一下子扬了起来,激动万分的道:“是挂满众多文客真迹的来青轩?”
这处地方她曾听老爷子提过,来青轩原是永安寺的斋房,专给人留宿所用,可自从唐朝的大才子李正己在某一日春夜诗兴发作,大笔一挥,留下一首名诗《拜月》之后,再借住的文客们便一发不可收拾。
久而久之,五楹斋房四壁挂了许多才子的诗文,其中有不少是闻名天下的大文豪所做,后来来青轩便出了名,再不让人住宿,反而成了景点之一。
老爷子看着她:“正是,所以带你过来瞧瞧,需知天外有天。”
“可是祖父,我一向很谦虚的啊。”江素梅道,“人外有人,就是祖父,我这辈子都比不过呢,哪里还想过这些。”
老爷子便高兴的笑起来,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
江兆敏伸手摸摸颌下三寸胡须,沉默不语。
三人到达永安寺。
老爷子叫江兆敏去捐香油钱,自己先行带江素梅去来青轩了。
来青轩里尚有几位文人在,江素梅便有些犹豫。
老爷子倒很豪爽,鼓励道:“你虽为姑娘,却也是爱好书法之人,来到此处,便与众人一般,何必拘谨,不见向佛者,便是不分男女呢?”他微微一笑,轻声又放轻,“更何况,还戴了帽儿,祖父在,不必怕的。”
江素梅瞧着他慈祥面容,忽地想起自己的父亲。军枭;辣宠冷妻
当初,他引领她走入书法的世界,时时相陪,既耐心又温柔,春秋夏冬,她都不曾懈怠过,一步步走来,终于有所成就,父亲对她的努力也一直秉持着肯定的态度。
如今,老爷子也一样的看好她,甚至亲自带她来此开阔眼界,好让她的书法精益求精。
江素梅鼻子微酸,心绪激荡之下,差点被门绊了一跤。
老爷子只当她激动,大笑着扶住,叫她小心。
祖孙两个站在一处欣赏众家书法,老爷子一一点评与她听,并不在乎旁人的目光。
江素梅认真受教,走动间,见其中一处斋房三面墙壁尚且空着,便笑道:“原来还不曾挂满呀!”
“只等有才之人填满。”老爷子道,“只是,鲜少有人能有这样的自信。”说着喟叹一声。
因为他自己也不敢动笔啊,实在与那些才子比起来,自惭形秽。
江素梅却是摩拳擦掌,她到底年纪还小,就算穿过来时,也不过才二十八岁,热血仍是有的,自信也是有的。
可惜老爷子在旁,她不敢上前去写,虽然旁边桌上便摆着笔墨呢。
两人看了会儿,老爷子要去参加设于翠微亭的聚会,便先告辞,江素梅则由迎客僧送着去了别处的斋房。
她还记得江画梅的事情,正好自己也有些饿,便叫采莲去买些斋菜,这次并不节省银子,要了罗汉菜与四样别的。
不到一会儿,采莲便同送饭的两个小沙弥回来,把斋菜摆于桌上,采莲笑道:“老爷子捐得多,没收钱。”
江素梅便笑着把银子又塞回了荷包。
在这里,她也不讲规矩了,叫翠羽,采莲两个坐下同享,至于那个老太太派来的婆子,却是不熟,便盛了一些,让她端到外面去吃。
罗汉菜不负盛名,配料有蘑菇,莲子,山药,荸荠,笋等等十八种之多,好些都是山珍,难怪吃起来那么鲜美,饭后,四个人的肚子都是胀鼓鼓的。
“这些包好了,小心路上漏了。”她漱完口,吩咐翠羽把早就分出来的罗汉菜打包。
翠羽仔细做了。
江素梅在院子里走了走,虽然风景在前,却没有多少心思欣赏,她还在想着那来青轩呢,要是自己也去写一副字,若被留下来,那该是多么大的荣耀!
可会流传千古,让后来的人也能欣赏?正如她前世所仰慕的那些古人?
她想着又微微拧起眉,后世倒并未听说来青轩这一段历史,许是在战乱中被毁了。尤物皇后
可不管怎样,到底也能留下些许年月,她耐不住,把翠羽叫来,小声道:“你去来青轩看看可有人在。”
翠羽一愣。
“快去。”江素梅催促。
翠羽只得去了,不久后回来道:“暂且无人。”
江素梅便叫那婆子去要些水,结果趁她离开,回屋便取了帷帽往来青轩走,两个丫环赶紧跟上,翠羽吃惊道:“姑娘要去做什么呀?”
“自然是有要事。”江素梅神秘一笑,快步而行。
三人很快便到来青轩,江素梅见四下果真无人,便摘下帷帽,叫采莲磨墨。
采莲是个执行能力很强的人,江素梅发现,只要她吩咐的事情,采莲是连发问都不发问的,只管执行,但是翠羽若有不当的地方,采莲却会表达出异议。
有趣的是,她每回都做对了。
翠羽见她要动手,也不知怎么劝,后来见她写了,便只希望她能写快一些,不要让旁人看见就行。
江素梅在宣纸上写下一副少时模仿书圣《快雪时晴贴》的《新阳有月贴》,“日越落,月渐亮,豁然开朗,始知吾之错。世上事,对错亦可并立,时不需急于决断,当以心视之,方可明。”
最后一笔落下,坚毅又不乏洒脱,全书一气呵成,完美收笔。
两个丫环见她写出这样一幅字,全都瞪大了眼睛。
还是采莲先反应过来,轻声提醒:“姑娘,还未落名。”
翠羽忙道:“可不能写姑娘自己的名字。”
“这是自然。”江素梅沉吟片刻,提笔写上四字,“一游居士”。
一游居士到此一游啊!
她弯起嘴角,笑声仿若清脆的银铃声飘出了窗外。
正当三人跨出门口时,外面竟飘下了细雨,翠羽叹一声:“油伞没拿来呢!”
“走罢,雨中散步,挺好。”江素梅走出去,平举双手,感受到丝丝凉意,她昂首阔步穿过了门前小道。
斜对门的槐树下,一个小厮把桐木油伞缓缓打开,笑道:“那姑娘竟真的在里面写了字呢,公子,可要去看看?”
伞下立着一位身材修长的年轻男子,雨中,并看不清他的容貌。
徐徐的,有若低沉琴弦般的声音流淌出来,他道了一声:“好。”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去了来青轩。
☆、第17章 到底是哪位名家
江素梅在此地留下了字,心中大为满足,等到雨停,又去四处散了会儿步,领略下香山的风光,过得一个多时辰,老爷子来了。
他的表情甚为奇怪,像是满腹疑惑。
江素梅不知道,她写的这幅字此时已经被好些人看见,甚至于,众位文人骚客为此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有说此人定是来自昆滇的孟仲远,有说此人许是江州的张胡,也有说,怕是藏在永安寺中的僧客。
众说纷纭,却无人猜到其真正的身份。
“我看应该是黄良行。”老爷子还在绞尽脑汁,“我在湖州遇见过他,那一手狂草……哎,不对不对,虽形体有些相像,墨法又用之不同。”
江兆敏笑道:“父亲何必多猜,此人不留真名,定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老爷子长叹一声:“可惜,可惜,竟无缘得见,这手狂草,我见张胡都不及,他写得虽然流畅谢意,到底没有这种风韵,狂中见险,似飞流瀑布,倾泻而下,实乃一绝。”
江素梅这才知道,老爷子竟是在猜那副狂草是谁写的,而且还猜的很辛苦。
在那瞬间,她真想把这秘密吐露,好让老爷子惊讶一番呢。
可想来想去,终是闭了口。
那副狂草的水平太高,实乃她二十余年努力的结果,若是说出来,肯定会遭来猜疑,更何况,女子写这种字也不讨好,她还是好好写那些圆润,温婉的字罢。
谁料老爷子仍是赞叹不绝。
她忍不住疑惑,偏头笑了笑问老爷子:“只当祖父喜书圣之飘逸健秀呢,原来也喜狂草?”
“丫头,书法千变万化,每一路走到极致都有其美,当然,要花费的功夫也是很多的,像这样的字,谁写出来都该得到钦佩啊!”
原来如此。
江素梅点点头:“祖父说的极是。”
一行人随即下山。
路上,老爷子同江兆敏道:“那余二公子,我瞧着不像是醉心书画的,怎的竟两番前来?想他祖父日理万机,一年都不得闲的,旁人不是说他像余老爷子么,我看他有些奇怪。”
江兆敏沉吟一声:“确实奇怪。”
“可能心里藏了什么事。”老爷子又拧起眉,想了想,“我见他刚才盯着一根竹子,看老半天。”
“可能。”江兆敏也道。
凤御凰:第一篡后
老爷子气不过,骂道:“跟你说话真个累人。”
江兆敏呵呵笑了笑,并不在意。
这个大儿子实在太内敛了,老爷子都受不了,幸好他在官场还算混得开。
其实江兆敏在外头,虽然话少,可每句话必是切中要点,他的深沉,稳重就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深得长官的赏识,只是在家人面前,就显得太过不易亲近。
傍晚,江素梅终于到家,结果刚要去向老太太请安,就见江兆年从里面忙不迭的冲出来。
老爷子差点被他撞到,狠狠的瞪起了眼睛。
“父亲。”江兆年心一颤,连忙行了一礼,就要溜走。
老爷子知晓他的本性,当下就起了疑,问道:“急慌慌干什么,可是又做了什么错事啊?”
江兆年见江素梅也在,觉得很是丢脸,面上满是尴尬的挠着头道:“父亲,您说什么呢,我是来看母亲的啊,这不是正要走么,父亲刚从香山回来,该好好歇一歇,儿子就不打搅了。”
老爷子哼了一声。
江兆年脚底抹油的跑开了。
江素梅进去正屋,见气氛与平常有些不同,那些丫环的脸皮都绷得紧紧的,老太太也不太自然。
她请安后也就走了。
刚进院子,就听到江画梅的声音:“这么晚才回,可把我等的。”
江素梅一下就笑了起来:“小馋猫,可没有忘了你,青禾,你把这放炉上热一热。”自然指的是她带回来的罗汉菜。
江画梅喜不自禁,上去挽住她胳膊笑道:“三姐姐真好,我有口福了!”
正好也是用晚饭的时候,二人便坐下一同吃了,江画梅连夸罗汉菜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