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为妻不贤 >

第83章

为妻不贤-第83章

小说: 为妻不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穆宣昭带着一身凉气掀开被子,拥着她,她听着他的心跳,砰砰砰,一下,一下,又一下,坚定,有力,低低地回荡在她的耳膜里,就像是最好的催眠曲,伴着她沉睡。

第二日早晨,林燕染醒来的时候,另一侧冷冷的,一点温度都没有,显然穆宣昭早已起床了。她看了看透窗的阳光,怕是已经过了辰时,难怪了,以穆宣昭的习惯,每日早早的就起床练拳了,除了伤重的这些日子,再没有误过一天。

和他一比,林燕染觉得自己真是懒惰,连忙坐了起来,穿衣起床。

她一下地,腰上一痛,差点摔倒,今天就不准备出门了,也没绾那些规整的发髻,毕竟那些鬟鬓看着好看,却没有辫子舒服。

进来侍候的念秋,吃惊地看着林燕染的发辫,眼睛都瞪圆了。

林燕染却没注意到,洗漱之后,问道:“他们出去了吗?”

院子里一直很安静,林燕染就猜测他们可能出去了,无论是穆宣昭还是林安谨都是存在感很强的人,不可能无声无息的,若是他们有一个在,院子里都热热闹闹的。

“是,穆将军带着小少爷骑马去了,大约半个时辰前出发的。”念秋回说。

“安谨怎么样,看着可欢喜。”林燕染挺惊讶的,毕竟这些天,这两人简直是一对冤家,安谨淘气,穆宣昭也不愿哄他,都是王士春等人带着安谨玩耍,没想到穆宣昭竟会带他去骑马。

“小少爷本来是要找夫人您,穆将军说给他寻了个马驹,说是如果今天不去,就不给他了。小少爷。。。。。。就去了。”

正文 第140章 楚王妃的赏赐(三)

“夫人,要用膳吗?”

见林燕染点了头,念秋去了厨房,用描金攒盒装了特意温着的芸豆卷和鸡丝粥,以及三盘清淡小菜。

用完早膳,林燕染闲了下来,想了想,开了衣柜,取出里面堆放的满满的冬衣,念秋在一边打下手。

厚厚的一叠大毛衣裳,几乎堆满了衣帽间,林燕染发愁的说道:“怎么这么多?”

念秋好笑的晃了晃发酸的手臂,回道:“夫人,这还只是冬衣呢。”

“念秋,你去把单子取来。”林燕染看着满目华衣,这些都是杨致卿替她预备的,说是她的份例,料子都挺好,就是太多了些,她根本穿不完。

接过念秋递来的单子,依照毛料、颜色、样式分了三堆,叠放整齐,一一收在宽大的木箱子里。

这通活计做完,两人都累的气喘吁吁的。

歇了片刻,林燕染取了笔墨,写了三封信笺,折叠好了,放进了箱子里,对念秋说:“你去外面喊几个人过来,就说劳烦他们替我送些东西。”

念秋怔了怔,府外没有守门的人啊,不过,看林燕染很是笃定,就将信将疑的开了府门,左右看了看,的确没有人,小声嘟哝着:“夫人想是记错了,哪里有人能帮忙啊,唉,这下要怎么办?”

没想到,她刚回身关门,大门就被人抵住了,回身一看,四个身着蓝色兵服的年轻男子,站在了身后,领头的人伸手按住大门,眼神有些躲闪,说话却清楚:“姑娘,是不是夫人有吩咐,请领我们进去吧。”

念秋惊的“啊”了一声,太过吃惊,不由伸手,拦住了他们:“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能擅闯进来?”

“念秋,放他们进来吧。”听到动静出来出来察看的林燕染说道。

念秋这才闪身让开,四个男子对上林燕染了然的目光,缩了缩高大的身子,垂手缩脚的,十分违和。

林燕染好气又好笑,穆宣昭在她府前捣的鬼,她一早就察觉了,可看这几人的反应,估计还以为是受了她的诈,才暴露的。

“知道我怎么猜出来的么。”

四人老实的摇了摇头,领头更是懊恼的踢着脚下的土。

“你们来之前,每隔三天会有一个卖糖食的小贩,挑着担子来叫卖,可四天前,府外一个人影都没了,清静极了,那小贩是让你们赶走的吧。”林燕染对杨致卿收留的那些年幼的孩子很上心,被掳走之前,就常常让那些挑着担子的小贩,特意拐到他们住的地方,给他们送些吃的玩的,由她来结账。

可,自她离开广平,那些小贩等不到她结账,大多都不再去了,只有这个卖糖食的人机灵,到了官衙,说了情况,杨致卿听说了才知道这事,便给了他一锭银子,要他继续给孩子送东西。

而等她这次回来,这卖糖食的小贩,也不知从哪儿听说了,特意绕到这儿,给她请了安。

林燕染便买了些他担子上的糖食,林安谨一吃就喜欢上了,她便让这小贩三日来一次,顺便提前付了账款 。

听她说了原因,四个大汉的黑脸都烧了起来,心里哀嚎一声,更有两个摸了摸屁股,仿佛感受到军棍下来的疼痛,这么轻易的暴露,让将军知道饶不了他们了。

他们自以为行动不着痕迹,念秋忍不下去了,娥眉一蹙,重重地咳了两声,瞥着他们的眼睛嗖嗖的放着小刀片。

领头的狠狠瞪了那两人一眼,面上堆上笑:“夫人,将军担心您的安危,才让属下们隐身看护府上的安全,没其他的意思。”

林燕染心说省了最后一句话多好,非要画蛇添足,此地无银呢。不过,她要计较找的正主也不是他们,遂摆了摆手,给他们说了抬箱子的事情。

“没问题,属下但听夫人的吩咐,呵呵。”

林燕染让念秋领着他们,抬出了三个木箱,分别送给王雨姐妹和二宝的娘亲,都是她当初在王家村交好的人。

送完衣服,念秋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个藤编的圆篮子,虽然看着不贵重,但特别精致。

林燕染一看就喜欢上了,念秋抿嘴一笑,揭开盖子,露出里面的香包和络子等针线,赞叹的说道:“夫人,这是王雨小姐送的,绣工真是精细,这篮子也是她编的呢。”

拿起一个月白色的香包,上面绣着玉簪花,鲜活水冷,仿佛能闻到玉簪花的香气,放下的时候问道:“真漂亮,绣的如此精致,怕是要耗费许多的心血,对了,她身体好些了吗?”

林燕染点了点头,对着这些鲜亮的绣活一顿猛瞧,哪个都喜欢,伸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直到指尖传来异样的感觉,她顿了顿,手指一夹,将那个特别柔软的东西拿了出来。

“咦,这是挂屏?可,也太小了,看着材质不像啊。”念秋迟疑的说道。

林燕染用手捻了捻,柔软中带着些扎刺感,想了想,说道:“这是用羊毛纺的,她怎么说?”

“王小姐只是给了奴婢篮子,没有说里面都有些什么,夫人,要不奴婢先收着,等问明白了你再用。”

林燕染知道她误会了,安慰道:“没事,这是好事呢,若不是她病了,今天我都要找她问清楚呢。”

念秋这才放心。

林燕染把挂屏放在桌子上,坐到窗前,取了张澄心纸,写写画画的,还不时的问着念秋一些奇怪的问题,什么袜子都怎么做的之类的。

“夫人,这袜子都是缝的,就是用料不同,上好的用云锦、宋锦,夏日里用雾罗、轻容纱,再绣上花样,这些得用一两银子才能缝一双袜子呢。只是,依奴婢看来,这些锦缎绫罗的,也就是样子好看,穿着还是棉布舒服,也耐穿。”念秋说道。

林燕染低头看了看脚上的棉布袜子,动了动脚趾,这袜子虽然夹着棉,看似保暖,却因为一点弹性都没有,十分不跟脚,她穿着很不习惯。

一听念秋介绍,便问道:“那些袜子那种有弹性,就是跟脚的。”

念秋努力想了想:“没有,奴婢在崔。。。。。。那些年,一直负责贴身衣物,袜子也做了许多,都是宽宽大大的,最多系带多几根,系紧了些,其他的再没有了。”

林燕染轻轻地“哦”了一声,手上的画好了,放下笔,竖起纸,指着图画问道:“你看,如果缝制的时候,不是直接用布缝,而是用线织成袜子,就跟脚多了。”

念秋凑近认真看了看,明白了一些,不明白的更多:“夫人,要怎么织啊,没有能织袜子的织机呢。织机只能织布。”

林燕染呆了呆,提笔在纸上画了几根竹针,说道:“不用织机,用这种竹针,手工织。”

念秋眼神亮了亮,明白了大半,很是激动地问道:“夫人,能不能告诉奴婢怎么织?”

林燕染被她感染,劲头更大了,“你去告诉外面的人,让他们削几根竹针,照这个样式。”

念秋应了一声,飞跑了出去,这种活泼的样子,林燕染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穆宣昭的亲兵行动真挺快,没多久就削出了一堆的竹条,返工了三次,终于削出了完美的竹针。

林燕染绞尽脑汁的回忆前世的技能,从念秋捧来的针线框里,寻出两条最粗的线,笨拙的比划着,演示了几针后,不得不放弃,对念秋说道:“大概就是这么织的,和平常你们做针线的最大区别就是这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嗯,照着图样,你仔细琢磨琢磨。”

“是,夫人。”念秋脆生应了下来,仔细一听,里面还有些小兴奋。

林燕染连忙将手里的针线交给了她,站起身,揉了揉脖子,撩开帘子一看,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只是,她为了看清针线,早早的点上了灯火,才没发觉。

摸了摸抗议的肚子,她虽然起的晚,早膳连着午膳一块用了,但是就喝了碗粥,也抵不住了。

看了看专注的念秋,林燕染觉得她坑了自己,沿着游廊进了厨房,自食其力。

想着穆宣昭和林安谨骑了一天的马,怕是累坏了,虽然快出了正月,但这天还很冷,就准备做个暖锅,热热乎乎的还方便。

结果,她切好了肉片,洗好了萝卜等配菜,调好了配料,暖锅烧得红彤彤的,外面天色彻底暗了下来,他们还没有回来。

林燕染有些着急,打开大门,问自暴自弃不再隐藏的四人:“你们将军去哪儿跑马了,知道么。”

领头的站的笔直,连声回道:“去了城北,将军说趁着清渊谭的冰还在,教教小少爷打冰球,并没有出城。”

说道这儿,终于反应了过来,若是在城北,这时候,穆将军该回来了啊,更何况还带着小少爷呢,这夜色越深,越寒凉,小少爷人还小呢,怎么受得住?

正文 第141章 楚王妃的赏赐(四)

林燕染见天色越来越暗,同意了:“你们两人一块去,若是有事,记得早些回禀。”

领头的应了声,带上沉稳的那个,两人也没有马,索性放开脚步,一路飞奔。

林燕染又站了片刻,肩上一沉,赶着出来的念秋急声说道:“夫人,夜里凉,你穿的单薄,小心别冻着了,快披上斗篷吧。”

她这才觉出身上都凉透了,忙裹上斗篷,见念秋提着盏灯笼,在黑黢黢的府门前照出块小小的亮地,前些天,她这儿很是热闹,都早早的点上了灯笼。随着霍绍熙出外剿匪,杨致卿一心忙着暖房育苗,今天穆宣昭又带走了林安谨,她这边霎时冷寂下来,只有念秋陪着她,幸好还留下两个暗哨,这时候派上了用处,让他们取了蜡烛,搭上矮梯,一气挂上了六盏灯笼,将府门照的亮亮的。

府里亮堂堂的,林燕染看着高兴,进了东次间,瞧见榻上念秋的针线簸箩,拿过竹针,见她织的像模像样,比她示范的好上太多了,很是夸了她几句。

念秋脸上泛红:“夫人,关键的地方,奴婢还没想明白呢,拆了好几次,才织成这样。还误了时间,让您下了厨,奴婢真是惭愧。”

“已经很不错了,可惜我只能画出样子,其他的也教不了你。”林燕染不在意的说,把针线放了回去,不经意的看到一个快完工的荷包,配色得当,绣工精细,想起了王雨,说来她之所以想起织袜子,还是由她送来的那羊毛挂屏启发,而且她的目的也是为那羊毛而来。与这些细细的丝线、棉线相比,羊毛线显然更适合用竹针。

“这样吧,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明天,你去找王雨,和她一块参详参详,比你自己苦思要好些。”

念秋一喜,却又不放心:“夫人,王小姐心灵手巧,奴婢比不上,能得她指点,是奴婢的造化,只是,她是大家小姐,奴婢身份低,尊卑有别,她会不会觉得辱没了身份。”

林燕染忙问道:“你怎么这么说,今天送东西的时候,她说了什么吗?”

念秋慌忙摇头:“没有,王小姐人很好,是奴婢想多了。”

“不是,念秋,只是让你找她讨教些针线,你怎么会那般想,怎么就辱没了身份。”

念秋眼泪都快下来了,跪在了地上,哽咽着说:“夫人,您待奴婢很好,和以前的日子相比,现在的日子就像掉进了福窝里。可是,奴婢一直记得自己的身份,不敢违了规矩,忘了自己的出身。朝廷律法都定了的,贱籍之人身份卑微,自古良贱不止不婚,连来往都不许的。奴婢若是奉夫人的令,到王小姐那里走动,自是没事,可若是奴婢私下寻了王小姐,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