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虽远必诛 >

第40章

虽远必诛-第40章

小说: 虽远必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后,李陵又一次来回北海,给苏武带来一个天大的噩耗。

李陵对苏武说:“匈奴兵虏掠了一些云中的百姓,从百姓口中得和,云中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全部身着白色的衣服,说是皇帝已经驾崩了。”

原本李陵希望武帝的死讯能够让苏武没有效忠的对象而投降匈奴,没想到苏武一听到这个噩耗,马上跪倒在地,向南叩拜号哭,悲痛欲绝,最后竟然口吐鲜血,晕死过去。

李陵大吃一惊,忙差人实施抢救。苏武醒来后,再度号哭吐血。

从那一天起,苏武连续几个月,每天早晚都要向南跪拜,表达哀伤之情。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匈奴壶衍鞮单于开始谋求与中国和亲。中国派遣使者到达匈奴,商谈具体事宜。

中国使者向匈奴提出必须要释放被扣押达十九年之久的苏武,可是匈奴方面使诈,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只把与苏武同时被扣押的副手常惠交还给汉使。

也许是李陵将苏武被囚禁在北海的消息告诉了常惠,常惠与汉使节一起商量解救苏武的方法,最后常惠想出一条妙计。

汉使节再度求见匈奴单于,对单于说:“中国皇帝在上林苑狩猎时,射落了一只飞雁,飞雁足上系有一帛书,称苏武被囚禁在某某湖的湖畔。”

匈奴人特别迷信,对汉使编出来的故事大感震惊,以为真是什么神灵在暗中帮助苏武。壶衍鞮单于被使节质问得哑口无言,想了半天说:“阁下稍等,我再向左右问个明白。”然后假惺惺与左右交谈片刻,满脸愧疚的样子说:“真是不好意思,是我弄错了,苏武真的还在人世哩。”

李陵亲自到北海为苏武饯行,摆下酒筵,与苏武觥筹交错,一醉方休。

好友要返回中国,李陵既喜且悲,喜的是自己挚友终于获得自由,悲的是自己凄惨的心事,从此再无人诉说。

李陵举起酒杯,对苏武兄:“子卿兄,你此番归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古代竹册帛书所纪载的英雄人物,丹青浓墨所绘的伟人,何有过于子卿兄!李陵虽然驽怯,但倘若汉室宽宥陵的罪过,保全老母妻儿,陵愿意忍辱含垢,奋起武士之心,效法齐鲁曹柯之盟中的曹沫,劫持匈奴单于以归汉室,这是李陵往昔的夙愿。可是汉室竟族诛我家室,屠戮之惨状,陵每思之,心中滴血,痛心疾首,我还有回头路可走吗?一切都过去了,只是想让子卿兄知晓我内心无言的悲痛。”

苏武听后也一阵唏嘘,两人再尽一杯酒,从此永别。李陵望着苏武远去的身影,不禁泣下成行。

十九年啊,苏武出使匈奴时,尚是壮年,回到祖国时,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十九年的囚徒生涯,苏武在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上战胜了敌人,他以自己惊人的意志力,为伟大的中国增添一段传奇,为坚忍不屈的中国精神做了最好的注释。

当他手持早已旄毛落尽的符节回到帝国首都时,所有的人都投以最崇敬的目光,直到两千年后,我们依然崇敬!

汉室辅佐大臣霍光与上官桀,同李陵是旧日的好友,武帝刘彻去世了,李陵也该返回中国了。霍光、上官桀派李陵的同乡好友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见李陵,劝他归国。

任立政的到来,令李陵稍感安慰。任立政对李陵说:“少卿兄,现在时过境迁,李家的悲剧,我听后也十分悲痛,现在朝廷上下,都希望少卿兄能够返回中国,继续为汉室效力,少卿兄意下如何呢?”

李陵摇摇头说:“回中国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拒绝了任立政的请求。

最后,李陵老死在异国他乡。李陵是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情感丰富的人。李陵的悲剧,常令人不忍猝读,读之心悲。

如果李陵没有在武帝面前夸下海口,如果路博德没有拒绝接应李陵,如果李陵兵败后能撤回中国,那么李陵的功业能否在卫青霍去病之上呢?这位军事奇才还将有什么惊天之举呢?

如果公孙敖没有诬陷李陵,如果武帝刘彻没有诛杀李陵全家,李陵是否能逃回中国,继续为中国效力呢?

历史没有如果。一切往事,飘散于风中。

苏武回国了,但是汉匈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善。

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苏武归国后第二年),匈奴左、右部出动二万骑兵,兵分四路,向中国的边界发动进攻。这次匈奴出兵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左、右贤王与新上任的壶衍鞮单于关系不和,有意出兵攻击中国,以挑拔汉、匈两国的关系。

中国守军奋起反击,竟然斩杀九千名匈奴骑兵,生俘匈奴瓯脱王,而且中国军队没什么伤亡。匈奴的内讧局面,使得匈奴军队的战斗力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匈奴汗国开始露出衰微的征兆。

这一战的惨败,使得匈奴意识到汉帝国的军事实力,依旧十分强大。面对国内的分裂力量,壶衍鞮单于急于与汉帝国和亲,以稳固两国的关系,然而汉帝国在这个问题上不温不火,虚以应付。

在匈奴国内,主战派仍然十分强硬。元凤三年(前78年),匈奴犁汙王派间谍收集中国边界的军事情报,间谍回报,在酒泉、张掖一带,中国的守兵相当少,如果出兵,有望收复河西走廊。

正好在这个时侯,犁汙王的部下中有些人向中国投降,向中国政府透露,匈奴人有可能进击酒泉、张掖。昭帝刘弗陵马上下诏,加强河西走廊的军事戒备,防止匈奴人的偷袭。

但是匈奴人并不清楚汉军的防备力量已经大大加强了。右贤王与犁汙王仅仅带了四千名骑兵,兵分三路,分别进攻日勒(甘肃山丹东南)、屋兰(甘肃山丹西北)、番和(甘肃永昌)三地,这三地均属张掖郡管辖。

匈奴人送死来了。

汉军已得到情报,调集重兵在张掖以逸待劳。除了驻守张掖郡的正规军之外,还动用了强悍的属国(划给投降中国的匈奴人的居住地,以属国都尉统一管理)的外籍兵团,进行反击。匈奴人原先以为中国驻军人数极少,结果一交手才发现中国军队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匈奴军队,心中大恐,不敢恋战,狼狈鼠窜。

汉军乘胜追击,匈奴兵团几乎全军覆没!四千多名骑兵,除了右贤王率数百人逃得快之外,其余全部被汉军斩杀与俘虏,匈奴犁汙王也被中国外籍兵团的义渠王斩杀。

在强汉时代,外籍兵团是中国一支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虽然从武帝以来,在中国生活的匈奴人有不少曾背叛汉帝国,重要的如赵信、卫律,但是帝国政府在使用外籍兵团上,仍然给予充分的信任,这是大国的胸襟。

匈奴人还不死心,又派出三千人的骑兵,侵掠五原,杀死五原郡军民数千人,之后,数万名匈奴骑兵沿着南边汉匈边境线,袭击中国建在塞外的碉堡,又虏略了不少中国居民。

但是匈奴南下进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中国边境线上烽火台的警戒功能十分强大,只要一发现匈奴大军,台上的烽火很快就会传递到很远之处,使得汉军总指挥部可以从容布置防御,反击匈奴的入侵。

这一年的冬季,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乌桓的叛变。

乌桓是东胡部落残余的一支。东胡在冒顿单于时代,遭到匈奴人毁灭性的打击,其残部向东逃窜到乌桓山与鲜卑山,成为乌桓与鲜卑两大支系。

在漠北之战霍去病大败匈奴军队后,乌桓归降中国,被武帝刘彻安排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以北的区域,并置乌桓校尉,专门管理乌桓事务。

乌桓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逐渐强大。

乌桓人祖先的东胡部落是被匈奴所灭,所以乌桓与匈奴关系水火不容。乌桓派人挖了匈奴单于的祖坟,所以匈奴人也对乌桓人恨之入骨,但是乌桓有汉帝国在背后撑腰,匈奴人也无可奈何。

崛起的乌桓开始变得自大,既不听命于匈奴,也不想听命于中国,所以宣布独立。

乌桓一独立,匈奴人乐了:“这下没有中国撑腰,还不整死你呀。”于是匈奴派出一支两万人的骑兵,攻入乌桓。

大将军霍光心想,汉军也许可以趁匈奴与乌桓交战之机,出兵围歼匈奴这支远征军。霍光把汉军中最有才华将领的赵充国招来,征求赵充国的意见。

赵充国对霍光说:“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匈奴与乌桓交恶,这对中国是好事情,再说这两个蛮族相争,而中国插手,这不是没事找事,招惹是非吗?”

但是中郎将范明友却不怎么认为,范明友说:“兵不厌诈,现在正是出机匈奴的时机。”范明友是霍光的女婿,所以想在霍光面前露一手。

霍光听了之后大喜,便让范明友担任度辽将军,率领二万骑兵出辽东。临行前,霍光交待范明友:“大军出发,不要空手而归,如果不能消灭匈奴军队,就趁机袭击乌桓军队。”

范明友率兵出发了。此时匈奴人正在战场上与乌桓军队交锋,匈奴占有上风,在得知汉军出动大军,担心陷入两线作战,于是主动撤出战场,逃回国内了。

不可空手而归!范明友谨记岳父霍光的话,既然与匈奴开战不成,便顺手教训一下乌桓。乌桓刚刚与匈奴苦斗,士兵疲惫不堪,不想来了一支更强的中国军队,仓促应战,结果大败而回。

范明友指挥大军乘胜追击,共斩杀乌桓军队六千余人,其中包括三位乌桓的小王。

这次汉军的出击虽然没有逮住匈奴人,但是对乌桓一战的干净利索,所展示出的强大的攻击力,却威震匈奴,从此匈奴更加小心翼翼,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

在之后的数年中,匈奴不敢再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落入汉军手中。

【六、左勾拳出击】

昭帝刘弗陵是一位明君,可惜英年时逝。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去世,死时只有二十一岁。昌邑王刘贺继任皇位,但刘贺的屁股还没有坐暖皇帝的宝座,仅过了二十七天,就被大将军霍光拉下马,霍光召集群臣,改立武帝之曾孙刘病已为皇帝,这就是汉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为刘询,以下皆称刘询)。

刘询的父亲是刘进,刘进是前太子刘据的儿子,生于帝王之家,本应享尽荣华富贵,然而就在他出生后几个月,一场突出其来的灾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这场灾祸,就是太子刘据卷入其中的巫蛊事件。

这次巫蛊事件,使太子刘据与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死于非命,只有刘询因为只是几个月大的婴儿,没有被诛杀,关押在监狱中。一个婴儿被关押在狱中,这是必死无疑的,但是这时,监狱中一个同情太子刘据的官员(廷尉监)丙吉,对这个小生命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便派几位乳母给小刘询喂奶,丙吉每天都要到狱中看望。

就这样,刘询在监狱中度过了生命的童年。两年后,刘彻生病,术士对刘彻说:“这是因为长安城的监狱中有天子气,与皇宫的帝气相冲,导致龙体不安。”

刘彻是个颇迷信的人,一听雷霆大怒,下了一道旨令,凡是京城各处收押的囚犯,不论罪行轻重,一律处死。

顿时间,在京城的监狱,血流成河,狱吏的屠刀上血迹斑斑。

很快,内臣郭穰怀揣皇帝的诏令,深夜直奔向关押着刘询的监狱:郡邸监。

廷尉监丙吉已经得知其他监狱的囚犯被集体屠杀了。这可是皇帝的诏令啊,怎么办?

这一天对丙吉来说非常的漫长,没想到武帝居然把自己曾孙都列入屠杀之列啊!这可是太子刘据惟一的血脉了。丙吉想起了春秋时代赵氏孤儿的故事,公孙杵臼与程婴两人为了保护赵氏孤儿不惜杀身成仁英雄之举,何等的回肠荡气啊。丙吉把心一横,豁出去了,横竖只是个死字。

丙吉下令将监狱的大门死死关上。内史郭穰在外喊到:“大胆丙吉,皇帝诏令在此,你居然敢违抗圣命!赶快将狱门打开。”

丙吉在里头喊到:“皇帝的曾孙在此!他人无辜而死尚且不可,更何况是皇帝的亲曾孙呢?”

郭穰在外头暴跳如雷,丙吉坚决不打开狱门,两人一直相持到了天亮。郭穰吼道:“好小子,你走着瞧!”然后返回皇宫,向武帝禀报。

武帝刘彻一听,心中一动:“莫非……监狱中冲出的天子气,就是我的曾孙?难道这是天意?”刘彻幡然省悟,下令大赦天下。这个大赦令来得晚了,长安城中的监狱,除了丙吉所在郡邸狱外,其他监狱早就堆满死人的尸骨了。刘彻这个人,是死不认错,因为太子叛逆案并没有撤消,所以他采取大赦的方式,以委婉的方式把刘询释放了。

但是才三岁大的刘询要安置在哪呢?丙吉煞费苦心。起初丙吉将刘询与乳母交给京兆尹(长安市长),但是京兆尹胆小怕事,不肯接纳,于是乳母抱着刘询又回到监狱中(刘询的乳母是监狱中的女犯)。这样又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