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赵行德说完西夏地概况,众人都抽了一口冷气。
“实在是……太多了!”曹亮面色有些发白。一想到要直接面对这么多敌人,他头皮都有些发麻了。
大概是看出众将地顾虑,赵行德细声细气地说:“各位将军,以前河东军同金人作战,不过是一次局部战争,规模自然比不上这样地国战。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夏**队虽多,却不可能全部抽来同我河东军作战。他们还得防守西起沙州,南至关中,东临黄河的广大地域。几十万部队各地一撒,真正能开到战场上的却不是很多。我认为,只要我河东军能用最短时间拿下他们的国都,逼夏国割让河套和兴庆府,我们就能获取胜利。”
“对。”杨华大声说:“我要的不过是银川盆地与河套草原,其他地方兴趣倒是不大。因为,我地目标是拿下兴庆府。行德,说说兴庆府那边党项人的防御情况。”。其实,杨华这次铁了心要打西夏,为的不过是西夏的产马地和粮食产地。
西夏的国土看起来貌似广大,其实,有价值的土地并没有多少。
总的来说,西夏过的经济战略要地分为三块:“国都所在的银川盆地,这是他们的主要粮产地;河套、西夏地主要牧场;河西走廊,西夏的产马地和粮食基地。
其他地方大多是沙漠和荒野,也没有实际价值。
因此,西夏的版图看起来像是一个长方形,虽然狭长,但其实战略空间并不大。只要能拿下他们的首都,西夏也就完蛋了。
河西走廊因为太远,不在杨华的考虑范围之内,银川盆地和河套地区却势在必得。
赵行德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说:“如果战时总动员,西夏军队总数可达五十余万人,其兵力的具体部署大体上是这样:以首都兴庆府为中心,面向四周邻国:自河北到午腊山驻兵七万;自河南洪州、白豹、西安州、盐州、罗落、天都山、惟精山一带驻兵五万,防备宋朝的环、庆、镇戎、原州的军队;左厢宥州路五万人,防备宋朝的、延、麟、府;这两地是专一防宋地。右厢甘州路驻军三万人,专防西蕃、回纥。”
他停了一下:“至于兴庆府的防御,因为是国都,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党项人兴庆府为中心,西北至贺兰山,南至灵州,各驻军五至七万人。即贺兰山五万,灵州五万,兴庆府七万。从而形成了一条三角线的防御。这是西夏兵力部署的重点。”
“也就是说,他们才是我军的主要目标?”杨华问。
“是这样的。
”赵行德点头。
“赵行德你这人真是个人才啊!”赵明堂不禁有些感叹:“连这么核心的机密你都知道。”赵行德客气地说:“赵将军,属下毕竟在夏国做了十多年官,知道些底细而已。”
“不过,就这样,敌人的数量还是很惊人啊!”赵明堂皱着眉头说:“现在出兵,未必能战而胜之。”
“当然不是现在。”杨华大声说:“我们还得等待时机。首先,得等杨志的新军训练出来再说。其次,要等到秋收,如此,我们才可以在夏国就地补给。”
他有大声给众将军鼓气:“看你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地,咱们这次是去抢劫的,怎么做强盗的反而害怕起被抢地人来。“
“是啊!”众人都笑了起来。
等大家都笑够了,杨华道:“现在离秋收还有三个月,三个月之内,杨志你负责练出一支九千人的新军来。”
“末将军遵命。”杨志大声说:“还请茂先公给新军赐名。”
杨华摸着头想了想,说:“就叫天武军吧。”
“谢茂先公赐名。”
杨华:“杨志,你可在其他两军中抽调老兵过去,先把架子搭建起来。参谋部地事务让行德先管起来,做一分详细的报告给我。关群可恶,先关他几个月再做处罚。”一想起关群,杨华就恨得牙关痒痒。
众人都有羡慕地目光看着赵行德,虽然参谋军官的职位不高,又不实际带兵,但天天呆在杨华身边,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河东镇地当家人。前途还真是一片光明啊。
这小子真走运。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二百九十章 闷雷
然说杨华有意经略西夏,尽收河套与兴庆府于囊中,镇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在西北有所动作。他性格即便再刚毅,却也没狂妄到轻车冒进的地步。
在新军尚未练成,赵构还保持着对山西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之时,河东军绝不可轻易出兵。
好在赵构的新朝因为饥荒出现了极大的经济问题,在以往,赵构的建炎朝的财政开支全由汪伯彦一己承担。起初,仅靠相州一地所出还可勉强支撑。但随着新朝规模越来越大,赵构小朝廷的钱粮越来越吃紧。赵构本打算等到夏收之后,依靠河北和河南的赋税维持。但没想到一场大雪灾让期待中的夏粮颗粒无收。而新任宰相李纲和建炎朝军方第一人宗泽所策划的两河军事行动也因为巨大的财政困难流产。
在李纲和宗泽的计划中,他们本打算在夏收获之后沿太行山两路进军,一路讨伐山西的僭王赵楷,一路接收金人和约中即将归还的河北失地,随便接回落入金人手中的太上道君皇帝。
这个军事行动规模庞大,所需兵力达空前的二十万,需军费上千万贯。
可等各路大军集合完毕,灾荒也来了,新朝的宰执们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赵构手上除当初从河北带回来的九万人马外,各地还陆续来了十余万勤王军。这么多人要吃要喝,每天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宋朝军队是个吃钱的窟窿,以这十九万人马计算,每个月的帐目支出就是两百万贯,这还是和平时期。
若是打仗,这笔开支将成倍向上翻,甚至翻上十倍都有可能。这是因为军队一旦开拔,除了主力战兵外,朝廷还得负担大量地民夫和辅兵的吃喝。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一个主力战兵背后通常都有两个辅兵,沿途还要大量征召民夫。二十万人马的军事行动,征用个上百万辅兵、民夫也属寻常。
当初北宋鼎盛时期,以中国强盛的国力要进行这种规模的战役,也会让朝中宰执们叫苦连天,更何况是赵构这个小朝廷。
于是。这个军事行动也仅仅流于计划。目前。赵构最要紧地事情是给自己手下人找饭吃。而不是讨伐叛逆和接回太上道君皇帝。
饥荒一来。河北、河南自然是指望不上了。向东南伸手要钱吧。东南那批官僚们也被二帝并立地形势弄得人心浮动。观望情绪浓重。钱粮赋税自然是能拖就拖。甚至暗中克扣中饱私囊。总之。大家是各自为政。完全无视中央地存在。
最后。快要被经济问题弄到精神崩溃地赵构只得派出自己地钱袋子尚书祠员外郎喻汝砺去四川划刷钱粮。想办法筹集军饷。
在喻大钱袋没有回河南前。赵构所有地计划只能停留在纸上。
赵构大军北上讨伐太原地军事威胁减除让杨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喻尚书到四川跑一个来回。要要征调筹集大量地钱粮。没三四个月搞不定。河东军可以乘这个时间好好训练新兵。
说句实在话。杨志毕竟是将门之后。做天武军统制在能力上应该没任何问题。以前之所以一直没能一展胸中抱负。主要是因为杨华地限制。杨华对他热切地功名心和猥琐很是不喜。有看中了他一身出众地武艺。一直拿他当保镖使。现在。杨华要成立新军。手上人才不足。迫不得已才让他当了这个天武军统制。
刚走马上任时,杨志只光棍一条,无兵无将。杨华答应让他去其他军队选合格军官,还给了他一个一千人地名额。
本来,杨志以为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高级将领,妹子又嫁给了杨国公,在河东军也算是个有地位的人了,只要自己开口,其他人没理由不给自己这个面子的。
可没想到,各军将领见杨志前来要人,避之如同蛇蝎,惟恐他来占自己便宜。
杨志先去找赵明堂,问能不能从陌刀队里抽写军官。赵明堂客气地说他的陌刀队只有一千五百人,上次捧日军成立时就抽走了不少骨干,到现在元气还没有恢复。否则,阳桥镇大破宗翰时也轮不到捧日军出头。说到这里,赵明堂苦着脸说:“杨志将军,你若再来抽人,我只能把陌刀队解散了,要不,我这就去同茂先说。这个龙卫军统制官我也不做了,反正我身体也不成,索性去当你的副手。”
说到这里,赵明堂不住咳嗽,满眼都是红丝。
赵明堂在军方资历极高,听他负气说要解散陌刀队,杨志吓了一跳,忙道:“赵将军说哪里话,陌刀队是茂先公一手竖起的旗帜,是我河东镇的支柱。若解散了,你叫茂先公情何以堪?”
赵明堂这里不成,杨志只能闷闷地去找李鹞子。刚见面说不了两句话,杨志就被李鹞子尖锐的冷笑刺得脑袋发涨:“他娘地,我训练这支骑兵容易吗?游奕骑训练了一年多时间,现在好不容易有点骑兵模样,难道还让他们去当步兵上战场消耗?”
杨志揉着太阳穴说:“李将军,成立天武军乃茂先公的战略部署,事关重大。再说了,当初铁十一将军不也是从骑兵转为步兵,去了捧日军吗?”
李鹞子突然发怒:“别提铁十一这个白眼狼,他以前不过是一个浪荡子,在爷爷手中总算给练出来了,却不想被捧日军勾了过去。姥姥,以后见他一次抽一次。”
李鹞子着一句“爷爷”激得杨志胸中那口闷气就要爆炸开来,一张脸涨得发紫。
见杨志就要爆发,李鹞子缓和下语气,说:“你还是去捧日军吧,杨再兴手下有九千人马,抽一千人伤不了筋骨。”
陌刀队和游奕骑人少,就算赵、李二位将军爽快地答应杨志的请求也抽不了多少人马。大头还得落实到杨再兴身上,可杨志也知道杨再兴不是个好说话的人,同自己素来不和。
可为了天武军,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找上门去。
但还没等他说上一句话,杨再兴就拍案而起,命人把杨志轰了出去。
杨志也知道在军中不讨人喜欢,但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他也无法可想,只能再次找到杨华,问能不能由杨华出面去抽人。
杨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杨志,气得七窍生烟,只恨不得抽这家伙两耳光。
强行压下心头地怒火,杨华怒道:“杨志,成立天武军是我河东镇的重大决策,我给了你选将地权力,河东镇也有行文。可事情一拖就是半月,你还是光杆司令一个,无
样的将军我还真没看到过。你不觉得羞耻吗?”
杨志跪在地上,额头上地汗珠子一滴滴落到地上,须臾就湿漉漉一大片。他也不敢辩驳,只不住磕头。
看他实在可怜,杨华一想起他的妹子和腹中尚未出生地孩子,叹息一声:“罢了,这事就这样吧。其余各军也有他们地困难,不想给人就不要了。”
杨华心中也是窝火,军队的将军们一个个都像是小气的守财奴。可明明知道杨志是自己地大舅子,却就是不给人,不是不折自己面子吗?说到底子,还是杨志的威望不够,大家都认为他不过是因为同自己的关系才做了这个统制官。
看来,是时候给他竖立威望了,否则他以后还如何带兵。
沉吟了片刻,杨华着才道:“其实军官还是有的,我手头就有一千多现成的。”
杨志闻言大喜:“哪里?”
杨华:“军校不是就有一千多人吗?”
“啊,是不是……”杨志有些结巴:“那些人的年纪是不是小了些?”
杨华:“也不小了,在里面挑选一下,十二岁以上的都给你吧。”那个所谓地军校是以前虞允文从各地收集的孤儿,刚开始只有几百。杨华后来有陆续收养了不少,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多人。
这一千五百多人平时都以军法勒束,除了读书识字,还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
到如今,军校已经开办一年,这些小孩子一个个都出落成合格的军官。同老一批河东军官不同,这些小家伙军事过硬,有文化,对杨华极度忠城。
古时候,十二岁以上的男子就算成年,而且,宋人普遍早熟。如果抽调十二岁以上的小学员,应该能够凑够一千人,也能将天武军的架子撑起来。
“可是……”杨志有些哭笑不得:“实在太小了,末将每月都要去军校上五天课,情况也很清楚。他们的身子都还没长全,上阵厮杀也没有什么力气,不堪使用啊!”
杨华:“杨志,你这就不明白了。军官是用了带部队地,不是用来厮杀的,打仗又不是比力气大,靠的是团结、纪律、勇气。你少废话,人给你了,究竟要不要?”
杨志只得无奈地说:“成,我都要了,反正别的地方也弄不到军官。”
杨华站在杨志面前:“成了,你起来吧,好歹也是个统制官,别老这么猥琐。他们不给你人马的事情我早知道了,让小学员给你当军官地主意还是你妹妹出的。这一千多小孩子可是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