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是被消灭,而北宋也随之一同被女真人灭国了。第二次南宋又故计重施,与蒙古人结盟对付女真人。这一次的结果更惨,连最后的半壁江山都没能保住。因此,若是中国与沙俄结盟的话。不排除会有消灭猛狼,养肥恶熊的情况出现。当然如今中华的军力是两宋时代的中原所不能比拟的。但这也不代表中国人就可以自负到无视未来威胁的地步。
却见此时的首相陈邦彦脸色凝重的拱手道:“陛下圣明,我等不明就里差一点儿重蹈宋人的覆辙。所谓近交远伐,如此看来收服漠南蒙古诸部来为我朝所用才是上上之选。”
“陈首相所言极是。还是陛下英明,能看透罗刹鬼的狼子野心。”眼见自己揣摩错了圣意,沈犹龙连忙开始补救起来说道:“至于那些蒙古鞑子早已四分五裂,完全没了数百年前的嚣张气焰。我朝正好趁此机会将其逐个吞并驯服。刚才萧尚书不是说俄国人利用哥萨克人来征服西伯利亚吗。那我等也可以用蒙古鞑子做我天朝进军大漠的马前卒!”
沈犹龙的最后一句话,无疑是说到了孙露的心坎儿上了。于是她以赞赏的表情朝沈犹龙颔首一笑,紧接着便欣然点头道:“俩位爱卿言之有理。正因为如此,眼下驯服漠南蒙古诸部为朝廷所用,便是我中华进军大漠草原迈出的第一步。”
“陛下英明,驯服漠南蒙古为朝廷所用虽是上策,但是蒙古鞑子桀骜凶猛,恐难以驯化啊。”史可法不无担心的说道。
“史爱卿说得没错。如果蒙古人是如此容易就能被驯服的民族。那他们就不是草原狼,而是草原羊了。不过人总是会有弱点,会有欲望的。朕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驯服那些草原狼。”孙露斩钉截铁的说罢,又朝身后的侍从点了点头。于是侍从立刻会意着将三个盖着红绸的漆盘端了上来。这一举动自然是引起了众臣的注意。而孙露本人亦信步走上前指着这三个漆盘,狡诘的一笑道:“所以朕一直都在思考那个适当的方法。在翻箱倒柜了一番后,朕终于找出了这三件宝物。”孙露说罢便掀开了第一个漆盘。
“火枪!”众臣一言就认出了那件令他们自信的东西。
“是的,火枪。大漠草原是一个信奉实力的地方。要想让那里的人安心听你讲话,火枪火炮是最好的选择。火枪火炮能让我中原的军队以相对较少的人数战胜草原上的骑兵。不但提高了咱们汉人的战斗力,还减轻了朝廷的后勤补给。不用再像古时那样为了远征大漠而劳民伤财。与火枪火炮相配套的是兵站与碉堡。这一点俄国人已经作出了实际的榜样。他们甚至连据点的具体位置都为咱们选好了。至于如何鹊占鸠巢就不用朕再多做解释了吧。”孙露一边把玩着火枪,一边敲了敲墙上的地图,不怀好意的笑道。
而在场的众臣听罢,也忍不住此跟着他们的女皇会心大笑起来。正如孙露所言,俄国人既然能一路从莫斯科远夸欧亚大陆来到黑龙江。同理可证,沿着沙俄在欧亚大陆上建立的城市、碉堡等据点,中国人自然也能从东面出发西进至欧洲。于是被第一个漆盘吊起兴趣的众臣,连忙将目光投向了剩下的两个漆盘。那是两个截然不通的漆盘。一个堆得高高的似乎摆放的是一个庞大的器物。而另一个盘子却像是什么也没放一般,红绸干瘪地贴在了盘子上。
而孙露接下来选择的掀开的正是这个空荡荡的盘子。当红绸被掀开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串小小的佛珠。与普通的禅宗佛珠不同,这串佛珠上刻有十分诡异的图案,一看便知非中土之物。却听孙露跟着解释道:“这第二样宝物是佛教,准确的说是藏传喇嘛教。根据记载,俺答汗时期,格鲁派喇嘛教传入蒙古。而俺答汗本人亦皈依喇嘛教,大兴佛事,广建庙宇,宠信喇嘛上层。由于喇嘛教迎合蒙古贵族的需要,宣传贵族的特权是前世修行的‘善报’。因此喇嘛教在蒙古很快就替代了原先的萨满教。而我朝在这一宗教问题上,不但会沿袭前朝尊重的态度。更会对喇嘛教采取全面保护和鼓励的政策。”
“陛下圣明。但是朝廷只要能尊重他们的宗教就足以安抚藩民了。干嘛还要花大力气在蒙古诸部中推广这喇嘛教呢?”
“诸位爱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大漠草原推广喇嘛教对我朝有众多的好处。这一是,喇嘛教宣传四谛五明,六道轮回,只求来世,能使信徒安于现状。二是,格鲁派遵循‘二不戒律’,一不准僧人参加生产劳动;二不准僧人取妻生子。一旦多数的蒙古青壮男丁进了寺院,其人口与战斗力自然会随之下降。就算这其中大部分的喇嘛日后会还俗,但其暴戾之气也在寺院之中被消磨殆尽。此外,大量的喇嘛教寺院还能将原先四处游荡不定的牧民吸引至比较固定的区域。毕竟原先在信奉萨满教时蒙古人通过祭拜山石、树木、湖泊,可以在任何地方举行宗教仪式。但改信喇嘛教后就必须有寺院才行。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听着孙露如此从容不迫的解释,在场的众臣脸上均显露出了仰慕的表情。他们未曾想到看似平和的佛教在女皇的手中竟也能成为如此犀利阴险的一件武器。其实这一策略并不是孙露她本人的创新,而是源自于满人的启发。事实上,对喇嘛教的这种政策,历来是清王朝对蒙古的一项基本政策。孙露脑中的历史告诉她这一策略十分有用,是保持中国西北疆域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石。况且喇嘛教是蒙古人自己的选择,又不是自己拿枪逼他们信的。而众臣虽未见过此项宗教政策的实际效果,但他们也能在心中分析出这么做的好处。当下对女皇经营漠南的信心又增加百分。却见那工务尚书方以智迫不及待便开口问道:“陛下,那最后一项宝物是什么?”
“方爱卿,少安毋躁。这最后一项宝物其实是一个十分寻常的物件。”孙露说罢,冲着众臣冷扫了一眼后,便猛然揭开了最后一块红绸。
“羊毛??”方以智那惊讶的话语中明显带上了失望的意味。见过先前那两件“宝物”后,众人均对这最后一件宝贝充满了好奇。却不曾想到仅是一堆寻常的羊毛。不过就在众人纳闷之机,却听久未发言的工商尚书罗胜开口道:“这羊毛应该是英国罗姆尼羊毛吧。我中原自七年前起开始从欧洲引进英国罗姆尼羊,取其羊毛用以纺线织布。臣还记得有一段时期羊毛飞涨,南方不少乡绅地主圈地养羊。朝廷和商会为此还特地出面阻止过。不过无论南方的农场主如何努力,这种羊的成活率和产毛量均远低于欧洲。毕竟咱们南方是鱼米之乡,而不是草原牧场啊。难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将这种产毛绵羊推广到漠南草原去吗?”
“恩,罗卿家说得没错。朕确有此意。当初因为南北交战,羊毛紧缺南方的商人才出此下策在南方圈地养羊。而如今我朝地域广阔,既然北方有水草丰硕的草原,又何必要在南方圈地养羊呢。西北的草原无论是在水土上,还是在气候上都十分适合绵羊的繁衍。况且那里寒冷的气候也能提高绵羊的剪毛量。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羊毛短缺的问题,又能从经济上控制漠南草原。”孙露点头应和道。
“军事、宗教、经济。陛下英明,如此三管齐下,那些蒙古鞑子想要不受我中原控制都难咯。看来草原上很快就将出现一个女可汗了。”陈邦彦等一干大臣见过了女皇出示的三宝后,无不由衷地抚掌赞叹道。
却见此时的孙露沉吟了一声开口道:“朕并不在乎做什么天可汗。朕要的西北绵延千里的大漠与草原。或许这些地方在诸位爱卿眼中是只有草与岩石的荒芜之地。但在这贫瘠的土地下所蕴藏有的矿藏是朕与诸位都难以想象的,更是中原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在吾辈这一代还并不能立即就用上这些宝藏。但吾辈的后代日后会为吾等现在为他们留下的遗产而感到自豪。朕需要诸位爱卿同朕一起携手为我中华的子孙后代取下那块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
虽然众臣还不怎么明白孙露口中的宝藏究竟指得是什么。但从女皇那番慷慨激昂的说辞中,他们感悟得出西域大漠草原对中原的重要性。姑且不论现在用得着用不着,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片土地总是件好事。却见众臣齐声拱手道:“吾等誓死追随陛下为我中华开启万事基业!”
“诸位爱卿,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征服之旅,来不得半点儿焦躁。因此现在还未到我朝向西北全面进军的时机,不过有一块地方的时机倒是早已成熟。”孙露说到这儿,原本和谐的双眸突然闪过了一丝寒光。却见她回头向身后的众臣沉声问道:“云南那里的事准备得怎样了?”
“回陛下,云贵两广前去剿灭孙可望部的军队已然集结完毕。”张煌言一个抱拳回应道。
“回陛下,平南大将军姚金中将已于十月二十七日抵达广西廉州府驻地。各项军需物资也已准备完毕。”萧云紧接跟报告道。
孙露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向外务尚书李启新问道:“李尚书,安南、大越、大城、末罗汗各国有消息了吗?”
“回陛下,给予中南半岛诸侯的圣旨均已发出,但各藩属国至今没有回应朝廷。”李启新神色凝重的回答道。他原本以为凭着天朝上国的一道圣旨就能让这些弹丸小国,乖乖地同意让中国军队借道他们国家去进攻云南。可谁知圣旨都发出快四、五个月了,那里却半点儿消息都没有。
“陛下,也可能是安南等地离我中途遥远,越王、缅王、安南王等诸侯的还来不及回复我朝。”史可法适时的解释道。
不过孙露本人对此却显得十分镇定,仿佛这样的情况早就在她的意料之中。只见她冷笑一声傲然命令道:“暂且先别去管安南、缅甸的那些土王,一切照原计划实行。我中华将士想摘的桃子,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止的!”
第二部 第六节香料群岛华商逞威 中南半岛诸侯称雄
正如外务尚书李启新所预计的那样,弘武内阁向中南半岛个诸侯颁布的圣旨,早在数个月前就已经交到了那些诸侯王的手中。然而他们的回复却并没有像史可法所预言的那样因为路途遥远而被耽搁。事实上,中南半岛的诸侯们根本就没有就中国政府“借道剿匪”的要求做出任何的反应。缅甸、安南、大越、大城诸国甚至还在接到中原弘武朝的圣旨后,加强了各自边境的警备。仿佛他们即将迎接的不是曾经发誓效忠的宗主国,而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侵略者。
当然中南半岛的诸侯会有如此的反应,总的来说也不算是太过唐突。虽然这些国家历来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但这种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仅仅是建立在古老的朝贡体系上的。宗主国即没权利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也没权利在藩属国驻军。而这种礼节上的朝贡关系在明朝中期以后也渐渐的破裂了。战乱、天灾以及明朝政府本身的腐败,使得中原政权逐渐丧失了维持其宗主国地位的能力。中南半岛的诸侯自然也是乐得听封不听调,在中南半岛这一亩三分地上上演着各自的争霸大戏。
自15、16世纪起,不大的中南半岛便早已陷入了诸侯混战之中。在这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中南半岛上的各个大势力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打得好不热闹。直到如今在半岛上形成了以缅甸末罗汗王朝、暹罗大城王朝(泰国)、大越国郑氏王朝(北越)、广南国阮氏王朝(南越)、高棉王国(柬埔寨)、万象王国(老挝)等等诸国割据的局势。除了这些实力较为强劲的诸侯国外,中南半岛上还零星分布着占城、水真腊(下柬埔寨)等诸多小国。
不过中南半岛的诸侯们虽说一直都在忙于撕斗抢地盘,但敏感的他们很快也感受到了这几年南洋局势的急剧变化,感受到中原宗主国的蠢蠢欲动。诸侯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港口里已经停满了来自中土上国的大船,他们的集市上充满了来自上国的各色货物。除此之外,大街上的汉人亦日渐增多起来。与从前那些单打独斗的华人商贩不同,如今的来中南半岛的作生意的汉人明显团结了许多,更强悍了不少。这些华人商贾组织商会,建立私人卫队。他们甚至还同欧洲来的红毛夷一样在重要的港口建立起架有大炮的“商务馆”。面对那些闪着寒光的火枪,以及那黑洞洞的大炮,当地的诸侯土王们自然是不敢再像从前那般肆意欺凌、敲诈汉人了。相反在大炮与银票这两件法宝的一打一诱下,不少土王倒是乖乖地配合起华商的开拓来。
与欧洲商人差不多,中国商人起先也以南洋特有的香料为自己猎取的主要目标。不过随着香江商会对南洋的控制越来越深入,加之中国原先就拥有的宗主国地位,使得中国商人在南洋得到的特权也越来越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