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应该告诉库尔恰托夫加快我们工作的进度。我知道,他指的是原子弹。”美英事先未就波茨但公告事宜与苏联商量,苏联在7月26日公告签字当天才收到副本,苏联要求把公布日期推迟三天,遭到拒绝。
美国想利用原子弹争取会议的主动权并作为结束战争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放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没有把废除天皇制的条款写进波茨坦公告中,这反映了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影响而出现了在某种程度上保存日本势力的对日政策的变化。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以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但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当时中国政府虽然没官参加讨论,但在公告发表前曾征得了它的同意。由于苏联尚未对日宣战,故未以四国名义发表。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亦正式加入公告,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全文共13项内容。公告指出,中美英三国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决心以绝对优势兵力对日作战,给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为止。
德国的顽抗已被盟军所摧毁,遭到覆亡,日本如若顽抗,也不能逃脱与德国同样的命运。公告最后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公告还就同盟国军占领日本本土、实施开罗宣言条款、日本的主权范围、惩办战犯等提出了条件要求。
中美英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
“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争。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摧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上经盟国之指定地点,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实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77~78页。'
波茨坦公告表达了反法西斯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协力,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者,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对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波茨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国政府首脑继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之后,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历时17天,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它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时,在反法西斯阵营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苏联与英美之间的尖锐矛盾甚至有酿成新的军事冲突的潜在危险。在美、英、法大国之间,利益也不一致。波茨坦会议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对大战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边界问题、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置等问题和对日作战的战略计划等,基本上达成了协议,这对彻底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为建立战后世界的新政治战略格局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美对日加强轰炸
1944年12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拟订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作战的计划。1945年5月25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在日本九州和本州的关东地区登陆的时间和要求的指令。据此,美军太平洋战区指挥部即着手拟汀了在日本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具体计划:在登陆之前,要以驻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和冲绳岛的全部美军航空兵与太平洋舰队相配合,摧毁日本的海空基地和工业设施,瘫痪其海陆交通,消灭日本本土和亚洲大陆上的全部日军飞机,摧毁上陆地区的日军防御设施,切断本州与九州等本土岛屿之间的联系,以及本州南北的陆上交通,以便彻底孤立九州、特别是上陆地区的日军。此外,战略空军还要担负对一些战略目标(如大城市)的轰炸任务,以瓦解日军的士气。
为了实施上述作战计划,美军首先加强了对日轰炸,企图使日本无法利用本土的库存物资制造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中断武器的生产和补充,以利尔后的作战。从1944年6月中旬起,美军开始了对日本本上频繁的战略轰炸。
6月16日,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所属驻中国成都空军基地的B—29重型轰炸机编队47架,首次袭击日本九州北部小仓,集中轰炸日本钢铁工业城市八幡制铁所(今新日本制铁公司)。
1944年7月至1945年1月6日止,美第20航空队从成都基地出动40至80架次B—29型飞机的编队,对满洲、朝鲜、台湾、北九州前后共实施10余次空袭。1944年7月6日,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后,即在该岛抢修航空基地。随后,驻中国的B—29型轰炸机逐渐转移到马里亚纳基地。
11月24日,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B—29重型轰炸机编队110架次,第一次从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基地起飞,分别对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和神户地区的飞机制造厂,集中进行高空精密轰炸。至1945年2月,美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1100架次,共袭击14次,使日本的武器总产量减产16%。从1945年3月起,美战略空军B —29重型轰炸机改为2000~6000米的低空投掷燃烧弹,对日本大中城市全面实施地毯式轰炸。自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14日的9个半月中,美航空兵共出动B—29重型轰炸机17500架次,投弹16万吨。
与此同时,美军从1944年3月后,在关门海峡两侧和神户、广岛、佐世保等港湾进行大面积布雷,封锁水道。美第20航空队对日本的空中布雷持续4个半月的时间,出动飞机1。7万架次,共投水雷1。2万枚,击沉击伤日本船只670艘,共139万余吨,使日本海上交通陷于停顿。
总之,美军对日加强轰炸和封锁以来,使日本战时经济进一步陷于崩溃、瘫痪的境地,其炼油工业生产下降了83%,飞机引擎生产下降了75%,飞机骨架生产下降了60%,电子装备生产则下降了70%。 600多家主要军事工业工厂不是被炸毁就是遭到严重破坏。到1945年春夏,日本驶向南方的船队被迫停航,向北航行的船队几乎大部分被击沉。海外交通陷于瘫痪,原料无法运输,工厂遭到破坏,石油、粮食进口已不可能,各种物资极端匮乏,日本法西斯已面临绝境。
三、苏对日宣战,出兵消灭关东军主力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辰高战争指导会议于1945年7月27日开会,讨论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调停的问题。以军部阿南惟几陆相、梅津美冶郎参谋总长等主战派以种种条件为理由主张全面拒绝波茨坦公告;以东乡外相等人则认为:苏联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名,因此苏联对日本仍然保持着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国对过去所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缓和,所以应当先看一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7月28日,铃木首相屈服于军部首脑的强烈要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明说: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开罗宣言》的“旧调重谈”,“政府认为(公告)并无任何重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发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20页。'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急欲想单独迫使日本投降,以便获得在战后同苏联对抗的有利战略地位,遂于8月6日抢在苏联出兵之前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的两次轰炸,使日本两个城市遭到空前灾难。当日,广岛市民死伤17万人,长崎居民死伤6。6万人。由于日本统治集固执意拒降和顽抗。致使日本国民遭受了灾害。美国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迅速投降。
8月8日17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滕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当面宣布,苏联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书的具体内容如下:
“在希特勒德国失败与投降后,日本是依然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美、英、中三大强国今年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拒绝,因此日本政府要求苏联调解远东战争的建议已失去了一切根据。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盟国建议苏联政府参加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这样使战争结束的时间更加接近、减少牺牲者的数目,并加速一般和平的最早恢复。苏联政府忠实于其对盟国的义务,接受了盟国的建议,并参加盟国今年7月26日的公告。苏联政府认为苏联政策的这一方针,是能使和平更加接近,解除各国人民进一步的牺牲和苦难,并使日本人民避免德国在其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那些危险与毁灭的唯一方法。由于上述各点,苏联政府宣布:从明天即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1945年8月8日。”
与此同时,苏联驻东京大使马立克将苏联政府这一宣言通知日本政府。
苏联对日作战,既是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承担的在德国投降后两或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义务,也是苏日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联对日宣战,大出日本意料之外。日军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体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关东军根据这一判断,把防御重点定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8月9日零时,苏军发起对日作战,到9月2日日本投降,历时24天,战斗行动约占其一半时间。
关东军的防御计划和兵力部署1945年7月5日,日军大本营确定关东军的对苏作战方针是:“利用满洲广阔地域粉碎敌之进攻;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长春——大连线以东、长春—图们线以南要地,坚持长期作战,以利于遂行大东亚战争。指导要点:
1。尽晕利用北朝鲜东部山地、牡丹江流域西侧山地、大小兴安岭和四平——齐齐哈尔线外沿地区的地形和工事,力争粉碎敌人;为阻滞敌人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