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五个最让他感到骄傲的儿子,目光中也流露出满意之色,他这一生有十四个儿子,除了三个早薨外,剩下的十五个儿子中,竟然一下子出现了五位帝王,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甚至他可以断定,光是凭着这一点,他就可以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古往今来将再无一人能够在这一点超越他的功绩!
只见李世民的目光在李恪五人的脸上扫视过一遍后,脸上的骄傲之色慢慢的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忧虑之色,最后他的目光在李愔身上顿了一下,接着一脸郑重的开口道:“我记得六郎曾经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虽然残酷,但却也是事实,以后你们四国相处,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不过为父只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无论两国的关系如何,你们永远都是兄弟!咳咳~咳咳……”
李世民说到最后的‘兄弟’二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而且似乎也将他全身的力气都耗尽了,说完之后就开始了一阵剧烈的咳嗽,这让李治急忙上前,帮李世民轻抚胸口,好长时间才让他恢复过来。
站在最后的李绩与长孙无忌这些大臣们听到李世民的话,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几分无奈之色,现在大唐、大齐、天竺与大吴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一是四国之间暂时没有利益冲突,二是有李世民这个做父亲的压着。
但是现在李世民一走,李治成为大唐的皇帝,四个国家由五兄弟掌管,日后随着各国的发展,难免出现一些摩擦,这时谁也不敢保证四国之间还能否保持现在的关系?现在李世民在死前让李恪五人兄弟团结,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天知道他们五兄弟的关系能够维持多久?
等到李世民重新躺好,以李恪和李愔为首的五兄弟跪倒在李世民的床前,当着众位兄弟姐妹与大唐重臣的面,一脸郑重的发誓道:“父皇放心,儿臣必当谨记您的教诲,绝对不会发生兄弟相残之事!”
听到五个儿子的誓言,李世民的脸上再次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不过他最后还是特意叮嘱李愔道:“六郎,你与众位兄弟之间的关系最好,而且他们也都最服你,所以日后协调四国关系的重任,你就要多多费心了!”
“父皇放心,儿臣必定不负父皇所托!”李愔一脸坚定的道。对于日后四国未来的走向,他这些年也想了许多,现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只不过还不够成熟,而且时机也未到,所以现在也不方便讲出来。
“好……很好!有你这句话,为父也就放心了!”李世民微笑着道。李愔是他最出色的儿子,答应他的话从来没有失言过,所以现在李愔能够如此说,也就说明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份万全的打算,这下李世民总算可以安心了。
接下来李世民又将剩下的儿子一个个的叫到身边,强撑着身体交待了他们几句,特别是对于兕子与上官庭之这对新人,李世民更是多叮嘱了几句,让他们相处时多体谅一下对方,万不可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等等。
等到叮嘱过儿女后,李世民这才让李绩与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重臣上前,先是宣布将皇位传给李治,然后又吩咐他们恪守职责,好好辅佐李治管理大唐的江山。
只不过有些大臣却敏锐的发现,李世民竟然没有任命顾命大臣,本来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的资历,绝对是顾全大臣的不二人选,但是李世民竟然连提都没提,再联想到李治之前大肆提拔许敬宗与上官仪等人,这让不少人立刻明白了一些事情,同时身形也不由自主的向李治身边靠了靠。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也明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当下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一丝绝望与无奈。李世民没有任命顾命大臣,同时也打碎了他们最后的一点希望,因为这意味着,当李治登基后,手中掌握着完整的皇权,整个大唐再也无人可以在权力上制衡他,以李治之前的表现,大唐肯定会迎来一轮巨大的社会变革。
在交待完所有事情后,李世民几乎耗尽了最后的一丝精神,整个人一下子瘫倒在**,双眼也是无神的睁着,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然后很快就再次昏迷过去。
等到晚上的时候,李世民再次清醒过来,但是这次他已经完全不能开口讲话,只是目光带着依恋的看着面前的一切,而且清醒不到半个时辰就再次昏迷,而且呼吸也是越来越弱,等到晚上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时,李世民终于停止了呼吸,一代帝王就此无声的逝去!
当李世民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周围的皇子公主们都已经是泣不成声,长孙无忌这些老臣同样也是悲痛万分,毕竟他们都是当初追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与李世民的感情也是十分的深厚。
不过其中最悲痛的,自然还要数长孙皇后与杨妃这些后宫妃嫔,其中不少人也都是失声痛哭,长孙皇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几天更是强撑着守在李世民身边,现在李世民一走,她也撑不下去了,当场就昏厥过去,结果再次引来一场大乱。
不过还没等李愔和李治他们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李绩就第一个站起来,向李治开口道:“太子殿下,陛下已然驾崩,现在还不是悲痛的时候,臣等请太子殿下登基!”
“请太子殿下登基!”长孙无忌等大臣也醒悟过来,立刻向李治跪拜道。按照大唐礼制,皇帝驾崩之后,新皇要在第二天立刻登基称帝,这也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来历,然后才是处理先皇葬礼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帝国的发展
贞观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甘露殿,享年五十七岁,在位二十八年,庙号太宗。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世民去世后的第三天,一直缠绵于病榻的长孙皇后也追随他而去,两人合葬于昭陵。
就在李世民驾崩的次日,李治在群臣的拥护下,以及李恪、李愔等人的见证下,于太极殿内登基称帝,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当年仍然延用贞观年号,次年改年号为“永徽”。
李治在登基之后,立刻对大唐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主要是规范立法,打击豪强,将所有人都置于律法的威慑之下。另外李治还命人制定了《商律》,规定了商业行为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目的是想为国内的工商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除此之外,李治还通过律法与报纸等舆论工具宣传,大力提高商人与工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放宽一些国内对各方面的管制,提高百姓们的自由度。农业方面也大力向大齐学习,各地兴建起规模巨大的农场,除了管理人员使用汉人外,其它简单的农业劳动则是使用奴隶,甚至有些农场已经引进蒸汽机,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等等。
这些一系列的举措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善大唐国内的工商业环境,使得国内的工商业者能够安心的留在大唐,而不是因为种种原因去往大齐,造成国内资本大量流失,甚至于工商业出现倒退的情况得到改变。
所有改革从一开始都是十分困难的,哪怕是由李治这位大唐皇帝亲自推动也依然一样,那些靠着特权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贵族豪强为代表的顽固派们,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剥夺,自然发起了激烈的反抗,每天朝堂上都有一批大臣向李治上书施压,想要让他收回成命。
但是李治的决心显然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他不但顶住了这种压力,甚至还趁机以结党营私的名义打掉了几个顽固派的中坚人物,甚至连一直不动声色的长孙无忌也受到涉及,手中的相权被李治趁机夺走一半,许敬宗、上官仪与李义府这三个新晋贵族,都对长孙无忌的相位虎视眈眈。
长孙无忌本来考虑到李治性格上的缺陷,认为他会顶不住朝堂上的压力而退缩,但没想到李治的表现远超他的意料,这让长孙无忌最后的一个奢望也化为泡影,再加上以前李愔的劝解,以及长孙冲对他的影响,最后长孙无忌经过半年的权衡后,最终还是向李治提出辞官,而李治也立刻批准。
长孙无忌是顽固派的一面大旗,现在连这面大旗也倒了,使得顽固派是元气大伤,改革遇到的阻力也立刻大减,甚至不少顽固派看到风向不对,纷纷选择向李治投诚,以此换来自身的保全。
就在李治在大唐国内推行改革的同时,李恪与李愔、李恽、李贞四人参加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葬礼后,也纷纷选择了回国,其中李愔与李恽、李贞三人倒还没什么大动作,主要精力都放在国内的发展,另外还有关注大唐的改革,若是李治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会出面帮着解决。
相比之下李恪就要忙多了,他和伊琳娜在长安居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伊琳娜的孩子出生后,他们这才乘船回到罗马。这时李恪终于有时间开始将罗马与大齐进行整合,期间他也大力整顿罗马的风气,加强罗马与大唐之间的交流等等。
三年之后,李恪守孝期满,同时他也将罗马牢牢的掌控在手中。直到这时,伊琳娜才如愿的和李恪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李愔、李恽与李贞等兄弟,另外还有清河、高阳、兕子等公主也赶到罗马,参加了李恪与伊琳娜的婚礼。
也就在婚礼之后,伊琳娜终于名正言顺的将罗马皇帝的位子传给了李恪。成为大齐与罗马皇帝的李恪立刻将两国合并,更名为地中海帝国,并且仿效李愔的大齐,开始大力发展海贸与海军,很快就将大食刚在地中海发展起来的海军击溃,坐稳了地中海霸主的位子。
不过李恪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南方的大食虽然在海上被击败,但大食的陆军依然强盛,李恪想要收复原来罗马帝国的故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暂时他并不打算去动大食。况且现在大食被大唐、天竺和罗马三国从陆地上包围,唯一的海路又被李愔截断,这就像是一头被打断四肢的猛兽,哪怕它的牙齿再怎么锋利,可是咬不到人却也无用。
放弃了大食这块难肯的硬骨头后,李恪转而开始向欧洲方向发展,他先是海陆并进,很快就攻克了巴尔干半岛上的伦巴底王国,使得失陷于蛮族近两百年的罗马城再次回归罗马人手中,只不过这时应该称这群征服者为地中海人。
在收复了巴尔干半岛后,李恪终于将原来的东帝国与大齐的国土连成一片,整个帝国的交通也更加方便。而且李恪也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开始带领原来的罗马人与自己的汉人军队一起,开始向北方的蛮族发起反攻,在优势兵力以及先进武器的帮助下,北方蛮族根本不是地中海帝国对手,很一个接一个的被灭国,无数蛮族战俘沦为新兴的白种奴隶,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地中海帝国捕奴业的发展。
不过很快李恪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正处于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这时的法兰克王国正处于丕平时代的前期,王国的权利由皇帝和宫相分别把持,皇权派与宫相派争斗不休,时不时就会爆发剧烈的冲突。
尽管法兰克王国内部争斗不休,但他毕竟是蛮族最强大的一个王国,国土面积并不比地中海帝国小多少,所以在面对这个强敌时,李恪也改变了战略,他采取当初李愔送给李世民对方高句丽的办法,派出精锐部队进入法兰克王国内部,进行一种无休止的骚扰战,结果花了数年时间,才将法兰克王国拖到了绝地,整个王国崩溃,此时李恪轻松的占据了法兰克王国的广阔领土。
法兰克王国的灭亡,使得地中海帝国终于消除了北方的心腹之患,国内也迎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特别是随着与大唐、大齐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汉人愿意前来地中海帝国发展,这使得李恪国内的汉人比例呈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反过来也增加了李恪对帝国的统治。
也许是看到李恪在欧洲的不凡战线,蛰伏数年的大齐与天竺也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其中李愔将自己的目标选在了美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已经在中美洲地区移民了近五十万汉人,另外还有近百万归附的美洲土人,因此李愔以这些人为基础,正式将中美洲纳入大齐的领土,同时开始派驻军队,并且向外扩张,所有不愿意归附的美洲人,全都被纳入征服之列。
相比李愔的美洲征服,李恽和李贞也开启了天竺的非洲战略,天竺的军事发展更偏向于陆军,不过受到李愔的影响,天竺的海军也有一定的实力,因此实现跨海而战还是十分容易的,在海军战舰的支持下,天竺向非洲派出三十万大军,其中主要由天竺人组成。
这支军队并没有在被天竺和大齐占据的哈丰角登陆,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