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通虽然也恼恨王况,可是人家和王安本来就是父子,这么做本来也就在情理之中,怪只怪自己太大意了,根本没想到已经成为一个废人的王安,竟然还能咸鱼翻身,搭上了李愔这条线,想想这些年族中对王安的所作所为,若是换做是他,估计也绝对会与族中势不两立。
“大哥,现在齐王与王安才刚刚见面,肯定还没有进行正式的任命,那么咱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破坏他们的这次见面,甚至直接将王安藏起来,反正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疯子,难道齐王还能把整个太原翻过天来找一遍吗?”一个满脸厉色的老头站起来怒道。这人是王通的亲弟弟,因为年纪大了,平时很少外出,对李愔也只是听闻其名,了解的并不多。
王通听后却是一脸苦笑,无奈的解释道:“二弟,若是其它人也就罢了,可是这位齐王却千万得罪不得,咱们王氏过半的收入,都在对方手中捏着呢,而且对方非比寻常,从得的信息来看,对方不但聪慧,而且处理果决,在登州还领兵打败了高句丽来袭的数万大军,如此人物,绝对不可正用这种鲁莽的办法。”
听到王通的话,其它人也是纷纷点头,虽然处于对立的位置,他们对于李愔这个齐王,却是十分敬佩,甚至可以说带有几分敬畏之心,甚至对于五姓七望联合打压工商业这件事,他们太原王氏也都持有几分保留的态度,毕竟算起来,他们家族的产业有很大部分都与新兴的工商业有关,若是工商业被打压,他们族中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族长,王安怎么说也是我王氏出身,虽然被赶出族中,但总还有几分香火情份,再加上族中这些年对王况也算不薄,咱们是不是可以从王况身上找到突破口,然后进一步和王安达成和解,甚至可以将他再列入族谱,想必这个条件他应该不会拒绝?”正在这时,一个平时和王况关系不错的老头开口提议道。
没想到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得不少人的赞同,甚至连当初参与制裁王安的老人中,也有不少人同意和解。看到这种情况,坐在族长之位上的王通暗暗的叹了口气,想他们太原王氏也是五姓七望之一,可是这些年一直在走下陡路,不但族中人才凋零,甚至连原来那种世家大族的傲骨也快要丢掉了,面对一个还没有得势的王安,竟然有这么多人想要卑躬屈膝的和解。
不过王通虽然心中悲愤,但他做为一族之长,却还要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毕竟族长不是皇帝,不能靠权势压人,看到如此多的人都同意找王安和解,而反对者虽然也有几个,其中就以王安的亲弟弟吵的最凶,可惜人数太少,根本扭转不了局面,最后王通只得遵从大部分人的意见,先派人去和王况接触一下。
可是让王通这些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才刚刚做出与王安和解的决定,第二天一早,全身焕然一新的王安就带着王况找上门来,不但提出想要进入祖坟祭拜父亲的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想要重回家族。
王通也不是傻子,对于王安的这种举动,心中自然有几分猜测,于是让无关人等退下后,王通和王安独自密谈了许久,出来之后立刻宣布,将王安重新列入族谱,收回当初将他逐出宗族的的命令,另外也同意王通进入王氏祖坟祭拜亡父。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知道当年王安那件事的人都有些摸不到头脑,而听说一些隐情的王氏族人则纷纷猜测,到底族长王通和王安达成了什么样的有利交易?否则族长怎么一连几天都是笑呵呵的模样?
王安被李愔招揽之后,就从家中搬出,和妻子王夫人一直住在李愔那里,对于他们夫妇,不但李愔十分敬重,文心她们几女也都十分尊敬,因为那天晚上回去,李愔将王安夫妇的事情对她们讲了一遍,结果把几个女人感动的哭了半夜,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将王夫人接到内宅详谈,结果也不知道王夫人给她们说了什么,让几个女孩哭的眼睛都肿了。
王安要去祭拜父亲,王况自然也要一起跟着,不过李愔和崔玉不是太原王氏族人,按理是不能进到王氏祖坟中去的,毕竟这时候风水之说盛行,对祖先的坟墓十分看重,王氏这种大族更是如此,平时别说让外人进到祖坟里,就连祖坟方圆数里都是禁地,若是有人敢闯进去,被打死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次情况有些特殊,一来李愔身为皇子,有着超越世俗的身份,另外王通可能是有意向李愔示好,特意同意李愔和崔玉可以进入王氏祖坟,当然了,这件事被严格保密,除了王通和王安父子两人外,知道的极少。
其实祭拜的过程很枯燥,李愔一开始只是图新鲜,好不容易等到祭拜完成后,王安让其它人都退了下去,自己带着儿子王况,将父亲坟墓周围的杂草都拔干净。这种事必须要由至亲之人亲自做,李愔和崔玉只能在一边看着。
现在的王安早已经不复之前那个疯子般的模样,花白的头发挽起发髻,露出一张成熟的男人脸庞,满是沧桑的脸上虽然还带着几分苍白,不过精神却是极好,特别是那双眼睛,明亮中又闪着睿智的光芒,李愔初见他时的那种麻木与迷茫再也找不到了。现在的王安身穿一件文士长袍,看起来倒很有些风流倜傥的样子,只可惜腿还有点瘸,那是他发疯后受的伤,本来不是很重,但因为无钱治疗,就落下这个病根,为此王夫人还十分内疚,不过王安倒一点也不在乎。
帮父亲的坟墓除过草后,王安将王况也赶到李愔那边,自己拿着酒壶和酒杯,在父亲墓前盘膝坐下,倒了两杯酒后,在那里对着父亲的墓碑说起话来,不过离的有点远,李愔他们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其实说起来,当初王安之所发疯,就是因为他父亲和王氏族人的逼迫,甚至后来在王安发疯之时,还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这若是放在李愔身上,就算是不恨自己的父亲,估计心中也会有个疙瘩。
不过这对极为讲究孝道的古人来说,父母就是父母,哪怕父亲做的再过分,做儿子的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王安估计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在重新列入王氏门墙之后,第一个就是想要祭拜父亲,并且还亲手做了一篇李愔看不懂的祭文,十分郑重的将这件事告诉父亲。
“王兄,王傅为了分化五姓七望,竟然放下当初的的仇恨,如此博大的心胸,实在是让人心生敬佩!”李愔看着远处的王安,十分感慨的说道。
就在王安答应辅佐李愔的第二天,他就提出主动要与太原王氏和解,先将自己的身份恢复,然后再也太原王氏的身份进入齐王府,如此一来,李愔就和太原王氏有了一层非比寻常的关系。另外李愔还通过王安之口,向太原王氏的族长王通做出一个承诺,虽然这个承诺在李愔看来,只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但是对于太原王氏来说,却是一个根本无法拒绝的承诺。
听到李愔的话,王况看向远处父亲的目光中,也带着一种崇拜之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说道:“殿下,父亲昨天对我说,人生最多不过区区百年,他马上就要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剩下的时间实在不多,根本没空理会以前的那些仇恨,只要能帮殿下,其实也是帮他自己,完成年青时的那个心愿,其它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流言
五姓七望并非一个整体,七个大世族虽然联系紧密,但每个都是单独的个体,彼此之间甚至也有排名,其中博陵崔氏力压清河崔氏,排在第一位,而排在最末的,正是太原王氏,而且这些年太原王氏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实若是真的论起实力,可能还不如五姓七望之外的一些大世家,不过因为习惯使然,人们依然认为太原王氏为七望之一。
可是太原王氏虽然名列五姓七望之一,但在七望内部,却没什么地位,这点从联姻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
这些世家都是世代联姻,可唯独将太原王氏排除在外,虽然偶而也有联姻,比如王安的妻子王夫人,就是出自清河崔氏,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太原王氏在七望之中,根本没有固定的联姻对像,有不少王氏女子都是外嫁给其它世族,比如文心那位名义上的母亲,还有后来李治的那位王皇后,都是出自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之所以没落到如此地步,并不是因为族中人才凋零,相反,王氏是七望之中族人最多的氏族,甚至在大唐这个年代,王姓也是天下第一大姓,庞大的人口基数内,涌现出的人才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别的不说,光在大唐历史上留下显赫名字的,就有王勃、王维、王昌龄等人,当然了,现在这些人都还没有出生,不过这也说明,太原王氏中人才辈出,不但不比其它任何士族差,甚至还要强上一些。
但是拥有如此多的人才,太原王氏却为什么排在七望的最后一位呢?对于这个问题,李愔还特意请教过王安,而王安听后却是露出一个苦笑,看的出来,他对太原王氏还是有些相当的感情的。
经过王安的解说,李愔总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其实太原王氏之所以没落,其实还是和族中人口有关,因为太原王氏的族人实在太多了,虽然没有经过确实的数字,但最少也有十几万,这还不算那些比较远的旁支人口。
如此庞大的人口,只有宗族这种古老的管理方式,根本就没办法管理,因此太原王氏看似是个整体,但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松散的士族,除了王氏长房以及其它血缘近的支系外,对其它大部分王氏族人,根本没有什么约束力。如此一来,太原王氏能管理的族人其实十分有限,比七望的其它六家还要少。
另外在大唐立国后,李世民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进行打压,其中就数太原王氏最倒霉,因为太原是老李家的发家之地,在这里的势力也最雄厚,以李世民为首的李氏皇族,对太原周围的土地矿产等进行侵占,使得这些原来属于王氏的财产不停的流失,收入大为减少,甚至使得财政都出现了问题,这才不得不大力发展族中的工商业。
王况一手掌握着太原王氏族中的商业运作,对这个情况最清楚不过,而且据他这个内鬼说,现在太原王氏的财政收入中,光工商业就占了六成多,而且大部分都和李愔搞出来的新兴产业有关,比如石炭、水泥、罐头等等,都在王氏产业中占着大头。
搞清楚了太原王氏族中的情况,再有王安这个谋士,自然很容易就想到拉拢分化太原王氏的计划,先是王安主动示好,然后李愔又给了太原王氏一个承诺,其实这个承诺很虚幻,那就是只要在这次打压工商业的行动中,太原王氏随时将最新的消息透露给李愔,那么李愔以后就会大力支持王氏,只要他们王氏的人才,都会得到优先使用。
这个承诺看似好像对王氏没什么好处,毕竟李愔只是一个亲王,手下再怎么缺人,可也用不了多少。不过王通却不这么想,因为在他看来,大唐所有的皇子之中,就属李愔最有可能继承皇位,若是等到他坐上皇位,然后优先录用太原王氏的人才,到时王氏的势力肯定大涨,就算比不上崔氏,但肯定也不会一直都是垫底的了。
当然了,只是这么一个虚幻的承诺,还不足以打动王通,另外李愔还送给王氏不少的商业优惠,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虽然现在太原王氏的财政有所好转,但还是处处都缺钱,对于李愔送来的利益,王通实在不忍心推出去,最后终于答应做李愔的内应,不过他只负责传递消息,其它任何实质帮助都不会做,而且他们该打压工商业时,也绝对不会手软,对此李愔也表示理解。
做完正事之后,李愔又在太原呆了几天,陪着文心她们将周围玩了个遍,直到李世民派人催他,这才启程回去,当然了,在太原这几天,他和太原王氏在表面上并没有多少交往,只是依照礼数拜访了一下,随后再也没有明面上的接触。
带着王安夫妇回到晋州,本来王况已经做好和族中决裂的准备,没想以父亲却和族中和解,而且李愔又和王通达成协议,所以他依然留在族中,做为双方的联络人,不过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等到李愔从长安返回登州之时,王况就会带着自己的势力,和父亲一起辅佐李愔,至于崔玉,则带着货物北上,到草原上赚那些胡人的钱去了。
到了晋州重新坐上船,一路倒十分的顺利,到了蒲州地界时,李愔他们再次下船换马车,沿着大唐第一条修建的水泥大道,也就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