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雷魂-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赵毅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青龙又自言自语的说道:“你不知道的,便是炼制这块召唤玉符之人,也不可能知道。
炼制这块护身玉符之人,没有九转金丹的实力;能练出召唤玉符,必是机缘巧合,已属难能可贵,侥幸的很;更没有可能知晓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看青龙郑重其事的样子,赵毅忍不住好奇的说道:“仙长,用了这块玉牌,哦,玉符,要什么代价啊。”
青龙惋惜的说道:“用了这块玉符,要损你四成阳寿。”
赵毅心下咯噔一下,如坠冰窟,四成阳寿是多少?
那青龙又说道:“四成阳寿救你出此死局。”说着,看了看天上的道长,又扫了一眼赵耀武等人,说道:“若还要救此四人,一条性命需损你十年阳寿。”
此话一出,赵毅心如死灰,说不出话来。
道长眼中有雾气氤氲,柳氏的脸顿时煞白,赵耀武的脸庞瞬间通红。
“至于这四个道士嘛,取了他们性命倒是应有之意,无需付出代价。”
刹那间,四个道士脸色惨白,眼中俱是绝望的神色。
似乎过了漫长的时间,似乎只是刚过一刻。赵毅咽了口唾沫,艰难的问道:“仙长,我的阳寿够么?”
青龙点点头,左手掐了掐,咦了一声,惊讶的说道:“你的阳寿?……”却立即闭了嘴,深深地看了赵毅一眼,又掐了掐,说道:“你本寿九十有二,减去四成,余五十五;若是救此四人,便只有十五了。”
赵毅一听,原来自己只有五年好活了啊……
此时,青龙又说道:“小娃娃,你今年不过才十岁而已,大好年华尚未开始,人生乐趣且未品评;若是只能活到十五岁,未免太过短寿无趣。
若是不救此四人,你便能活到五十五;这四十五年光阴,你大可传宗接代,品评多姿多彩的俗世生活,那便合算的多。
娃娃啊,保住自己性命是最为要紧的啊。那四个袭击与你的道人反正也是要死的,这仇呢,便也报了。
你便弃了这四人,如何?以本王看来,他们都会同意的。”
赵毅回头看看爹娘和三叔,见他们眼中俱是激动和深以为然的神色,看赵毅向他们看来,眼中透着焦急,似乎是在催促赵毅答应下来。
青龙又说道:“本王在此地的时间无多,你需早作决断。”
赵毅紧咬着牙,霍然回头,盯着青龙的眼睛,沉声说道:“不!我愿用我的阳寿换道长和我亲人的命。”
一刹那,柳氏的眼中满是绝望,赵耀武的眼中通红如血。
青龙哈哈大笑道:“好娃娃!好娃娃!”
一挥手,天上击刺道长的三柄飞剑,砰地一声变成了飞灰,四个伏击的道士也同时身化齑粉,神魂俱灭;只余四件道袍悬于空中。
……
第六十章 四十年,浮生一梦!
青龙看着赵毅,悠悠说道:“你这娃娃的脾性,老龙喜欢的很,老龙便多嘴说两句。”
赵毅顿时竖起耳朵倾听。
青龙指了指道长和赵耀武两人,说道:“尔等此次劫难,实是天谴未尽之故。他,他,俱在天谴之列;原本这天谴落不到你娃娃身上,或许你这娃娃曾经有过誓言,所谓心有所动,天有所感;他二人的灾劫,便尽数转于你身。”
“损你阳寿,乃上天施为,你是凡俗之人,只能顺天而行,老龙也是无能为力。若要解厄,却是需要机缘方可。时间已到,老龙要走啦。
送你几句话,逆天生此物如针,凡体寿尽圣体生。你自己牢牢记住,牢牢记住……老龙我走啦!”
青龙的身形慢慢的透明,继而虚幻,最后消失无踪。
充斥天地间的青色光华倏忽消失,道长从天上一坠而下,“篷”地一声,却是头先着了地,“嗯”地一声闷哼,顿时便晕了过去。
赵耀武的右脚终于踏在地上,飞奔过来,三叔也是一跃而出,顷刻间便到了赵毅的身旁。
赵耀武紧紧地抱着赵毅,眼泪颗颗落下;三叔在边上捏着拳头举了举,又颓然放下,只是默默地叹气。
柳氏看着赵毅,直哭的梨花带雨,浑身发颤。
过了好一会儿,赵毅觉得被爹抱的都快喘不出气来,挣了挣,说道:“爹,我快闷死啦。”
赵耀武“啊呀”一声叫,赶忙放开双臂。
赵毅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爹,娘,三叔,别担心!那青龙仙长不是说还有希望解厄的么?放心,毅儿福大命大,总会有办法的。”
赵毅口中虽然如此说,心下着实一片冰凉,可不如此又能怎样呢?机缘?哪里去找机缘啊!
听赵毅这么一说,倒是让几个人略略清醒了点。
忽然,赵毅惊叫道:“爹,三叔,快看看道长,这么高摔下来,可别摔死了。”
众人走到道长身边,只见道长面如金纸,仰面躺在官道边的草地上。
赵耀武伸手在道长的鼻下试了试,喜道:“道长还活着哩。”
说着把道长抱着坐了起来,只见道长头顶靠后的地方老大一个包,显然摔的挺重的;幸好是摔在草地上,要是这几乎是倒栽葱的摔在官道上,只怕脑浆都摔出来了,真是万幸啊。
过了一会儿,道长悠悠醒转。
四处看了看,道长疑惑的说道:“我怎么晕倒了?”
赵耀武刚想说话,道长看着赵耀武说道:“赵家大哥,你怎么年轻了许多?”
赵耀武愕然,道长又说道:“我要回去一趟,回来再报答你啊。”
众人:……
三叔凑到道长面前,问道:“道长,您认得我是谁不?”
道长点点头,众人大喜;忽见道长又摇摇头,说道:“好像见过,可我真不认识你,你是谁啊?”
难道失忆了?
赵毅不甘心,也凑了过去,问道:“道长,我是毅儿,是您最疼爱的毅儿,您总该认得吧?”
“毅儿?毅儿?”道长点点头,说道:“这个名字很熟悉,你这个娃娃也很熟悉,只是我还是记不得。”
果然失忆了。
说完,奇怪的看着围着他的几个人,说道:“咦,真是奇怪啊,我觉得你们都很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真是奇怪了。诶,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面面相觑之际,道长忽然挣扎着爬起来,往前两步,“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口中呼道:“弟子拜见师尊,师娘。”
众人一看之下,只见道长面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约摸四十来岁,黑须及胸,气质雍容,仪表威武;女的却是仪态万方,明媚不可方物。
正是道长的师尊张真人和他的妻子萧芷云。
真人叹一口气,说道:“你累了,且歇着吧。”袍袖一拂,道长便倒地昏昏睡去,真人又伸手略招了招,掉落远处的落霞剑倏忽飞了过来,只一闪,便没入的道长的额头。
见是道长的师尊驾临,赵耀武四人连忙上前见礼。
真人道袍轻动,阻止了四人跪拜见礼,说道:“小徒蒙诸位相救,解了大难,我身为他的师傅,还未曾谢过你们,怎能当你们如此大礼?”
看到赵毅站在后面,真人招招手,示意赵毅到他身边来,然后说道:“这娃子应该便是毅儿吧?果然是个至孝至义的痴儿;是个好娃子啊!”
芷云真人也微笑着说道:“思雨回山后,也是一天到晚念叨着你呢。”
赵毅挠挠头,有些赫然。
说着话,真人也不摆什么架子,就在边上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来,说道:“我在山中清修,感应到定乾大劫发动,因此匆匆赶来,却还是来得迟了。你们跟我说说刚才的事情吧。”
算起来,道长和赵老太爷平辈论交,这道长的师尊,且不说是神仙中人,光着辈分都够吓人的了,而且赵耀武和三叔还想着以真人的见识和能耐,说不定便能帮助赵毅解了十五岁殒命之厄呢。
当下,执礼甚恭,以晚辈之礼跪坐了,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真人微微沉吟,开口道:“定乾遇你家太爷而得生,又遇毅儿而回复修为,与你赵家因果纠缠甚深;如此这般而得脱大劫,倒也算是上天厚爱了。从此,与你赵家便再无因果纠缠了。这四十年,便当是浮生一梦吧。”
众人不胜唏嘘感慨。
真人回过头来怜惜的默默赵毅的头,叹息道:“只是苦了你娃儿了。”稍停,说道:“那青龙说了,损你阳寿,乃是上天施为,凡俗之人,只能顺天而行,那青龙无边法力尚且没有办法,我等更是无能为力了。”
赵耀武等人心下正失望万分,却听真人又说道:“我等无能为力,不代表此难无解,只是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得靠毅儿自己了。”
赵耀武等人无不双眼一亮,急急问道:“敢问真人,如何才能让毅儿解了此难?”
真人说道:“所谓凡人,只能顺天应命,若要解了此厄,必要逆天而为。此事,除去毅儿弃家修真,别无他法可想。”
说着,向赵毅温声询问道:“我知道,早先你为了母亲能有依靠,曾经拒绝过定乾和云瑶收你为徒。可事到如今,这却是唯一能救你性命的办法了。毅儿,你可愿意随我前去?
定乾他遗忘了四十余年的往事,此番又受重创;而云瑶要分心照顾于他,又要照顾思雨,他们二人已不适宜做你师傅了;你若随我而去,我自当为你安排一个绝好的师傅,你看如何?”
赵耀武一听真人此言,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般,对赵毅叫道:“毅儿,真人如此垂爱,你还犹豫什么?还不快快拜谢真人恩典!”
赵毅又看向柳氏,柳氏也是紧张的不行。
这时,真人又在赵毅的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话。于是赵毅再不犹豫,转身向着真人拜倒:“毅儿愿意了,毅儿但凭真人安排。”
真人捋着胡子,哈哈大笑道:“大善,大善!”
芷云真人也是微微而笑,显是欢喜不已。
柳氏看着即将离别的儿子,眼中满是泪水,从腰间摸出一件东西,递给赵毅,哽咽道:“毅儿,你跟着仙长,要勤勉懂事,不要挂怀爹娘。若是想爹娘了,便看看此物,晓得爹娘对你的殷殷期望。”
泪水止不住滑落下来,正正落在那东西之上。
赵毅一看,这牌子正是当日从天沟下带上来的那块琥珀。
接过琥珀,赵毅含着泪垂首应道:“是。”
当下,略作告别,芷云真人携道长先行返回宗门,张真人却是带着赵耀武父子三人去了府城,三叔自是驾着马车回颌阳去了。
……
在赵毅一干人离开官道后不久,一个孩子从遥远的山巅走了过来,看着地上四件空荡荡的道袍,微微露出后怕的神色,恨恨地自言自语道:“你这家伙倒是好命,这样子还杀不了你。”
这人正是占了王家豪身躯的周离邪。
在四件道袍上一阵翻找,找出几块玉牌来,上面镌有天一宗弟子的标志。
周离邪桀桀一笑,说道:“有了这个玩意,那便好办多了!”
……
此时,在府城外,赵毅拜别爹娘,随真人去了乾元宗;而赵耀武夫妇目送真人和赵毅消失不见之后,进了府城。
第二天,赵耀武夫妇便乘坐春江府的马车往国都大梁而去。
……
——《周史·镇南王传》
昔大梁赵氏衰败,分迁四地以为继。
有春江府颌阳镇一支,其第一十八代有名耀武者,性聪慧,幼好武;年十六夺镇比第一,年二十得府试第三。
时赵氏族长许为赵氏五百年未有之奇才,甚器之。
正前途煌煌不可限量,却遭奸人所害,陷于天屏山天沟绝地之中,族人屡救而不得,皆以为亡也。
幸有佳儿名毅者,不惧严寒之酷,不畏绝壁之险,以黄口之龄,稚幼之身,攀万仞绝壁,跨云而下,救父与天沟绝地之中。
后赵耀武入大梁,以先天之境被众人推为国试第一,拜镇南侯,领将军印,由是赵氏兴焉。
其子名毅者,不知所踪;赵氏族人皆以为密,不与人言。
再三十年,镇南侯领兵东征西讨,灭国无算;以万胜之名,开疆拓土之功,封镇南王,许剑履上殿,面君免跪,御前赐座。
王生年百五十岁,历六代君王;忠勇爱民,严束族人,深孚帝望,万民景仰;至王及民,皆以太公呼之。
当其崩之前夜,大宴宾朋,席间笑谈曰:其长子毅者,将渡其转生。众人皆以为王醉后笑谈也。
是夜,王府后院香雨缤纷,天花乱坠,有祥云缭绕,道铃轻响。晨起而探之,果崩也。
……(第一卷,终!)
总结、吐槽、求意见
第一次写书,对很多东西都不甚了了;不知道怎么做封面,不知道怎么取一个好听些的名字,不知道怎么写一个吸引人的简介,很多的不知道。所以在写了近二十五万字,两次审签被拒之后,痛定思痛,决定重修。
重修很累,逐章看过,反复思考,删了很多的字,有时候甚至感觉删掉的哪里是字,分明是我的肉嘛;这样的苦痛确实很折磨人。
更加恼人的是,一边是亲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