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洪荒外史 >

第52章

洪荒外史-第52章

小说: 洪荒外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申公豹立场坚定,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墙头草不知好了多少倍。

当然,在这个历史与小说交错的世界里,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料,因此,抓住每一个机会,对于张柳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九十四章 释奴令

“原来是申道长,申道长义薄云天,知交天下,寡人久有耳闻,今日得见真人,寡人不胜欢喜!”张柳一心拉拢申公豹,因此投其说好,大力恭维。申公豹虽然是原始天尊的亲传弟子,但因为他是妖族出身,在阐教饱受歧视,如今见张柳如此推崇自己,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对张柳不由大生好感。

闻仲与申公豹相交多年,对申公豹的才能很是欣赏,他身为太师,时常想着为国举贤,今日申公豹云游至此,又恰逢张柳来访,闻仲便想着将申公豹推荐给张柳。见张柳和申公豹相谈甚欢,闻仲不由满意地一笑,对张柳道:“大王求贤若渴,申道友亦是国之干才,老夫不才,今日便为国举贤,将申道友举荐给大王。”

申公豹闻言,矜持地一笑,道:“闻道友过奖了,贫道才疏学浅,如何入得了大王的法眼。”说完,他扭头看了张柳一眼,脸上神情似有期待。

张柳暗自笑了一声,连忙起身道:“申道长何出此言,道长之名,寡人仰慕已久,若是道长愿意屈就朝堂,寡人当以国师之礼代之。”

申公豹闻言,不由惊喜交加。他与姜子牙本是同门师兄弟,听闻姜子牙在朝歌混的风生水起,便不由动了凡心。原本他是想投奔姜子牙的,但在昆仑之时,他与姜子牙的关系并不好,若是贸然前往,不免显得有些急躁,思虑良久,他不由熄了心思,转而找到了与他相交莫逆的闻仲。

没想到在闻仲府上,居然遇到了大商天子,而且看样子,天子还对他颇为推崇,然而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授予国师之职。国师身份尊贵,地位超然,天子能以国师之礼待之,显然对他尊崇非常。申公豹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见天子如此待他,当即便生起了报效之心。

张柳招揽了申公豹这个超级外交人才,想到今日拜访闻仲的目的,便转头向闻仲道:“太师,寡人今日前来,实有要事与你相商。”

“陛下请讲,微臣洗耳恭听。”

张柳肃容问道:“太师以为,当今天下之势若何?”

闻仲先是一怔,接着沉声道:“自陛下登基以来,轻徭薄赋,广施仁政,我大商倒还太平,只是大商四境诸侯林立,这些诸侯各自为政,对我大商法令阳奉阴违,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若是任其发展,我大商江山危矣!”

“不错!”张柳点了点头,接着道:“那太师以为,我大商该如何应对这些诸侯呢?”

闻仲犹豫一阵,道:“如今各路诸侯已成气候,若是贸然征讨,定然得不偿失,为今之计,我大商只能整兵备武,以防不测了。”

张柳叹息一声,道:“寡人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这些年来,我大商田地荒芜,府库空虚,如何养得起那些兵将。”

“这……”闻仲闻言,一时语塞。大商贵族骄奢淫逸,致使百姓困苦,府库空虚,闻仲久在朝堂,对于其中缘由自是知之甚详,然而大商贵族的势力根深蒂固,闻仲虽是太师,却也不敢轻易碰触这些贵族的利益。

张柳见闻仲面现难色,不由道:“大商如此窘境,其中缘由,想来太师也是知晓的。实不相瞒,寡人自登基以来,便时刻想着革除时弊,振兴大商,今日来此,便是想让太师助寡人一臂之力。”

闻仲闻言,眉头紧皱,良久道:“大商积弊已久,大王奋身振作,实乃我大商之福,但不知大王可有具体的计划?”

张柳闻言,精神一振,道:“这些年来,四方诸侯羽翼渐成,对我大商虎视眈眈,为防不测,我大商需得广蓄兵甲,以备来日。可如今大商所辖之地,田地荒芜,府库空虚,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扩军,因此我大商首要之务,便是要想方设法筹集钱粮。若要筹集钱粮,便需得我大商百姓富足,因此,寡人有意让朝廷贵戚释放手中的奴隶,使之回归田园,为我大商耕作,如此一来,三五载后,我大商便会阡陌连野,府库充盈。只是要让朝廷贵戚释放手中的奴隶,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乱,因此,寡人希望太师到时能以大局为重,助寡人平息叛乱。”

闻仲见张柳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心中叹息一声,良久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陛下若有差遣,老臣自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张柳见闻仲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由笑道:“太师莫要担心,释放奴隶乃是仁义之举,若是有人因此犯上作乱,定然不得民心,到时天兵一到,便会灰飞烟灭,不足为虑。”

闻仲无奈一笑,道:“但愿如此。”

张柳见状,知道闻仲对于变革之事仍然心存疑虑,不过既然他已经答应站在自己一边,张柳便也不再多言。眼见时候不早,张柳在闻仲府上又呆了一阵,便有独自返回皇宫。

第二日,张柳临朝。群臣立于丹墀之下,山呼万岁后,张柳便当即颁布了一道政令,名曰释奴令。

释奴令云:“自寡人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兢兢业业,所求者无非百姓安居乐业尔。然大商贵戚蓄奴成风,致使百姓困苦,失身成奴,寡人见之,实不忍心,因此特下诏令,使我大商所辖之地,再无奴隶。自此令颁布之日起,家中蓄养奴隶者,需得在七日之内释放所蓄之奴隶,因此举所受之损失,朝廷以土地和金钱偿之。若有对此令阳奉阴违者,无论贵贱,当即斩之!”

此令一出,群臣哗然。如今稍有些身份的,谁能没有些奴隶,这些奴隶虽然是人,但在这些官宦贵戚眼中,他们只不过是自己的私产罢了。对于私产,群臣如何舍得,因此此令一出,群臣纷纷找借口反对。

“陛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若是我大商境内再无奴隶,那还拿什么来祭祀神明?”

“祭祀之事,唯在心诚,以后若遇祭祀,大可烧制些陶人,再加上三牲六畜,如此,神明自会满意。”

“陛下,奴隶身无长物,若是将其放归民间,恐其因生计所迫,滋生祸乱。”

“我大商沃土万里,寡人当赐其田地,使其耕作田园,生有所依。”

“……”

“……”

群臣引经据典,找了各种借口反对释放奴隶,然而张柳早有准备,对群臣找的借口一一反驳,群臣见张柳胸有成竹的模样,只得偃旗息鼓,默认了张柳颁布的释奴令。

待早朝散后,张柳回到皇宫,却不由想起了自己这一世的大哥——公子启。

自张柳登基之后,公子启一改平日礼贤下士的作风,转而留恋诗词之道,不理朝政。也因为此,张柳已经很久没有注意公子启了。然而今日,张柳颁布释奴令时,却无意间看到公子启面露惊喜之色,张柳见状,不由生起提防之心。

思虑良久,张柳当即找来陶灵儿,让她密切关注公子启的动静。

午夜时分,张柳批阅完奏折,便脱了外衣,正要休息。正在这时,陶灵儿忽然推门而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公子,不好了,公子启要起兵作乱!”刚进房门,陶灵儿便迫不及待地喊了起来,待看见张柳只着睡衣站在床前,陶灵儿不由一愣,接着面上腾起一抹红云,低头站在原地,讷讷不言。

张柳穿上外衣,不慌不忙地坐在床沿,问道:“刚才你说什么?”

陶灵儿定了定心神道:“公子,今日有好些大臣秘密去了公子启的府邸,和公子启密谋起兵作乱。”

“哦!”张柳眉毛一挑,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来释奴令已经触痛了大商贵戚的利益,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已经迫不及待地找公子启来替代自己了。

陶灵儿见张柳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大急道:“公子,公子启要起兵作乱,我们还是早做防备才是。”

张柳轻蔑地一笑道:“公子启想要起兵作乱,可是他府中只有些奴隶,拿什么来作乱!”

陶灵儿闻言,大急道:“公子,听他们说,朝歌守将方弼方相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什么!”张柳闻言,震惊道:“方弼方相怎么会和公子启搅到一块?”

记得在封神演义中,这方弼方相因为纣王无道,断然投了西岐。张柳登基以后,自信自己不是个无道昏君,便仍让这方弼方相做了朝歌守将。方弼方相出身平民,府中也没有多少奴隶,依张柳想来,他们是断不会和那些朝臣贵戚同流合污的,没想到自己刚刚颁布释奴令,这方弼方相便背叛了自己,难道历史的惯性如此之大!一时间,张柳有些迷茫了。

“公子,公子启作乱在即,我们需得早做准备才是。”陶灵儿见张柳良久不言,连忙提醒道。

“我知道了!”张柳回过神来,看了一眼陶灵儿,摆手道:“你先回去休息吧,公子启的事我自有安排。”

陶灵儿见张柳恢复了常态,不由放下心来。见天色已晚,陶灵儿当即起身告退,只余张柳留在房间,透过窗户仰望着天上那一轮圆月。

第九十五章 杨戬救母

纣王七年三月四日,公子启和朝歌城守将方弼方相兄弟,勾连朝中文武大臣数十人发动叛乱。那日子夜,方弼方相兄弟率朝歌城守卫与公子启募集的各府家将会合后,便打起火把,直奔皇宫,不料刚刚出发,一众人马便遭到了御林军的伏击。乱军之中,方弼方相兄弟当场身死,公子启亦被俘获,其余文武大臣或死或降,叛乱很快便被平息。

平息了此次叛乱之后,张柳顺势释放了参与叛乱的各文武大臣手中的奴隶,然后任命姜子牙为钦差大臣,奉命巡视大商所辖之地,考察释奴令的成效。各地勋亲贵胄眼见张柳大开杀戒,再也不敢敷衍了事,一时间,百万奴隶重获自由之身,无不对张柳感恩戴德。

眼见一切都已步入正轨,张柳不由松了一口气,这时,他忽然想起了被压在桃山之下的瑶姬仙子。

对于瑶姬仙子,除了一丝同情之外,张柳对她更多的却是一种投机的心态。身为后世来人,张柳自然知道瑶姬仙子的儿子杨戬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为了日后能够拉拢杨戬,这些年张柳一直派人悉心照顾着瑶姬仙子。

虽然如此,但自张柳登基以来,因为忙于朝政,一直没有时间看望瑶姬仙子,如今难得闲暇,张柳当即叫过陶灵儿,两人架起祥云,直奔桃山而去。

随着修为日深,张柳的驾云之术也越来越娴熟,二人行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便已隐隐看见桃山的轮廓。眼见就要到达目的地,张柳忽觉面前一炽,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张柳一惊,连忙向前望去,但见桃山之上,隐隐有十个巨大的火球悬挂天空,在那十个火球的影响之下,桃山方圆百里的花草树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枯萎,有些干燥的地方甚至已经隐隐冒起了火苗。

“金乌大阵!”张柳惊呼一声,连忙催动祥云,向桃山方向赶去。

到了桃山近前,张柳又是一惊,只见原来桃子形状的大山已经从当中分成两半,两个半桃状的大山中间已经成了一条狭长的山谷,山谷之中,瑶姬仙子坐在一口磨盘大的石台之上,手上脚上尽是灵气化作的锁链,山谷上空,一个白袍少年悬立半空,双手擎着一块巨石,正为瑶姬仙子抵挡着烈日的灼烧。

“这便是杨戬!”见到这幅景象,张柳当即判断出那白衣少年的身份,眼见石台之上的瑶姬仙子奄奄一息,张柳不禁又急又气,他转过头,向陶灵儿招呼一声,便要上前去救瑶姬仙子。

陶灵儿见状,连忙拉住张柳,急声道:“公子且慢,瑶姬仙子肉身已毁,如今坐在石台之上的只是她的元神!”

“什么?”张柳一震,连忙凝目向那石台望去。但见石台之上的瑶姬仙子时虚时实,仿若沙漠之中的海市蜃楼,尽是虚幻。

“既然元神尚在,那还有机会。”张柳只是一呆,便立刻恢复神智,见瑶姬仙子的元神在烈日的灼烧下越来越淡,张柳又要向那石台赶去。

“公子莫急!”陶灵儿拉住张柳,急声道:“瑶姬仙子的元神被四周灵气所化的锁链困住,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脱身的,况且金乌大阵威力无穷,要不了一时三刻瑶姬仙子的元神便会散去,公子即使上前,也不可能救得了她。”

“那怎么办?”听了陶灵儿的话,张柳一时六神无主,虽然张柳对瑶姬仙子的感情大半是出于一种投机的心态,但眼见着这个钟灵敏秀的女子即将灰飞烟灭,张柳还是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陶灵儿见张柳一副焦急的模样,不由劝道:“公子无需担心,我巫族虽然不修元神,但对于魂魄的认识却无人能比。”

“什么意思?”陶灵儿的话无头无尾,让正在焦急中的张柳不由一怔。

陶灵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