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明日清梦 >

第72章

明日清梦-第72章

小说: 明日清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惠醒了么?”挣扎着准备坐起来。



“你别动,他刚服了药,已经睡下了。”胤禛按住我。



“胤禛,福惠什么时候才会好起来?”窝在他温暖的怀里,我却还是觉得有点冷。



胤禛的手臂收紧,在我耳边轻声说:“嗯,很快。”



“为什么我一直都不能有孩子?”曾几何时,我就突然很想再有个孩子,在紫禁城里实在是太寂寞了。可是已经六年了,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身子不大好吧,有福惠就已经够你劳累了。”



“你天天给我喝补药,怎么会不好呢?”我已经喝了好几年胤禛给我开的补药,那么苦,那么难喝,我都坚持了这么久,皇宫里面的东西应该是最好的,何况我身子并不差呀。



“别想了,累了好些日子,早点休息吧。”胤禛把我身后的被子压压好,还想再说点什么,发现他的呼吸已经渐渐沉重。



每天做也做不完的国事,还有无数操心不完的琐碎小事,胤禛大概才需要好好的休息吧。



 



【第九十四章】



这天福惠服了药熟睡后,我正陪胤禛在明殿批阅折子,苏培盛蹑手蹑脚走了进来。



“万岁爷,怡亲王来了。”



“嗯。”胤禛抬起头,“传。”



“嗻。”



真的如康熙老爷所说,允祥是胤禛的左右臂膀,这些年来朝廷的大小事务大部分都压在这个铁帽子亲王身上。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也有坏,长期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让这位刚不过而立之年的硬汉生生折腾出一身毛病,特别是近两年,他一双腿脚患上了风湿,被病痛折磨得都快不成人形了。虽然胤禛渐渐的减轻了他的担子,可架不住允祥就是劳碌命,闲不住。



见他一拐拐的走进殿,我急忙迎了上去。



“皇上吉祥!”允祥一甩马蹄袖准备请安。



“免了免了。”胤禛搁下笔疾步从御案后走上前来,“你腿脚不好,以后这些个礼都免去。”说着把允祥托了起来。



“谢谢四哥,不打紧,不过就是变天时不大利索。”允祥笑了笑。



“又不年轻了,也该多爱惜着身子才是嘛。”看见他发辫里夹杂着些许白头发,我忍不住开口。



“你以为都跟你似得,也不知道偷着吃了什么灵药,分明和我同岁这些年却不见你有什么变化。”



允祥说的话有些夸张,不过我也的确纳闷过,无论别人看还是我自己看,我都不像四十岁的人。别说白头发,就是皱纹也是没有的,要知道我根本就不会保养,而且这个时候保养品……我不是瞧不起哈,只是不习惯而已。最多就是吃点燕窝,再不就是胤禛给我吃的那种补药了。正出神着,后背被人拍了一巴掌,差点没站稳,猛回过神。



“你要再不说话,老十三就真以为我偷着给你吃什么仙丹了。”胤禛煞有其事的看着我。



“就是有仙丹也不见得都是好的,否则干嘛就给我一人吃?哦,等改明儿你们都老了,单我一人跟天山童姥似得让你们笑话?”



“天山童姥?”允祥还是那么有求知欲。



“都多少年了你还对她那些话有兴趣,走,进暖阁里去坐着说话。”胤禛说完拉着允祥抬脚走进东暖阁。



说了一会儿朝堂上的政事,允祥突然一转话题,“才刚进宫时遇到尹继善,苦着一张脸,我便和他多说了几句,原来是为四哥赐封他母亲的事儿。他老爹知道了把他臭骂了一顿,说是尹继善专程恳求万岁爷讨来的封,为的就是存心用万岁爷来压他。”



“哼!”听完允祥的话,胤禛不禁冷笑一声。



雍正元年有一个进士叫做尹继善,入朝以后一直深得胤禛欣赏,前几年放了云贵总督。不久前回京述职,无意中流露自己的母亲因为是妾室,在家中没什么地位,如今自己儿子做了大官。按理是可以请封,但是偏偏尹继善的父亲,大学士尹泰非但不同意,还把自己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于是尹继善的妈妈只有在家里继续像仆人一般伺候老爷太太。儿子孝顺,可遇到这样的老爹,没办法。



“之前元长进宫问安,我问到他的家人,方给我说了一些。这个尹泰,若不是我看重他儿子,他只怕也做不成这个大学士,竟如此不讲理。”胤禛说着,扭头看向我,“你不是一直想代笔?今日就让你帮我拟份诏书。”



这些年来,虽然我的字还是比不上胤禛,但是自认为也算能拿得出手的,所以平时总希望能帮胤禛分担一点简单的事情,比如拟拟折子什么的。可他总觉得这样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掌握,于是我一直没有机会,今天居然让我起草诏书,这种东西很有可能就是传家之宝啊!保存到我那个年代就是文物啦!



听到胤禛发了话,兴奋的取过笔墨纸,一本正经得趴在几上准备写。



“你知道我要你写什么?”胤禛疑惑的看着我。



“跟你这么久我基本上就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瞧好吧您呐!”说完咬着笔杆子打了打腹稿,提笔开始写下我的“圣旨。”



不一会儿工夫觉得差不多了,拎起来摆在他们面前,允祥小声念了起来:“大学士尹泰你听着,朕如果不是看在你的儿子继善聪慧能干、忠心耿耿的分上,就不会封你为大学士。没有你的小妾徐氏,就不会有继善,现在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你要先向你的妻子徐氏三叩头,然后再谢朕……”



“怎么样?还合心意么?”我得意洋洋得趴在几上瞅着他俩,允祥的眼睛瞪得比较大比较圆。



“哈哈!”一直不吱声的胤禛突然朗声大笑起来,“写得好!写得好!我看一个字都不用改了,就这么发吧。”



得到最高领导人的肯定,心里开了一朵大红花,这个就是出自我手的传世之宝哇!



“苏培盛!”



“奴才在。”



“你亲自去一趟,回来把情景告诉朕。”



“嗻。”



“等等!”我肚子里的坏心眼部分再次灵机一动,急忙叫住转身要走的苏培盛,“这种封赐内命妇们是不是都该去道贺顺便观礼呢?”说着冲着胤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允祥,看见没?这就是女子啊!”不愧是胤禛,一下就听出我的意思,这道圣旨那个大学士关起门来自家人听也太没有杀伤力了,给他弄成一个满城皆知的“人物”不是更好?



“瞧你这样夸人家,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装作腼腆的模样在胤禛身上蹭了蹭。



“苏培盛,就照这个意思,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



“嗻。”苏培盛应了一声,从胤禛手中取过我的“墨宝”躬身退了出去。



“四哥,那我也去瞧瞧。”允祥傻呵呵一乐,也站了起来。



“身子又不利索去凑什么热闹?”我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心里不平衡,我都没得去……。



胤禛也道:“是呀,你腿脚不便何必专程跑去呢。”



“呵呵,不打紧,不过顺道而已。”



最后允祥去“观礼”了,同时去得还有朝中大批的内命妇以及王宫府的格格们。苏培盛回来后一边回禀,一边还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结果就是那位大学士尹泰当着众多的同僚、学生,以及女眷的面,要丈夫拜妾,却又苦在不能抗旨,规规矩矩磕了三个头,我估计他起码好几个月出门都不敢抬头走路了。



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皇权有时候也并不是完全都是坏的,这次我借胤禛得名编导了这样一场闹剧,除了觉得有意思,更多还是骨子里的现代女权思想在作祟吧。



小小的一出闹剧暂时缓解了我一直纠缠在福惠病重中的难受,很快就是重阳佳节,也是福惠七岁的生日,我希望在这之前福惠能快点好,一切都快点过去。



福惠小小年纪便失去母亲,家中亲人又悉数整饬殆尽,胤禛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自然是满满的爱怜与愧疚,总是尽可能对他好,弥补这懂事的孩子所失去的东西。除了破例在给福惠的赏赐中使用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鹅黄色,还开始为这个不满七岁的孩子分配属下人。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宇内同庆,普天下一片祥和。



天上的云却厚厚重重,压得人透不过气。



年幼的福惠没能再和我笑傲紫禁城,也没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愿望和寄托。



寒冷的风让人一阵阵发噤,本来病情已经有所缓解的福惠,突然在睡梦中安详得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一句话,那么快……那么急……。一切一切刚刚开始的美好再次顷刻间化为虚无。



胤禛失去了儿子,我却……。这个与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却仿佛带走了我的生命,伤心到了极致原来流不出一滴泪。我躲在屋里,固执的认为只要我不出去,福惠就在另外的一间房里睡着,没有离开。



我知道福惠得死对一贯好强好胜,不肯有半点情绪外露的胤禛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连续失去两个儿子,他内心的苦楚和悲伤一定也难以适从,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因为我病倒了。我经历得太多,失去了太多,在听到他要照亲王例殡葬福惠的消息后,我的承受能力瞬间瓦解,这场病,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我的内心。



很多人飘散了,在我本不该存在的生命中消失了,以后永远不会再来了,但他们却永远的停留在心中。



现在,我的世界一片空白。



 



【第九十五章】



在我抱病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本来就为福惠离世而神伤的胤禛越发伤心的事情。



湖南有个读书人叫做曾静,因为科举考试时成绩劣等被革退,于是放弃了举业在当地做了教书先生,失意无聊中培养出道听途说这一爱好。虽不及我那个时代红极一时的宋大嘴,但也属于八卦先锋一派的佼佼者,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一愤青。从雍正五年开始断断续续写下一些抒发愤懑的“悖逆”文字,今年更是开了大染坊,对象直指当朝皇上,我的夫君胤禛。



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给胤禛十分重用的一位汉族大臣——岳钟琪。说这位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是岳飞的后人,以岳飞抗金的事迹激励岳钟琪,说身为金人后裔的满洲人才是他的敌人,要他为宋、明两朝复仇。



高官厚禄的岳钟琪自然不会苟同他这种愤青行为,及时向朝廷上报,为了查实这次密谋,岳钟琪假意投诚,结果曾静也就不疑有它,大义凛然的把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和盘托出。原来不过就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花拳绣腿,不过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他列举了当朝雍正帝谋父、逼母、游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侫的“十大罪状”。



此案一发,朝廷乃至整个天下都是一片哗然。



我不由想起记忆中一些电视剧里面的情节,说是当年康熙老爷的遗诏本是写“传位十四子。”结果被雍正皇帝在“十”字上多添了一笔改为“于”。于是,大位遗诏变成了“传位于四子”。以前我对这样的情节不过只是看看,信不信的没有研究过。且不说我如今是亲眼目睹了当年那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就是清朝皇帝遗诏向来分为满文和汉文两部分,就算改了汉文部分,满文部分也绝对没得改这一点,也决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



一切纯属无稽之谈,更别提后面的系列“罪状”。



但是我相信是因为我看见,天下芸芸众生,那些迷惑于这个当年突然在九龙夺嫡中冷门胜出的皇四子的人;那些迷惑于儿子刚登基,素来不合的母亲便突然离世的人;那些迷惑于当年力保胤禛登基的年羹尧、隆科多等大臣相继被诛的人;那些迷惑于八阿哥、九阿哥等等弟兄一一被黜去世的人呢?



胤禛是我最爱的人,但不代表在我心里他就是十全十美,我知道他有缺点,他自负、多疑、有时候行事过于刻薄,这些我看得到,别人也看得到。可他勤勉、耿直、行事果断、心思缜密、为人精明,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铁面无私。他还有可爱的一面,比如看折子的时候常常哈哈大笑,有时候还会在折子里面和大臣们开开玩笑。以前我和福惠想出一些搞笑的活动比如让他上树摘桃,假扮洋人等他都不会拒绝,甚至还招来如意馆的师傅把当时的模样画下来。



我爱他的优点,也接受着他的缺点,这样才是人,没有缺点的那是神。更何况他是一国之君,想比其他人,我更加能体会康熙老爷的那句“为君难”。



胤禛没有让我知道这件事情,他知道我会担心他,为他抱不平,如果不是玉致无意中向我透露,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