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婢 >

第59章

红楼小婢-第59章

小说: 红楼小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在这里闲聊,却说探春离开黛玉房间后,一人带丫鬟回到秋爽斋,坐着默默不语。

侍书素知探春心事,乃劝道:“一切都有老太太做主呢!”

探春听了,遣散屋中下人只留诗书一人在跟前,方苦笑道:“老太太素来不管事,能做什么主儿?何况我的终身由太太做主,与老太太有什么相干?自古以来长幼有序,何况二哥哥还没定呢。如今林姐姐有了人家,不知太太是否能达成所愿。”

她和黛玉同年,和湘云同年,比黛玉小二十来天,比湘云大了几个月,如今她们两个都有了着落,一个是大学士之子,过去便是四品诰命,一个是将军之子,亦是才貌仙郎,偏自己姐妹三人竟无丝毫动静,心中如何不对二人羡慕,又如何不为自己伤感?

只盼着王夫人早些全了心事,早点给自己一个着落,也好放下心来。

比迎春木头人似的的懦弱,探春精明果断,最是眼明心亮,早已看出府里入不敷出,心急如焚,可惜自己不是男儿,不能出去建功立业,王夫人虽疼她,到底因为赵姨娘几次三番地胡闹待她淡淡的,也不知道比起黛玉和史湘云两个,自己将来如何。

侍书叹了一口气,道:“晚些日子也未尝不可,我听服侍史大姑娘的翠缕说,史大姑娘常跟宝姑娘抱怨说在家里累得慌呢,想来也不是样样都好。”

探春冷笑道:“你听她胡说呢!婚事定了绣嫁妆理所应当,有什么累不累的?史侯家婶娘若是待她不好,她如何有机会跟着出去应酬交际?养成这副性子?又如何早早订下这样好的人家?亏她还处处抱怨。倒是我听说她为了给袭人做二哥哥的针线熬到三更半夜,史家婶娘不免有些怨气,定了亲还给表哥哥做针线,叫人知道怎么说?难为史家婶娘了。上回园子里做东,弄了螃蟹宴,事后史家婶娘跟着史侯爷外任,就没带她去。”

侍书叹道:“姑娘为这事愁得不行,偏史大姑娘身在福中不知福,这里虽然花团锦簇的天天吃喝玩乐不必做活,可长此以往,到底有什么好处?”

对于史湘云,探春心里十分羡慕,虽然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可到底是侯爷嫡女,比自己一个小小的庶女强了百倍,她叔叔继承了她父亲的爵位,为了颜面须得待她犹若亲女,故她才能得到卫家这门好亲事,即便抱怨史家婶娘,史家婶娘也只能打落了牙齿和血吞。

探春认为这些姐妹中,湘云是最自在的,当然,这两年黛玉比她更自在,以前自己并不如何羡慕黛玉,偶尔还有些怜悯,眼下却是羡慕到了十分,有圣旨赐婚,有大笔嫁妆,有嬷嬷教养,夫家位高权重,相公年少有为,还有桑家那样的人家作为靠山,一个父母俱亡的孤女能有这样的结果,真是祖宗积德,此生无憾。

看着窗外碧翠依旧的芭蕉,探春幽幽一叹,道:“想必林姐姐小定时一定热闹非常。”

这是自然,荣国府赫赫扬扬,周家蒸蒸日上,一个是国公府,一个是大学士,何况黛玉寄居在荣国府,本身又是二品官员嫡长女,有圣旨赐婚,还有桑家为亲,荣国府、周家和桑家这几家的世交故旧络绎不绝,都到了。

凤姐从年前就开始预备,各色妥当,贾母只黛玉一个外孙女,亲自出马指点凤姐,不敢有丝毫失礼之处,到了二月十二日,屏绽芙蓉,花开锦绣,其场面比过年时还热闹些。

因天气渐暖,虽未褪去冬衣,却已有春意。

贾母今日打扮一新,脸上皆是笑意,闻得桑母过来,忙命邢王夫人出去相迎,一时张夫人亦到了,不想永昌公主带着张氏也来了,唬得贾母急忙亲身迎进来。

永昌公主笑道:“我原许了给她做媒,不想圣人赐了婚,虽为她喜欢,到底该过来一趟。”

贾母忙道:“孩子小定而已,如何惊了公主大驾。”

说毕,忙往里让。

永昌公主抿嘴一笑,坐定后问道:“林姑娘在何处?”

贾母答道:“这会子在里头预备,若是公主想见她,我就打发人叫她来拜见公主。”

永昌公主听了,忙摆手道:“快别忙,今儿是她的好日子,不好先出来,等一会子她婆婆来了,咱们有见的时候呢!”说完,又跟张夫人和桑母说了几句话。

过一时,周夫人便到了。

周夫人来时已听周大学士说了周鸿来的信,信中所提之事出自黛玉之忧,周大学士的确不曾想过自己儿子一段举动,引得上皇和当今生了嫌隙,他本就在仕途上沉浮多年,片刻便反应过来,登时吓出一身冷汗。

周大学士这几年仕途平顺,官声清明,因他一直做纯臣,只忠君爱国,故上皇喜欢,当今亦喜,才能从上皇当政时平稳,到当今登基后高升,又因当今重用,所以不免有几分得意忘形,但是仍旧不忘记给自己嫡长子说一门没有什么权势的媳妇,小心谨慎如斯,满朝文武没有几个,若不是周鸿提醒,他真的没有想到上皇竟会不舍权势,到了双龙争天的地步。

周夫人回想着周大学士的话道:“林氏之女聪慧绝伦,且高瞻远瞩,堪为长媳宗妇。”

随着周大学士几十年风风雨雨,周夫人亦是读书明理,如何不知黛玉所忧,暗自庆幸黛玉提醒得及时,好让自己家先有防备,不然等到反应过来时,只怕家中已然倾覆了。

她原本觉得不论根基、门第、出身、样貌、人品、才华和嫁妆,黛玉都在赵小姐之上,且没有父母权势,也不会有娘家作恶,对周家有益无害,故桑隆来信后,她去见了黛玉一面,然后和丈夫商议,答应下来。现在,她觉得黛玉比自己想象中还好,倒是意外之喜。

周夫人一向认为,作为周家长子媳妇,不仅要有管家理事应酬交际的手段,还不能目光短浅,方能辅佐夫君教养子孙,不至于祸及家族。

对于黛玉,周夫人从先前的五分喜欢到了十分满意,在众人面前说不尽的夸赞喜欢。

贾母见她对黛玉如此,便先放下了一颗心。

余者人等有纳罕的,却也有羡慕嫉妒的,还有一干人不解婆媳自来是天敌,周夫人如何对黛玉极尽夸赞之能事?须得知道她今日在小定时夸赞黛玉,表明对黛玉十分满意,将来黛玉进门后她就不能说黛玉一句不是,以免活打了嘴巴惹人笑话。

周夫人明白众人心思,暗暗冷笑不已,谁说婆媳非得做天敌?婆媳为敌有什么好处?不过是使得后院乌烟瘴气,倒不如亲亲热热,共同教养儿孙,绵延阖家荣耀。

吉时一到,贾母命人请了黛玉出来。

黛玉一身儿大红衣裳,虽然穿的是冬衣,却不显臃肿,更觉风流袅娜,她朝上面的长辈们行礼拜见,一举手一投足说不尽的灵动有致,高华无匹。

众人顿时赞叹不绝,都说黛玉几个月不见,越发出落得好了。

周夫人听在耳中,自觉脸上更添光彩,忙含笑命人端上四个掐丝描金的锦盒,里头乃是文定之礼,不过是金戒指金镯子金项圈并衣裳衣料等物,又亲自将一支赤金凤头钗插在黛玉乌压压的头发之间,这方礼毕。

黛玉忙福身道谢,贾母命人将回礼捧上,周夫人收了。

到此时,周鸿和黛玉的婚事算是正式定下来了,只等着放大定并请期迎娶。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的流言都有看,我可以偷笑咩?以前长评求而不得,现在一堆一堆的^_^~~~~~~~~

另外,西皮和无西皮,大家都太捉急啦,我不会虐我家宝贝的,我是亲妈~~~~~~

这篇小说不仅仅是爱情神马的。

于连生,我想写的是候补小太监的悲剧。

赖家,我想写豪门的衰败,寒门的暴发,说真的,很明显的对比。

李三的粗线,这是个极普通的人,读书人和庄稼人之间,很现实,别插话,就算现在面对美人和丑女,男人肯定只会选择去探听美人的内在美,而不是丑女的内在美,所以现实的人总是不讨喜的。

李母也是矛盾人物,既伤于老公的酸秀才风格,又还想着子孙能考科举,李三没读书,其实十几亩地很不够的,要吃要喝要养家糊口,主要是,读书很贵的哟!

所以母子两个人身上有一种高人一等,因为雪雁毕竟是丫鬟。

不许打岔,贱籍包括仆从戏子乐户妓女乞丐流民等等,不够丫鬟在其中比较好一些,但也只是老太太和小姐身边的丫鬟,因为男主人身边的丫鬟可以随便上的。

雪雁很冷静很理智,她心态大,眼光也比古代长远,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对她的眼光失望。

有木有人发现我写周鸿和李三两个人是明显对比啊,前者是因为诗词而了解,继而倾慕,后面是因美色而动心,进而那啥啥,但是周鸿是绝对的楠竹,黛玉的。

还有就是本文绝壁和一般红楼同人文不同的是,嘿嘿,佛曰不可说,绝壁出人意料!!

还有就是说看到黛玉出嫁就不看的亲,拽住,黛玉婚后占一半篇幅捏,偶这文是双女主啊,不许走开喔!


44第四十四章


大定即纳征;乃是下聘之意;男方皆在大婚前一个月请媒人和全福人送聘礼和聘金等物,因为黛玉此时年幼,离大婚尚远,故眼下暂且不放;等及笄之年方下聘请期迎娶。
又因今日是黛玉的生日;文定之后;周夫人命人送上一套衣裳,一双鞋袜;一百笀桃和一百束上等银丝挂面;众人此时方知;俱笑道:“真真是巧;既是好日子,又是生日,竟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忙忙地都命随侍从备用礼物中挑出一份笀礼来。

黛玉含羞带怯地一一拜谢,叫雪雁收了。

永昌公主命人舀了两个荷包,荷包里各装一件小巧玉器,给黛玉作礼,因向贾母笑道:“今儿是花朝节,百花生日,倒真是个好日子,这么个伶俐人儿,莫不是天上的花神下凡?”

贾母听了十分谦逊,道:“公主过誉了,生在二月十二的人何止她一个。”

永昌公主笑道:“虽说生在这天的人也多,可是像令外孙女这样好的却寥寥无几。常闻人说你们府上的园子十分精致,趁此机会,不妨一游如何?”

贾母忙站起来道:“荣幸之至。”

复命邢王夫人在前面引路,等众人往退居之处更衣之后,自己作陪,去大观园里游玩,早有人先飞奔一步,各处吩咐一番,又命若宝玉在,请出去,以免冲撞各家女眷等等。

因今儿是黛玉小定,宝玉十分烦闷,早被贾珍等人拉去吃酒看戏了,倒不在。

众人以永昌公主为首,坐着小轿,从园门进去,右边东南角便是怡红院,左手第一处则是潇湘馆,便过了沁芳亭,穿了翠烟桥,先下了轿子去潇湘馆,走过石子漫的羊肠小道,梨花如雪,芭蕉如蜡,又有清泉潺潺,修竹亭亭,不觉称赞不绝,道:“好个去处!”

待进了潇湘馆,人多屋小,一时都在院中赏玩,独永昌公主并桑母张夫人周夫人和贾母等年老位尊者进去小坐一回,却见西茜纱窗下,墨香满屋,永昌公主不禁问是何人所居。

贾母答道:“因娘娘下了谕,叫姐妹们住在园子里,玉儿心疼我仍留在我那里相陪,这里便与她做了书房,偶尔闲了过来顽一会子,并不住在这里。”

时值雪雁和汀兰等人端上茶来,黛玉亲捧奉给众人,周夫人早知不仅荣国府里的姑娘住在大观园里,还有贤德妃的兄弟亦在此,闻得黛玉只做书房而非卧室,既不违谕,又谨慎从事,心中十分满意,接了茶,含笑道:“做书房倒好得很。”

永昌公主指着她笑道:“你吃了你媳妇的茶,能说你媳妇的书房不好?”

众人方想起是黛玉亲手奉茶,一时都笑了。

雪雁听了,感慨万千。

出了潇湘馆,游过紫菱洲缀锦楼,出来过了蜂腰桥,顺势往北,环绕一周,众人往各处赏玩一回,至东边栊翠庵止,独避开了宝玉所住之怡红院,出了园子,皆叹为观止,向贾母道:“真真是搜神夺奇之至。”

荣国府诸人闻言,自觉面上甚有光彩。

雪雁心中暗叹,耗资百万构得此园,怎能不是女孩儿们的世外桃源?

周夫人从荣国府回来,等到周大学士下了朝,方将白日之事说给他听,末了道:“咱们这儿媳妇书房里的书只怕比咱们家都多些,莫不是林大人只把书留给她了?难怪性子如此聪慧,能从一点儿动作中揣测出朝廷动向。”

对于黛玉私议朝政,加以提醒,周夫人并不厌恶,反而又喜又叹,皆因他们家自来有规矩,凡是主妇须得读书明理,并知晓外面风向,并不仅仅只知道管家算账人情往来,因为只有如此,方能在外面应酬时,知道该和何人亲近,和何人疏远,或者从其中探知一些蛛丝马迹,再告知夫君,朝堂上小心,以免惹祸上身。

周大学士疲惫地揉了揉眉头,道:“据说当年林大人无子,乃当儿子抚育教养,自与寻常女子有所不同。我这几日明里暗里地留心,朝堂上上皇的人果然和当今的人角逐起来了。”

唬得周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