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其实你蒙蔽世人 >

第2章

其实你蒙蔽世人-第2章

小说: 其实你蒙蔽世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个职务对于沈家铭来说也是一次冒险。在他四十三年的人生经历中,只有两年是在中国大陆,而且是就职于外国公司管理的企业。昆仑饭店对他毕竟太陌生了,他只身一人从另一个世界走来,他在这里的孤独几乎注定。尽管每个人都在回避冒险,但我还是在一九九三年的腊月三十那一天,心存犹豫地同意人事部与沈家铭签订了聘用合同。

合同规定:乙方到职后,需经三个月试用期,在试用期甲方有权提前十天通知对方终止合同……

八个月之后,沈家铭死了。

沈家铭死后,我听到和看到的,是很多很多的惋惜之声和怀念之情,这让我在悲伤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欣慰,因为这证明他确实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他那么迅速地接受了我们的许多习惯和原则,接受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程序。他和很多干部——北京的和上海的,同级的和下级的——混得很熟,成为大家当中的一个。在这八个月中,我能感受到他行事的谨慎,和对融入我们这个集体的渴求。

在这里我不能不为我们这个集体拥有这样的包容性感到骄傲。在沈家铭适应我们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适应他。我们很多人真诚地给过他温暖和支持,对他的缺点则表现出必要的谅解和耐心。

八个月来他做了什么呢?他使宴会部的厨房力量得到了加强,并且开始着手灶具设备的更新换代。沈家铭计划在九月至十月间推出全套新的宴会菜单。桔泉餐厅正式更名为东京料理,改善了厨房和前台的管理,出品和服务的质量明显好转,营业额数倍增加,新设的寿司吧也告成在即,大有再度辉煌的势头。丝路餐厅更是脱胎换骨,摇身一变,由敦煌佛窟南渡,成了满身法国殖民地痕迹的“芭蕉别墅”,准备和北京唯一经营越南菜的西贡餐厅,争一步之短长。在清理沈家铭的遗物时,我们还在他的宿舍里,翻出一份卡拉OK歌厅的酒水推销方案……他的政绩不必一一评说,总之这些天沈家铭和我们一起,在这些方案和计划的无数细节中忙碌。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我们安排他从职工公寓迁进饭店的客房,他谢绝了,我们破例允许他免费使用健身房和游泳池,但他一次没有去过。

看上去他在昆仑是愉快的,他对国外的家人表达过这种愉快的心情,在发生车祸的那天中午,还对我们培训部的经理说起他如何喜欢北京,喜欢昆仑,打算在此定居下去,了此一生。培训部经理不信,两人还打了赌,约定三十年之后再定输赢。

但是几小时之后他就死了,意外而且突然,震惊了我们所有的人。当天晚上我的同事从山西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使我彻夜未眠,因为他们去山西考察是我同意的,所以对他的死我似乎负有责任。他是在对生活和未来抱有美好憧憬的时候死去的,这使他的死显得格外不幸。

他在山西不止一次地和同伴津津乐道正在装修的越南餐厅,那餐厅还有一个法文的名字叫做“情人”,他显然是爱上这位“情人”了。他们“恋爱”有日,却一直不知道她出嫁时将是怎样的新装。我们曾经互相承诺,我向他保证将把她装饰得异彩夺目,他向我保证餐厅的菜品好吃。这位“情人”还未出世,已经被我们想象得风情万种。今天,“情人”终于打扮停当,出来见公婆了。她的姿色让人为之心动,这种心动又充满了伤感和遗憾,因为最钟爱她的人已经无法与我们同叹一声,迎接她的降生了。

沈先生当然也有很多缺点,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与我们的感情交流方面,都有许多可以指谪的地方。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是不能在死者身后指指点点的。在这篇悼文将要结束的时候,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毛泽东主席写过的一篇著名的悼文《纪念白求恩》。白求恩是为共产主义的事业牺牲在中国的,而沈家铭是来中国打工挣钱,死于意外事故的,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之间唯一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同是始于加拿大,终于五台山罢了。不过,就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沈家铭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从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加入我们的行列,为我们的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应当真诚地悼念他。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七天之后才可以安魂。到“满七”的这天,死者的灵魂是要回到生前的居所向亲友和他的用物告别的,所以这一天亲友们必须把他的房门敞开,让他方便出入。但在九月十五日这天的夜里,并没有人留意为沈家铭开门,所以宿舍楼沈家铭隔壁香港厨师养的那两条从来不叫的狗,竟反常地狂叫了一夜。第二天不少人低声猜测,说一定是沈先生回来了。沈家铭多少是有些信佛的,以佛教的圣地五台山作为终结之地其实是他的造化。现在,他的姐姐带着他的一撮寒灰回到加拿大去了,但我相信他的灵魂最终会实践他生前的愿望,姗姗地留在北京!

佛教是讲轮回转世的,如果真的心诚则灵的话,我们会看到他的来生。

5。往日情怀

人常说,只有少年的朋友,才能成为一生的朋友。

我与孙伟自小为友,以文相交,皆酷爱写作,但只能仰望星空,未能脚踏实地。之后各投所向,聚少离多。转眼有年,孙伟已赫然成为新闻大家,位高人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影响社会,助力国家。从他的文章及作为上看,料其学养既高,城府也深,体制内外,不仅可以脚踏实地了,而且俯仰通达,为世人所羡。

一日,孙伟偶闲,与之聚笑茶饭之间,忽闻人民摄影出版社即将呈现一部孙伟摄影大集,甚为惊讶。急索先睹为快,果然叹为观止。作品虽为业余之乐,却有大师风范。大师者,心灵也,品格也,非技巧能及之。孙伟足迹五洲,用常人目光,拮取非常境界,无论残垣余辉、旷野树影、彩虹飞瀑、田野静谧、人物百态、动物一瞬……皆呈现出一种最自然、最纯净、最生动、最平和的表情,在此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妖孽四起、乱象丛生之时,已非人所常见,足以直击身心!这让我再次感受到,创作的至高境界,确实离不开“情怀”二字。

我们所崇拜的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那些给予我们安顿和启发的作品,无不充满了深刻的情怀。敬天地、敬神灵、敬祖先、敬法则、敬他人、敬万物,于是有了情怀,有了感天动地的作品,有了影响未来的大师。现在不同了,今天的文化主流,已经仅仅是娱乐,是造假和造作,是感官的消遣,是消遣者点唱的狂欢。天地、神灵、祖先、法则、他人、万物,都不敬了,敬的只是点唱者兜里的金钱。这几乎是文化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时期,大师不见了,精英不见了,庄严不见了,思索不见了。因为,谁还在乎情怀?

就在这一天,偶然的,我看到了《点亮视界》,我的心里忽然流泪,因为我张惶无错的灵魂,得到了瞬间的抚慰。

6。我们需要正义和秩序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方水塘,人则是游弋在不同水域的鱼,每一种鱼都有相对固定的生活状态和生存规律。

而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中,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不甘安分的鱼,满怀期冀与侥幸,上下游动,越界出位,企求更加理想的生存空间,毁坏原有的社会规则,蔑视他人的平等权利。

警察的职业角色,正是规则和权利的维护者,但作为生存着的个体,那份鱼的躁动同样也会滋生。由于职业的便利,他们可以潜至普通人无法抵达的层面,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常常轻而易举。在异化扭曲的威胁下,抵制诱惑,保持心态,忠于职守,匡扶正义,显然要经历无数跌宕起伏的心灵搏杀,这也恰恰构成了公安文学特有的魅力。

涵子作为一个有着警察经历的作家,以这部《碎月无痕》将读者引至这方塘水的深处,让我们观摩到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某个角落,体味到公安干警在复杂环境中自我锤炼的可贵品质。

公安文学中的人物和故事总是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但主旨不外邪恶的最终毁灭、正义的最终胜利,不外执法者与违法者的激烈角力。令人感慨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安文学作品中,违法者的身份越来越高,不乏“市长”、“书记”、“总经理”甚至“公安局长”等等原本扮演执法者角色的人物。这大概正是转型社会中少数躁动的鱼类越界而游的真实再现。我们于是看到,水因此而更加混浊,因此而波澜迭起。涵子试图在这方风生水涌的池塘中以丑恶反衬美好,以黑恶势力的强大阴险,表现美丑撕杀的惊心动魄,表现光明到来的动人和不易。《碎月无痕》因此就成了一面镜子,它告诫人们——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社会精英——在纸醉金迷中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而要担起维护正义和秩序的使命。我们应当感谢涵子,她成功地表达了这样的意义。

——《碎月无痕》序

7。小资写书,不看也成

泓默是一个小资,很标准的那种。

小资什么模样,各有各解。以我的印象,必是一个白领、且为女性(老爷们也小资就有点娘娘腔了)、有点职场业绩、男友一般应是搞IT的,猫比男友更为重要。平时爱在三里屯或什刹海那类地方,很把喝下午茶当回事的;穿戴质量尚在其次,小处的花样才当作主题弘扬;常吃西餐或泰国菜,饭间喜谈村上春树或王小波。据说最近改了,又开始看海岩了。

谁看海岩,别不要脸了。

跟我说这话的人,就是泓默。

泓默在京城堪称一款知名小资,编知名的杂志,办知名的晚会,身边知名的人物总是风流云聚。最独特的,她还热衷亲热那些名猫名狗,为它们跑媒拉线,其行经有点近似“老鸨”。

最近泓默写了一本书,从书名到内容,都很配合上述品行。她把和她一类的人物写得入木三分,我估计销量应会不错,因为现在还看文艺书的,主要就是小资一族。

可惜前阵布波族炫进了时尚空间,小资这词儿有点落伍,所以泓默和她的猫都有一点怨妇的神态,不知是否反映到这本书中。但无论泓默和她的猫情绪低落与否,这本书仍然荟萃了不少时尚因素——不厚、精美、文字轻松智慧,是小资们喝下午茶时放在膝盖上的饰物;放在家里的床头或餐桌上,也是一个不经意的陈设。书的功能在这个时代多样极了,但你必须精心选择,如果你在膝盖上或餐桌上放一本沉重的厚书,史诗那种的,没人觉得你深刻。

于是,我吹捧泓默的《小资猫女郎》。

你只管去买,看不看都成。

——《小资猫女郎》序

8。潘岳诗文褒贬

我与潘岳,早年为友,来往不多。道他常自诩人生坎坷,其实早已少年得志,年纪不大便官居上品;又知他喜欢舞文弄墨,偏爱五言七言,但多少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幼稚,这年头老大不小了还写诗,不幼稚么?

潘岳每有新诗,必送朋友先睹为快。我总是奉命研读,却苦于无动于衷。虽叹此友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以及诗人的豪气,都很了得,但觉字里行间过于慷慨激昂、直抒胸臆,作为一个在朝为官的人,如此不知韬光养晦,不幼稚么?

潘岳的诗不能说不好,但用文言古韵表现代之事,感时事之慨,我等凡人不免拗口难读。潘岳第一次令我动容的,其实是他的散文。一篇《攀越雪山》,写得何其好啊!顿觉幼稚之说原是大大的冤案。《托起草原》也很精彩!《蜀南竹海行》亦颇传神!潘岳的散文几乎篇篇都好,因为这些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诗文已然久违,一朝得闻顿觉满耳轰鸣,发聋振聩,瞬间可令狭窄的胸襟变得博大,短浅的目光变得高远。历史荣辱、国家成败、文明兴衰,也都重新变得引人注目!让人思想万千了。

还因为他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年轻,让我突然记起也曾有过的少年激情。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总与红色理想,山河壮志,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信念,密不可分。随着容颜老去,世事苍桑,理想之火渐渐低迷,人也大都变得消极和委琐了,而让我格外惊讶的是,潘岳竟然没变!

时光的“锻炼”使很多人退隐为仙风道骨的“山人”,堕落为只问五谷的“俗人”,但是潘岳,依然像我们年轻时都曾渴望的那样,执著于做一名被社会和民众所需要的“儒者”。这是我在潘岳的散文中分明看到的情怀。沿着这样的心迹线索重读他的诗,成见中的幼稚已荡然不见,只见到一腔热血,一以贯之。我承认,像潘岳这种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心态,这种共产党人传统的自信和骄傲,这种对民族对历史的舍我其谁的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