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清越明-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啊,我们一百年后的人,也有可能顶不住现在的细菌。时间旅行真是不好懂,我们明明已经在进行了,可我还是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有疑问。比如回去的时候,要不要进行消毒?就像宇航员回到地球要隔离一样。”
“你的问题越来越理科化了。”万仞山笑笑。
“还不是受你影响的。对了,以后别再说理科文科了,分科教学是教育史上的耻辱,你觉得呢?”杨柳道。
受到杨柳的表扬,万仞山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知道如何回答呢,所以他只有连连点头。
“这个地方怎样?”万仞山见四处无人,看着马路对面的一间民房道。
杨柳看了看四周的地形:“这好像地势比较高,你看这里的围墙好像比正门那边的要高。”
万仞山闻言目测了一下,果然如此。
“我们要进行这个工程,就要选一个外边的地形低的,这样才能尽可能缩短时间。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想办法阻止他们进行挖掘。”杨柳补充道。
“怎么阻止啊?煽动一群人去抗议?弄不好出人命怎么办?”
杨柳道:“再看看,如果这里不行,那就只有那边的拐角才可以了。除此以外,其它地方太远,行动起来不方便。”
走过围墙的拐角,两人看到与刚才那条路几乎成垂直的另一条路,这条路明显偏低。
万仞山指着对面的民房道:“好,就这间了。我们去租下来,然后雇几个人来进行。”
“不知来不来得及,关键还是要想办法阻止里边的行动。”杨柳低头思考了好一阵,道:“有了!我们分头进行?”
“不,我要和你在一起。”万仞山觉得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和杨柳分开,十分不放心,刚想这么说着,忽然想到,如果是和平时期呢,自己又愿意和杨柳分开么?
杨柳一时间没想那么多,只当是两人从遥远的年代来,自当一块行动,所以当下同意了他的建议。
“怎么办呢?”杨柳道。
“记得外国有一个故事,说是要保护一处名胜古迹,但那个古建筑的所有者想做某种不利于古建筑的行为,有良知的市民看不下去,所以……”
经过万仞山的提醒,杨柳也想到了:“对啊!就这么办。以王府的直接继承人出面,主张权益,打输了就换一个原告,折腾死他们。不过,现在整个国家都在外国侵略者的口中,又怎能独善其身?唉,没别的办法,试一试啰。”
于是两人回到王府里,找到少王爷,耳语几句。
少王爷纳闷地问:“这行么?”
万仞山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怎么样都要试一试。”
少王爷虽还带着疑惑,但也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听从两人的这一离奇的办法。
于是,以少王爷为原告,连夜进行了一场官司的受理。在万仞山和杨柳两人眼皮底下,在官府的介入下,进行了诉前财产保全,官府派人把挖掘地窖的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官司没有打完之前,不得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行动。
待两人走后,老外对一向唯唯诺诺的官员进行了抗议。官员笑眯眯地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您瞧刚才那两个,看起来是下人吧,但他们又会几国外语。您可能不知道,在我们这儿,不是有背景的,或是有钱的,怎么能去学这些在敝国用不着的语言呢?刚才您还告诉我,他们的英语是纯正的,也许您说的,比您说的还纯正可能是抬高了他们,可那不就说明他们是出洋学的嘛。不然,在敝国,怎会有人教得这么好呢。”
洋人听得点点头。
那官员继续卑躬屈膝地道:“以他们的背景,小人不敢说他们隐身于王府里有什么用意,但总不会有什么好意吧。而且,您也看到了,王府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到天亮就可搬完了。咱在这做做样子给他们看,也好让他们放心。到明天一早,把他们都赶走,我们也走,你们怎么挖,就是你们的事了。”
洋人听得也有些道理:“嗯,是有些道理,一个晚上,也不怕它飞了。”说罢,他对那译员道:“时候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得赶紧过来。”
译员早就有些哈欠了,听得这样吩咐,自是乐得回家。
待译员走后,为首的洋人回头对另一个洋人道:“中国人向来都是神神秘秘的,我们得提防着点。你派些人手,在附近转转,看看他们有什么诡计。”
“他们能怎么样?皇帝都得乖乖地听话,一些小人物,又能怎样?”那人一脸的不以为然。
“还是小心些为好。他们的文明有好几千年,总不见得是假的。而且,瞧瞧这些年来的那些起义,他们的人们也是不好惹。不说别的,就算是找些人到王府门外闹事,也要节外生枝了。”
这边,万仞山和杨柳两人趁夜包下了那间看中的房间,然后找来几个外地的民工模样的人,连夜开工,进行他们秘而不宣、却又自以为十分正当的行动。
看着工人们热火朝天的样子,万仞山和杨柳的心情十分激动。杨柳非常高兴地用法语道:“只怕天下没有人能想到你这一招。绝啊。”
万仞山笑笑:“嘿嘿,这也不是我的发明,如果不是对抗日战争有点了解,怕是不容易想到的。”
两人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两人的计划实现了么?
请看下一章。
第十四章 见老将军
杨柳道:“地道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一大运用,你把它用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尊重前辈啊?”
万仞山正色道:“往大里说,王府的财产也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为了国家的利益,顾不了那么多了。”
万仞山想了想继续道:“从这里到那边,少说也有几十米,可能近百米,工程量很大。土方也不少,白天目标太大,所以晚上一定要快。”
“我们要不要用经济的方法刺激一下工程进度?”杨柳对这个计划很有兴趣。
“也只好试一下了。”万仞山决定去包里找那杨诚森昨天硬塞给他的几枚银元。
过了一会儿,杨柳看见万仞山一脸的严肃走出来时,感觉事情不妙。
“那几枚银元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放在包外边,跑来跑去弄丢了。现在怎么办?”
“这可不好办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一下子去哪里弄些钱来?”杨柳也有些急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似乎传来一阵喧闹声。
二十世纪初不比二十一世纪,晚上特别是子夜时分是没有什么夜生活或夜间活动什么的,所以两人都觉得奇怪,那些请来的人都不由得停下了,显然他们对夜间的这种声音也有些不适应。
万仞山道:“你们继续,我出去看看。”
事情紧急,万仞山没有多想,连手中的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这么拎着包转身跑向门口。杨柳跟在后面。
只见门口闯进好些洋鬼子,手中拿着长枪,对准了两人。为首的正是夜间所见的那几个洋人之一。
那为首的洋人看着两人,又看见了几个农民在挖地道,气急败坏地道:“你们果然不怀好意。”
“那是我们国家的钱,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维护自己祖国的权益。”杨柳不知是正气使然,还是在故意拖时间,总之连万仞山都不明白杨柳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上纲上线的话。
那洋人显然也被吓了一跳,但他显然并没有把眼前这两个异国小个子放在眼里:“你们向上帝说去吧。”说罢,一扬手,几个士兵都拉了一下枪栓,其中有一个似乎有些性急,已经放了一枪,但是没有打中任何人。
万仞山只觉得旁边好像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农民工要过来扶自己,但还没等他摆手表示拒绝,就一阵眩晕,昏了过去。
待万仞山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又是些摇摇晃晃,他勉强站住了身子,发现四周已经换了个场景。
刚才还是在北京老城区的一间平房里,现在却到了山里。就和他第一次穿越时空一样,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因为山里的地形都差不多,所以他不能肯定是在什么地方。
回过神来了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杨柳:她在哪儿呢?
万仞山四处看看,发现杨柳就在他身后不远处,静静地看着地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万仞山走过去:“你没事吧?”
杨柳摇摇头。
万仞山这才开始理一理头绪:刚才好像是那些洋鬼子要开枪,然后他就晕倒了,现在他当然知道并不是因为中枪,因为他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痛感。
“刚才你扭转了时空?”万仞山问。
杨柳点点头,还没有说话。
见杨柳这个样子,万仞山绞尽脑汁去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杨柳这般模样?
细细回忆以后,万仞山明白了:杨柳是在担心那些他们请来在屋子里挖地道的同胞。
“历史没办法改变。所以他们的命运应该是与我们无关的。”万仞山只好这样安慰她
“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挖地道,他们就不会出现在那里,自然也不会被洋人给发现。”
“但如果他们因此而死了的话,时空就会有两个结果。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杨柳十分地纳闷。
“也许,那些洋人见我们消失了,吓得连枪都不要了,全都跑掉,所以那些民工都安然无恙地离开了,他们只是浪费了一些气力,挖了几方的土,对历史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只要有可能,万仞山就会想尽一切说法,去替杨柳说话。
杨柳还是没有走出来:“那万一那些洋人被吓坏了,拿着枪乱开一通,又会怎样?”
这下问得万仞山哑口无言。
过了半晌,万仞山才道:“应该不会吧。就像我们救的那个小孩子,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时间旅行,那个小孩子就不会因为我们的奇装异服而好奇,所以就不会跑过来要和我们拥抱,自然就不会被奔驰的马车威胁生命。而我们救了他,对那时的社会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不算是改变历史。”
“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是不是害了他们。”
“国家都保不住了,昔日的统治集团要靠出售祖屋才有饭吃,普通百姓的生命更是不消说了。没有这件事,也会有其它事的。”
杨柳长吸了一口气:“好了,以后我们别再讨论这类问题了,就当它不会影响历史好了。”
见杨柳走出阴影,万仞山也松了一口气,换个轻松的话题问道:“现在我们在哪里?”
杨柳看了看附近的地形,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口中嘀咕道:“怎么回事,出错了?还是分辨率不够?”
她拿着一个小东西看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向右手边指去:“走,我们往那边走。”
万仞山看这条路不是很宽,周围也是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可以参照的东西,只好跟着走下去,心里还在想:这里会是什么地方呢?还是刚来的时候么?
正在想着,后边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隐约还可以听到人语声。
两人不由得停了下来,侧立路边让道。
两个年轻武官骑着马在前面开路,后面是一辆马车在急驰着,周围有不少骑兵护卫,看样子是可能是一个重要人物。
其中一位年轻武官似是见两人衣着有些不同寻常,所以停下来,问道:“两位是哪里人?”
杨柳道:“小人是桂林府人,听闻家兄前来出征,未能赶上,所以前来龙州厅帮忙。”
“你家兄长是谁,在哪路将领手下?”
杨柳正要作答,后面的马车已然赶到,停了下来。只见马车里的帘子掀了起来,一个头发、胡子都已发白、大约近七十岁的老者探出头来:“前方有何事?”
“回将军,有两位要去军队找兄弟一块儿打仗的年轻人。”
“噢?”老者有些奇怪,下了车,走上前,打量着二人。
万仞山被看得有些紧张,杨柳却是已经大方地道:“您是冯老将军吧?晚辈拜见老先生。”
万仞山虽不明所以,也跟着做动作。看这位老人家慈眉善目的样子,应该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吧。
“你认识我?”老者一脸的疑惑。
“前辈从家乡广东钦州赶来,一路辛苦。晚辈觉得国家有难,所以想出一份力,望前辈成全。”
听杨柳这样说,万仞山不禁纳闷:“钦州不是广西的么?”
杨柳道:“在清朝,钦州是属广东管辖的。”
万仞山恍然大悟,哦地点点头。
对于这年轻人对老将军的故里属于哪个省都不知道,而且两人谈话中不用“大清”的称呼,一群人颇有些惊奇。此时的社会上除了官方的称呼以外,民间如果不用官方称呼,就必然会用蔑称,至于这种中性的称呼,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是以一时都无法适应。
但那老先生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小节,点点头对两人道:“那好,这条路直通前线,你们快些跟上来吧。我还有要事,就不陪你们了。”
“冯老先生请。”杨柳行个礼道。
一行人正待离开,忽然两人听得一位军官对一名士兵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