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94章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94章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的里面完全是由牛皮缝制而成,外面则挂满青铜甲,这些甲片如鱼鳞般连接在一起,的确是刀砍不进,箭不能伤。

而战马的胡甲也是同样的出色,它由五个部分组成,在马的两侧,各有一片甲,一直覆盖到马头,另一片甲放在马的臀部,和两侧的甲片系结起来,这片甲片上留有一个洞,以便马尾冲里面穿出来,另一片甲则放在马的胸前,再在马额上放一块青铜,把它系在两侧的甲片上,这样一来就可最大限度的防护战马,并保护骑兵。

只是可惜,若要得到最强大的防护力,就必然要先丧失良好的机动性,再加上这时代即使大汉骑兵也只有少数装备了原始的马镫,战马的马掌也未有钉上马蹄铁,可以说,没有马镫,马鞍和马蹄铁,强大的铁浮屠集团至少要丧失三成的战斗力。

不过即使是这样,它也依然可以成为史上最强大的骑兵。

卫青见了,惊道:“大人,这样的铁甲,能否先装备我辽东骑军?”

一旁的高远也是像见了最漂亮的女子一般,不停的咽着口水,在他们眼中,这确实是最完美的骑兵装备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历史上,骑兵的发展也是从重装制胜发展到轻骑制胜的,原因无它。由于条件的限制,最开始的时候轻骑兵的战术十分匮乏,装备相当落后,直到角弓和连弩的大规模应用。而蒙古骑兵更是用轻骑击败了金国,欧洲等的重骑兵,这才奠定了轻骑兵至上的基础,一如二战航母取代战列舰一般,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全面革新。更是战术上的革新。

事实证明,唯有优秀的战术思想配合先进的武器装备,才可以创造一个无敌的神话。

说实话,李云现在也有些舍不得将这样完美的装备卖与他人,以大汉目前的冶炼和青铜加工水平,年产三万套这种先进骑兵装甲,并非难事。一年三万,只消四年,大汉就可拥有十万铁浮屠打造的无敌铁骑,这样规模的骑兵倘若在草原上展开来,足可击败一切敌人。

可惜,骑兵的未来是属于装备了角弓,骑兵连弩以及轻甲的轻骑兵,笨重的铁浮屠注定了会被淘汰。

既然明知道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的王道,那么李云就绝不会犯傻去大量装备注定淘汰的东西。不过在这之前,他得说服大汉国目前甚嚣至上的重骑无敌观点,就如尼米滋说服当年的美国一般。

踌躇好久,李云才赞道:“好,诸位师傅辛苦了,此物这几日尽量多造点,来日本官派人送与天子观摩,以请圣裁!”

之所以这样说,是他准备回长安述职。并与刘彻商量下未来的计划,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想见见两位爱妻,许久未见,他早已相思成灾。

说服刘彻,放弃对重骑兵的扶持,这个容易,只需要令一队装备了铁浮屠的骑兵与一队装备了马镫,马鞍的轻骑对抗就可有结果,难的是,如何使人们明白,重骑兵已经落伍了的这个事实。

要令人们相信轻骑兵才是战场的主宰,这需要的不是一两次简单的模拟对抗,而是需要一连串在战场上的辉煌胜利,一连串轻骑兵大胜重骑兵的事实。

而这个,在目前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慢说如今大汉尚未作好与匈奴全面开战的准备,即使是准备好了,轻骑兵的训练也需要时间。

所以现在李云能做的只有妥协,在妥协的同时控制铁浮屠的装备规模,使之保持在三万以下的规模,这样即使日后轻骑兵大规模出现,这批铁浮屠也可作为皇家卫队,专门守护长安,而无浪费的嫌疑。

…………

霸上,是传说中大神后土的祭祀点,后土在春秋时期一度被人们以为是共工氏的儿子,《左传。昭公九年》中就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是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洲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洲”

但是到了大汉兴,后土遂为上古三皇之一的女娲娘娘,这并非是没有根据的,在传说中后土乃地之最尊,《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一一系辞下传》又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周易……说卦传》言“乾为天,坤为地”

这样一来作为大地的主宰,大神后土自然是女性无疑,而作为女性,没有那个神明如女娲般神通广大,更何况上古三皇,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这是板上定钉的事情,自然而然,在经历过战国之后,大汉的文人和统治者一致认为,后土即女娲,由此祭祀后土成为大汉国历代天子的必作之事,由不得丝毫马虎。

在这个炎热的夏初,立夏之后,大汉国第四代天子刘彻来到了霸上。

架势自然是出自刘彻性格般的宏大,整整四千名禁卫军步卒紧紧的围着天子的车架,在外围,更有三千骑兵沿路护送。

一路上各地官员百姓,地方乡绅纷纷跪在路的两边,放眼望去,刘彻充分领略到了执掌天下,握苍生命运的感觉。

可是他却并不开心,原因在于离长安时,他与青梅竹马的皇后陈阿娇第一次起了严重的分歧,他第一次感觉到陈阿娇原先他看起来的可爱的野蛮,对于他目前的身份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陈阿娇爱刘彻,这点毋庸质疑。可是这个女人天生善妒。容不得其他女子与她分享丈夫。若换了别人,以她长公主之女的背景,可当的上确实可行,可惜她嫁的是刘彻。

刘彻天生性格倔强,属于那种明知道有错,也不会轻易承认的人,更何况他现在是天子,是富有四海,执掌天下的大汉天子。

一直以来,刘彻都希望他的皇后是一个善解人意,温顺谦恭的贤淑女子,是一个可在他辛苦之时,安慰他的贤内助,但是现在刘彻发现原本他期望很高的陈阿娇不能达到他的要求。

这个他青梅竹马,曾发誓金窝藏娇的姐姐。现在已经变了,她几乎就是一个泼妇,一个未央宫中的女官仅仅因为多看了刘彻两眼,就被陈阿娇关起来,使人暴打致死,若非先皇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宫廷监视系统,此事刘彻恐怕依然不知道。

知道事情的始末后,刘彻与陈阿娇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刘彻拂袖而去。一直到出宫也未再到陈阿娇处过夜,两人倔强的性格注定了他们将会僵持下去,直到其中一个认输。

“陛下,前面便是河东,您是否要去看望信阳翁主?”中官在外面请示道。

刘彻掀开马车地车帘,看了看河东城的样子,摇头道:“先不去了,转到汾水,朕先祭了圣母娘娘。再去与见信阳姐姐!”

“诺!”中官立马闭上了嘴巴。

前面的汾水河边,数十条豪华的大舟早在那准备妥当,刘彻带着众人登上龙舟向着霸上前进,在岸边,几千名骑兵在两岸紧紧的护卫着。

…………

平阳县,平阳侯府内。

卫子夫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个人在家中抱着外甥霍去病玩乐。

小家伙已经快一岁了,正是可爱至极的时候,浅浅笑着的酒窝总可带给卫子夫快乐。

这一年多来,随着弟弟卫青在辽东的发展,卫家也开始宽裕起来,平阳侯曹寿免去了卫家一家的奴隶身份,却依然允许他们一家住在侯府上。

卫子夫不需要再去训练歌舞,现在她只需要每天帮信阳公主整理下房间,就可休息了,不得不说,信阳翁主和她丈夫一般是很平易近人的。

翁主殿下不仅仅对她很好,更在闲暇时教她上层的礼仪,更教她识文断字。

或许是环境的改变吧,总之河东的几家大户贵族子弟有不少向卫子夫提亲的,这换在以前,卫子夫肯定会以为是在梦幻中,连想也不想都会答应,但是现在,她却拒绝了。

没有哪个贵族有胆子在平阳侯面前强迫她,更没有哪个贵族敢对在平阳侯羽翼下的她动粗。

尽管家中人都劝她,早点嫁人,可是卫子夫却不知是什么原因,根本看不上那些贵族公子,大概是因为姐姐的缘故吧。

卫少儿的那个负心人在听说了卫青发达的情况后,曾多次哭着要求和卫少儿复合,更提出了霍去病是他儿子的事实,可惜在听说了霍仲孺的事情后,信阳公主二话不说,就将这个负心的男人赶出了平阳县,彻底的断绝了他的念想。

卫子夫小脸凑上霍去病粉嘟嘟的鼻子,用力的亲了亲,逗着这小家伙玩了起来,母亲和姐姐去帮信阳翁主收拾大厅去了,据说大汉国的天子,过两天就要来平阳侯府,所以全府上下已经忙的上气不接下气了。

天子来访,这可是丝毫也马虎不得的事情,会府上下到处都是在清洁,在整理。

卫子夫已决定这几日,就呆在房中与霍去病玩乐,不出半步府门,她可不想到时候撞上天子,而她却不懂得礼仪,以至于失了分寸,从而给信阳翁主添麻烦。

……

卷五 牧守辽东 

第二十九节 天子微服(上)

对于祭祀像后士这样规格的神明,那是丝毫马虎不得的。所以祭祀完后,即使是刘彻身体本来就很强健也感觉相当的疲劳。

当夜在霸上行宫,刘彻倒塌就睡,而且睡的相当的甜,直到第二日日近中午,才有中官将他唤醒。

梳洗完毕,刘彻忽然间想起姐姐未嫁人时的好处,童心大起,当下令中军仪仗继续前进,而他则带上平日里最亲信的几十名贴身羽林骑士,悄悄的抄小路往平阳县赶去。

至于随行的大臣,刘彻自然懒的打招呼,更何况这群人当中甚至有张汤那样麻烦的存在。

张汤此人,刘彻十分欣赏,不然也不会亲自将他从地方县令任上直接提拔为太中常侍这样品秩的官级。

毋庸质疑,张汤对于律法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越了他对自己本身的了解,行事必以法为先,但凡不符合律法的事情,这位年轻而充满干劲的法家学子,一向是敢于直面挑战的,甚至他曾在早朝上与太尉田汾喜欢喷口水,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官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的,不要忘记了,太尉司天下官员升迁大权。

在公事上,张汤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存在,但是在私事上面,这位法家弟子同样的坚持自己的理念,这点刘彻极为不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彻就要为难张汤,刘彻对于公私之间的事情分辨的还是很清楚的。

相对于张汤的执着,与他同科录取。又同时被刘彻诏回长安任职的主父偃无疑就有趣的多了,这位出身浪漫之都的纵横家传人,继承了齐人的风趣,有继承了纵横家学者的一张好嘴巴,说话圆滑通透,捧起马屁来自是不留痕迹,更难得的是他善于揣测刘彻的心思,再加上他曾与刘彻在长安有过几日的朋友之交,这层关系,因此刘彻以其为解乐之臣。每有空暇,必邀他至未央宫闲谈。

令刘彻满意的是,这名靠着那青楼小姐接济才谋得出身的齐地男子,十分的专情。在他有了官职地位后,丝毫也不避讳他人的眼光,将那姐儿立为正房,更厚待那与他曾共患难的好友。

只此一点,刘彻便可信任主父偃,放手令他做了几件事情,也大都完美的完成,所以现下,主父偃实为刘彻身边第一宠臣。

刘彻召来主父偃,与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更言明要带他一起。

饶是主父偃平日里胆子大的很,也为刘彻的想法而震惊,拐带天子,隐瞒不报,惑君乱政,这些帽子他可一个也戴不起,而倘若此行前去,天子有个什么闪失,哪怕是身上掉下一根毛来,朝廷的大臣公侯可就绝不会放过他!

可是,当他看到刘彻炙热的眼神,立时又犹豫起来,儒说仁义,法论权势,黄老无为,墨守其俭,纵横以变这些是每一个学派学者深藏其脑海中的概念,纵横之家,皆以善于察言观色而著称,主父偃一见刘彻神色,自然立时就知道,这个年轻的天子现在正热切的希望他一起同行,倘若他拒绝了,那么这便极有可能意味着,他从自不再得宠。

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屈服了。

见主父偃同意,刘彻心里一阵高兴,竟亲密的抱着主父偃欢呼一声,当下主父偃立时感觉到圣眷浓浓,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一行君臣数十人,悄悄的穿上羽林军的衣物,在奉令行事的借口和一块天子信物的开路下,警戒在行宫四处的士兵倒是无人认出。

被刘彻拉来当保镖队头目的是翁洋,翁洋是长安人,表字海伟,自小就喜欢冒险,甚至他有时候觉得,冒险远比他自己的生命重要,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性格,使得他在羽林众骑士中比其他人更得刘彻欢心,此次天子说要微服去到平阳县,提前给信阳翁主一个惊喜。

翁洋自然赞同,在他看来,在重重保护下的天子车驾,根本找不到冒险的趣味,而微服而行,虽然有点风险,但却至少可找到丝丝冒险的感觉。

怀着不同的心思和想法,这队成功逃出行宫地队伍,迅速的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换上早准备好的衣物。

大汉天子刘彻摇身一变,成为来自长安的文彘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