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04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304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等明白了,但明军若不追来呢?那岂不白费了吗?”众人都一个劲的点头称是,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却被一人提了出来。硬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不一定成功,所以蒙古诸部纷纷赞成这种四两拔千金的方法。不过明军速度本来就跑不过骑兵,即便是有明皇的战车队也是一样,哪里这么容易的就能就范呢?
    “问得好,想引明军来追,那就得有一个前提,让明军不得不追。而完成这个条件,或者得让明军认为追上了完全可以歼敌的,以此成就一番功勋的,而不追,则有可能使我们在万里边墙之上,整日的徘徊,随时随地的可能扣关而入;或者让他们因仇恨,誓不罢休的;或者让他们自信到可以在边墙之外可以随意来去,甚至是直接打到沈阳的等等,这些条件有我们能做的,也有不能决定的,现在我们只做能做到的,那就是仇恨增大和让明皇感到我们不断的想入关,挥之不去。比如再杀明国一个榆林之仇,让他们感到,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报此深仇!否则对于明皇辛苦积累起来的民心,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还有就是从东关跑到西关,不行就是从京师的关口跑到宣镇,无论是怎么样,这次不把明皇或者明军主要给引出来,那就是誓不罢休。追来了我们正中下怀;不追来,那就是明皇的懦弱、胆怯,由着明国去评说就是,我们又不损失什么,相反还能有所收获,权当是练兵了。何乐而不为呢?”黄台吉阴测测的说着,好象是胜券在握一样。
    特别是想到了明皇若想要来攻沈阳,那才合了他的意呢。沈阳到明国的官道只有一条,两边多的是原始森林。只要发挥‘扒路军’的功能,把明军回去的路上,不断的来一些巨坑,再在老林子里埋伏一下,嘿嘿,那明军就等着慢慢的填到死吧,
    “请问皇上,但不知皇上如何能够给明国带去仇恨?”这是众人都心急的事情。
    “诸位,只须按着朕的吩咐,以最快的速度把队伍召集起来,在明晚之前聚集在喀喇沁部,那里基本是离明国的边墙只有一天的距离,其它的就事情就交给朕来处理,朕这里就不说了,朕在京城设了不少的细作,相信明皇在大金也肯定会安插眼睛的。现在就是打明皇一个措手不及鞭长莫及,明皇的精锐部队,均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同,抢在他之前扣关进入明国,然后该怎么做就不用朕吩咐了,一旦明皇来时,凭着我们的速度,可以从容撤退。追或者是不追?那就要看明皇的。诸位听明白了吗?”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知彼当然是需要眼睛的,虽然没有抓住了明国派来大金额或者收买的奸细,但这样的事情乃情理之中,哪里有两国交兵,不了解对方的道理?
    而打这个时间差,目的就是在京师之东发动战事,把远在京师之西的明皇吸引过来。依黄台吉的想法,就是有了七百里也急,自己这边发生的事情,也得在二天之后来传到了明皇耳朵里。这样自己就有了十几天的时间,可以在相应的关口从容部署,以逸待劳的等待着明皇的劳师远来,或者是一布布的扩大战果,多抢一些东西、多杀一些人。是的,是杀,因为这次的目的不是来抢人的,抓了人往大金运,那是相当费时间的一天能走个三十里地就算了不起了,这个时间不能浪费。而一刀杀了可以有效的吸引仇恨值,让明皇动身来追。
    “明白了!愿随皇上征战明国。”
    “好!”因为本来就是团结互助起来抗明的,又经过自己的一番说辞,把战术战策制定了一遍;蒙古诸部更信心倍增,能够用跑路的方法还能跑胜了大明,这个方法没有人不喜欢,看着眼前的情形,黄台吉很是高兴。剩下的就是等待着人手的聚集喇尔沁了。
    山海关,接到了皇上圣旨的赵率教不敢怠慢,急急的召集好了在山海关内的净军,监军张高全当然也急急的赶到了总兵府。
    张高全,做为净军的四监军,本来这能力是出众的,也是最文化的,结果,就是因为有文化,才被皇上委以‘重任’来到了山海关,而看着其它的净军,从岱海一路出发,打败了蒙古联军、打败了林丹,而他们在这里,除了练兵之外,寸功未立。心里急的更是百抓挠心,每次大捷消息传来,对他都是一种折磨。
    没事可做的张高全急是急,但他知道绝对不能消极,因为皇上说过让他好好学,对他还是寄以了厚望。并且这和皇上的联系也没有断,有了他们驻守在了山海关,皇上才真正的放心。
    长年的宫廷底层生活,让他学后了隐忍,建奴那边的战争始终是要打的,这一点谁都知道。现在建奴不来攻打,自己又不敢擅自领兵出去。所以他以及他的净军手下们,发扬着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卓越精神,他们为的不能什么国家、民族,他们为的就是和到一个人的信赖、一个人的圣眷,那就是皇上。(未完待续。。)

第455章泥船加快
    如今自己替皇上守边,但绝对不能边缘化,所以在这里不能象个怨妇似的,而是要自己创造机会,打实了基础,都展开了极为艰苦卓绝的训练,体能、技能、马术、配合、阵形等所有与战斗有关的,就刻苦学习、训练,没有战斗,那就自己和自己战斗。一边五百人,对着干,等着皇上要对建奴动手的时候,这些训练不仅仅能保命,还会更多的建功立业,吸引皇上的眼球。
    而战术、兵书也是拼命的学,不管如何,先要出口成章满口的孙子再说。
    皇上开放行宫、王府的计划传到了山海关之后,一千净军差不多都哭了,他们是没有今生的人,如果他们混出个人样来,有权有势又有钱,然后衣锦还乡,自然有家、有亲情,但就几个月前的情形,活着已经属于不容易了,哪里又来钱权这样的奢侈品呢?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栓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路行人。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这些道理经历过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宫廷里最底层的生活,当然看的明明白白。所以多少‘前辈们’,都葬身在了中官坟,没有谁回到故乡再受一回白眼。
    想想他们的老时那等凄苦。是何等的让人感到无助、无望,所以绝大多数宦官,他们活着,都是为了那晚年生活打算,能入土为安,好好的修一个来世。
    如今皇上竟然下了这道恩旨,着实更是打中了宦官的软肋,皇上对他们是真好,他们感觉得到。
    机会对于大家都是均等的,只不过当机会点了你的名字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当你准备好了,那就是机遇。当你没准备好,那机会也就转身而去找别人了。张高全这几个月的准备并没有白做,所以他的机遇来了。
    “张监军。皇上有旨。令你立即带着一千净军防守喜峰口。”赵率教简单的把皇上的命令。锦衣卫的支援,建奴、蒙古的位置,以即喜峰口的位置等告知一遍。
    “是。赵总兵,咱家立即启程。”张高全没有任何的犹豫,心里一阵的高兴,这里侦察到的建奴以及蒙古的情况,他当然知道。皇上如此布置肯定是必有深意。但有一点是张高全高兴的,终于有仗可打了。这没日没夜的训练终归是结束了。
    “兄弟们,机会来了!皇上有旨,着我们即刻出发,带齐了随身物品,一盏茶时间出发。”留给张高全的时间并不是太多,喜峰口离这里还有三百里地,但绕着官道走,还得近四百里地。而蒙古、建奴如今汇集的地点,比这里到喜峰口近了许多,只有二百里地,所以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往哪里赶了,谁也猜不准建奴蒙古何时能够汇集完部队,攻击何处。既然皇上让去,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才是。
    九月二十五日,辽东,毛文龙部,因为光报只能到达山海关,然后走海路方能到达,所以在第二天一大早,毛文龙才接到了圣旨。
    把圣旨仔细的拜读了几遍后,毛文龙领会了精神,皇上没有叫他带着人去拼死或者说是送死,而是发扬他的‘骚扰’战略,不过是把声势浩大起来,所以毛文龙想着由面而到了点上,从分散而集中,一副趁着建奴空虚,抄其后路。所以立刻组织着各地的‘游击队’开始实施集结,往沈阳是不可能的,沿途的关隘实在是太多了,小股的部队倒是有可能跑到了城下,但回来也是个问题。所以他决定攻打离他最近的赫图阿拉,那里是努尔哈赤的老寨,而且一旦打了下来,扎些木筏子,顺着苏子河,直接就能到达沈阳。效果比直接攻沈阳是一样的。当然这个事有抗旨之嫌,所以赶紧的上了奏折,以前可以跟皇上有‘拥兵自负’的感觉,但现在可不敢犯混了,自己打的仗和皇上的战绩比起来,就是小屁孩和大力士比力气,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今天走到了蔚县,还在路上的朱由校得到了几份光报,一是蓟门那边三屯营发来的,一千锦衣卫,昨天顺利的抵达了喜峰口,带队是是一个叫李铁的小伙子,南苑开始训练之时,跑了个第一名的,他负责在蓟门的五千锦衣卫,所以自己亲自去接过了喜峰口管辖权,这点倒是让朱由校放下了一些心思,李铁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因为起初之时的锦衣卫只是守大同外的驿站,所以这样的活没给他,倒是把他派到了蓟门。
    “孙老师,这一千锦衣卫虽然没上过战场,但只要能够发挥正常的威力,抵抗住建奴,应该不难。”
    “回皇上,老臣倒是不敢看满,因为从南苑走出之后,锦衣卫就分成了三批,皇上和袁可立那边,当然是让人相当的放心,不断的训练。但山海关和蓟门的训练却不知如何,赵率教上奏专门夸奖净军,但没有提及锦衣卫,所以老臣实无法判断。”孙承宗说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锦衣卫的战力缘自两个月在南苑的训练,如果仅仅停在了表面,那就不好说了。
    “这点倒是请孙老师放心,岱海一战时,锦衣卫当时战斗力水平就是如今这一千锦衣卫的最低水平,只要他们不后退,凭边墙而守,问题不大。”
    “皇上此言也对,倒是老臣过于担忧了,况且喜峰口地势狭窄,并不利于大规模的冲击,只要锦衣卫没有退步,两天之内,守住喜峰口,等待净军的到来就是。”
    第二个的是宋应星从莱登那边发来的,如今水泥船提速的事情已然做到了,只是把水泥船的船帆加大了十倍有余而桅杆也提高了三倍,均以三角架为结构。以高大的桅杆为立柱,近极限的向两边伸展开来。如此‘大头’设计,因受风面积大,所以和木船比起来,虽然慢了一点,但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水泥船还有一个秘密的装置,那就是蓄力装置。主桅杆之上以一个巨型风车为水泥船上的巨型‘蓄力器’不断的蓄力,而其他的副桅杆上也同样有巨型风车,就这样把海风的力量不断的往蓄力器上传递。一旦蓄力完成,只需要一动机括,可放出蓄力,用以推动水泥船下的巨型螺旋桨推动水泥船运动。一旦推动起来,比木船的航行还快上半倍。
    不过可惜的是,单单的用风力来蓄力需要一个时辰之久,但使用起来,只能持续一盏茶的时间。
    不过宋应星认为,在海战之中,能够突然的加速,这对于海战肯定也会打乱敌人的布置,无论是迎敌还是追敌都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把朱由校当初给水泥船设计的蓄力装置进行了改进。
    不过改造了之后也不是没有缺点,甲板之上到处都是钢丝绳子,没办法,为了牵扯、固定住风帆,这些都是不得已的,所以甲板之上密密麻麻的犹如蜘蛛网一样,可供人行走的道路只有四尺,兵力调动严重的制约被限,空间严重的不足。但不影响固定的阻击弩发射。
    看了这个效果,朱由校真是感谢宋应星,大明有这样的人,的确给了他无穷的帮助。无论是神弩还是战车,现在又是水泥船的航速大问题,如今也第一步解决了。虽然水泥船是以后南海功略才要用到的,但现在制造条件已经算是成熟了。所以朱由校传旨大量制造,船厂往大了的扩建,多造一些水泥船。
    并嘱咐宋应星,现在已经有了水泥船,再多造一些只能装置一支或者多支阻击弩的普通木制战船,把蓄力装置也放在上边,平时蓄上力,尾随在水泥船旁边,充作‘护卫’,待有敌情之时,可以延伸水泥船的攻击,又因有着蓄力装置,可以使战船瞬间的加速,或攻击、或逃离都用方便。
    大同,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