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十龙夺嫡 >

第373章

十龙夺嫡-第373章

小说: 十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九十八章 打铁就得趁热

大清立国前后异姓王爷可是不少的,就不说那些大小百来个蒙古王爷了,便是吴三桂一伙子藩王便有不老少,不过自打康熙老爷子平定三藩、收服台湾之后,为了防止三藩事件重演便下了明诏——异姓不得封王,这一条就此写入了大清律法中,成了大清众多祖制中的一条。

这一条律法说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了得不的事儿,自打汉高祖刘邦白马之盟后,历朝历代都有这么条规矩在,再说了,异姓王爷从来也没有哪个得了好结果的,不是被逼着走上反叛之路就是被帝王随便找个罪名搞死,因此这么条规矩对于朝臣们来说正常得很,谁也不会去动这方面的脑筋,只是冷不丁冒出个马六甲苏丹来却搅得大家伙有些头疼不已。

正当众臣们为了这个王位给不给或是用公、侯之类的爵位来代替争得不可开交之际,二阿哥弘扬站了出来道:“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诸位叔伯、大臣所言皆有理,不过此事的关键其实并不在爵位的大小,而在地点,若是其王族总在马六甲,即便一时无事,久后也难免有小人就此作祟,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须得将其王族一概接入京师,以断小人作祟之根基,至于荣华富贵给之又何妨?左右不过是些钱财罢了,若是因此而得一重地,实利之大也。”

弘扬这话算是说到了根子上,算得中肯之言,只是在场的重臣都知道弘历、弘扬兄弟俩之间的心病,又拿不准胤祚到底最终会选择谁为接班人,因此都不愿意开口附和,反倒全都静了下来,都拿眼瞅着胤祚。

呵呵,这小子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简单了,不错,不错!不过还远远不够,人口比例的问题始终是统治能否稳固的关键之所在。胤祚对弘扬的话算是很满意,在这个时代里能居安思危的人着实不多,尤其是在大清全面占据优势的时候能考虑到将来可能存在的危险就更不容易,当然,胤祚看得就更远了一些——若是要想确保马六甲永远掌握在大清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移民、同化,将当地全盘中化,否则迟早还是会出乱子的。

胤祚想得入了神,朝臣们又不知圣意如何,都不敢开口,一时间满屋子静了下来,唯有弘扬一人跪倒在地,气氛稍显尴尬了些。林轩毅看了看胤祚,又看了看弘扬,低着头暗自叹了口气还是站了出来道:“启禀圣上,臣以为二阿哥言之有理,臣以为照准葛尔旧例,给纳喇巴一个二等公足矣,但须确保当地王族无一遗漏方好。”

嗯哼,老林还是老样子,心里头总是帮衬着弘扬多一些,嘿,还是老邬狡猾,躲起来搞报纸,连咱的面都不见。胤祚想起了当年邬、林二人为了王世子之事发生的争执,不由地乐了一下,嘴角一弯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瞧得一起子大臣都看傻了眼,浑然不知胤祚究竟在笑些什么。

胤祚点了下头道:“嗯,林爱卿说得好,朕准了,不过二等公着实小气了些,朕可拿不出手,传旨:封纳喇巴为世袭一等公,赏亲王奉禄,着工部于京师督造公爵府一栋,并赏其皇庄两个,令勇郡王允禵回军时将所有苏丹王族一律护送回京师,朕要亲自打赏。另,朕决议将此次江西附乱之十万民众一体打发到马六甲、苏门答腊岛安顿,朕可以给所有马六甲之移民以五年免除各种赋税之优待,另给予一定的安置费用,具体数额再议,若有抗命不从者,杀无赦!再者,此次江西暴乱皆通省官吏无能所致,甚失朕望,着二阿哥弘扬到江西理事,与移民一事一并办理了。卿等有何异议?”

有何异议?瞧胤祚这话说的,他自个儿都已经是下旨意了,还问大家伙有何异议,谁有那个胆子跟胤祚这个强势皇帝说不行的,再者,移民十万在大清又不是没有先例,虽说清初那会儿两广填四川只是在国内移民,但路途也算不得近,于是乎一帮子朝臣人人称颂不已,唯有大阿哥弘历虽是口中称颂,可眼中却闪过一丝的异色,脸皮子好一阵子抽动。

在一片称颂声中,施世伦站了出来,略一犹豫道:“圣上,此次我大军远征,一举剿灭英格兰、荷兰两国联军,实是前所未有之大捷,然,我大清与英格兰原本就处于交战之中,灭其舰队原属该当之事,可荷兰一向与我大清通好,虽说有资助英格兰之嫌疑,不过我大军将荷兰全军剿灭,似乎过了一些,再者圣上原意只是要教训一下荷兰人,如此一来若是引起海外诸国之恐慌,对海外贸易似乎有些不利,此事恐须慎重解决,此臣之愚见耳,请圣上明鉴。”

范时捷对施世伦的话却甚是不以为然,立马站了出来反驳道:“圣上,臣以为施中堂此言缪矣,姑且不论我大清事先已经对荷兰人提出过警告,荷兰人的下场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更何况我大清煌煌国威,又何须顾及那些化外小国之感受。”

诚亲王管的是外交,又曾搞过海外贸易,对于两者都熟捻得很,此时见两位军机大臣争了起来,所争的事儿又是外交上的事物,顿时有些沉不住了,忙出列道:“启禀圣上,臣以为十四弟领大军在外征战,灭荷兰人定是有其必要,臣不懂战事,自不敢妄加评论,不过此事关系到我大清之声誉,臣以为还是得慎重善后为妥。”

嘿,这帮子朝臣总算是放开了眼界,不再只盯着国内,懂得考虑世界大事了,这倒是个不小的进步。唔,荷兰佬灭了也就是灭了,这殖民地到了老子手中当然是不可能还出去的,不过巴达维亚那一带虽有不少利用价值,但将其并入我大清的意义却不大,一帮子土著人口多不算,还他妈的尽是懒鬼,根本不配做我大清之子民,就算作为倾销工业品的市场都不怎么合格,也就是个资源出产地的价值罢了,国内的商品经济马上就要启动,没了欧洲市场可是不行的,荷兰人还是有一些利用价值的,倒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胤祚心思动得飞快,电转之下便有了决定,不过并没有马上宣示,笑着一压手示意众臣安静,看了眼始终保持沉默的弘历问道:“弘历,尔对巴达维亚一事有何看法,说来与朕听听。”

胤祚这话一出口,众臣立马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弘历的身上,人人都在揣测胤祚问话的目的何在,一时间一股诡异的气氛在房内悄然升起。弘历没想到胤祚突然问到了自己头上,顿时愣了一下,脸涨得通红,脑筋转得飞快,略一沉吟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十四叔灭荷兰兵之事必定是战略需要,此事毋庸置疑,既然巴达维亚一事已成事实,我大清自没有退让的理,儿臣以为可以效仿马六甲将其并入我大清版图,或是像荷兰人一般只取其利不据其地。”

嗯哼,有点想头,不过却还没有答到根子上。胤祚笑了一下,接着问道:“那我大清该如何与荷兰人交涉?”

弘历咬了咬唇,想了想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我大清既然是全胜,岂能容其有讨价还价之余地。”

唉,这孩子心气实在是太高了些,什么都想要到最后只怕什么都得不到!胤祚心中一黯,不由地再次想起弘历抓周的往事,心中伤神不已,不过却也没有再多问,转头看向诚亲王允祉道:“三哥,朕以为十四弟此举甚合朕意,不过与荷兰人的交涉却尚须三哥多费费心,这样罢,巴达维亚既然已经占了,朕也没打算还,就依照荷兰人的老例照常管着便是,但有一条——朕知道巴达维亚那地儿气候好,稻子一季可以三熟,粮食终归是我大清的命脉,就将那地儿整成个粮仓也成。至于荷兰人方面嘛,此次所有俘获的荷兰人一体开释,除战舰之外,商船、货物全部归还其原主所有,将荷兰人的商贸配额加高两成,准许其在我大清管辖下之南洋口岸自由贸易,嗯,若是欲跟我大清签订双方自主贸易协定也可,这是朕的底牌,该如何谈就由三哥去把握好了,如此可成?”

胤祚这道旨意里头包含着众多的信息,可以操控的地方极多,允祉是外交老手,一听便明白其中的奥妙,一想到可以再次好生敲一敲荷兰人的竹竿,心里头立马美得直冒泡,哪有不答应的理儿,紧赶着上前跪倒在地,笑容满面地回道:“臣谨遵圣命。”

“嗯。”胤祚点了下头,挥手示意允祉回归原位,扫视了一下众臣道:“此次大捷,朕打算即刻诏告天下,另,通知 《京师纪事报》 好生宣扬一二,至于大军的奖赏问题等大军回返之后再行定议,朕决议七月中旬开始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一事,此事由马齐、张廷玉、施世伦共同掌总,朕等着尔等的好消息,望诸位爱卿好生努力,莫失朕望!”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

远卓八年七月初一,内廷诏书连发,天下为之震动,海外大捷的消息经明诏、 《京师纪事报》 之宣扬,飞快地传遍了天下,原本因白莲教起事而有些慌乱的民心为之振奋,飘荡在神州大地上的战乱阴霾为之一扫而空;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一事提上日程,更是令天下瞩目,有心之人立马上蹿下跳起来,恨不得立马提上钱袋子冲杀一番,也好分上一杯羹的;原本正因商、农孰重孰轻争论不休的冬烘学者们却被博学鸿儒科的即将开始吸引了眼球,有资格参加此项科举的一杆子鸿儒们立马忘记了争议,开始全力准备即将到来的这场特科。

博学鸿儒科的起源要追溯到唐玄宗的头上,此等特科不同于寻常的科举,录取率高得惊人,录取人数达到参试人数的三成左右远远高于普通科举那可怜的百分之几,参试者资格由各省根据朝廷颁布的标准加以审核并推荐,由各省督抚派人派车护送到京,直接参与殿试,中选者立刻授予官职。

博学鸿儒科说穿了其实就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当初康熙老爷子就没少玩过这一手,很是将当初民间那些反清复明的所谓儒家子弟收拾得服服贴贴的,这会儿胤祚为了达成平息商农之争自然也是毫不犹疑地依葫芦画瓢来上一回。还别说,见效快得很,忙着走路子试图攀龙附凤的冬烘们这一回可是忙乎着去走门路了,啥子商农之争也就顾不得许多了,毕竟个人的前程要紧不是吗?

满意,很满意!扬汤止沸到底就是不如釜底抽薪,也真亏灵皋想得出这么个妙计来,这回好了,大家伙官瘾一上来,啥子原则之类的狗屁全都扔一边去了,呵呵,还真他妈的有意思!胤祚一边看着各省督抚报上来的参加博学鸿儒科的人选,一边心中暗笑不已:这才多少时间啊,娘的,连半个月都不到,一起子手脚麻利的儒家子弟竟然都将手续给整完了,这等瘾头真是令人钦佩的,若要是办实事都能有当官的劲儿,这大清的天下早就是路不拾遗的人间胜景了。

“圣上,二阿哥到了。”正当胤祚笑呵呵地躺在摇椅上看奏章的时候,司礼太监高年英溜达了过来,小心翼翼地禀告道。

“哦,宣罢。”胤祚这才想起自个儿头前让人去传唤过弘扬,也没在意,随口地吩咐了一句。

“儿臣叩见皇阿玛。”一身整齐贝勒服饰的弘扬快步走入房中,一头跪倒在地,大礼参见道。

“免了。”胤祚依旧靠在摇椅上舒服地摇着,轻轻抬了一下手道:“扬儿,此次出差江西是尔第一次到地方办差,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想来你心中也都有数了罢,朕也不想多说,可有一条,该你管的管,不该你管的就别管,记住了没?”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记住了。”弘扬恭敬地回道。

胤祚点了下头道:“那就好,嗯,朕打算让萧遥参与博学鸿儒科,此次就不必跟你一道去江西了。”

头前弘扬曾向胤祚提出过让萧遥参与科举之事,不过两个多月过去了,却始终没等到胤祚的回答,甚至原本要求萧遥给出答案的最后期限——六月初八都没见胤祚有何旨意,这令弘扬着实有些子摸不清圣意之余,也误以为胤祚准备牺牲逸雪格格的幸福了,在自个儿心中为大姐和萧遥的不幸伤神之外,也为自个儿能保住萧遥这么个强力军师而暗自有些高兴,却没想到都到了准备出差江西了,胤祚突然来上这么一手,登时就愣住了,疑惑地看着胤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怎么?尔对朕的决定有意见?”胤祚连身子都没抬,瞥了一眼弘扬,淡淡地问道。

胤祚这话重得很,弘扬立时就吃不住劲了,慌忙跪倒在地,磕着头道:“儿臣不敢。”

“嗯哼,那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尔便要动身,先回去准备好了,至于萧遥嘛,就先安排入住博鸿院罢,朕乏了,你跪安去罢。”胤祚摆了摆手,面无表情地说道。

博鸿院是此次为了举办博学鸿儒科而由礼部特地整理出来,专门用于接待赶考的鸿儒们的一个庄园,住宿的标准待遇都很高,这一点弘扬倒是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