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十龙夺嫡 >

第133章

十龙夺嫡-第133章

小说: 十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的,小样,就知道你会来这一手,嘿,咱早防着你了。胤祚紧接着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四哥所言虽是实情,然水师成军并非一年便能重整,现我大清外海水师共分四部——广东、福建、两江、山东,若是同时更换所有船只,所需银两巨大且无法保证船舶、水手之供应。儿臣建议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建一军以观后效,所需银两不过千万。第二步,以新建之军实战检验其效果。第三步,若是该部成军之后切实可行,则其余三部依次换装,由原本已然成军之部抽调军官充实其余各部。整体计划分四年完成,每年投入不过千余万两,并不为过。”胤祚停了一下又道:“皇阿玛明鉴,儿臣是靠着海运赚了些钱,若是倭寇不除,海运无宁日,儿臣愿意捐出白银五百万两以充军用,另外,儿臣保奏十四弟主持重整水师事宜,以振我国威。”

康熙老爷子早就知道胤祚家底厚,钱多,此时听胤祚自愿捐出五百万两银子却也不怎么惊奇,想了一下,看向马齐等上书房大臣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马齐是老户部了,账算得极快,扣除胤祚所捐五百万两,整个首期不过才需银五百万两而已,若是真能成军,却也算是不错的事儿,至少能保住海运岁入,这钱花得值,计较一定,躬身道:“圣上,臣以为可行。”

张廷玉等人也都是精细人,此时已然看出康熙老爷子动了心,自然也不会表示反对,各自表态同意胤祚的建议,康熙老爷子见众臣都已无异议,遂下诏准胤祚所奏,由十四阿哥胤禵负责重建水师之事,胤祚之雷霆计划第二阶段自此展开。

第二百章 世子之争(上)

无论在哪个时期,海军都是个耗资巨大的军种,所需要投入的金钱、技术设备着实是个天文数字,并不是像胤祚那份计划所说的六千万两白银就能整出个像样的远洋海军来的。不错,六千万两白银能整出数支大舰队来,可现时代海军处在大变革时期,蒸汽机已然发明,随后舰船的更新换代所需的银两那可就海了去了。胤祚这会儿之所以故意将账目算得少一些,只是为了能顺利通过朝议罢了。

海军的作用在于进攻,这就决定了海军永远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胤祚并非不想把海军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可惜的是想归想,做却不能这么做——计划是胤祚提的,船只是胤祚的厂子造的,水师的半数主官是胤祚门下的奴才,头期款项还有一半是胤祚出的,若是胤祚再提出由自己来整顿海军,别说流言蜚语立刻会甚嚣尘上,老爷子那儿只怕就会起疑心了。

胤祚之所以推荐老十四去整顿海军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首先,现如今老十四是协理兵部,出面整顿海军顺理成章;其次,老十四跟自个儿走得近,由他出面去整海军,总好过让其他阿哥插手其中;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十四跟着胤祚学了不少的兵法、战略,胤祚不时地向他灌输海战的战术、战略,没少把风帆时代的那些有名战例改头换面拿出来讲解,尽管老十四没打过海战,可在大清朝中除了胤祚自个儿外就数老十四最了解大舰队海战了,胤祚自个儿不能出面的情况下,当然只能让老十四去整顿海军了。

老十四心野,虽说头前被老爷子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心收了不少,可夺大位之心并未尽丧,只是隐藏了起来而已。胤祚推荐老十四去整顿海军其实还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海军一旦成军,威力是很大,可那威力却是体现在海上,在现有的政治体系里头,海军还无法影响到朝局,老十四就算能建功立业,也没法依靠海军去夺大位;其次,水师的几个主要将领都是胤祚的门下奴才,老十四即便有些不轨的想法也没法真个儿地调动海军,把老十四捆在海军上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胤祚从康熙三十六年清欠开始布局,一步步地走到了如今这个局面可以说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剩下的事情虽然还有很多,不过有众多的手下分头去负责,却也不担心会出大乱子,至于朝堂之争嘛,这会儿老四跟老八正在死掐,在双方没分出个胜负之前,胤祚是不会插手其中的。老八斗不过老四,这一点胤祚自然是清楚的,不过老四要想获胜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得罪的可是全体官员和地主,想要推行这两个折子又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就说推行吧,要推行政策靠的还是现有的官员体系,要这些官员打自己的板子能容易吗?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应付着罢了。

这会儿的朝局、政务并没有什么需要胤祚去烦心的事儿,至于生意上的事儿胤祚一向是不管的,全部由刘明川、王豪两人打理,雷霆计划的实施也顺利的很,按说这会儿的胤祚该是轻松愉快的才是,不过胤祚此时却烦着呢——该如何教育后代这个大问题浮出了水面。

胤祚固然是天资过人,文武都拿得出手,穿越而来自然是知道的东西远比这个时代的人要多得多,可胤祚不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懂,至少有一样胤祚是完全的外行——如何教育后代。胤祚前世那会儿就一小公务员,也没结婚,自然是不会有孩子的,平日里也没关心过这方面的知识,该如何培养后代,对胤祚来说还真是个头疼的事儿。头前胤祚用的是高压政策,逼迫着自己的孩子去用功,可到了这会儿却猛然发现这方法并不怎么管用不说,培养出来的也不过是些死读书的儒家子弟罢了。

四书五经不能不学,在这个年代不懂儒学是不行的,满朝文武都是儒家子弟,康熙老爷子本身更是儒学功底深厚,不精通四书五经,老爷子那一关就过不去。胤祚前世那会儿看电视剧时知道老四之所以最终能上位跟他有个好儿子——“弘历”可是有着莫大关系的,当然这究竟是不是史实,胤祚也无法肯定,不过从胤祚对老爷子的了解来看,这事儿还真有可能发生。

这会儿老四膝下女儿生了三个了,儿子却只有一个——嫡长子弘晖,天资一般得很,体弱多病,没什么看头,按胤祚的印象,这小子活不了多久就得玩完,至于那个“乾隆爷”到这会儿还没出世呢,天晓得还会不会有这么个人,不过却也不能不防。这会儿的历史已经被胤祚搅得乱了,可历史的惯性还在,若是这个“乾隆爷”真的出世了,而康熙老爷子也像原本那样长寿,一旦对上了眼,那后果……,真要是因为输在后代的较量上,那胤祚可真要吐血了。

四书五经是必须学的,不光是为了能应付康熙老爷子,更主要的是这个年代就是儒家思想统治中华的年月,不精通四书五经压根儿就没办法应对朝臣,可光学四书五经却也是不成的,胤祚还指望着将来自己的孩子能接过自个儿手中的大旗,率领着整个民族走向强盛,而这一点靠儒家那套中庸之道的把戏是不成的。可该教孩子们些什么呢?这问题始终困扰着胤祚。

现如今胤祚已有了五子一女,与满清皇室孩子夭折率极高不同,胤祚的孩子个个健壮得很,这令胤祚得意之余也不禁有些伤脑筋,他可不想夺嫡的一幕在自己的身上重演。原本胤祚不打算立世子的,可康熙老爷子愣是插了一腿,硬把弘扬给抬出来了,还颇多赞善,这原本也没什么,反正胤祚在自家府里从来没把弘扬当世子对待,诸子一视同仁,兰月儿虽微有些不满,可也没敢在胤祚面前表示出来。

胤祚原想着让诸子竞争一下,也好从中挑选出最强的一个加以培养,可现如今弘历、弘扬始终不相上下,若是平常人家,多一个有出息的孩子,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可对于天家来说,那就是灾难。教孩子们什么胤祚虽然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放眼看世界,要让自己的继承人从小了起就开始接触各方面的知识,这并不是什么难事,胤祚手下各种人才多得是,可困难的是不可能对所有的孩子都培养大局观,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一旦夺嫡的戏剧在胤祚身上重演,那乐子可就大了。

胤祚的妻妾在阿哥们中算是少的了,仅仅只比最不好女色的老四多一个而已,不是胤祚不想多,而是这几年忙得团团转,压根儿没那个闲心去猎色,可就这几个妻妾都能演出好大的一出戏来——争世子。头前胤祚自个儿还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家后院不会起火,可自打上回在春兰房门口听到春兰训子那一幕才猛然发觉这帮子妻妾表面和睦相处,私底下却斗开了,斗的就是谁的儿子有出息,这让胤祚恼火不已。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弘历五岁,弘扬四岁,都算得上天资聪慧且心胸开阔之人,天分不相上下,这是好事,可也是坏事,胤祚必须在二者中择一而教,可该如何选择却令胤祚伤透了脑筋,这事儿还没法子跟旁人商量,胤祚只不过在两大谋士那儿稍微提了一下,却发现两大谋士对此的看法完全是南辕北泽——林轩毅看好弘扬,邬思道看好弘历,虽说两大谋士都没明着说,可胤祚却能从二者的言谈中察觉出来,这让胤祚更是烦心不已。

事到如今必须有所抉择了,否则迁延时日,别说家庭不宁,两大谋士之间若是也因此起了隔阂,那问题就大了,一旦闹将起来,嘿,胤祚只怕永无宁日了。名义上的世子可以给弘扬,但真实的世子是谁却得早早确定下来,从此时起就让他开始跟在自个儿身边,参赞机密,以培养其大局观,胤祚打定了主意之后,也不想多拖延,暗自盘算了许久,设了场考核,看看二子中谁才是那个“真命天子”。

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胤祚向康熙老爷子请了份旨意,前往上海江南造船厂巡视战舰建造进度,于五月十六日离京,于天津卫乘船走海路前往上海,长子弘历、次子弘扬随行,世子考核序幕就此拉开……

第二百零一章 世子之争(下)

选世子不是买水果,不是谁卖相好就能成的,当然弘历、弘扬这两兄弟都长得端庄可爱,按胤祚自个儿的话说就是:咱的种自然是不差的。选世子不光是看书读得好不好,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这两小家伙的个性和心胸以及领悟能力,而这一点靠考功课是看不出来的。心胸、领悟力这等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只能是细微处见真功夫,而这也正是胤祚趁着这段闲暇带两小家伙同行的主要目的。为了排除干扰,胤祚此次出行连两大谋士都没带,只是让清松领着百余王府校尉随行而已。

胤祚平日里对这两小家伙管得严,很少让他们出门去野,每日里功课紧得很,好在这两小家伙都聪明过人,虽累却也能应付得过来,书倒是都读得不错,个性也颇有些相似,都是那种小大人似的老成,尤其是弘历,因是长子,年纪稍长,更是稳重一些,弘扬则偶尔会耍些小脾气,不过那都是背着胤祚耍的,在胤祚面前,这两小家伙都乖得很,不过既是要看本心,胤祚此次出行一反向来的严肃,对两小家伙可是温和得很,一路上也不催逼他们的功课,任由他俩在船上玩耍。

船是胤祚旗下的大船,刚从上海江南造船厂出厂的新船,可水手却全部都是老手,船长正是乔山,此人可是胤祚旗下最懂航海的老船长了,原本是最早的船队指挥官,不过如今已然被胤祚调上了岸——去年胤祚成立了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航校,乔山正是这个航校的校长,此次是专程前来迎候胤祚大驾的。

五月的大海还不到暴风横行的季节,风平浪静,再加上老练的水手和高明的船长,这一路上自然是平稳得很。弘历、弘扬虽也数次跟着胤祚参与过秋猎,算是曾出过了远门,不过大海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会儿船行海上,自然是好奇地看个没完,加之胤祚又不加以管束,这小哥俩自然是没事就往甲板上跑,看风景看了个够。船行了数日,这海天茫茫的景象也着实没什么看头了,小哥俩也看够了,都静了下来,没事也不再往甲板上跑了,都老老实实地开始用起功来。

嘿,不错嘛,都懂得自律了,有意思。胤祚很是满意这两小家伙的刻苦精神,头前故意不加以管束,就是要看看这两小家伙会不会玩得忘乎所以,这也算是考核的一部分吧,这一次两小家伙算是打了个平手。不过既然是考核,自然不只一关,这不,胤祚开始给两小家伙讲起故事来了。

“从前有个国家叫虚,富足而又强大,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周边的小国都臣服于它,虚国之人也因此以为自己的国家天下无敌,不思进取,总躺在祖先创下的基业上享受着荣华富贵。日子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有一天,有两个小国家分别叫英和法,因为小事情得罪了虚,生怕虚国发兵征讨自己,索性先下手为强,发动了攻击,这战事一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