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情-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前辈,又是皇亲国戚,还是大公无私的臣工表率!您快请吧……”周皇亲无奈,几乎痛苦地道:“老夫虽然贵为皇亲,但确实家徒四壁。这么着,皇上旨意是‘捐俸助饷’,也就是捐出俸禄以助军饷。老夫就捐出整整半年的俸禄吧,啊?”众臣一听,醒悟,喜叫:“好好!”周皇亲上前执笔,边写边咕噜着:“老夫每月的俸禄是一百二十两,六个月共是七、七、七百二十两……”周皇亲刚搁下笔,立刻有臣上前抢着填报:“在下也捐出半年俸禄,总共六百四十两!”
另有臣上前抢填:“在下不敢前辈们比肩,应该矮一头,在下捐助五个月的俸禄吧!”接下来,每个大臣都沿用此例:“五百两,四百两……甚至一百零六两!”
……
王承恩看着,气得要命,却一言不发。都填报完之后,王承恩冷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人,区区俸禄,只是各位每月收入的九牛一毛!老夫想起,刚才在朝廷上,周老皇痛哭流啼说过一句话,‘皇上此举,惊天地而泣鬼神’。老夫转送各位,叫做‘百官此举,惊天地而泣鬼神哪,’佩服!”王承恩拿起白绸一看,立刻算出总数,道:“全部捐助加起来,共计一万二千余两。还不到皇上捐助的零头的零头!各位大人的忠君之心、报国之诚,老夫多谢!”王承恩施礼,然后与王小巧各执一角,高举起那白绸,迎风飘然而去――活像高举一副义旗。
众臣们互视不安。
乾清宫玉阶上,那副白绸已被裱糊好,展示在玉阶下。王小巧在旁守候。周后踱来,看着捐助表,惊怒:“怎么,我父亲只捐助了七百二十两?”王小巧恭敬地:“秉皇后娘娘,周老皇亲捐助了半年俸禄。”
周后满面羞惭,一言不发,离去。
坤宁宫,周皇后盛妆伫立在客厅中,头上佩挂着从未有过的许多珠宝钗饰。一宫女入报:“秉娘娘,袁妃、田妃,宁妃都来了。”周后一声“请”,宫女退下。三个美貌嫔妃步入,恭敬地向周后施礼:“臣妾给娘娘请安。”周后微笑:“都坐吧。”众嫔妃入座。周后亲切地道:“妹妹们,皇上为中兴大明,亲自和臣工们一块儿捐俸助饷。我们后宫嫔妃们,应该为皇上分忧、为国出力才是。你们说呢?”
众嫔妃互相看看,齐声道:“娘娘说的是。”周后道:“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从明天起,各宫都开始撙节用度,缩减开支,省下银子来,给朝廷做军饷,你们说,行不行啊?”“行,行!……谨遵娘娘懿旨!”周后高兴地道:“谢谢妹妹们了……”周后说着带头除下珠饰玉钗,一样样搁进身边的盘中,说,“这串东珠,我用不着了,拿去变银助饷吧。这只双凤金钗,我也用不着了……”嫔妃们见状,个个惊讶互视。过了一会儿,她们明白了,纷纷地、也是无奈地从自己头上、颈上取下若干金玉钗饰,放入盘中。勉强笑道:“这些钗饰,原本是皇上赏的,捐给朝廷吧……”周后喜道:“妹妹们这番心意,皇上肯定高兴!谢谢了!”嫔妃笑道:“都是应当的。再说,我们捐得再多……也不能跟娘娘比啊。”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五)
周后满意地说:“行了,这些也够了。”嫔妃们这才松了口气,不再从头上摘取饰物了。不料周后又叹了口气,道:“皇上又开始穿布衣麻鞋、减膳撤乐了。我想啊,我们后宫姐妹们,应该和皇上一起,共赴时艰哪。”众嫔妃又互相看看,不知所云地附和着:“是啊……是啊。”周后道:“从明天开始,我不但要停止荤腥,还要在花园里种上些瓜果蔬菜,以便再省下些膳食费用。这事儿,各位妹妹就不必参加了,我自个就行……”众嫔妃慌忙道:“臣妾愿意和娘娘一块种地!……臣妾愿意!”
坤宁宫内室里,陈圆圆搂着小皇子,正在为他更衣。而乐安公主则倚在门边,偷听外面周后的声音。稍顷,乐安公主吱吱地笑着跑到陈圆圆身边,窃语:“母后又在演戏了,演得真棒!咯咯咯……”陈圆圆怔住了:“瞧你乐的!怎么了?”乐安公主道:“她把珠宝首饰都捐做军饷了!还、还想开荒种地呢!”陈圆圆想笑却不敢笑,道:“皇后娘娘多难哪,她不光是你的娘,也是天下人的娘。你得帮着她。”乐安嗔道:“我怎么帮?”陈圆圆笑道:“你少吃点、少花点,少来点尖酸刻薄,这就是帮。”乐安斥道:“去!去!……你还管着我哪?”
这时候,周后入内,显得十分高兴。陈圆圆赶紧起身施礼:“娘娘!”周后微笑道:“圆圆哪,我准备明天开出片地来,种些瓜果蔬菜。”陈圆圆忍着笑,惊赞着:“呀,娘娘是天下楷模!”
“我问你,你会针钱活不?”周后微笑道:“帮我做一套带补丁的衣裳。我好穿着它下地种菜。”陈圆圆惊讶地一时说不出话来。乐安公主插进来,斥道:“这还不懂呀?母后穿着绫罗绸缎,怎么下地呢?!”周后瞪了乐安一眼。陈圆圆立刻道:“奴婢懂了……不过,宫里有的是御用裁缝啊,她们的手艺比我强多了。”周后摇摇头:“这我知道。可这事啊,如果交她们做,她们就会唧唧嚓嚓,乱说一气……”乐安再斥陈圆圆:“真笨,还不懂么?她们做龙袍凤袄行,做布衣裳不行!”陈圆圆赶紧说:“奴婢明白了。”周后再也忍不住,训斥乐安:“你那嘴怎么就那么刻薄……”然后,她吩咐陈圆圆:“要快啊,我明天要用。”
周后离去。乐安与陈圆圆互相望着,然后压低声音大笑,笑得喘不上气来。两人搂一块,你捶我,我捶你……连小皇子都看得咯咯咯地笑!
陈圆圆在灯下翻捡什物。乐安抱着一抱绸缎衣物进来,朝陈圆圆面前一摔:“给你!母后说了,天明前,就得改出来。”陈圆圆翻翻那团衣物,惊道:“都是绫罗绸缎哪,你叫我怎么改?”乐安笑道:“现在,叫我到哪找布衣裳去?你在上面打几个补丁不就行了吗!”陈圆圆嗔道:“光有补丁就行?你也不想想,这可是给皇后娘娘穿的!既要有补丁,更要体面、庄重、好看。让娘娘穿了,别有一种气派!”
乐安惊讶地说:“还有这么多讲究?”“当然。比方说,农妇的衣裳件件有补丁,皇后娘娘能穿吗?”乐安道:“说得也对,可那怎么办呢?”陈圆圆道:“我把我的布衣裳找出来,剪成补丁,配到娘娘衣裳上去,再把娘娘衣裳做旧喽……”乐安连声道:“行行,快干吧。”陈圆圆抓起大剪刀,咔嚓咔嚓地,把周后的精美凤袍铰开了……
翌日,周后身着那身带补丁的衣裳出现在御花园,那里开出一片菜地,果然是既有农妇般朴实,更有皇后的庄严,别具风韵!周后捧着一筐菜秧子,慢步走来,不时偷偷地打量自己身上的衣裳,表情甚为满意。而跟在她身后的那些嫔妃们,则农妇不像农妇,嫔妃不像嫔妃。看上去,简直不明白她们穿得是什么――丝绸衣裳配着农妇斗笠之类的东西……怪里怪气!
嫔妃们看见周后的穿着,自个也暗自羞惭。周后把菜秧儿搁地上,笑道:“妹妹们,咱们种菜吧?”众嫔妃一叠声嚷着:“种菜种菜。”周后开始把一颗颗菜秧埋进土里。兴致勃勃。一妃拈起菜秧看:“这是茄子吧?”另一妃笑嗔:“瞎说,明明是黄瓜。”再一妃自信地:“不!我见过,都是豌豆苗儿……”
御花园深处,花架后头,陈圆圆牵着小皇子偷窥着,乐安也在探头探脑。两人都吱吱地笑。陈圆圆道:“乐安,你瞧皇后娘娘那身衣裳,怎么样?”乐安赞道:“不错不错,把贵妃们都比下去了。”陈圆圆自豪地说:“我累了一夜哪!”乐安公主道:“我让母后赏你!”陈圆圆忽然想起什么,说:“嗳,你干嘛不去种菜?”乐安瞪圆了两眼:“怪了!我干嘛要去种菜?”
陈圆圆反而答不上话来了:“那、那你闲着干嘛?”“闲着?我高兴,我荡秋千!我逛来逛去!”乐安任性地说,“我喜欢闲着!总得有人闲着嘛……”
第二十四章 捐款救国(六)
乾清宫暖阁,崇祯正在与扬嗣昌商议政务。王承恩匆匆步入,笑道:“秉皇上,皇后娘娘领着后宫嫔妃们,在花园里开了一片荒地,正在种菜呢!”
崇祯大喜,连声说“好,好!”王承恩又道:“皇后和嫔妃还捐出了不少首饰,要变银助饷哪!”崇祯感概万千:“这是在为朕分忧啊!……吩咐内阁拟旨,皇后及嫔妃以国家大义为重,勤俭朴素,撙节开支,堪为天下百姓之楷模。着京城内外各王公贵府,都引以为
镜。”
崇祯对扬嗣昌叹道:“王公们要都能这样的话,何愁征不上税赋来?”扬嗣昌却是一脸闷闷不乐。
周皇亲扶杖一步三摇地进入御花园,左探右望。一宫女跪拜问候:“奴婢给国丈请安。”周皇亲问:“皇后娘娘哪?”宫女示意不远处的菜地。周皇亲眯眼一望,大惊:“这是怎么了这是……”周皇亲匆匆奔去,到了菜地边上,不语,用杖敲敲一只水盆:“当当!”周后看见了,起身而来,微笑:“父亲,您来哪?”周皇亲急问:“出什么事了?你被废了么?!”
周后嗔道:“父亲说什么哪!女儿正领着后宫嫔妃种菜,撙节助饷!”周皇亲看看她衣着,长叹道:“你贵为正宫娘娘,怎能跟个村妇一样……”周后不悦,道:“朝廷难处这么多,皇上都要愁死了。女儿身为正宫娘娘,更得想法儿为皇上分忧!”周皇亲低语:“你来,来。我有话跟你说。”周皇亲拉着周后离去。
周皇亲坐在坤宁宫大椅上,周后亲自奉上茶水。周后道:“父亲,您有什么话,快说吧。”周皇亲左右看看,机密地:“愚父有一策,可使朝廷避开险境,确保平安。”周皇后大喜“:父亲快说。”周皇亲说:“女儿啊,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哪!昨晚,朝廷许多大臣,还有京城内许多豪绅,都跑到我府上来了,跪着求我!”
“求你什么?”周皇亲自豪地:“求我开口说话呀!他们为皇上安危计,希望朝廷迁都南京,避开战乱,以图重振大业……”周后怒声打断他:“迁都?!他们自己不敢向皇上说――怕砍头,却鼓动你来跟我说,再让我跟皇叨咕着,是不是?”周皇亲见周后发火,不禁有点不知所措了。周后又说:“父亲,你太糊涂了,简直是个老糊涂!皇上连议和都恨之入骨,更何况迁都?父亲,你被人利用了!”周皇亲傻傻地瞪眼儿。“是!他们把你当枪使,为了他们自个安危!”
周后痛声嗔怪道,“父亲啊,你不但糊涂,也太吝啬了!听说,你前天捐助,只拿出七百两银子,真是给女儿丢人!”周皇亲满面苦色地说:“女儿啊,愚父哪有银子呀,愚父恨不能卖宅子呀……”周后打断他的话:“别说了,您有多少家产,女儿心里能没数吗!父亲,女儿求您了,多拿些银子出来,捐助给朝廷,做一回皇亲国戚的楷模。只做这一回还不行么,皇上待您不薄啊!”周皇亲顿时眼泪汪汪,摇头叹道:“女儿,你不知道,就因为我是国丈,因此,从来不敢收受贿赂。一年到头,我全靠那几个俸禄和皇上的赏赐过活呀。我已经捐出半年俸禄了。今后,我每天都得捌成两天过了!”周后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会这么说的……你等着!”周后走开,到墙角拉开一只橱子,翻呀翻,取出一张银票。她拿着这张银票回到周皇亲身边,悄悄塞给他,叮嘱道:“父亲,这是一万两银子,我本想寄给家乡的。唉……算了,你明天把它捐献给朝廷,就说是你自己的家产。”周皇亲急推:“这怎么行!……”
周后道:“甭说了。这可是既为皇上分忧,也为咱周家长脸!”周皇亲犹犹豫豫地接下了。
那副捐助的白绸还架在上朝的宫道上,下方空着大半边。众臣有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皇亲走来。周皇亲一边走一边豪迈地道:“老夫今年七十岁了,没几天活头了!原本打算在家乡买块坟地、打一套寿棺,百年之后,也好有个安身的地方。昨夜想了一宵――不成!”旁边的臣子问:“怎么不成啊?”周皇亲道:“大明要是亡喽,还有我埋骨头的地方吗?所以,我把买坟地、打寿棺的银子全揣上了,五千两!全部捐给朝廷做军饷!”
众臣惊讶,表情都是不信。周皇亲从袖中唰地抽出银票,朝众臣展示:“看看,看看……”周皇亲走到捐助表前,将银票放在显眼处,抓过笔填写。众臣都呆了。接着齐声赞道:“好好!……周老皇亲了不起啊!”一臣概然道:“周老皇亲如此,臣也捐出三千两来!”另一臣也道:“臣也捐三千两!”一时间,众臣纷纷上前填报。把边上王小巧都看呆了!
周后独自立于宫道暗处,远远看着周皇亲的表演,她又惊又气,咬牙切齿。稍顷,周后忽听附近有宫女的笑声。她急忙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