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马屁经 >

第22章

马屁经-第22章

小说: 马屁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残杀,何况亲家呢?所以说,袁世凯的“婚姻”拍马术并不是很成功的。 4.强中更有强中手 在童监的挑选中,安德海认识了黄承恩黄总监这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想在宫内站稳脚根非讨得黄公公喜欢不可。能讨人喜欢,安德海有这套本事,他有几个得大独厚的条件:第一,他与黄公公是老乡,都是青县人,又有陈公公的推荐;第二,安德海长了一副好模样,天生的笑脸儿;第三,安德海聪明过人,会来事儿,加之他面对黄公公一个头磕在了地上,认了个恩师,师徒之间如同父子,安德海那点儿本事算是施展了,他百般殷勤,小心伺侯,早晚不用指使便主动给师傅铺床叠被倒便盆儿,端饭打水洗衣衫,一口一个老师,哄得个黄老太监是满心高兴,心说:这孩子果然是棵好苗子,于是对他格外关怀,把宫中的礼节、称呼、规矩、忌讳等都一一告诉了安德海,就连最常用的知识也告诉了他,如对皇上应称万岁,皇上和后妃吃饭要说用膳,饭后问好要说进得好,起床问安要说歇得好,凡皇上家族里的人最忌讳提名字,音同字不同也不行,一旦触怒主子,轻则遭顿毒打,重则招来杀身之祸……

所有这些,安德海都一一记在心里,他怕忘记,反复背诵,反复演习,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他真下了功夫。

且说这道光皇帝,他共有九个儿子,前边三个都死了,第四个皇子便是奕宁,若论长幼挨个儿,应立四皇子奕宁为太子;可六皇子奕诉无论是口才、文才、武功都比奕宁强;因此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多次对四皇子和六皇子掂量考验,

道光三十年春,这天风和日丽,道光要带领六个皇于去南苑打猎,意在考验各个皇子文才武略和应变能力,以便确立皇位。

皇帝要选太子,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因此六个皇子各做准备,都想取得父皇的欢心,以便将来捞得皇位,尤其是四皇子奕宁和六皇子奕诉,更是争夺的对手。

四皇子奕宁的老师名叫杜受田,此人足智多谋,他在四皇子身上下的工夫很大,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自己也跟着沾光,可他也掂量过,奕宁与其他皇子比较起来,除了排行第四占了个有利的位置之外,其他方面都平常,甚至略逊一筹,如若稍一让步,这皇位定然被六皇子夺去,为此急得他直转磨磨。

安德海看出了门道,上前问道:“杜老大,你老人家满脸愁容,定有为难之事,莫不是为明日行围采猎之事?”

四皇子一旁喝道:“不许胡说!”

安德海道:“嘘!”

杜受田心想,这孩子能看出我的心事,看来是个有心计的孩子,随口道:“不,让他说下去!”

安德海道:“我曾听人讲过,三国时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和三儿子曹植也有与现在相似之处,不过奴才记不太清了。”

杜受田眼睛一亮,把手一摆道:“好了,不必往下说了,你说得很好,很有道理。”

奕宁不解其意,问师傅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杜受田道:“你到时候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么、这么办!”

奕宁听罢点头称是。

次日,道光带领六个皇子来到南苑,传旨汗始围猎。诸位皇子各显身手,直追得那些飞禽走兽东奔西跑,到处乱蹦乱飞,其中最数六皇子奕诉,几乎箭无虚发,满载而归,而四皇子奕宁却是两下空空,一无所获。道光帝不由龙颜大怒,大声喝斥。奕宁因有老师提前安排,不慌不忙地奏道:“儿臣以为目前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禽兽正是繁衍之期,儿臣不忍杀生害命,恐违上天好生之德,是以空手而回,望父皇恕罪。”道光帝听罢,心想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他却想到了,倘若让他继位,必能以仁慈治天下,不禁转怒为喜,当下夸奖了四皇子的仁慈之心。

又过了几年,道光忧虑成疾,自知不久人世,急唤诸皇子到御榻前答辩。消息传开,四皇子和他的老师杜受田都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次较量了,能否登基在此一举,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但两人对坐半日却苦无一策,安德海又献上一计说:“万岁爷病重,到御榻前之后什么也不用说,只说愿父皇早日康复就行,剩下的就是流泪,却不要哭出声来。”二人一听大喜。

次日六位皇子被诏玉龙床前,果然道光提出了一些安邦治国的题目让诸皇子回答,别人谁都比不上六皇子,答的头头是道,道光甚为满意,却发现四皇子一言不发。道光一问,他头一扭泪如雨下说:“父皇病重,龙体欠安,儿臣日夜祈祷,唯愿父皇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此时儿臣方寸已乱,无法思及这些。倘父皇如有不测,儿臣情愿龙驾而行,以永侍身旁。”说完泪水涟涟,越擦越多。

道光听了心中甚受感动,心想此真孝子仁君,于是决心立四子奕宁为太子,这就是二十岁登基的“咸丰”皇帝。安德海因为关键时候立了大功;因此深得咸丰喜爱;身价越来越高。

第三部 拍马法则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只要管用就是好谋。

拍马屁不具免疫性,再怎么被高高捧上天也没关系。这活中永是人的天性,也是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规则;“马屁”的拍与被拍是人性上的一种需要。

人人都应有一套“马屁经”,但千万别让自己成为闷声不响的“跟屁虫”。

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二、不到黄河不死心

三、拍马细无声 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藉口。

成功是一种心态,是要想做好,什么都不难。当成功之路有障时,何妨修个“栈道”?“曲径通幽处”,这是一种智慧。 1.搞夫人外交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后宫实在是一股不可小势的政治力量,像吕后、武则天、慈禧这些直接跳到前台的女人姑且不论,那些一直隐身后宫的女人们,对朝廷政治的影响实在也是不可低估。皇帝活着时,他们因受宠爱,自然可以左右皇帝;皇帝死后,他们以皇太后的身份,通过其父兄(即外戚)依然可以操纵大权,而中国的皇帝多是短命的,皇太后干政的事便也特别的多,几乎可以说,在中国历史车轮或前或后的转运中,或隐或显的,总可以发现一些女子的纤纤玉手。

除了后妃之外,其他一些与后官关系密切的女子,如公主、甚至皇帝皇后的奶妈,有时也会对场之事横插一手。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阿谀溜须的家伙,在巴给上司时,就不一定把目标直接对准上司,因为有的领导高高在上,不一定有机会接近,有的领导标榜贤明,对露骨的吹捧奉承保持“警惕”,所以拍马家们来个迂回包抄,曲径通幽,将主要精力放主上司身边的“小蜜”上;也就是“走夫人路线”;把个“小蜜”们侍候得舒舒服服,然后通过“小蜜”们向上司吹枕边风。这种方式,有时还能一举两得,既升了官,发了财,又能顺手牵羊,成为风骚“小蜜”的情哥。

唐朝玄宗时期著名奸相杨国忠,本是市井上一个无赖小混混,日日狂嫖乱赌,打架斗殴,没钱的时候就到处小偷小摸或者借钱赖帐,显然是一个不成气候的败家之子,当时的杨家地位也很低,年满30岁的杨国忠在家乡无所事事,且仇怨不少,只得不远万里去投奔军伍,想在行伍中混出个名堂,结果两三年也是一无所获,到处漂泊浪迹,日子过得很狼狈。

杨国忠本名杨钊,“国忠”是唐玄宗赐给他的名字,杨国忠本人嫌“钊”字凶气太盛,有“金刀”之恶;易犯嫌疑;于是那位沉溺于女色的皇帝也就是他的堂妹夫给他赐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杨国忠与这位自小分离的堂妹(“再从妹”)搭上关系,是从一个商人鲜于仲通开始的。杨国忠与日后因色相而大红大紫的杨太真(玉环)关系本很疏远,只是她父亲病死时,杨国忠前去帮助料理丧事,而就在伯父丧葬期间,杨国忠还与杨玉环的姐姐即后来的虢国夫人私通,从这件苟且之事上,就可看出,杨家姐妹的德性很不良淑。

鲜于仲通是个亦官亦商的人物,他很有识人的眼光,见杨国忠很是落魄,但人很精明,阅历广,而且诡计多端,或许是日后多留一条路的缘故,鲜于仲通收留了他,并提拔他为扶凤尉(县团级军官)。这时,鲜于仲通的上司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与当朝宰相李林甫闹了矛盾,章仇节度使很害怕;就要部属鲜“广仲通想办法,鲜于仲通很快想到了杨国忠,因为这时杨的妹妹已由玄宗的儿媳变成了贵妃,走夫人路线肯定是条捷径,于是杨国忠就成为重要使者,带上价值万缗的宝物特产,前往京师打通关节。

到了长安,杨国忠很顺利就找到了杨氏姐妹,献上礼物,特别是旧日的情人、如今的虢国夫人刚刚新寡,杨国忠马上添上了空缺,两人很快如胶似漆起来。有这两位美人的帮助,迅速得到玄宗的宠信,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章仇兼琼即升为京官,当上了户部尚书兼御使大夫;而且自己还当上了金吾兵曹军,成为皇帝的近侍,杨国忠从此平步青云。

一个沦落蜀地的无赖、赌徒,不想因为一个远房的妹妹成了贵妃,而身价倍增,成为蜀地最高长官巴结的对象,而他自己也由此缘黄而上,一直进入最高权力的中心,成为皇帝的“左右”,而被更多的人所媚事。

魏忠贤由一个不识丁的赌徒、无赖,而成为权倾天下的宦官,号称九千岁、九千九百岁,也是走的夫人路线。

魏忠贤出生于宦官的高产区河间肃宁,早年家里十分贫寒,不好读书,但好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练得一手好箭法,因赌博输光了全部的家产,走投无路,就按当地流行的习惯,自阉入宫,改姓李,这一年魏忠贤22岁,其妻子冯氏也改嫁他人。

魏忠贤人宫后,充分展示出了他投机钻营、机智诡辩、有胆有识、记性过人、办事利落的特点,很快就博得后宫第一红人、熹宗的乳母客氏的青睐与欢心。客氏本是魏朝的“对食者”。所谓“对食者”,是明朝宫中的一种惯例。明朝太监都要轮流在乾清宫值班。可是,他们又是不能在宫中做饭吃。而宫女们却有伙房烧饭,于是太监都结交一名宫女,请她供给饭食。这种关系,被称为假夫妻,公开则称为“对食者”,也还有叫“菜户”的。按现在说法,就是“搭伙”的。魏忠贤过河拆桥,一下子抓住了客氏,从魏朝手中夺取了客氏,两人成了“对食者”。

魏朝对魏忠贤非常不满,但魏忠贤颇能笼络客氏,使客氏愈来愈疏远魏朝。他俩人相处得十分亲密。魏朝为了争风吃醋,竟然不顾一切,在乾清宫的暖阁子里破口大骂,对打起一来。这事弄得不可开交,连熹宗皇帝也知道了,只好出面干预了这场纠纷。客氏向熹宗明确表示讨厌魏朝,喜欢魏忠贤。皇帝便把客氏配给了魏忠贤,魏朝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客氏原为京城近郊农民侯二的妻子,18岁时选人宫中,由她哺乳熹宗。客氏生得标致,又会巴结,使太后非常喜欢她。在她进宫二年后,其夫侯二死去,她就被长期留在宫中。熹宗自幼受她乳育,对乳母感情颇深。继位之后,没有一个月,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并晋封其子侯国兴和弟客光先为锦衣卫千户。

魏忠贤得到客氏的帮助,日益得到熹宗的信任。不久,魏忠贤便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司礼监秉笔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要代皇帝阅批大臣奏章,但魏忠贤大字一个不识,本不应充任此职,可在客氏的支持下,终于得到这个职位。魏忠贤大权在手,与客氏相勾结,恣意横行宫内。

魏朝在与魏忠贤的较量中失败,被熹宗逐出宫廷,放到凤阳去守皇陵。魏忠贤和客氏却不肯放过这个倒霉蛋,派人跟到凤阳,害死了魏朝。从此,他们舒舒服服地做了假“夫妻”。

皇后对魏忠贤与客氏紧密勾结擅作威福,很是不满,曾多次向皇帝告发他们的劣行,甚至以皇后的身份,叫来客氏,想依法惩处,对此,魏、客两人怀恨在心,便设法整治皇后。

客氏侦知皇后有了身孕,她便布置自己心腹宫女,设法使皇后流产,造成熹宗无后。魏、客又诬告皇后不是其父张国纪的亲生女。他们买通死刑强盗孙二,让他胡说皇后是自己的亲生女。以此来诬陷张皇后出身不正,怂恿熹宗废后。但熹宗与张皇后感情很好,其奸计才未能得逞。后来,又诬告皇后父亲张国纪谋反,想以此株连皇后,废掉皇后,再把自己侄女册立为后。不料,这一恶招又落了空。嘉宗听到后只是下了道旨意,让张国纪改过自新了事,未肯深究。当然更不肯株连皇后。

张皇后虽没有被废掉,但所生的三男二女,都被魏忠贤暗害,一个也没有活成。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