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ii-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节。
先让我们看一看上海新亚集团的说法。
荣华鸡失败以后,创立荣华鸡的新亚集团的领导层对经营方式、竞争优势进行了一番反思。他们发现,说到竞争优势,产品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产品背后有很多深层的管理方面的东西,肯德基的真正优势在于其产品背后的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肯德基曾在全球推广“CHAMPS”冠军计划,其容为:
C Cleanliness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
H Hospitality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
A 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
M 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
P ProductQuality坚持高质稳定的产品;
S 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
“冠军计划”有非常详劲可操作性极强的细节,保证了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每一处餐厅都能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的操作,从而保证了它的服务质量。
肯德基在进货、制作、服务等所有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并有着一套严格的规范保证这些标准得到一丝不苟的执行,包括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质量、每种佐料搭配的精确(而不是大概)分量、切青菜与肉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而不是随心所欲)、烹煮时间的分秒限定(而不是任意更改)、清洁卫生的具体打扫流程与质量评价量化,乃至于点菜、换菜、结账、送客、遇到不同问题的文明规范用语、每日各环节差错检讨与评估等等上百道T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为
了保证员工能够服务到位,肯德基对餐厅的服务员、餐厅经理到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要按其工作性质的要求,进行严格培训。例如,餐厅服务员新进公司时,每人平均有200小时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对加盟店的经理培训更是长达20周时间。餐厅经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引导入门的分区管理手册,同时还要接受公司的高级知识技能培训。
现代文明赋予快餐的定义是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依托现代化管理的连锁体系。肯德基就是这些要求的产物,而包括荣华鸡在内的中式快餐,还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因为中式快餐的厨师都是手工化操作,食品没办法根据标准进行批量化生产。因为没有标准化,食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比如肯德基规定它的鸡只能养到七星期,一定要杀,到第八星期虽然肉长得最多,但肉的质量就太老。而包括荣华鸡在内的所有中式快餐,恐怕就没有考虑到,或者即便考虑过也没有细致到这种份上。因为没有标准化,卫生状况、服务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例如,当年荣华鸡的店员就曾当着顾客的面在柜台内用苍蝇拍打苍蝇,而盛着炒饭、鸡腿的柜台根本就不加遮盖。这正是荣华鸡在与肯德基的较量中败走麦城的原因。
说到底,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产品质量和结构来看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肯德基就有这种把细节融入其中的标准化的东西。
中式快餐在规模化生产、营养成分的研究、食品的卫生状况、从业人员的健康和文化素质等,几乎每一个细节方面都无法与洋快餐相匹敌,可以想见中式快餐与洋快餐较量的结果了。
振臂一呼,高举“振兴民族快餐”的大旗,确实使荣华鸡等一些中式快餐店一夜扬名。但振兴民族经济绝非。
1997年姜伟在闭门思过两年后,归纳出二十大失误。其中一大失误是“管理规章不实不细”。姜伟有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法规的制订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两方面的内容,即法规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
3、沃尔玛成为龙头,凯马特申请破产
○沃尔玛(W…MART)成为龙头
如果你要问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还是比尔?盖茨吗?不!不是,而是罗伯森?沃尔顿先生。如果你要问谁是世界500强之首?微软吗?通用汽车吗?GE吗?IBM吗?都不是!而是山姆?沃尔顿家族的沃尔玛。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众多的零售商店,经过40多年的争斗搏杀,沃尔玛从美国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小城崛起,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商店总数达到4000多家,年收入2400多亿美元,列全球500强首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沃尔玛几十年来蒸蒸日上,而且不断扩张。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沃尔玛仍然以良好的速度增长,仅仅在中国,它就计划到2005年开100家店。沃尔玛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取胜。
1)小城镇出大效益
沃尔玛开业之初不在任何一个超过5000人的城镇上设店,保障以绝对优势成为小城镇零售业的支配者。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我们尽可能地在距离库房近一些的地方开店,然后,我们就会把那一地区的地图填满;一个州接着一个州,一个县接着一个县,直到我们使那个市场饱和。”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沃尔玛开始进军都市市常
2)“保证满意”“顾客永远第一”,说到容易做到难
一个顾客在沃尔玛店买了一个果汁机,不久出了点小毛玻他拿着机器和付款小票来到它的一家连锁店。营业员立刻给他换了一台,还告诉用户:果汁机又降价了,我们还需要退给你5美元。
3)永远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每一个先进的“细节”
沃尔玛的竞争对手斯特林商店开始采用金属货架以代替木制货架后,沃尔顿先生立刻请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属货架,并成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属货架的杂货店。
沃尔玛的另一家竞争对手本?富兰克特特许经营店实施自助销售时,山姆?沃尔顿先生连夜乘长途汽车到该店所在的明尼苏达州去考察,回来后开设了自助销售店,当时是全美第三家。
4)注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
沃尔玛认真记录分析每一个商业数据,用通讯卫星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沃尔玛全球4000多个店铺都装有卫星接收器,每一个消费者在其任何一个联锁店进行交易时,客户的年龄、住址、邮编、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数据都记录下来,送进企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
沃尔玛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客户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财务管理、商品管理、员工服务管理。
山姆·沃尔顿说:“我如果看不到每一件商品进出的财务记录和分析数据,这就不是做零售。”
5)降低经营成本,注重每一个“细节”
●一杯咖啡10美分
沃尔玛员工要喝咖啡,自己要在旁边的储钱罐里放上10美分。你觉得这种管理可笑吗?但是,请记住,这就是沃尔玛。
●“视纸如命”
有一天,沃尔玛总裁山姆·沃尔顿在一家店面巡视,看到一位店员正在给顾客包装商品,随手把多余的半张包装纸、长出来的绳子扔掉了。山姆·沃尔顿微笑着说:“小伙子,我们卖的货是不赚钱的,只是赚这一点节约下来的纸张和绳子线。”
·沃尔玛从来没有专业用的复印纸,都是废报告纸背面;
·除非重要文件,沃尔玛从来没有专业打印纸;
·沃尔玛的工作记录本,都是用废报告纸裁成的。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经理,繁忙时都是店员
美国人平时很忙,购物人数有限,而一到公休日、节假日,人们便涌进购物中心。这时,几乎所有的沃尔玛店面都感觉人手不够,这时,沃尔玛从运营总监、财务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及各部门主管、办公室秘书,都换下笔挺的西装,投入到繁忙的商场之中,去做收银员、搬运工、上货员、迎宾员……
●零成本促销,全心全意为顾客省钱
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沃尔玛都鲜有大手笔的广告,它的广告费只占总运营费的0。4%,而竞争对手凯玛特却占到10。6%。偶尔过节时发的彩页广告,细心人一看,里面的广告模特不是自家的店员,就是员工的子女,而省下来的钱去哪里了呢?请记住这个事实:沃尔玛的商品零售价比它的竞争对手凯玛特平均低3。8%。
为顾客省钱,顾客当然买你的帐。
●没有世界级大公司的“气派”
我们都知道,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员工出差都要求住四五星级宾馆,打的要高级汽车,而沃尔玛却没有。
·山姆·沃尔顿外出,也经常和别人住同一个房间;
·2001年,沃尔玛在中国召开年会,世界各地的经理级人物住的都是招待所;
·美国专家到中国建店,只住三星级宾馆,开店第二天立刻走人。
如此节约为什么?山姆·沃尔顿说:“为顾客省钱”。
6)降低采购成本,监督全球工厂的每一款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沃尔玛2002年虽然做到了全球500强之首,但仍然不遗余力地降低采购成本,监督全球工厂的每款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沃尔玛2002年结束了外部采购组织的合作,自己雇用了数百名员工从南美洲和中国进行采购,其中在中国的采购额达到60亿美元;沃尔玛在全球建立了21家办公室,wωw奇書网监督全球工厂的每一款产品的质量和进货价。
沃尔玛计划在未来5年内再节约20%的采购成本,使它在全球的商品毛利率提高9%。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叹的数字。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仅从中国购买的60亿美元,再乘以9%,就是5。4亿美元。
7)“服务”是服务业的生命
沃尔玛每个细节都有精确的规定。
沃尔玛服务三条基本信条(ThreeBasicBeliefs):
①尊重个人原则,努力做到最好;
②10英尺规则(10…FootRule):任何一位职员,在顾客距离你10英尺(3米)以内的时候一定要问候;
③太阳落山原则(SundownRule):员工或顾客的任何要求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得到答复。
8)每个店的相同性与差异性
管理人员注意到每一家店的相同性,观察出每一家店的差异性,一个小细节的成功导致整个公司巨大的销售成功。
2001年的感恩节,沃尔玛电脑和打印机捆绑销售的策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管理人员注意到一家商店反而特别火爆,总部立刻打电话询问此情况。该店报告说他们将包装箱打开,让顾客亲眼看到箱子里的电脑和打印机,这样,顾客便兴趣盎然。公司总部立刻下令:所有商店都打开箱子。于是,各联锁店的电脑和打印机销量迅猛增加。
●“销售一美元,省下一美元”
这正是沃尔玛从服务到后勤管理、压缩成本的每一个“细节”中所做的孜孜以求的努力。在其竞争对手凯玛特的节节败退中,沃尔玛从1988年至1993年的销售额增加了467亿美元,而凯玛特只增加了83亿美元,这也决定了两家企业的命运。
○凯玛特(K…MART):从龙头老大走向破产保护
·1962年3月在密西根州花园城开张,比沃尔玛早几个月;
·1970年,凯玛特在美国零售商中排行老大,销售额是沃尔玛的45倍;
·1976年,拥有店铺超过1000家,年销售额84亿美元;
·1976年至1990年,凯玛特占据全美第一折扣零售店的地位;
·1988年至1993年,凯玛特进军许多关联或不关联的投资领域,凯玛特的销售额仅增加83亿美元,开始显现走下坡路的迹象;
·2000年,凯玛特的销售额359亿美元,居全球500强的第84位;(而沃尔玛同年销售额1913亿美元,居500强第2位。)
·2001年,凯玛特负债102亿美元,股票狂泻,跌出全球500强;
·2002年1月22日,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凯玛特(K…MART)百货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1990年正是凯玛特走向顶峰的一年,也是它开始下坡的一年,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1990年凯玛特的一次总结会上,凯玛特的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身边的上司请示。这位上司不知如何回答,又向上请示:“我不知道,你看着办吧。”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向上询问。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问到总经理帕金那里。这位高级经理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发表意见,直到最高领导发话。”
在同一年创立的沃尔玛和凯玛特,这两个竞争对手经过40年的较量,终于分出了高下。请看下表,正是在每一个细节上凯玛特都略逊于沃尔玛,最终导致了凯玛特悲剧的产生。
沃尔马与凯玛特细节上的差距
内容沃尔马凯玛特
成立时间1962年1962年
成立地点本顿维尔〔阿肯色州〕花园城〔密歇根州〕
拥有店铺数量〔2003〕3400家〔本土〕1200家〔海外〕2178家〔本土〕898家〔联营书店〕
公司排名1970年名不见经传2002年全美第一1970年全美排名第一2002年全美第三,但已申请破产保护
开店地点选择〔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