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

第95章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95章

小说: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造成船上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而发生海难。。究竟什么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从1948年开始,出现一种奇异的现象:岛上的人特别高,成年男子平均身高达1。90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达1。74米;岛上的动物、植物个体也较大,比如该岛的老鼠一般有猫那么大。外来的人在岛上住一段时间,也会“增高”。法国科学家格莱华64岁时和他57岁的助手,在岛上生活两年,两人分别增高8厘米和6。5厘。因此,此岛被称为“长人”岛。一些科学家认为,可能该岛蕴藏着某种放射性矿藏,使生物体机能发生变化。也有人猜测可能有一只飞碟或其他天外来物坠落在该岛,这天外来物的残骸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辐射光,使人或动物个体增大。。目前,这仍是一个待揭开之谜。




神秘的墓岛 
  位于太平洋的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座名叫“泰蒙”的小岛。“泰蒙”小岛有许多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在这长约1100米、宽约450米的珊瑚礁基上,矗立着89座大大小小的高达4米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系用巨大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来的。据当地人说,这岛是历代酋长的墓葬重地,因而被人称为墓岛。 
  墓岛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墓岛上的建筑物半浸在海水中。人们只有在涨潮时才能驾小船进去;而在退潮时,那儿是一片淤泥,人们无法进去。当地人说,这是死者的意愿,不让外人侵扰亡灵的安宁。 
  墓岛的气候变幻莫测。阳光明媚的日子,瞬间可能倾盆大雨,其变化之快,令人百思不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领略了这种天气的变化。当时,他和两位助手在去墓岛的途中,阳光普照,碧波荡漾;当他们正进入墓岛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阴风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当他们不得不撤出墓岛之时,风停雨止,云散日出。 
  据当地人说,这些墓岛建筑物有神秘的毒咒,只有酋长才知道古墓的来历及其秘密机关。酋长年老之后将这些内容口授给继承人,受传者不得向外人泄漏,否则将遭到诅咒。据说,日本占领波纳佩岛期间,一位日本科学家威逼当时的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结果这位泄密者突遭雷击身亡,而这位科学家在披露古墓秘密的写作过程中也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一位继续整理遗稿的科学家也忽然暴死。而到墓岛去掘墓盗取文物、财宝的人更是难逃厄运。 
  当然科学家们绝不相信这是咒语的灵验,但发生在墓岛上的许多神奇的事件确实使科学家们感到费解。此外,古墓上的建筑物也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 
  据科学家测定,古墓建筑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物用了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采自该岛的北岸,再运到墓地。以当时有1000名壮劳力参加建筑的话,整个建筑过程至少需要1550年。因此科学家认为仅靠人力,这项工程很难完成。到底这一宏大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呢?这还是一个谜。




橡树岛的宝藏之谜 
  那是在1795年,有3位年轻的猎人驾着船来到位于加拿大的一个叫橡树岛的荒凉小岛。他们一下船,便深入到岛上的橡树林中。 
  他们在密密的橡树林中穿行,没找到野兽,却发现一株十分古怪的大树。 
  在这棵大树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有根粗树枝被锯掉了许多,残树枝的上半部,被划出几道深深的刀痕。接着他们又注意到,这根树枝的下方,地面有些下陷,很像曾经埋过的样子。3位猎人感到十分惊讶,于是立即测量了下陷的部位,发现它基本上是圆形,直径约4米。 
  这一发现使他们立刻想到,可能是海盗在这儿埋下了宝藏。3位猎手感到无比兴奋,他们立即开船返程,回去准备一套挖掘工具,再次来岛掘宝。 
  然而,他们总共挖地9米深,除了发现三层木板外,连宝藏的影子也没看见。 
  10年以后,一位年轻的医生对橡树岛之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组织了一个探宝队,动用了大量人力和机械,经过大约2年的苦干,将那个洞穴挖出了27米深。这中间每隔3米都有一层木板,直到27米深时,人们才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大石头,上面刻着许多稀奇古怪的象形文字,但没有一支人看得懂。 
  这个新发现使人们坚信,挖出宝藏的时候快到了。探宝队决定趁冬季来临之前加紧挖掘,可是到第二天,一场大祸从天而降,因为在深洞中,突然灌进了足足15米深的水,根本无法工作。 
  探宝队并不因此而泄气,在第一个深坑旁边再挖一个洞,挖到30米深后,再挖一条地道通向原先那个坑,这时候,不知从何来的大水立即涌进新坑,使这项工程不得不中止下来。 
  1850年,又有一个新的探宝队,企图找到橡树岛上的宝藏。他们运来了大型钻机,在原先的第一个坑里,一直钻到30米深,结果发现一条金表链和3个断裂的链环。操纵钻机的工人宣称,他感到钻头仿佛在一大块金属之中旋转。如果真是这样,钻头接触到的物体,会不会是一只巨大的藏宝箱呢? 
  没人说得准。然而就在这时,冬天来了,他们只得停工。 
  第二年春天,大家回到岛上,准备让宝藏重见天日。在离原坑大约1米的地方,他们又挖了一个新坑,到夏天结束之前,这坑已挖掘到33米深,而且钻头感觉到下面有大块的金属。正当大家确信胜利在望时,历史又重演了以往的一幕,大水突然灌进新坑,坑里的工人差一点被淹死。由于抽水工作毫无效果,人们不禁开始纳闷,这神秘的水究竟来自何方?经过一番搜索,他们发现,海滩上有一条巧夺天工的地道,从大西洋直接通往藏宝坑。当然,谁都无法把大西洋的水抽干。于是人们试图造一座大坝来挡住海水,可建造费用太昂贵,结果没有成功。 
  后来,其他寻宝者来到岛上,又挖了许许多多坑,弄得这一带面目全非,看上去简直像一个原子弹试验常尽管人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可谁也无法克服守护宝藏秘密的人设下的人为障碍。 
  1893年,又有一支寻宝队来岛继续发掘工作。人们在原来的坑里再往下钻了45米,掘出了一些水泥般的东西,上面则又是一层木板。更令人惊异的是,钻机还带上来一张用墨书写的羊皮纸。兴奋不已的探宝者加紧工作,就在这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海水入口,海水再次把深坑淹没,寻宝工程又以失败而告终。 
  橡树岛的地下究竟埋有什么宝藏?是谁埋下的?至今仍无人能探知这个谜底。




北纬30°线之谜 
  在地球北纬30°线附近的地区,是一个令人感到神秘的地方。这里既有许多奇怪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怪现象。多少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 
  首先从地理布局来看: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处。同时它又是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和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著名河流的入海处。 
  更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之谜存在处。比如恰好建在地球上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它工程宏伟、复杂,堪称世界古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奇迹,反映出了人类祖先灿烂的文明。在这里还存在着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恐惧的“百慕大三角”等。这些奇异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地方都神秘地聚汇于此,不能不叫人感到蹊跷和惊奇。 
  在我国,沿着北纬30°线上下,奔腾的长江一泻千里,从我国东端的国门在这个纬度以北不远处的上海入海;在此纬度稍南,于汪洋大海之中,屹立着“海天佛国”的普陀名山,山上古木参天,巨石嵯峨;稍西,那杭州湾中的钱塘大潮,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伟大的奇观;再往西,“佛国仙境”的九华山,奇峰峭壁,仙气冉冉,游于山中,如梦似幻,它方圆100平方公里。“九华一千寺,洒在云雾中”,其中心的九华街就在北纬30°线附近;与九华山相邻的黄山,风景如诗如画,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再越过纬线稍南,秀甲天下的庐山雾海如纱,幽洞险峰隐现。这些大自然营造力如冰川风化侵蚀等地质作用的杰作,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惊叹。 
  庐山旁侧是平如镜面的鄱阳湖,继续向西偏北的神农架,又是一块引起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兴趣的神秘宝地。再往西,造山带隆起,那巍巍壮丽连绵数百里的峨嵋山,高高的二郎山,波涛滚滚的大渡河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希夏邦马峰,都在北纬30°线上下。 
  而与之相邻的北纬40°线,则又成为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线。 
  在这一地区所发生的灾难性地震,除唐山大地震外,死亡在200人以上者或震级在7级以上的地震,就曾发生过几十次。如日本三陆的8级地震,葡萄牙里斯本的两次8级地震,土耳其埃尔津詹的八级地震,美国旧金山的8。3级地震,意大利拉坦察的9。8级地震都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其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地震灾难。因此,北纬40°线,被人称为“地震恐怖线”。 
  北半球的这两条相邻的纬度线,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令人费解、怪事不断、灾难隐伏、令人生畏的两条神秘的地带,它们是偶然巧合,还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 
  有人认为,对于神秘的北纬30°线之谜,是人为制造的,这些被称为神秘的地方,严格地说并不在北纬30°附近。他们还认为,如果用一把尺子在地图上量,熟悉历史、地理的人,会在任何一条纬度线上发现许多“神秘”之处。 
  以北纬25°为例,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的圣地;有猿人化石发现地中国元谋;有百慕大三角洲和沉没的大西洲;有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滇池洱海、腾冲温泉;有能传出鼓乐之声的广西融水龙潭;有发现自然铝的广西贺县。 
  以上这些地方偏离25°线不到1°。 
  如果抛开纬度线,在任何经度线上都含有许多“神秘”之处,因此,不要把北纬30°线之谜当作什么重大发现而疑神疑鬼。




“魔鬼城”之谜 
  据说,在20世纪20年代,有一支俄国探险队进入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考察。一天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正渐渐变暗的时候,探险队在荒野之中突然发现一座雄伟宏大的古城堡。借着落日余辉,他们依稀看见:斑驳的城墙、纵横交错的街巷、整齐的民居。。以及城里千姿百态的宝塔。这一发现使考察队员高兴万分,他们认为又有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当考察队赶到“古城堡”时才看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人类建造的古城堡,也没有住过任何居民,而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座“古城堡”蒙古人叫它“苏努木哈克”,哈萨克人叫它“萨依但克尔希”,意思为“魔鬼城”。为什么取这名字呢?也许是当刮风时,“城”内发出凄厉的风声,似鬼哭,似狼嚎,仿佛妖魔鬼怪在弥天中聚合唱歌的缘故。 
  大自然是怎样塑造“魔鬼城”呢? 
  原来,在“魔鬼城”那里,许多沉积岩相叠而成沉积岩层。裸露的沉积岩白天受到骄阳的烤晒,而到夜里,气温迅速下降,经过长期热胀冷缩,就碎裂成许多裂缝和孔道。 
  更重要的是,这些沉积岩层,有的较硬,有的较软。较软的沉积岩很容易被风吹落;而“魔鬼城”正处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面对着准噶尔盆地三大风口之一的老风口,常年受到从中亚沙漠地区吹来的西北风的肆虐。狂风挟带大量砂粒,不停地扑打到岩石上,那些较结实坚硬的岩层就被磨去的少,凸了出来;那些疏松柔软的就被磨去的多,凹了进去。经过漫长的时间,独具匠心的“雕刻师”——风,把岩石“雕刻”成了古城堡的模样。 
  因此,科学家们称它为“风城”。 
  而且,由于砂粒比较集中在近地表面,而较高的地方砂粒较少,因此容易形成上部较粗大、下部细小的“石蘑茹”。当然,岩石上下的软硬程度不同也会影响风蚀岩石的形状,因此,其形状千姿百态。




金字塔能之谜 
  国外有人曾作过这样有趣的对比试验:把一只香蕉切成三段,一段放在金字塔形构造物内,另一段放在塑料杯内,再一段放在冰箱内。 
  十天以后,分别取出三段香蕉,结果发现,冰箱内的香蕉色泽没有改变,但份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