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

第143章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43章

小说: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留在湖天交界处。这一“湖”市蜃楼持续了40分钟左右。 
  1992年7月3日上午9时,在安徽滁县琅琊山会峰阁的东南至西南方向,出现了一次“山”市蜃楼:远处有层次分明的崇山峻岭和浩淼的云海,在蓝天映衬下十分壮观。这一景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1993年9月的一天下午6时5分,在山东长岛县大钦岛的海面上,晚霞映照,一团巨大的雾团逐渐映现出一座岛屿,并慢慢形成一幅画面:山峦叠嶂,树木丛生,烟囱矗立,山路蜿蜒。。6时40分,随着光线的减弱,画面逐渐模糊。 
  在沙漠、湖泊、山岭、海域都可能出现海市蜃楼。其中山东海域的“蓬莱仙境”,早就为人们所知,闻名遐迩。著名诗人苏东坡曾写了一首名为《海市》的诗。他在诗中写道:“东方海市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在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海市蜃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传说,“蜃”是蛟龙中的一种,它会吐出一股股的气,仿佛一幢幢楼台亭阁;“海市”则是神仙的住所,存在于若有若无的天边。古人不了解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就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 
  其实,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学上称为蜃景。它是太阳和空气耍的把戏。 
  譬如,在海的地平线以下有一座亭,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见的。但是,在夏季,白天海水温度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比上层空气更冷,出现了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下下暖上冷)。这就造成上层空气密度较小,而下层空气密度较大。当这一密度差别相当大的时候,来自船舶的光线就由下层密度大的气层进入密度小的气层(发生了折射),而上层密度小的空气层就好像一面镜子,使亭的样子,经过弯曲的路线,投进了人们的眼中,人们也就看到了本来看不到的亭。 
  这就出现了蜃景。 
  由此可见,海市蜃楼并不是没有来源的、无中生有的,它只不过是远方的物体的形象幻影。 
  顺便说说,在日本,有一家公司设想,根据蜃景产生的原理,建造一座能随叫随现的人造海市蜃楼。这种蜃景画面可由人设计,映现时间可由人控制,且景观更清晰、更逼真。果真实现的话,这也算是人类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一个成就。




神秘的圣爱摩光
  在国外,有一座叫圣爱摩的教堂,在雷雨之后,人们常常看见教堂的十字架上仿佛燃烧着一团火。这种火呈红色,火舌时而伸长时而缩短。人们叫它圣爱摩光。 
  这种圣爱摩光经常出现在海船的桅杆上。1696年,一艘帆船航行至地中海巴利阿利群岛附近时,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桅杆上闪着30多点圣爱摩光。 
  其中大桅杆风向标上的火光长达40多厘米。好奇的船员爬上桅杆,取下风向标,火却跳到桅杆的顶端。过了好一会儿,这些火光才消失。 
  圣爱摩光不仅出现在教堂尖顶和海船的桅杆上,而且还会出现在人的头顶上。 
  有一次,前苏联登山运动员在攀登天山一个山峰时,乌云密布,雷雨交加。此时,人们发现一位队员的头上闪耀着明亮的淡蓝的火光,好像着了火似的。过一会儿,大伙儿的头发全都“烧”了起来,甚至连随带的照相机、冰镐等也都发亮,而且发出咝咝的声音,雷雨停止后,这些“火光”才熄灭。 
  我国登山运动队在攀登希夏邦马峰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圣爱摩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在古代,由于人们不了解圣爱摩光的产生原因,常把它当作是“神”的威力的体现。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支古罗马的军队,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行军时,在大队人马的头顶上,出现了淡蓝色的火光,士兵们得到很大的鼓舞,以为这是神在帮助他们。 
  其实,圣爱摩光是一种自然现象的产物。在雷雨天气,聚积在地面尖状物体顶部的电荷发生电离作用,引起无声放电,并发出微光——圣爱摩光。




“太空之吻”奇观
  1994年7月17日凌晨4时15分至22日下午4时,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碎片相继与木星相撞。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较准确地计算预报了相撞时间,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都观测到了这一宇宙奇观。 
  据天文学家推算,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破碎前直径约为10公里,重量约5000亿吨。在几十年前,此彗星被木星引力捕捉祝之后,一直停留在围绕木星旋转的轨道上。由于木星巨大的引力把它拉成碎片。这些碎片以大约21万公里的时速向木星撞去。 
  此次彗木相撞,释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40万亿吨TNT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撞击之后在木星的南半球表面留下的至少18个撞击点。这些黑色斑点由于受木星气候影响,渐渐减弱,互相交织,以致越来越难以分辨清楚。 
  有的彗星碎片与木星相撞后,除了在木星上层大气中凿开一些大洞外,由于撞击产生的带电粒子与大气相互作用,还迸发出极光。 
  通过对此次彗木相撞的观测,天文学家更进一步了解了木星的构造、大气结构和化学组成,可望揭开木星的许多奥秘。譬如,在撞击地点发现存留化学物质液中有大量的硫,目前尽管还无法判断这些硫是木星内出来的还是彗星沉积下来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可能确证木星是否存在硫;通过仔细观测黑色斑点消散过程,可以了解木星大气的风向变化。。天文学家说,此次彗木相撞所获得的资料,至少得花费10年的时间,才能得出较完整的研究结果。 
  此次彗木相撞,说明太阳系内小天体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存在。在地球几十亿年历史中,曾多次受到天外物质的撞击。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是一颗直径数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碰撞地球的结果。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通古斯发生的大爆炸,是一颗4000吨重的陨星在空中爆炸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彗星的一团冻结气体撞击地面产生的结果。 
  如果说这些还仅仅是一些人的猜测的话,那么现在世界各地存在的“陨石坑”,确确实实让人相信,其它小天体曾撞击过地球。因此,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将来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某一个“多情”的小天体“热吻”地球是完全可能的。 
  彗木相撞,有利于人类吸劝教训”,采取对策,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关于这次“太空之吻”发生的过程,以及给人类了解木星提供的证据,仍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世界上最大的“石头雨” 
  随着时序的演替,天气的变化,天上或降雨,或降雪,或降淞霰冰雹,或生阴霾霜雾,这都是常事。但你可曾看到过天上也降“石头雨”?世上确有其事,我国也确有其事。远的不说,就在1976年3月8日下午3时许,在东北吉林市郊区突然下了一场稀奇的“石头雨”。石头是什么?竟是来自天外的陨石。据查,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雨”。其所及的范围广达500平方公里左右。“雨”后,人们从现场找到100多块大大小小的陨石,其中最大一块达1770公斤,定名为“吉林一号陨石”。 
  也许有人要问,天上怎么会下起“石头雨”呢?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些陨石原是太阳系“家族”中一颗小行星的组成部分。那颗半径为220公里的小行星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同龄人”,已有46亿年形成历史了,围绕着太阳公转。它一生道路坎坷,经常和其他天体发生碰撞。这一点,从现在吉林陨石身上(矿物和球粒构造上)所残留的“伤疤”,即可得到证明。最不幸的是,在距今800万年前的一次碰撞中,它几乎被其他的天体撞得粉碎。 
  当时尚残留下一块数吨重的残星,“吉林一号陨石”就是从这个残星中分离出来的。 
  这个小小的残星原运行于木星、火星轨道之间,因长期不停地奔波,动能有限,突然向地球方向靠拢。它大约以每秒15~18公里的相对速度,顺着地球公转方向追上了地球,强大的地球引力对它积极吸引,导致它以大约16°15′的入射角向地球俯冲。这时,由于它和稠密的地球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使它变成一颗大火球,最后在离地面只有19公里处在吉林市郊上空发生爆炸。爆炸后,残体迅速以辐射状向四面散落,像天女散花一样,形成了这场世界上最壮观的陨石雨。这就是吉林市郊降“石头雨”的奥秘。最大的“吉林一号陨石”以其特具的热和重量落地后穿破1。7米厚的冰土层,陷入6。6米深的地下,在地面形成了一个口径2米的大洞。当时震起的尘土高达数十米,像是个大蘑菇云,土块飞溅达百米以外。




怪雨
  地球上曾经降过各种奇奇怪怪的雨,有些现象很让人费解:1892年,在西班牙的科尔多互城,本来暖而无风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便下起了雨。这些雨滴与接触物接触时,会发出“啦啦”的响声,并闪耀着小火花。 
  1991年10月30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宝塔村,天空万里无云,突然一束雨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一米见方的地方。连续好几天都是这样。 
  1991年11月6日下午5时10分,安徽省肥东县上空晴空万里,没有一丝雨云,可奇怪的是,却突然下起米粒大小的雨,持续了1分钟。 
  有些怪雨,人们已了解了其形成的原因,渐渐地被人视为正常的雨:在前苏联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及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时雷声大作,细雨飘飘,可地上的行人不打雨伞,衣裳也不会淋湿。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里气候异常炎热、干燥,很少下雨。在夏季,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不断上升,在高空冷却,集结成云。但当这些水落下时,还未落到地面,就在空中被蒸发掉了。在江西庐山,有时深谷中的雨滴会自下往上洒。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原来,这是深谷中受气流运动的影响,而形成一股上升气流。气流作用于雨滴的力超过雨滴的重力,于是就出现雨滴往上洒的奇观。 
  在南美洲的巴拉圭,靠近巴西边境的巴拉那河地带,永远有下不完的雨。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地方的落雨有取之不竭的水源。在它的附近有一个著名的瓜依拉大瀑布。瀑布飞溅出的水花,形成雾气,被风刮到那个地方,而后降下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现象能力的增加,有更多的“怪雨”之谜将被人们揭开。




“谷雨”、“鱼雨”
  天上下雨,下的是雨水,这是谁都知道的,可是,有时候下雨时,不仅有雨水,还有好些东西呢。 
  公元55年,在现在的河南开封一带,有一天,暴雨倾盆,雨中还夹有大量黑色的谷子,形成“谷雨”。当时,人们都对天跪拜,感激老天爷的赐舍。 
  1940年6月17日,前苏联的麦西里村下起了“银币雨”。天空中忽然降下来大量银光闪闪的东西,居民的屋顶被砸得叮当直响,原来从天而降的是古银币。当时博物馆可以说是大获丰收了。 
  1949年夏天,在新西兰的沿海下起了“鱼雨”,成千上万的海鱼从天上落下来。这些鱼还活蹦乱跳呢。 
  1960年,法国南部地区,有一天,一只只青蛙从天飞奔而下。 
  1983年5月11日,我国河南桐柏县的小山坳里(约0。5平方公里)下了一嘲蛤蟆雨”。这些黑褐色的蛤蟆只有一节食指大。雨中心的稠密区每平方米约有90~110只蛤螅从天而降后,这些蛤蟆向附近池塘跳去。 
  此外,还有“虾雨”、“麻雀雨”、“海蛰雨”、“苹果雨”、“桃花雨”等等。 
  这些怪雨的确让人感到费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怪雨都是龙卷风耍的把戏。龙卷风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又像象的鼻子,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风速每秒可达几十米至百余米,甚至200米。这比12级台风风速要快好几倍,因此威力十分强大,可以把地上的东西抛到天空。譬如,西班牙的“麦雨”,是由龙卷风把非洲摩洛哥的一个小麦仓库吸到天空中,然后“赐给”西班牙渔民的。麦西里村的“银币雨”,是由于在离这村不远的地方,古时候贵族们在地下埋藏了许多银币,而经过暴雨冲刷,龙卷风“挖出”了地下的银币,再把它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