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脚樱恐龙常常生病吗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他们所研究的恐龙骨骼化石上,常有疾病和外伤的痕迹,证明恐龙在世时,也常常生病;有时生点小病,很快就好了。有时病情严重,弄不好会把命丢掉。
在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的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骨架,它就是产于我国四川省的合川马门溪龙。专家发现,在这条庞然大物的颈椎、脊椎和尾椎等不同部位的骨头上,长了很多瘤状物和结核。这些骨质多余物附着在它的身上,可见这个恐龙大汉生前曾为骨科病痛所折磨,活得很不轻松。
美国一位医生说,他发现在一块长30厘米的恐龙肱骨化石的一端,长有一块像我们拳头般大小的菜花状的骨质增生物,这种异常增生可能是软骨肉瘤。
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鸭嘴龙化石骨架上,左肱骨曾骨折而引起过骨膜炎,而且有骨质增生现象。在该馆的巨型恐龙——雷龙的尾椎骨上,能看到它生前患过化脓性骨髓炎的痕迹。
陈列在加拿大博物馆中的鸭嘴龙骨骼,有不少肋骨曾受到损伤。可以看得出来,肋骨断裂后又愈合了。由于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估计这种损伤不大可能是偶然事故造成的。这些肋骨伤可能是雄性鸭嘴龙之间格斗留下的标记。为了争夺配偶和“领导权”,雄鸭嘴龙之间会用后脚跟互相猛踢对方。
许多恐龙的骨骼化石“告诉”我们,它们可能患过关节炎。一些专家对恐龙的亲戚——一种巨大的水生蜥蜴——沧龙的病情也进行了诊断,发现它们的脊椎有的得过炎症,有的得过减压综合症。得炎症的那个沧龙的脊椎骨,在切片检查时发现了一枚鲨鱼的牙齿,从牙齿上可以判断它那“鲨口余生”的惊险经历;得减压综合症的那个沧龙的脊椎骨经切片检查证明是由深海潜水引起的。
为恐龙检查身体,除古生物学家以外,还得靠现代医学的帮助。
恐龙的病,只有骨科病才能留下化石“病历”。
为什么有的恐龙有两个脑子
说起有两个脑子的恐龙,你一定会觉得奇怪。马门溪龙、雷龙、梁龙就是这类恐龙。也许一个脑子不够用,所以再长一个。
这类恐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身躯特别大,而脑袋却特别校以马门溪龙为例,估计它活着的时候有四五十吨重,而脑子的重量仅有500克左右。
这么小的一个脑子,却能指挥一个大得惊人的身体,这实在叫人难以理解。
有人解剖了马门溪龙的脑壳和脊椎骨,终于发现了这个爬行大汉的秘密。
原来,在它的臀部脊椎上,有一个叫神经球的东西(脊椎的膨大部分),正是这个神经球在默默地协助那个不像样的小脑子进行工作。
神经球比脑子要大好几倍,马门溪龙的后腿和大尾巴的运动,就按它发出的指令行事。这样,马门溪龙头上的那个小脑子也就忙得过来了,它只要把吃东西和接受信息的事管好就行了。
马门溪龙臀部的神经球实际上是它的“后脑”,它与前脑相距约十几米远。前后两脑各有各的任务,它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
当然,由于两脑相距较远,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影响。
因此像马门溪龙这类大爬虫,必定是反应迟钝、笨手笨脚的家伙。
马门溪龙不是唯一有两个脑子的恐龙。背上长有古怪骨板的剑龙也有两个脑子。
剑龙有大象那样大,而头却小得可怜。它的脑子只有一个核桃那么大,约100克重。小小的脑子无法完成指挥全身的重任,所以也在它的臀部长了一个神经球,这个神经球比真脑要大20倍,其作用是主管腿和尾的运动。
剑龙的“后脑”比前脑大那么多,使人觉得它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动物。剑龙可能不大会动脑子,一副老实巴交、呆头呆脑的样子。
但剑龙尾部上的骨刺以及指挥这条尾巴的那个大神经球又告诉我们,剑龙也不是等闲之辈。在遇到一敌人时,它定会反射性地甩动带刺的尾巴进行殊死的搏斗。
恐龙都是呆头呆脑的吗
人们熟悉的恐龙,如马门溪龙、雷龙、梁龙、剑龙、甲龙等,身躯大,脑袋小,一眼望去,给人以傻乎乎的感觉。
有学者用计算恐龙“脑量商”的办法来测量恐龙的智力水平。“脑量商”是根据恐龙的体重、脑量及现生爬行动物的脑量大小按一定公式算出来的。
被测的恐龙脑量商越小,它就越蠢笨;脑量商越大,它就越聪明。
经测量,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的脑量商最低,只有0。2~0。35。难怪这类恐龙看起来带有一副傻相!它们是一类行动迟缓、笨手笨脚、灵活性相当差的素食恐龙。敌人来了,它们或躲进深水之中逃命,或依仗自己个子大,别人奈何它不得。
甲龙和剑龙的脑量商为0。52~0。56,它们虽说不上有多聪明,但却不像蜥脚类恐龙那样蠢笨低能。食肉龙来犯时,它们能甩动长有骨刺或尾锤的尾巴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角龙的脑量商在0。7~0。9之间,在素食龙中可算较有心计的一员,大敌当前,它们敢于针锋相对,发起冲锋,拼死一搏,而且行动神速。
在素食龙中,最有智慧的当属鸭嘴龙。它的脑量商为0。85~1。50。鸭嘴龙虽没有什么能打击敌人的武器,但嗅觉灵,视力强,非常机警,能及时发现敌情迅速躲避。鸭嘴龙靠自己的这点“小聪明”,与其不共戴天的敌人——霸王龙周旋了一代又一代。
大型食肉龙——霸王龙和它的同类,脑量商达到1~2,显示出肉食动物天生比植食动物聪明。霸王龙靠捕猎为生,若是呆头呆脑的“低能儿”,岂不是要饿肚皮!
小型肉食龙中的恐爪龙脑量商超过5,比霸王龙大3~4倍,尽管它个子比霸王龙小得多,但却比霸王龙机敏灵巧,杀起植食龙来也格外凶猛、神速。
它的后裔窄爪龙的脑量商又高了一个档次。窄爪龙比恐爪龙个子还小,但在恐龙家族中却是智力超群的色色。
恐龙的智力各不相同,由脑量的大小决定。它们中有比较呆傻的,也有比较聪明的。在中生代的地球上,它们都有自己的位置,各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不管是呆傻的还是聪明的,日子都过得挺不错。
恐龙的群体生活
群体生活有不少有利条件,主要的优点是安全。如果是一群在一起,敌人在攻击之前就要三思而后行。要是群体遭遇袭击,敌人可能击中你旁边的伙伴。恐龙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才成群行动的。
大型的长颈素食恐龙似乎就是这样。在得克萨斯,有这些恐龙行动时留下的化石足迹,显示出细小和幼年恐龙的脚印是在恐龙群的中间,两边则是大恐龙。任何肉食恐龙要想抓到没有防御能力的小恐龙,就得先突破大恐龙的防线。
角龙可能也是成群生活。常发现它们的骨头数量众多地堆在一起,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并不仅仅是素食恐龙才成群结队过日子,有些中型的猎食恐龙也这样。
像狼般大的恐爪龙大概是成群出击狩猎。在蒙大拿的一个恐龙发掘地,曾发现很多恐爪龙骨骼和一只两脚素食恐龙腱龙的骨头,同埋在一个岩层。可能是这群肉食恐龙正围着那只素食恐龙大排筵席时,全部被杀死,说不定是被雷电击毙的。这种攻击,往往是由一只猎食恐龙首先攻击猎食对象的头,而其他的猎食恐龙则同时出动,用它们的利爪撕开猎物肚皮的肌肉。
恐龙的家庭生活
成年的鸟类通常都照顾它们的幼鸟,直到它们长大,能离巢高飞自己照顾自己。恐龙似乎也是这样。
本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美国蒙大拿州找到了一个完整的恐龙结巢的地点。这些巢是由一种叫慈母龙的两脚素食的鸭嘴龙建造的,它们是群居的。
每一个巢直径约1。8米、0。8米高。巢之间的分隔约为一只恐龙的长度(约9米)。这些巢里,有蛋,恐龙幼体,最重要的是发现有约1米长的幼龙。
这些幼龙的牙齿因吃食而磨损,但它们的四肢骨头还太嫩弱,不能自己去觅食。这些恐龙一定是留在巢内,直到它们长得更大。在成长期间,它们一定是由成年的恐龙悉心照顾的。
年幼的恐龙可能留在巢中几个月,偶尔会被一个家长带出去学习自己觅食。这种旅行会变得越来越长,最后幼龙足够成熟了,就加入恐龙群,跟它们一起迁移了。
恐龙怎样沟通
动物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它们不像我们那样使用语言和字句,但它们能用它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它们能用视觉信号表达,像一只孔雀使用它的尾巴,或某种蜥蜴使用它们颜色鲜明的喉盖;有的用气味来沟通,像一只臭鼬分泌出一种有臭味的液体。我们不知道恐龙能否用这样的方法沟通,但有些恐龙有非常大的鼻子,这使我们相信它们有很好的嗅觉。
远距离沟通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利用声音。如果你在夜里听见猫叫或一只看门狗吠,你就知道声音是能多么有效地传送信息了。狼是成群出动猎食的,它们互相嗥叫,这样每一只狼就知道其他狼在什么地方了。
很难说恐龙能不能发出叫声。大多数动物的声音是由肺部、喉咙和声带发出来的,这些都是软组织,不会石化。不过,多种不同的恐龙脑颅,显示恐龙有很好的听觉。在两脚素食的冠顶龙的头骨里,曾发现仍然完整无缺的精细的耳骨,这表明,这种恐龙至少听力很好。
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怎样相处
从地层中发掘出的恐龙化石,素食恐龙的数量要比肉食恐龙的数量多得多。在一定的生活领域内,两类恐龙保持着比较固定的比例。
古生物工作者对加拿大阿尔伯达恐龙公园出土的大量恐龙化石标本进行了统计和估算,得出的结论是:肉食龙与素食龙体重的比例是6∶100左右。
在一个被统计的区域内,素食恐龙共有233具,其中鸭嘴龙类有127个,甲龙类有37个,角龙类有69个;肉食恐龙是霸王龙,共有21个。
估计成年恐龙的体重:鸭嘴龙为2200千克,甲龙为2000千克,角龙为2000千克,霸王龙为1500千克。它们都是大型恐龙,是这一生态环境的主角。
在这里,素食龙与肉食龙之间在数量上达到了生态平衡。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谁也不能少了谁。
没有素食恐龙,肉食龙就会断炊,就会饿死;没有肉食恐龙,素食恐龙就会无限制地繁殖,从而出现“人口”大爆炸。它们会吃光所有能吃的植物,毁掉赖以生存的家园,最后病饿而死。
有这样一个事实,足以证明这一点。
在美国北亚利桑纳州有个凯巴伯森林。100年以前,森林中的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时林中栖息着约4000多头鹿,但同时也有鹿的死敌——狼。
狼历来名声不好,凶残贪婪、可恶之极,凯巴伯森林中的狼自然也不是好东西。可鹿的名声却很不错,是美丽善良的化身,是应当受到人们保护的对象。
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竟然有狼在凯巴伯森林里为非作歹,残害鹿群,不禁大发恻隐之心,决定要给狼一点厉害看看。
总统一声令下,荷枪实弹的猎手拥进森林,杀戒大开,见狼就打。打了整整25年,终于6000多只狼全被歼灭。
森林里没有了狼,鹿群的繁殖失去控制,数量激增,总数很快超过了10万。食物出现严重匮乏,饥荒蔓延,树木枯萎,大量的鹿病的病死,饿的饿死,到1942年,仅剩8000头,而且都是病残之躯!
这一切都是因为生态不平衡引起的。因此,肉食恐龙与植食恐龙是无法分开的。
恐龙的基因片断发现了吗
一般所见到的恐龙蛋化石,它们的外壳和蛋腔都已经完全石化。1993年初河南郑州一位收藏家所收集的一枚化石却十分特殊,这是从河南省西峡县发掘出来的晚白垩期C型恐龙蛋化石。它的外壳坚硬,扁圆形完整无裂隙,直径9厘米。这枚恐龙蛋化石,在一次意外中被摔成了两半。收藏者从破碎处发现,在硬梆梆的外壳内,包裹着一种灰褐色絮状的软物质,而且略显潮湿。经初步鉴定,恐龙蛋中的“特异”絮状物,主要是硅酸盐粘土矿物。人们把这枚恐龙蛋化石保存在地质博物馆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位教授,从这枚“特异”化石中取了约20毫克的絮状内含物,做了两项实验:在电炉上灼烧一分钟,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被灼烧的一部分絮状内含物,局部已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