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资产阶级内部,个体由于裂变为许多杂乱和单调的外在角色而感到非常缺少稳定性、温暖感和人情味,不知道他真正的“自我”何在。
①埃里克森,E。H。
:《认定性、青年时期和危机》,纽约,1968,第279页。
…… 179
自 我 论571
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各种个人类型学(怀特的“组织的人”
,马尔库塞的“一维的人”
,等等)从反面考察了这一现象,强调了个人自主性的丧失和从众主义、看重外在价值而忽视内在价值、依附于群体和地位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类现象的增长。在这方面,里斯曼的《孤独的一群》一书特别值得注意。里斯曼认为,在美国,“内定型”(iner-directed)的个人曾经是主导的社会性格类型。
这种类型的个人可能是渴望升官发财的,也可能是宗教禁欲主义的,但是都有稳定的生活取向,都有明确的目标追求。
里斯曼认为,在当代的美国,另一种人的类型居于主导地位,这就是“他定型”
(other-directed)的个人,这种类型的人没有稳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只求与周围的人“一致”
,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与他人相似。这种从众主义的人极易接受各种外部影响,别人和他本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自我”。如果把“内定型”个人的心理机制比作自动仪,那么“他定型”的个人就好似身内装有能够灵敏反应一切外部信号的雷达。
当时多数美国社会学家对“从众主义”和“一维性”都并不持有特殊的好感,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些倾向是不可避免的。对“自我”观念的内在矛盾和多重性,对“自我”认定的含糊不清,当时多数美国社会学家都是持否定评价的,他们认为这是社会异化的标志、精神紊乱的表现,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60年代末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在青年学生运动的思想家们当中,“形成了绝对自由表现个体自生自发冲动,绝对自由表现直接感受,反对一切社团组织行动的个
…… 180
671自 我 论
人取向“
①。结果,昨天被认为是病态的东西,今天成了新自由的萌芽。
“普洛透斯式的人”名噪一时,这个形象出自美国东方学家兼精神病学家利夫顿的手笔。利夫顿认为,传统的“自我”
稳定不变观念有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社会结构和个体思考自己存在的那些象征概念是相对稳定的。60年代末期,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历史或心理历史上的隔绝感加强了,也就是说,同传统准则和传统价值的断裂感加强了。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化象征,这些新的文化象征很容易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克服民族界线,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仅同自己的同胞相关联,而且还同全人类相关联。
在这种条件下,个体已经不可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封闭自立的单子,而远更近似古代希腊神话中的普洛透斯这个形象。普洛透斯的面貌变化无常,忽而变成熊,忽而变成狮子,忽而变成龙,忽而又变成水、火。这个爱睡觉的老头儿,只有被抓住或锁住时才保持自己本来的面貌。普洛透斯式的生活方式就是无穷无尽的实验和更新,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这个模型非常象埃里克森所说的“散漫的”或“无序的认定性”
,并且往往同心理功能的紊乱结合在一起。不过,利夫顿强调说:“普洛透斯方式本身绝不是病态,从一切迹象看来,它对我们的时代极有适应性,它已波及人生经验的一切方面。”
②利夫顿强调的是“普洛透斯方式”的适应性能,而
①扎莫什金,。
A。
:《观代美国的个人》,莫斯科,1980,第97页。
R②利夫顿,R。
J。
:《普洛透斯式的人》,载《党派评论》,第35卷,1968,第27页。
…… 181
自 我 论771
不是它的反面性能,这正是他的主张同“后工业社会”新浪漫主义批评家的观点不同之处。
美国哲学家特纳的《多维的人》一书采用了一个论战性的标题(同马尔库塞“一维的人”相对抗)。他在该书中支持了“自我”具有“普洛透斯”多重性的观点,但是他又指出,若干“自我性”互相交替的观念“证明了对‘认定性’这个传统概念的怀念,按照这个概念,个体在每一具体时刻都必只有一个‘自我’”
①。奥格尔维认为必须再进一步,不但要承认多种认定性的更替是必然的,而且还要承认“自我性”始终是多维的和无中心的,与这种“自我性”相应的是社会政治多元论和宗教多神论。
从“封闭”
、固定的“自我”向“开放”
、流动的“自我”的转变同东方宗教哲学范式的影响密切相关(禅宗,瑜伽宗,喇嘛教,噶举派,黑天派,吠檀多派,苏菲派,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神秘主义”)。但是,问题不止于影响和借鉴。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作过一次“二十点问卷调查”
②,了解美国大学生根据什么特征区别自己“真正的自我”与“非真正的自我”
,以及他们认为与这两种“自我”有关的主要是稳定的社会机构和角色(“社团性自我”
,通过对一定社会集团
①奥格尔维,J。
:《多维的人,自我无中心化,社会与宗教》,纽约,197,第148页。
②把“我是谁?”这个问题分为二十个小问题,由被试在短时间内以书面形式作出回答。
…… 182
871自 我 论
的从属性、社会身分和地位来说明)
,还是变化无常的感情和愿望(“冲动性自我”
,用表示情感体验和意愿的术语来说明)。在参加调查的1269名大学生中,369人(占28。
9%)
主要是用社团术语表述自己“真正的自我”和“非真正的自我”
,他们感觉不到标准要求与主观实在有冲突;310人(占24。
4%)在这两方面都把冲动性性格特征摆在首位;134人(占10。
6%)用社团性术语表述“真正的自我”
,用冲动性术语表述“非真正的自我”。
最大的一组——458人(占36。
1%)
认为“真正的自我”是冲动性的,“非真正的自我”是社团性的①。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内在世界及其情感表现比社会从属性和达到社会标准规定更重要。
这种观点的确立同一定的宏观社会过程有关。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
A。泽克(小)
②认为,“后工业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结构变化在个体自我意识领域中引起了从稳定的“自我”——把“自我性”视为客体——向多变的“自我”——认为“自我”是过程——的取向转变。泽克分析了“二十点问卷调查”的经验材料,从中区分出“自我”的
①特纳,R。
H。
:《认定性探讨》,载《社会学季刊》,第16卷,1975,第148—161页;同一作者:《真正的自我——从社团到冲动》,载《美国社会学杂志》,第81卷,1976,第989—1016页;特纳,R。H。和高顿,S。
:《自我的界限——自我真实性与自我观念的关系)
,载林奇,M。
D。
、诺尔姆-赫贝森,A。
A。和葛根,K。编:《自我概念的理论发展和研究》,剑桥,1981,第39—57页。
②泽克,L。
A。
Jr。
:《无常的自我:从社会变化看自我概念》,纽约—伦敦,197。
…… 183
自 我 论971
四个主要类型或模态:自然型自我,社会型自我,反思型自我,海洋型自我。
模态甲(“自然型自我”)是硬性、自向、内向和自我封闭的“微观自我”
,以身体特性和自我感觉为基础。属于这种模态的人主要是用有关身体的术语表述自己,强调性别、年龄和身长等等特性。
模态乙(“社会型自我”)也是注重客观特性,但不是注重生理特性,而是注重社会特性。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用有关社会地位、角色和集团从属性的术语表述自己。这种模态是稳定的、相对静止的,一般是指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和某种综合。
模态丙(“反思型自我”)把重心转向主观特性、趣味和相对独立于具体社会环境的本性(“我有福”或“我喜欢好听的音乐”之类)。这种人有流动性,独立于“外在”社会角色,经常用仿佛与之平行的人格来评价每一种社会角色。
模态丁(“海洋型自我”)是扩展式、离心式的形态,是外向的“宏观自我”
,以普遍价值、抽象观念、超验过程或想入非非为基础。所以称为“海洋型自我”。这种类型的人表述自己的方式最抽象,一般多用虚无缥缈的判断(“我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物”或者“我是时间海岸的一粒沙”)。
泽克认为,最适合现代发展需要的恰恰是“海洋型自我”。按照他的说法,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自我意识会经历所有这四个模态:最初是模态甲,然后是模态乙,再后是模态丙,最后是模态丁。但是,这四种模态的相互关系因人而异。他认为,这还同社会的历史演变有关。在社会发展早期
…… 184
081自 我 论
阶段,人们为了生存而同自然进行严峻的斗争,所以必然以模态甲为主。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分工,模态乙占了上风,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模态乙又让位于模态丙。在科技飞速进步和文化飞跃更新的现代条件下,模态丁即“不断变化的自我”似乎最能适应。
然而,上述个体个人类型原是用于比较心理特性的经验记录的,把它们同假定产生于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类型混为一谈,仅就前者是为了进行分析和表述,而后者则具有综合和价值标准的性质这一点而言,在方法论上就已经大可怀疑了。关于这几种“模态”的适应性和具体意识形态内容的估价也是值得商榷的。
新教的“自我放弃伦理学”之被“自我实现伦理学”
(美国社会学家扬凯洛维奇的说法)所取代,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现象。据扬凯洛维奇的统计,渴望自我实现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当今80%美国成年人的特征①。然而,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实现究竟又是什么呢?
“多变的自我”
同传统的资产阶级“强者”
偶像截然对立。
当初的“强者”曾为自己的稳定性和劳动成就、社会成就而自豪,看不起“消费型的人”。
“自我实现伦理学”则立足于把自生的情感体验绝对化,其社会内容虚无缥缈,没有确定的社会道德绝对命令为依据。一方面,它似乎可以把个人从积累欲、名利追求以及其它“外在”价值追求的奴役中解放
①参见巴塔洛夫,。
:《多层的美国》,载《外国文学》,1983年第9期,第g213页。
…… 185
自 我 论181
出来。另一方面,“洁身自好”作为70年代美国人的一种宗教哲学追求,实际上正在变成极端自私的自我陶醉和社会责任放弃;正如美国政论家拉希所说,他们的“最大愿望是及时行乐,为自己生活,不为前人和后人生活”
①。
在现代条件下,面对核战争的威胁和日益加深的生态危机,人类简直不能允许自己如此无忧无虑。用罗马俱乐部主席彼切伊的话来说,今天的人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是人必须改变自己——作为个别个人和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分子,或者是人活该从地球上消失。”
②
“要个人还是要社会”的浪漫主义对立基本上还没有解决,它把社会学理论和个人意识都引进了死胡同。而在解放人的战略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起点就是从理论上克服这一对立。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人”
类的才能的……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
马克思
①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