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

第22章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22章

小说: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5章 官场机运一:贵人来相扶

官场之上,若然是得到有实力的大人提携,则晋升之阶,自然而成。所以古时候的官场上就盛行贵人提携之说,官场中人为了功名二字,终日奔走于权贵豪门之间。比如说乾隆年间,权臣和檬拢奈浒俟僬惹鞣睢C刻旌瞳|上朝的时候,官员们都站在道路两侧恭迎,去得晚了就找不到地方,每天都会有官员因为争夺地盘而厮打起来。当时百官们恭立的地方,是一条胡同,称为抱子胡同,因此当时有人写诗说:“绣衣成巷接公衙,曲曲弯弯路不差,莫笑此间街道窄,有门能达相公家。”

康熙朝的时候,是权臣明珠用事,所以当时朝中内外各部门的官员,往明珠家里送礼的络绎不绝。因为人太多,往往是十多天也通报不上去,于是百官就出高价将明珠府邸四周的房子全都租下来,住在里边,每天排队到明珠家门口递帖子。等到帖子递到了,礼物收下了,下一次送礼的机会又来了,于是众官继续去明珠府邸门前排队。

这么多的官员扎堆挤在一起,所希望的无非是让明珠或和诨噬厦媲疤孀约好姥约妇洹?烧庋焕矗颐蔷头⑾至宋侍猓扛鋈硕枷M笕死捶鲎约海墒枪笕怂臼裁匆瞿隳兀磕阌惺裁捶且萌思曳瞿悴豢傻睦碛陕穑棵挥蟹瞿愕睦碛桑笕巳醋远苑⒌乩捶瞿悖夤笕似癫皇侨毙难郏�

既然是贵人,能够对你的前程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他一定是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理论上来说,像这种微妙而关键的位置,是不会有缺心眼的人的,所以如果你一厢情愿地指望贵人哪天突然昏了头,闲着没事非要扶你一把,这种指望多半会落空。

明明知道没有希望的事情,大家为什么还趋之若鹜呢?

这是因为,千古以来,时运这个概念,始终是官场上不容忽视的主题。出于对规律的无知与茫然,官场中人对时运的思考已经陷入了近乎疯癫的状态之中。例如清朝道光年间,通州知州收到了故友的一封来信,说是此时正泊舟于河面之上,急需百两银子做盘缠。通州知州就立即命家人把银子送去,家人去了不久,就带着一纸回执回来了,知州仔细一看这回执,不对头,回执上的落款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可这事也怪了,两家人认都不认识,那家人怎么就敢收下知州的银子呢?可是这位知州又一想,银子已经送出去了,不管对方是因为什么理由收下的,再往回要,肯定会闹得两厢里不愉快,还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吧。他没有再追究这件事,而是又补了一份银子给故友。

眨眼十几年过去了,通州知州仍然没有获得升迁的机会,也早已绝了升官的念想。忽然有一天,朝廷发来文书,竟然将通州知州升任为知府。新知府兴高采烈地去上任,可还在困惑是谁在朝廷里帮了他。听说现在主政的是慈禧太后,通州知州忽然想起十几年前收下银子那家人的回执来,那竟然正是慈禧本人的回执。

原来,十几年前,慈禧还只是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她的父亲在湖北病亡,她就独自扶柩还乡,到了通州,盘缠用尽。正当慈禧走投无路的时候,忽然通州知州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尽管明明知道这银子是送错了,可是慈禧顾不了那么多了,收下银子,写了回执,开船就急急走了,幸亏通州知州没有追究,才让她渡过了难关。十几年过去之后,慈禧于咸丰死后,开始主政,忽然间想起旧事来,就有意放了通州知州一任美差。

这样的事情,带有鲜明的不确定的特点,却是官场中人梦寐以求的。只是因为不明白此事的内在规律,所以才会出现官场上的群体盲目现象。

事实上,这个规律实在是非常地简单。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一个叫孟佗的人,把这事琢磨明白了。只是由于大家疏于读书,才错失了大好的升官时机。

东汉灵帝的时候,宦官张让用事。朝中众官员为了巴结他,每天一大早开始,络绎不绝的车辆就向着张让家门前驶去。几乎朝中诸官都聚集在了张让家门外,自觉排成长队,等待张让的接见。但往往是空排了一天的队,也等不到张让的吩咐,只能是第二天起个大早再回来排队。

张让门外的官员长队,被一个叫孟佗的人看到了,于是他将家产全部卖掉,倾其所有,结交张让家的一个管事家奴。不管管事家奴有什么要求,孟佗都不惜花费一定会满足他。时间久了,管事家奴对他很是感激,就问:“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你的吗?”孟佗说:“我要你帮我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明天早晨的时候,我坐车去你家门口,到了门前,请你迎出来,对我拜上一拜。”管事家奴如释重负,说:“我以为是什么难事呢,原来这么简单啊,那好办。”

等到了第二天,孟佗果然坐着车子来到张让家的门前。这时候就见管事家奴急急地从门里迎出来,对着孟佗的马车毕恭毕敬,长施一礼。这情景被众官看在眼里,顿时大吃一惊,都认为孟佗此人定然是来头不小,否则的话,张让的管事家奴,怎么会对他下拜?于是众官纷纷上前巴结,送钱送物,曲意承欢,以结交孟佗。于是孟佗迅速暴富,他将收受的一部分珠宝献给张让,张让大喜,就让他做了凉州刺史。

孟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故意帮助你的贵人,是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你不自己想出妥善的办法,难道还想让贵人自己想出法子,巴结着来帮助你吗?

对于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来说,效法孟佗,不失为一个事半而功倍的好法子。要知道,那些官场上的老员工,由于在官场上浸淫日久,难免会沾染到一些坏毛病,早已被掌权者放弃。如果没有放弃,他们早就获得了晋升的机会。但当一个年轻人来到的时候,掌权者就会对新人抱以无限的希望,他会悄无声息地注视着年轻人的一举一动,看这年轻人是不是可造之材,如果是的话,掌权者当然愿意锦上添花,拉你一把。但如果掌权者在你身上看不到什么闪光点,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非要难为自己。

如果年轻人愿意以自己的心灵力量去影响掌权者身边的人,那么,他在掌权者的眼里,就会变得越来越理想,掌权者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你有越来越多的优点,慢慢的,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不需要你多说什么,机会自然会奉送到你的面前。这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你必须要在自己的人格缺陷全部暴露出来之前成功。否则的话,一旦你的人格缺陷大暴露,那么,你马上就会被掌权者放弃,从此沦为意气消沉的失败者,再也不会有丝毫的机会。

第46章 官场机运二:学会烧冷灶

所有的官场人,都是一只灶台,别看现在冷冷清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燃烧起熊熊的焰火。如果在灶台燃烧之前你先烧一把火,也就是在别人落难的时候,拉扶他一把,那么,等到他得势了,自然也就不会忘了你。

晚清有个村农费老头,就是这一冷灶哲学的信奉者。可是这老头运气不佳,活了一辈子,只不过是乡下的一介土财主,始终未得机缘进入官场。但是费老头年纪虽大,痴心不改,经常在家里教导家人,要留意远近官场动静,倘若发现有官场中的人失势,务必要拉他一把……有一天,儿媳妇去河边洗菜,见到一条漏水的乌篷船,船上的人半截沉浸在水里,模样像个当官的,冻得脸皮、手脚青紫,儿媳妇急忙跑回家,把这事告诉了费老头。

费老头立即赶到河边,一问,才知道漏船之人也姓费,是一个巡抚,上任途中,不幸船漏,偏又遭遇了顶头风,所以滞留于此。于是费老头将费巡抚接回家去,好茶好饭,好酒好菜,款待了多日之后,又送足了盘缠,依依不舍地送费巡抚去上任。

费巡抚到任之后,思前想后,越发地感激费老头的援手,就捉到几个强盗,下在牢中,并强迫强盗供认费老头是他们的同伙,然后拿着这纸供状,派了衙役将费老头捉来,下在大狱。然后费巡抚每隔一段日子,就会到监狱里去探望费老头,与费老头对坐饮酒,承诺一定要帮费老头洗清冤枉。费老头感激不尽,就吩咐家人多送银子给费巡抚,好让人家打点上下。就这么折腾了整整一年,费老头的万贯家财差不多都搬到了费巡抚的家里,费巡抚这才放了费老头。

虽然家财花光了,但是好歹留得了一条命在。费老头对费巡抚感恩不尽。只不过,自己与那几个强盗素不相识,他们为什么会攀扯自己呢?于是费老头就备了酒菜,去监狱里探望那几个强盗,好言好语地相问,强盗们终于把真相说了出来。得知在幕后指使,栽赃陷害自己的竟然是自己视为恩人的费巡抚,费老头如受雷击,回到家里,破口大骂儿媳妇,如果不是她到河边洗菜,恰好遇到费巡抚这人面兽心的东西,家里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儿媳妇无端遭到责骂,悲愤之下,悬梁自尽。见媳妇死了,儿子也悲愤不已,悬尸于妻子身边。好端端一个家落到这种地步,费老头心下灰凉,也自悬梁死去。临死前他留下手书,详细地控诉了自己沾官惹祸的过程,此事才传扬开来。

从费老头这件事上,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烧冷灶也有烧冷灶的内在规律,万一烧得不对,不仅不会碰到好运,还会惹火烧身。

那么,冷灶这东西,到底如何一个烧法,才会对上路数呢?

第一,你烧的必须是冷灶,而不能烧毒火灶。也就是说,你至少要了解对方的情形,知道对方的为人。如费老头,连对方的品格秉性都不知道,就胡乱巴结一气,难免会让对方疑窦重重,对费老头的动机产生怀疑。

第二,你要有足够的理由。冷灶不是人人烧得起的,当你毫无缘由地去巴结一个穷途末路之人的时候,他会先怀疑你的智商——好端端地你突然来巴结他,想打什么坏主意?然后他再将你和他作个比较,一旦得出你智商低却钱比他多的结论,就会引发其人内心的怨毒与杀机。

第三,你必须足够强,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赏识他,而不是太缺心眼或是家里的钱太多没地儿花。这一条是烧冷灶的重中之重。一碗米养个恩人,一升米养个仇人,若然是你花了许多的钱,却没能烧出对方的感激之心,那么这个冷灶,不烧也罢。

烧冷灶,就意味着主动结交落魄之人,但如果你烧不对人,烧的路数不对,烧不出一个理想的效果来。那么,你烧冷灶的做法,非但被烧之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引发被烧之人政敌的憎恨,平白无故惹祸上身,这才是划不来的买卖。

说到烧冷灶,民国年间上海大名人杜月笙,是干这活的一把好手。

说起那杜月笙,他少年时代单身入沪,单凭了满腔的江湖义气,白手起家,成为了上海滩上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追溯此人的成功心路,其对烧冷灶有着独特的法门及诀窍。

当杜月笙于上海滩上风云日起、众所瞩目的时候,忽然有一个落魄潦倒的人找上门来,开口就向杜月笙借一大笔钱。来人素不相识,见面就狮子大开口,引起了青帮兄弟们的愤怒。可是杜月笙细看来人,见此人仪表不凡,知道此人终非池中之物,就二话没说,将钱奉上。

可是未及几日,那人便将杜月笙的钱挥霍一空,再次回来借钱,数目比上次更大。杜月笙仍然如数照付,等来人拿钱走了之后,就派了兄弟再拿一笔钱追了上去,怕这怪人这一次还是不够挥霍的,索性多给点。

这一次,这个人拿到钱后却没有再挥霍,而是离开了上海滩。几年之后,他再回来时,已经是国民党军统头子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戴笠。此后戴笠与杜月笙换帖,拜为兄弟,相互之间,彼此照应,让杜月笙的影响力进一步地扩大。

杜月笙烧冷灶成功,不在于他财大气粗,也不在于他有势力有背景,而在于他有一双善于识人的眼光。他的眼睛不唯是能看透一个人未来的造就,更能看透一个人的品行。而后者,却比前者更为重要。

烧冷灶的技巧就是这样,如果你知道怎么烧是错的,那么你就会避开错误的方法;而如果你知道如何烧是对的,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法则。

第47章 官场机运三:逆势而为之

官场一如股市大盘,始终存在着一个或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所以官场中人尽管各怀心思,但在大是大非的选择上面,还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但是,权力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官场上的不确定性,一旦执掌权力者胡作非为,官场主流的价值观念就会遭受到强烈的冲击。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朝中士大夫非常愤怒,就与宦官的势力形成了正面的冲撞。这时候有度辽将军皇甫规,此人颇有远见,知道朝野之间不日将会掀起血腥的大屠杀,就上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