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 >

第36章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第36章

小说: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文里所描写景色的最真实的写照。
黛玉今天得到的惊喜简直太多了,现在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一抬头,见胤祥正笑着看着自己,柔声道:“喜欢么?”
黛玉连连点头,“嗯嗯,我简直太高兴了!好漂亮,你怎么知道我最喜欢这莲花?”
胤祥轻笑,“我自然知道。”
“现在并不是莲花生盛开的季节,可是这个你是怎么弄的?”黛玉一边兴奋着,一边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
黛玉这个问题简直就是问出了众人的心声。十阿哥满脸的震惊和佩服,忙问道:“是啊是啊,十三哥,你这个是怎么弄的?这也太神奇了吧!”
胤祥看了胤禛等人一眼,见他们都是一副等自己说答案的模样,不由得笑道:“这也没什么,我不过是出了个主意,还要多谢宝玉在这里帮我呢。”
胤祯最是个急性子,忙问宝玉道:“宝玉,你快给我们说说罢。”
宝玉见众人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忙笑道:“还是十三阿哥的主意。他早在一个月前就让人在这池子地下埋下了藕,然后又从后山引进了温泉里的活水,然后这些埋在池子底下的藕就见渐渐的在温暖的池水中发芽……”
宋蓝玉听宝玉说完,脸上依然是那副风流不羁的笑,描金的扇子随意摇着,向着北静王笑道:“这的确是十三阿哥才想得的法子,从小他就是比我们的主意多。”
北静王笑着点点头,看着胤祥笑道:“这样巧的法子,真是难为你想得出来!佩服之至!”说着向胤祥拱拱手。
胤祥笑得温文儒雅,“这哪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水兄过誉了!”
宋蓝玉笑得一脸轻佻,“这自然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处在爱情中的男人么,心思总是要比我们这些人活络些。”说罢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十阿哥也在一旁起哄,“这话说的不错!十三弟为了林姑娘,自然是什么好法子都想得出来的。”
“哎,十哥,看来咱俩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胤祯也在一旁打趣。
黛玉听得他们这样说,心中自是感动不已,但听了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话,又忍不住红了脸。
胤祥看着黛玉有些害羞了,不禁笑道:“十哥,十四弟,你们快别说了!”
没想到此言一出,更是惹来了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的促狭打趣。
“哎,对了,十三哥,皇阿玛的赐婚既已下来了,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大家喝喜酒啊?”这是胤祯的声音。
宋蓝玉咳咳两声,忍住笑意道:“十四阿哥可真是问出了我们的心声啊,说起来,我们这几人,也就是你和十四阿哥,还有水兄没有娶亲了!”
胤祥柔情万千的看着黛玉,笑道:“这既是既定的事情,我自然是想要越快越好的。不过我尊重玉儿的意愿。”
看着胤祥和黛玉默契恩爱的模样,在场的所有人俱是又是艳羡又是祝福。胤禛看了胤禩一眼,发现胤禩正望着自己笑,也不由得挂上了温柔的笑意。“他们真是般配。”
胤禩笑着点点头,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笑道:“四哥和四嫂也是极般配的。”
胤禛一愣,看着胤禩的眼神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意味,“是么,我倒是不觉得。”
胤禩奇怪,“哦?如何这样说?”
胤禛一脸正色道:“我倒是觉得我与一人极是般配,此生,我想是再也找不到与我这般契合的人了。”
胤禩闻言笑笑,也不再问下去,只专心看着众人打趣胤祥和黛玉。
“八弟,你耳朵红了。”
“……”
这真是黛玉有生以来觉得最幸福的日子了。前几日才初闻林如海的好消息,今日自己生辰之上便接到了康熙赐婚的圣旨。自己身边的姐妹们也都还在一起,每天的日子都是那么愉快,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觉得幸福的了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岁月静好,流年安稳。
黛玉依旧和宝钗迎春姐妹几人闲时看看书或说笑几回。宝玉自从那日和黛玉说了那一番话后,每日里便总会抽些时间去和贾琏一处看看省亲别墅的修建,倒也学到不少东西。贾政见宝玉日渐懂事,也不禁心里甚是宽慰,父子之情也日渐深厚。
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
贾政听了,沉思一会,说道:“这匾对倒是一件难事。论礼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观其景,亦难悬拟。若直待贵妃游幸时再行请题,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众清客在旁笑答道:“老世翁所见极是。如今我们有个主意:各处匾对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来,暂且做出灯匾对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贾政听了道:“所见不差。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便用;若不妥,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众人笑道:“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雨村。”
贾政笑道:“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
众清客道:“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所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贾政道“此论极是。且喜今日天气和暖,大家去逛逛。”说着,起身引众人前往。贾珍先去园中知会。
没想到此时宝玉刚好在园门,碰到贾政带领众清客人来游园。宝玉忙上前行礼道:“见过父亲。”
贾政点点头,道:“你也在这里。那好,随我们一起进园子里去看看罢。”
宝玉点点头,随着贾政向园子走去。
刚到门口,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旁边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关上,我们先瞧外面,然后再进去瞧瞧。”贾珍应了,忙命人将门关上。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遂命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
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这里。”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毕,命贾珍前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走进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敷衍。宝玉也知此意。 
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这里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不过是探景的一进步耳。 莫如直书古人 ‘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众人听了,赞道:“是极,好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说:“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 ‘翼然’罢。”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为称。依我拙裁,欧阳公句:‘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
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宝玉回道:“老爷方才所说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 ‘泻’字则妥,今日此泉也用‘泻’字,似乎不妥。况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拟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何如?方才众人编新,你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 ‘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贾政拈须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一行人又说笑着向前行去。直逛了半天,才把这园子给逛完。且每到一处,贾政便要命宝玉拟名出来,宝玉虽见众清客在此,自己不好骄矜出头,奈何贾政今日有心考他,也少不得依了。
逛完之后,贾政见他精神不济,心中逐渐生出些怜爱来,温和道:“逛了这一日你也累了,你母亲、老太太天天惦记你,你且去看看她们罢。”
宝玉笑着应了,方退了出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说道:“今日亏了老爷喜欢,方才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我们回说老爷喜欢;要不然,老太太叫你进去了,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说完也不逗留,就直往王夫人这边来了。
此时王夫人这边也是热闹非常。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又另派了家中旧曾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是皤然老妪,着他们带领管理。其日月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就令贾蔷总理。 
宝玉进门时,就听见王夫人正吩咐贾蔷这些事。见他来了,贾蔷也就告退下去了。
宝玉进去随意坐了,听王夫人吩咐完。此时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金钏儿早已泡上了热茶来,笑问道:“宝玉,可是好久不见你了。”
宝玉接过茶,笑道:“多谢姐姐。我最近在忙着向二哥哥学习事物呢,所以来得少了。今日得空,特特来看望母亲。”
王夫人忙完,走上前来一把搂住宝玉,慈爱道:“我的儿,今日听茗烟说你随你父亲一起逛园子去了?”
宝玉回道:“嗯,刚好在园门口遇到父亲,也就进去随意逛了逛。”
王夫人见他脸上神采飞扬,只是有些怠倦,倒没有什么不愉快。心下明白今日贾政必定是没有为难他,“方才听你说你随二哥哥学习去了,娘亲心里甚慰。”
正说着话儿,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二个小尼姑、小道姑,都到了。连新做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又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姑娘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十八岁,取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因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年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师父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遗言说她:‘不宜回乡,在此静候,自有结果。’所以未曾扶灵回去。”
宝玉听闻这话,心下高兴。忙插嘴道:“母亲,这样我们何不接了她来?”
王夫人思索片刻,又听林之孝家的回道:“若请她,她指不定会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看了一眼宝玉,点头道:“既是宦家小姐,自然要性傲些。这样罢,就下个请帖请她来罢。”
林之孝家的答应着出去,叫书启相公写个请帖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
宝玉又和王夫人说了一会子话,便迫不及待的往黛玉这边来,方才听闻这妙玉文墨极通,模样又极好,早已忍不住想要见一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5 章

宝玉才走进黛玉的房门,只听见黛玉向紫鹃说道:“紫娟,你把这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然后就听见紫鹃答应的声音。
宝玉笑着走进去道:“还是妹妹有这雅致闲情。”说着走了进去。
只见黛玉正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