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 >

第3章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第3章

小说: 重生之我成了林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微微一笑:“无妨,我既没有伤着,公子便不必觉得歉疚。只是黛玉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问不当问?”
胤祥听到黛玉自称黛玉,自知这便是她的名字了,忙道:“无妨,林姑娘尽管问。”
黛玉惊诧于他的细心,也不奇怪,问道:“刚刚听公子自称胤祥,故黛玉心下暗自揣测,想来这世上还没有谁敢用当今皇子的名讳的。如此看来,公子定是当今的十三阿哥无疑了。”
胤祥暗暗吃惊,看着这小姑娘也不过十来岁年纪,竟然如此灵敏聪慧!而且这样看来,这个小姑娘竟不同于一般的深闺小姐,想来见识也是不少的。当下也不隐瞒,坦然微微一笑道:“姑娘好生聪慧!”
黛玉见他承认了,知道这个十三阿哥在历史上素有贤名,且兼人物更是神仙一流人品。虽出生皇家,但是却自有一种文人的风流气度。对那些封建士大夫都热衷的名利权位倒不甚热衷,听闻诗词歌赋都很好。对人也随和。现在看来,所言不虚了。
黛玉本就对这个人物有好感,现在既然已知道他的身份,又身在这个封建的古代,所以少不得行了一礼。胤祥见状。连忙上前虚扶一把道:“姑娘不可,今日我本就是便服出来随处逛逛,不必行此大礼。”
黛玉起身道:“虽说十三阿哥为人亲和,但是黛玉却万万不敢缺了礼数。今日就此别过,我外祖母早已派了人来接,恐她老人家担心。”
胤祥点头,道:“今日实在对不住惊吓了姑娘,改日在下定登门拜访谢罪。不知姑娘府邸所在何处?”
黛玉微微一笑:“十三阿哥实在不必如此。今日就此别过,来日有缘定会再见。”
胤祥见黛玉如此说,知她定是不肯透露了。也不勉强,点头目送黛玉的轿子离开。眼眸流转间,只觉得这个小姑娘虽年岁不大,但天然有一种风流韵致。长得如此倾国倾城不说,看得出见识也是有的。有如此见识,诗书大概也是读得不少的。不禁起了亲近结交之心。但奈何佳人就要别过,只将一切交与不可抗拒不可预测的天意,不由得有些遗憾。
黛玉坐在轿中,摇摇晃晃的。以前看电视的时候见到那些演员们坐轿子,总是又好奇又羡慕,多想自己也去体会体会。现在货真价实的体会到了,才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舒服。
可是黛玉现在心思可不在这上面,想不到自己来到这古代,碰到的第一个大人物,竟然是十三阿哥。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 章

黛玉自上了轿,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估摸着大约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进了城。把纱窗掀开一角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街上熙熙攘攘皆是各种做生意的人家。各种物品更是玲琅满目,人群擦肩接踵,好不热闹。黛玉心想,这天子脚下,繁华昌盛自是别处不可比拟的。想如今正处于盛世之时,外无戎狄虎视眈眈,内有贤臣明君,老百姓自是安居乐业了。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出入。黛玉看到这雄伟的雕梁画栋,不禁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这建筑这气派,又岂是后代古装电视剧中那些可以比拟的?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到书中所写,然后猜想这应该就是:“外祖的长房了。”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但是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轿子抬着走了一箭之远,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那小厮俱肃然退出,已有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超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玉遂放开扶着她的婆子的手进得房来,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迎上来。黛玉一见便知是这身体的外祖母史老太君了,正欲下拜,但是却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饶是现在的黛玉是个假黛玉,但也被感动得哭个不休。众人慢慢解劝,那史老太君方才好些了。然后等黛玉拜见磕头。
等黛玉磕头起来,方才发现这间房里还站着围着许多的人物。贾母拉了黛玉的手一一指于黛玉道:“这是你大舅母。”黛玉见了方知是邢夫人,只见邢夫人看起来不过四十上下年纪。样子倒真和书中所说的那般,可见相由心生这一说还是有道理的。黛玉拜见了:“大舅母。”然后贾母再指着一人道:“这是二舅母。”黛玉遂知这是王夫人无疑了。书中所说这就是个“佛口蛇心”的主,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二舅母。”王夫人从她一进门脸上就一直挂着笑,现在也是笑着点点头。然后贾母指着面前一个年轻的妇人道:“这是你先前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遂知是李纨,倒是个温柔娴淑的美人。然后又叫了一声:“珠大嫂子。”等黛玉一一拜见完,只听得贾母又叫道:“去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方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黛玉所见,果真如书中所说,迎春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属于那种典型的温柔型的美人。要搁在现代,追的人不说一个连也有一个排了。只可惜了这样的一个大美人后来嫁给孙家那个豺狼,不过一年时间竟被折磨致死,真是可惜。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就是那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玫瑰花”三小姐了。只可惜在这个阶级甚严的古代社会,庶出的身份一直是她心中的刺。按照书中所述她后来远嫁,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考虑也为时过早了些。惜春还是一个小丫头,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本来大家都是差不多大年纪的,不一会儿就已熟识。黛玉是真心喜欢这三姐妹。
一会儿丫鬟送上茶来。贾母拉着黛玉,问起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黛玉其实这些都不甚清楚,不过在心里略略想想,再怎么说以前看书看电视还是见过一些,不过编出一些,简单的说了一些。弄得贾母不免又伤感起来,说道:“我这些女孩儿,所疼的独有你母亲。现如今竟先我而亡,穷此一生再也不得见面,怎不叫我伤心!”
说着携了黛玉的手又哭起来。黛玉见贾母哭得如此伤心,也不免落下泪来。众人都忙相劝慰,方略略止住。
众人因见黛玉年纪虽小,但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这样放诞无礼,恐怕除了王熙凤这个凤辣子就再也没有别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8 章

作者有话要说:嗯前面的这几章主要是介绍人物等等,会和红楼梦中的出入不大。后来情节才会慢慢发展。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美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饶是黛玉刚刚已经见过几个长相不凡的美人了,但还是被这凤姐儿的美貌给怔了一下。怎么这荣国府中的都是些大美人啊。想罢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心想,我哪里不认得她。早就知道她就是那个有名的凤姐儿了。
在众人眼中,黛玉不过是第一次进贾府,这些自然是不知道的。黛玉也乐得装傻装作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见状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想起书中介绍所说:林黛玉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琏二嫂子。”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周围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心道这凤姐儿果然是个伶俐讨巧的。这一番话不仅把贾母给讨好了,更是连带着把黛玉也夸上了天。怪不得老太太这么疼她。把这么一个家都给她管了。
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话说完早有几个丫鬟婆子过来拎起黛玉的行李物件并领着黛玉带来的嬷嬷丫头下去了。
说话间茶果摆了上来,凤姐儿亲自布让。王夫人接过凤姐儿递过去的一块点心,低头尝了一口,后又想起什么似的抬头问道:“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一边给黛玉布让一边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听罢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后又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笑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当下邢夫人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儿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垂花门前早有众小厮拉过一辆翠幄清油车来,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老婆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驾上驯骡,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
黛玉不禁感叹,这荣国府到底是有多大啊。
下车后邢夫人挽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处必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房、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那边的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好。及进入正室,早有许多艳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令人到外书房中请贾赦。
不一时有丫鬟回来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必伤怀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是和家里一样的。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千万别外道了才是。’”黛玉虽然不喜欢这个所谓的大舅舅,也不得不站起身来,一一答应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饭去。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去迟了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邢夫人道:“这也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