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中国盗墓传奇 >

第9章

中国盗墓传奇-第9章

小说: 中国盗墓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盗取宝物。若墓坑较深,向外吸水极其困难,则干脆采取大坝中的摸鱼法,弯腰弓背在泥水中乱摸一气,根据手的感觉和长期练就的经验将器物在泥水中掏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太费力地得到了宝物,又达到了速战速决,免遭官府捉拿而进局子蹲大狱的目的。




。盗墓者溺毙洞中(1)




  很显然,擂鼓墩古墓地下情形已大大超越了盗墓者的经验所及和想象之境界。可以说,战国、秦汉时期的盗墓贼,能遇到此种情况者,其概率或许是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无论是古代的盗墓贼还是现代的盗墓者,都是官府打压抓捕的对象,在百姓间也属于拿不上台面的鸡鸣狗盗之辈,因而一个盗墓贼的眼力再高,能量再大,覆盖面再广,一生所盗之墓也有限得很,仅就数量而言,与现代考古学家无法比拟。据谭维四和谭的弟子辈人物杨定爱等人,在擂鼓墩古墓发掘许多年后说,他们一生主持和参与发掘的大小古墓都在3000座以上,有的达到5000多座。在荆州纪南城一带,一个工地一开工,就是几十座几百座墓葬成片成行地同时发掘,并动用了先进的现代化机械,场面壮观得很。而盗墓贼就远没有这个条件,他们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摸摸地像老鼠一样提心吊胆地干,所以一生盗掘的墓葬与现代考古工作者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但像谭维四、杨定爱等人,即便发掘了如此多的墓葬,所遇到的地下水库式的古墓也仅此一座而已,由此可见相遇之难。那么,这么大的积水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曾令发掘的考古学家困惑了很长时间而不得其解,直到20年之后的1998年,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几家科研单位的人员,对这座古墓墓坑内遗留木椁进行脱水保护。借此机会,对坑内积水问题进行了科学测验,从而解开了一系列历史之谜。勘探与检测表明,这座古墓墓坑处于风化岩石中,岩石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墓坑四周岩石本身和地下都含有大量水分,且地下水又埋藏较浅,最浅处埋深小于0。5米。据推算,墓坑的高度应在山岗地表以下13米左右,椁底板是直接建在坑底岩石上的,没有像椁顶和椁墙四周那样填埋木炭或膏泥,说明入葬时坑底岩石干燥无水,而坑壁四周则有渗水现象。通过对墓坑进行抽水试验,即抽干墓坑中的积水,观察墓坑水位的涨落变化,从而得出墓坑周围补充进墓坑的水量是每昼夜2~3立方米,而墓坑的容积大约是475立方米,按每昼夜2立方米的流量计算,将整个墓坑注满水,只需237。5昼夜便可完成(参见谭白明《曾侯乙墓墓坑木椁脱水工程解开历史谜团》)。

  因地下水位高于墓坑,在重力作用下,坑壁四周的地下水就会不断渗流于墓坑,直至与地下水持平。从当年残留在椁墙的水锈痕迹看,水深约2。2米即可达到饱和与持平状态。当墓坑被盗掘后,因上部雨水灌入坑内,使坑内的水再度上涨,直至升到椁盖板为止。

  当然,作为一个破解之谜,仅限于汉代之前的竖穴土坑木椁墓,若是唐代以山为陵式墓葬,或明代之后开启的券式石砌洞式墓形制,墓内积水形同水库已属常见之现象,不足为奇。但无论历史上还是近现代,所有的盗墓者甚至考古工作者,一旦遇到水库型的墓葬,要想得到墓室内的器物,很难通过摸鱼法实现,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采用吸水法,即以泽竭而渔的方式取出墓中宝物。此种方式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只是成败不同而已。

  很显然,像擂鼓墩古墓的这个古代盗贼,是无法把一潭清水全部吸出十几米深的洞外的。当时尚未发明潜水泵,像筒车、牛车、踏车、拔车、桔槔等半机械化吸水工具也未得发明创造,即使有如潜水泵、筒车、龙骨水车这样的特殊机械,也不能使用。因为那如同站在擂鼓墩山岗上高声叫喊:“我要盗墓,我要作死!”

  既然无力向外吸水,是否可以像后世的跳水能手一样,一头扎入水中用手打捞椁室中的文物?回答应当是否定的。盗墓贼胆量再大,技术再高明,但毕竟是一些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就如同职业杀手的职责是杀人而不是被人杀一样,盗墓者的职责是盗取死者的墓葬以便从中获利,而不是主动寻找死路葬身墓中。在如此狭小深邃的空间内,除非有现代化的潜水服和相应的潜水设备,否则不能为之。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到古代职业采珠人乘舟船下水作业时的情形,曾云:“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投水。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慄死。宋朝李招讨设法以铁为钩,最后木柱扳口,两角坠石,用麻绳作兜如囊状,绳系舶两旁,乘风扬帆而兜取之。然亦有漂溺之患。”书中所说的“没人”即下水采珠者,尽管有如此之设备,且在开阔的水面上作业,仍有性命之忧。




。盗墓者溺毙洞中(2)




  古代的盗墓贼只有老鼠衣而无采珠者那样的潜水服和相关设备,若孤注一掷,冒险钻入水底,其结果必同一只老鼠钻入油锅一样,自是死路一条。在上天入地皆无路的绝境中,盗墓者能做的,只有在洞中下网,或用带钩的长柄工具在洞下打捞。可能是盗墓贼不知何时得罪了哪位神仙或小鬼,无意中触了霉头,此次行动真可谓倒霉透顶。从考古人员发掘的情形看,盗墓贼当是一位职业专家、大内高手,他当年选择的这个方位,恰是整座墓坑中最要害的部位。整个盗洞呈斜形挖下去,直通中室的东北角,这个边角与东室和北室相邻,稍一转身即可进入二室。也就是说,盗墓贼只开一洞即可轻取三室之宝,其经验之丰富,判断力之高超,技术之娴熟,令人叫绝。

  非常不幸的是,盗洞下方的器物不是诱人的青铜编钟,而是一架由32件石块组成的编磬,整个磬架用青铜铸就,坐北朝南,呈单面双层结构完好地站立在椁室之中。当盗墓贼将椁盖板截断之后,断板落入水中,上面的填土、石块倾泻而下,巨大的冲击力将下层横梁的中部和上层梁端的龙角,以及东西两头怪兽上之圆柱砸断,磬架倒塌,多数磬块散落受损。跌落的椁盖板与泥土碎石将磬架与石磬盖住,使盗墓者难以打捞。而在编磬的周边,则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鼎、簋、盒、匜等铜器和多件木卧鹿、瑟等珍贵器物。在中室东壁与编钟西架相对应的部位,由北往南排列着两件方彝、两件铜壶、一件大鼓,大鼓底下还有小鼓等器物。而这些器物则是盗墓贼在直径仅为90厘米的圆洞内,无力捞取的。既然如此,能够获得的东西就极其有限了。天欤,命欤,际遇之不幸欤?

  对于这一情形,擂鼓墩曾侯乙墓考古发掘人员方酉生在记录中写道:“总的看来,是没有被盗走东西,但是否能肯定一件也没有盗走呢?还不能这样说。原因是北面、东南角现在有空出的地方,这究竟是当时原来的布局呢,还是东西被盗走了呢?这是一个问题。由于盗洞之故,大量淤泥、石板掉入椁室内,加之积满了水,所以除南半部未被淤泥堵塞,北半部的原状已无法深知了。”

  考古人员在清理后,发现整个钟架各部位均保存完好,唯东立柱上一龙舌残失。据湖北省博物馆主编的《曾侯乙墓》的解释,“当系下葬前已失落”。这只是一种凭空猜测,没有证据支撑,难以令人信服。下葬前其他的部件都完好无损,何以独把龙的一只舌头割掉或扭掉或失掉?唯一的合理解释恐怕是为盗墓者所捞取。如此看来,盗墓贼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获得了一个青铜龙的舌头。

  当时主持中室清理工作的考古人员郭德维,后来在其所著的《礼乐地宫》一书中,对此次盗墓过程也曾做过这样的想象:“若一个人站在椁顶上,另一个人潜入椁室,用绳牵引大概还可以照应过来。然而盗洞只有这么大,容不下两个人,只能一个人在墓坑顶上,一个人下墓坑(当时从墓坑顶的洞口至椁顶的深度至少有10米),若再下到数米深有水的椁室,上面的人与底下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配合好。这样要深入有水的椁室就根本不可能。盗墓者既然将椁盖凿穿了,当然也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只得用一些木棍之类,在盗洞附近捞了捞。盗洞里已发现了不少这样的木棍。至于他们捞走了一些什么,就难以知晓了。”




神秘的秦始皇陵(1)




  中国陵墓史上最为著名的当属秦始皇陵,无论是规模气势,还是传说中的地宫,都令后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秦陵坐落于距古城西安36公里的陕西临潼县城东。它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景色秀丽,气势雄伟。修建过程中,先后征发民工72万,耗时达36年之久,其工程之浩大,创历代君王厚葬之最。其布局结构和建筑风格,在集夏、商、周之大成的基础上,有了重大进展。而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园,对后世帝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秦陵尚未发掘,其内部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历代史学家都对其有不少的描绘,使我们得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在这些记述中,时间最早、最具真实性的当属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从司马迁的记述中得知,秦皇陵地宫设施与地面宫殿一样,墓内地底见水,用铜加固,上置棺椁;文武百官依次排列,宫廷楼阁塞满了奇珍异宝。用东海捕到的“人鱼”炼油,制成蜡烛,用做陵中的“长明灯”。在墓室的地面和顶部,雕凿成天地山河,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珍珠宝石镶嵌成天上的日月星辰。为防备盗掘,在墓道入口处,设有自动发射的机弩,若有人接近,触动机关,就会被乱箭射死。地宫中的大量水银易于挥发,产生剧烈的毒雾,令盗墓者闻之胆寒。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下令,皇宫内凡未生育的宫女嫔妃,悉数殉葬。为了防止泄密,所有参与墓内修造之工匠,全部被封杀于墓道之中。高大的坟丘上种上草木,像山一样雄伟壮观。

  秦陵建成后的第三年,项羽率军入潼关,将陵墓上豪华的地面建筑付之一炬,只剩下了巨大的封土堆。这个封土堆坐南向北,呈覆斗状,基部南北长350米,东西长345米。建成时的高度约折合现在的115米。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水土流失,现高87米。

  1974年,随着陵园兵马俑的发现,为了探明秦陵全貌,考古工作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已探明,秦陵墓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陵园总面积218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远超过埃及金字塔,是古今中外历史上任何人的墓葬都无法相比的。

  陵园地面曾有内外双重城垣,为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城垣有门,内外城之间有角楼、寝殿、便殿、寺园吏舍等大量建筑遗址。外城周长6000多米。在陵墓以西墓道一配房中,已发掘出两组铜车马。陵区所在地宫部位,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初步证实了《史记》所言“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在建筑遗址中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直径61厘米的大瓦当,为中国瓦当之最。

  陵区仅发现的陪葬坑就多达300余个,重要文物5万多件,最大的陪葬坑1万多平方米,最小的仅1平方米。除已发掘和待发掘的兵马俑1、2、3号坑外,还发现了大规模的马厩坑和跽坐俑坑98座,珍禽异兽坑31座,筑墓民工墓103座,被处死的宫廷近臣陪葬墓18座,刑徒服役的石料加工场1处,窑址多处,以及防洪堤和鱼池遗址。

  封土层下的地宫,据考古实测,面积近25万平方米,比盖在它上面的封土层面积大6万平方米。地宫上方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四周有一墙体高和厚各约4米的宫墙,其顶部距现地表2.7~4米,系用未经焙烧的砖坯砌成。宫墙四周有门,东西北三边有斜坡门道。

  地宫在宫墙范围内,又分为外宫和内宫,从内宫再到墓室,如同三个倒置的梯形,一层深过一层,第三个层面约2万平方米,即秦皇棺椁之所在,而产生强烈汞异常反应的,也正是在这一中心部位,面积达1.2万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些。秦陵地宫是一座立体结构的楼阁,推测深度最少在50米以上,其墓葬规格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