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回到卡戎 >

第28章

回到卡戎-第28章

小说: 回到卡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她看着我,无意中喃喃地叹道:‘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生在火星了呢。’

“我顿时很惊讶。我即使再小,也能听出话里的意思。

“我连忙问:‘您为什么这么说?’

“她慈悲地看着我:‘听说你们从十岁起就被政府逼迫做童工了是吗?’

“那一刻,我全身的血液开始冰凉下来。我忽然明白了老太太慈悲的目光是什么涵义。那是一种对从乞丐团和孤儿院的悲惨命运中走出的孩子特有的怜悯,因为同情他出身和生存环境的恶劣,露出一种热情善良却无意中高人一等的慈善。我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以我在火星十三年的成长所学,我一直相信火星是一个比地球更先进更发达更美好的文明世界,怎么在她的印象中突然变成了乞丐团和孤儿院似的地方,竟然让人一听就能怜悯到如此的程度?我不知道是哪里出错了。

“后来我搬离了那个房间。房东太太的好意让我觉得难以面对。我在日记里记下了那些好意,在心里记得感激,但我觉得我没办法面对那种怜悯。”

洛盈说完,低低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她小时候以为自己最害怕面对的是他人的敌意,可是后来她慢慢发现,她更难面对的是怜悯,是一种当自己并未索取而对方主动倾情授予的怜悯。

瑞尼一直凝神听着,并未插嘴。

看她停下,他双手交叉,想了想问道:“我猜,她说的是选课实习吧?”

“是。”洛盈点点头,“我也是到第三年才反应过来。就是指这个。我当时很想再去找她解释清楚。只不过那时已经在地球的另一边,再也没见过她了。”

“她可能也已经忘了。”

“是。这样的事,只有我自己心里记得清楚。”

洛盈又停下来,想了一会儿接着说:“其实这件事我自己也不能说想得很明白了。我只是明白她话语的缘由,但却不知道该怎样评价。我不喜欢她的话,但我不能不承认她的话有她的道理。

“还有一次,就是关于创意大赛那一次。”

创意大赛。洛盈停下来,在心里默念了一次这个词。她忘不了这个词。

创意大赛是火星孩子最重要的比赛,每三年一次,涵盖所有十四岁到二十岁的少年,不限形式、不限题材,只比创意。每个小组提交一样作品,只比哪一样作品想法最为新奇,实现最为巧妙。好的技术和创意有可能被直接选做国度未来的重点项目加以实现。

创意大赛总是能吸引所有女孩的目光。她们小时候都曾热情洋溢地盼望它的到来。除了王子公主的爱情童话,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登上创意大赛的舞台,不管是作为选手,还是作为端花环的仙女姑娘。那些姑娘用长裙扮成希腊女神,用郑重的口吻宣布金苹果的归属。她们坐在屏幕前,坐在牧场边的栏杆上,手托下巴,想入非非。她们全心全意盼着自己能登上舞台的那一天。那段时光像水彩画一样简单欢乐、方向单一。

那是她带到地球上的第一个气球,也是最早破掉的一个。

“这算是我在地球遇到的又一次冲击吧。”洛盈停了一会儿又继续说,“出发去地球的时候,我还对那种荣光无比倾慕。我身上带着一个小本子,本子里画下插图和杂乱的标注,打算一路走一路学,学到新东西带回火星参加创意大赛。那愿望就像个气球,在我行李后面飘着。在地球上的第一年,我还确实认真将小本上的计划一点点付诸实施。我学着用网络,在网络上搜寻新颖奇特的产品,不懂原理,但记下说明。我还曾偷偷跑到大学的课堂,混在学生堆里,记下似懂非懂的概念,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一个大学里,我的气球破了。

“当时我和教室里一个女孩说话,那个女孩比我大几岁,在课堂上抽着烟,有一股满不在乎的饱经世事的神态。我想向她询问一个化学名词的概念,她回答了,反问我为什么这么小就想学这个。我解释了,那个女孩开始饶有兴趣,问我们为什么参赛,获胜者有多少奖金,我说没有奖金,她便问获胜的作品能卖多少钱,我说不能卖钱,也不能提升个人,但能获得更多向他人展示的机会,如果能被用上纳入城市建设,那是无上的光荣。

“听到这里,那个女孩哈哈两声,轻轻巧巧地笑了,问我:‘既然这样,这种比赛就是纯粹做贡献咯?’

“我愣了愣不知怎么回答。

“那个女孩一扬头靠在椅子上,笑吟吟地望着我说:‘你们真有意思,难道被政府这样无偿地榨取智慧,你们都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吗?’

“我呆住了,不明白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我起初是迷惑,进而是微微的惶恐。我只觉得那只五彩气球开始突然泄漏,这让我感到万分气馁,可是我无法阻止,无能为力。”

她看着瑞尼问:“瑞尼医生,为什么事情总不像是我们最开始以为的那样呢?”

瑞尼坐在洛盈身旁,双手交叉支在膝盖上,像是想了一会儿该怎么解释,眼睛眯了一下,似乎在空气中寻找某个焦点,好一会儿才缓缓地说:“这些事呢,有的时候是这样:一个文明中生活的人看周围的事情,是一件事又一件事,分立的事情,但是另一个文明看过来的时候,总是喜欢从政权看这一切,从政权的角度解释这个文明中的所有事。”

“那应该这样解释吗?”

瑞尼顿了一下又说:“只能说,通常情况下,这个文明当中的人不会这么想。”

洛盈望了一眼窗外的夕阳,夕阳带着天边遥远的忧伤。然后她转过头定定地看着瑞尼医生的眼睛。瑞尼的眼睛深暗,银色的镜框被夕阳点亮。

“瑞尼医生,您知道怎么才能进入档案馆吗?”

“你想进入档案馆?”

“是。我想查一些以前的资料。关于我的家,关于爷爷,关于爷爷的父亲。”

“你的家人没有给你讲过吗?”

“没有。父母死的时候我还小,哥哥又很少和我谈这些。”她迟疑了一下说,“至于爷爷,我有点儿不敢问。”

洛盈想问的东西很多,但大部分她都不敢直接去问。地球上很多人都对她说,爷爷能做总督,是因为从他的父亲开始已是大权独揽的独裁者。传位于子是从古至今所有独裁者的共性。他们说得言之凿凿,声情并茂。可是这些话她不敢问,也不想问。她身上流着爷爷的血,疑惑无法化作直面的言语的质询,面对爷爷,她无法开口。

她期待地看着瑞尼,轻轻咬紧了嘴唇。

“从程序上讲,”瑞尼平静地回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秉持历史工作室的授权书,声明查找资料乃研究所需,向档案馆提出申请。另一种是由有资质的人开具授权声明,授权一位私人代表临时或长期进入,代其查询。”

“什么人是有资质的人呢?”

“总督,各个系统的最高长老以及审视系统的三位大法官。”

洛盈黯然了一下,这些人都是她现在不想直接去质询的人,他们也很难给她授权。

“那我恐怕是进不去了。”她低声说。

瑞尼沉默了片刻,过了一会儿说:“其实,我也有资质。”

“您?”

“是。”瑞尼点点头,“你爷爷给了我长期授权。”

“我爷爷?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我在整理一些历史资料,需要查找相关往事。”

“您写历史?”

“对。”

“您不是医生吗?为什么写历史呢?”

“业余时间一点业余兴趣。”

“您和我爷爷有很紧密的交往吗?”

“不能算很紧密,只是当年答应你爷爷一些事情,他作为回报答应了我的请求。”

“什么事情呢?”

“工程上的一些事。”

洛盈有些好奇,很想问个清楚,但看到瑞尼并没有继续解释下去的意思,知道有些不太好问,也就住口不再问了。瑞尼比她想象中离她的家族更近,似乎也知道更多她所不知的往事,这让她没有想到。

“那您能给我写一份授权书吗?”她酝酿了片刻,凝视着瑞尼说,“您临时委托我去一次可以吗?一次就行。”

“原则上是可以的。”瑞尼看着她的眼睛,但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缓缓反问道,“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定要去追寻往事呢?”

“想过……一点点吧。”

“为什么?”

“我想,还是因为想找到自己。”洛盈搜索着近日来所有内心的思量,尽可能坦率地说,“哥哥曾说我没必要对往事太执著,可我心里就是放不下。我想知道是什么决定了现在的我,如果是周围的世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个世界。如果我不了解那些往事,那就不能对未来作出选择。”

“我懂了。”瑞尼点点头,“这个理由我接受。”

洛盈轻轻地松了口气:“这么说,您同意了?”

“是的,我同意了。”

洛盈感激地朝瑞尼笑笑,瑞尼面容温和。她没有继续询问,瑞尼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安静将他们笼罩起来。瑞尼推着洛盈的轮椅又向一旁挪了两寸,让她继续沐浴夕阳的光。太阳在群星的围绕中一寸一寸消失身影,虽然没有晚霞,却有极简朴的壮丽。火星就像孤独的情人转过脸颊,依依不舍却毫不停留,告别光的温暖,将光留在身后。洛盈好像在空无边际的大地上看见了一阵如烟的前尘往事,如同影片在荒原上奔腾上演,她在那幻影中见到最后一缕光芒。

当光最终消失,洛盈轻声问:“瑞尼医生,我一直想问,历史真的可以写吗?我越来越觉得,每个人都能写出一套听起来正确的历史。”

“没错。”瑞尼说,“正是因为如此,才值得写。”

“那我们将来也会被写进书里吗?”

“会的。所有人最终都会被写进书里。”

瑞尼推着洛盈走到了天台的边缘,天台最终进入了完全的夜晚。在星光的照耀下,天台能看到最广阔的大地,粗犷荒芜、绵延几千公里。火星的山川峡谷都有比地球宏大得多的尺度和陡峭得多的线条,就像他们的城市和夜空,直接朴素,无遮无拦。

※※※

瑞尼正在写作一种尝试性的历史。

写史有很多种方式,编年史、纪传史或者事件史。但瑞尼写的不是其中任何一种。他不知道该怎样为自己的写作命名,或许应将其叫做词语史。他的主角不是时间事件人物,而是抽象的词语。他不很在乎叙述的客观数据感,也不认为单独的人物能够表达他所关心的问题。他更希望用一种逻辑的线条将这些时间事件和人物串联成真实的剧目。他们在无意中演出,却意外地获得连贯。

目前他正在写作的是自由史。他曾写过创作史和交流史,这一次他要写的是自由,自由的历史。

对于自己生活的国度,他心里的态度很复杂。十年前的事件仍然在心里留下作梗的记忆,但他知道,国度缔造者的初衷并不是让这个国度成为一架自动运行的机器。他们拼着性命舍弃地球供给,离开那个地方,求取独立和精神财富数据共享,只有一个诱惑,那就是自由。若无这信念的支撑,以寡敌众的战役必然坚持不到最后。现在的国度有现在的问题,但曾经的初衷曾经很单纯。

瑞尼每天用很多时间阅读和写作。他在医院的工作不忙,只是神经科研究员,不是正式的诊疗医生。他研究神经系统和生理力学结构,开发新的医学仪器,但他不属于固定实验室,也没有自己的工作小组和项目经费。日常经费让他做不了庞大的项目,因此不能获得很大的成效。这局限的坏处和好处都很明显。坏处是没有前途,好处是给了他大把工作之外的时间。他每天花很长时间独自散步阅读、雕刻写作。

从他住的公寓到医院有三公里,坐隧道车一分钟到达,但他每天步行往来,在路过的街心花园里坐下,坐在长椅上观察对面的树。花园中树木茂盛,自然的奇妙让他更愿意独处。他不是拒绝与人交往,只是日常生活中没有几个可以和他随时交往的人。他并不过于在意这件事,因为他不喜欢陷入想起这件事之后必然产生的一丝苦涩。

他写作,这件事给了他很大乐趣。它让他生活中大部分苦涩的时刻变得容易度过。久而久之,他对写作有种依赖。只有陷入在广博庞杂的历史资料库中,他才能够心无旁骛且坚定地度过每一个寂寞的日子。他是一个受过惩罚的人,在很多方面无法有更多索求。

瑞尼喜欢词语的游戏。他将它们从生活中摘出,种到纸上,围绕着它们搭建起人的舞台。词语和词语的更替直接带来生活面貌的更替,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他从小就有这样的习惯。他童年时有一套词语的玩具,对他思维的形成影响深远。在他孤单的儿童时期,那套玩具曾给了他无限丰富的想象和陪伴的时光。

瑞尼的父亲是沉默的退伍老兵,瑞尼是独子。他在战后的第七年出生,母亲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