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第179章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179章

小说: 战国福星大事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脖子。那只鹿在奔腾中受到如此重击,向前翻了两个滚,一声凄厉的悲鸣后,倒在雪地上结束了生命,只是因为神经作用四肢还在微微抽搐着。

及至此时我才看清那道黑影是一只纯黑色的猎鹰,一身如墨的羽毛反射着一层油光,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它的利喙和两只紧扣着鹿颈的爪子居然是泛青的白玉色,而那对金黄的眼睛正警惕,或者说是残忍的盯视着我们。说真的,那目光还是真像织田信长!

“海东青?!”惊呼了一声,我稍稍感到了些意外。在记忆里,只有女真人和几支漠北蒙古部族能捕获并驯服这天空中的王者,俄国人虽说也有鹰猎的传统,但似乎并没有这种驯化海东青的记载。

“在东方好像是叫这个名字!”霍思金点点头,证实了我的猜测。“……这种鹰生栖于北地冰原之上,生性凶猛桀骜不逊!据老人们讲:在我们西方的故乡也有这种鹰,只是并不知道能够捕捉,就更不要讲驯服了!这还是在西伯利亚汗国时,从一些蒙古人那里学来的方法,有了它们我们现在已经不用别种的猎鹰了……”

正说着鹿群已经跑了过去,那几个骑士奔驰着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只见一个为首的长着一头金发的年轻小伙子,把左手小指含在嘴里打了个响哨,那只海东青立刻放弃了猎物飞到了他的手臂上。边上一个长着满脸连鬓胡须汉子对着我们点了点头,指着地上的那头鹿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也纷纷向他招手致意,点头还礼。

“主公……替我买一只吧!求求你了!”蜃千夜小狐看着我一脸希冀的软语求到,这种语气在她可是不常见。可她的两只手却在不停的相互搓着,好像随时准备再次“光顾”我的脖子。

“砰!砰!”我正要开口的时候,突然两声轰鸣在耳边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里的熊:关于哥萨克的问题,记得我在以前的章节里作过一些说明,这里再重新讲一下我的构思。自1555年沙俄征服西伯利亚汗国开始,大量的哥萨克武装移民就开始出现在远东,至十六世纪下半叶,以库叶岛为主的北方列岛都有大量的俄国移民居住,等到了十七世纪初连阿拉斯加也出现了他们的踪迹。北海道南部虽然有日本大名修建的城池,但所辖区域仅仅是沿海一带,对于中、北部直到明智初期依旧一无所知。在明志维新之后,作为德川一族的会津藩主松平中将容保被迁至北海道(实际就是全藩流放)更名为斗南藩,也仅是指了个大概方向,连地界都没有。综上所述,在十六世纪下半叶虽然哥萨克并没有大部族进入北海道,但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并非没有发生的可能,只是历史没有让它真的发生罢了!至于女真、蒙古,我倒真没听说过他们从极北渡海东进的说法。

本书中为了加强气氛描述,写到了“海东青”这种猎鹰,根据网上的说法现在普遍认为这种鸟是“矛隼”,我的书中也就按这个说法进行了描写。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是有疑问的,历史上断鹿颈、裂狼头的记载似乎不是隼所能达到的,雕还差不多鹰也说得过去,但隼……,另外古书上说的“金睛环眼”也明显是鹰的特点而非隼,隼的眼睛几乎都是纯黑的,还有其中极品“玉龙”的纯白类型在矛隼家族里似乎也太多了些!如果有东北满族或者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读者大大,请在书评里说明一下以解我多年所疑,谢谢!

第三卷 奋斗在山阴 49、剽悍

我扭头一看,只觉得眼皮一跳。不对,应该说就连太阳穴也在突突的跳动!

刚才他们十几个人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由于时间极短所以并没有看清。原来在他们当中有两个背后背着火枪,此刻已经摘下来平端在手里,正在瞄准射击,刚才的巨响就是他们发出的。

应该说他们的这种火枪不是什么先进的货色,枪身又粗又大显得相当的笨重,而且为了在不稳定状态下填充火药和弹丸,枪口的部分被设计成了喇叭形。无可否认这样的构造在近距离大大增加了威力,但射程和精度却被严重削弱了!类似的品种我也有两支,但只是作为收藏品,因为这是在一百多年前相当流行的款式。

浓重刺鼻的硝烟散去后,两只健壮的公鹿倒了下来,在靠近颈部的肩膀上各自留下了一个碗口大的伤口,正在咕嘟咕嘟的往外冒着鲜血。两名骑士纵马上前一探身,仅用一只手就从地上拎起了两、三百斤的死鹿,回身放在了马的后臀上,然后相互呼喝着随着鹿群远去了,整个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减速。

太阳穴的振动一直连到了心里,我只感觉突突猛跳的心脏几乎要承担不起这样的负荷。虽说我这个人的胆子原本不是很大,但毕竟也算的上是久经战阵,按理说并不应该这样的少见多怪,但发生在眼前的事情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来到日本很多年了,就是建立起的军队如今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可时至今日我也没有建立“骑铁”部队,不是我对这种形式有什么偏见或轻视,而是经试验在日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日本人的身材矮小(不然也不会叫“倭人”)瘦弱是举世公认的,向前田庆次和藤堂高虎那种情况毕竟是极为特殊的个例!坐在马上承受火枪的巨大后坐力,无疑是他们这个种族力所不能及的“任务”。

至于伊达政宗的“骑铁”我认为完全是后人的臆测和穿凿附会,在实际中作用不过是个笑话罢了!首先,为了适应马上作战的不稳定性,装备、马匹、人员是专门甄选的,甚至连火枪都是特制的,即便是伊达家掌握着南奥州丰富的金矿,可也受不住这种消耗,最终只装备了一两百人,这个数字作为卫队还差不多,独立的作战部队就显得过于单薄了。其次,改装过的火枪不但贵而且威力大减,最佳射程十余米,有效射程刚过20米,就是这样还不能保证在高速移动中的精准射击。这就不难想象,这样的部队一旦与敌方骑兵相对冲击,只要对方在第一轮震耳的轰鸣声中面对至多三十几个人的伤亡保持镇定,那么完全可以在骑铁们手忙脚乱的更换武器当中,展开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所以依照我的看法,伊达家的“骑铁”在这个时代的唯一作用,就是对那些不开眼的“土包子”们的心里威慑。

可眼前的景象却是实实在在的,就好像有人在2006年的北京突然实际展现了《星球大战》中的武器!使用这样粗陋的火枪都可以产生如此效果,那么要是装备上我的制式火枪呢?

我原本只是想招募一支轻骑兵作为军队的补充力量,可现在计算的公式变成了:轻骑兵+骑铁=?也许就是在欧洲也算最精锐的近卫龙骑兵吧!不是我自夸,我现在的枪械就是在欧洲,也赶得上一个二流强国的先进水平……应该说是宫廷水平!被这样武装起来的哥萨克……要是把这样的一支部队呈现在全日本的大名们面前……光是想想就够叫人兴奋的了!不过眼下这还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最后到底会怎么样还得看发展。

“看样子这些人好像和你很熟,是你们部族的吗?”把“礼物”搬上车重新启程后,我装作无意的问到。

“不是!”霍思金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他们是别尔林斯基家族的,为首的是约瑟夫兄弟!别尔林斯基是有七百多人的大家族,在南科林部族中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这两个约瑟夫兄弟,都是非常杰出的年轻人。”

“哦……”我微微愣了一下,这还是第一次听他提起哥萨克人的社会构成。“那你们的家族有多少人,和他们不是一个部族吗?”

“我们贝林科伊耶维奇家族有一千多人,这里最大的部族——吉利茨部族就是我们和另外11个家族构成的……哦!”他忽然回眼看了看我,聪明如他一下子就明白我这番问话的潜台词。不过他正确地理解了我的本意,因而并没有产生什么过分的猜度,而是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说道:“您的忧虑并不是没有道理,说到底现在这里的哥萨克力量并不是很统一,很多决定实际上都是相互妥协的产物,并不见得有多么英明!”

“果然是这样……”我无言的点了点头,既为我们能够相互理解而高兴,同时又为事情的难度隐隐有些担忧。

其实事情很好理解,从历史上俄国伊凡四世向东迁移的速度来看,他们这些人来到日本北海道还不足十年,尤其是他们还是分批迁移过来的,在安定下来之前也许相互之间都未必认识。也许一支统一的迁徙“洪流”在经历了艰苦的磨难后,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位天生的领袖,但显然在这里并不是这种情况,而且短暂的安定也还没有新一代的翘楚成长起来。这就使我必然要同时对付众多的对手,因为这里的生存空间有限,他们这些部族按照力量比例在彼此制约着。

“那你们这里的‘重点’在哪里?”为了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我决定开门见山的把问题摊开。“希望你不要有什么误会,我只是想直接和那些具有决定权的人来谈我们的问题!事情不管成与不成我想都应该开诚布公,让双方尽快得到彼此最需要的‘东西’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请原谅我的直率,彼此清楚合作的基础才有利于事情的进行!”

“您说得不错,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霍思金对我的话也是深以为然,接着就详细介绍起了他们这里的情况。

目前在北海道的哥萨克共有五万多人,分为13个大小不等的部族,而每个部族又是由数个家族构成。其实所谓“部族”,就是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开始迁移时,由各个家族组成的团体。在长达20年的迁徙、战争、生产劳作中,部族内各个家族的联姻成为必然,因而部族内部还是连接相当紧密的。

在这13个部族中有三个部族最为强大,霍思金家族所属的吉利茨部族;刚才见到的别尔林斯基家族所属的南科林部族;在北方拥有广大领地的顿河部族,这三个部族的人口之和超过了五万多人的一半,其余诸如北科林等小部族则大多依附在这三家之下。所以说解决那些关乎命运的大事时,最终的决定权也在以这三家为首的联合长老会手里。霍思金就是想把我先引见给他的祖父,联合会长老之一的伊萨克·贝林科伊耶维奇,再由他的祖父提议召开长老会。

“……也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我不希望您以私下单独接触的方式来推进这件事,因为这无疑会导致整个哥萨克的分裂!另外一件事就是:一旦长老会作出相反的决定,那么我们吉利茨部族将不会单独接受您的‘好意’,关于这点还请您一定谅解!”最后他说完这句话,转过身目光炯炯的盯视着我。

“嘶……”我深吸一口气,坚定的迎向了他的目光。这个人不但聪明圆通,同时又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和这样的人合作是可以放心的。“我答应你的要求!”我向他伸出了手。

“感谢您的理解!”他也伸出手使劲儿的同我握了一下。

“对了!我刚才看到他们打猎时用的铁炮,不知这类武器在你们手里掌握得多吗?”我继续就合作方式的细节提问,同时在下面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右手。

“有一些,不是很多!”他有些惋惜的说道:“我们哥萨克原来就有使用铁炮的传统,在莫斯科的宫廷中,我的祖先曾与拉脱维亚火枪手并肩作战!只是我们经过长途迁徙火枪损坏严重,虽然在与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的战争中,得到过沙皇军队的补给,但还是远远赶不上消耗的速度,再说俄国正规军中的铁炮数量也是十分稀少的。我们虽然有不少铁匠,可毕竟缺少零件也不行啊!”

“如果……我仅是说如果,你们得到了补充,那么能有多少可以迅速上手的人呢?”

“只要稍经训练要多少人都可以,直至铁炮的数字超过了我们的人口!”霍思金的回答倒是自信满满,甚至是可以说有些骄傲。“现在我们缺的就是装备,没有真枪实弹总不能用嘴来练习吧!其实只要舍得下本钱,刚才那样的程度就是十几岁的孩子也能达到。我们哥萨克都是天生的战士,弯刀、马术就不必说了,铁炮练起来也比你们日本人会快很多!”

“你见过日本大名的铁炮队?”对于这个情况我还真是感到有些意外。

“是的!”他点了点头眼睛里满是笑意。“我见过安东家的铁炮队作战,虽然当时距离很远但大致是看明白了!这么好的武器居然使成这个样子,真是……哎!”说着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东北地区无论铁炮的质量还是铁炮足轻的质量,和近畿发达地区都是不能相比的!关于这点我们倒是可以详细的谈谈……”

第三卷 奋斗在山阴 50、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