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盗宋 >

第357章

盗宋-第357章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刚刚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这个时候有手下的侍卫跑进来告诉他们,说临安城来了钦差大臣,已经入城要求他们出去迎接,说是要给他们宣召嘉勉,高怀远楞了一下,心道湖州城凌晨才被攻克,朝廷怎么这么快便派来了钦差大臣宣旨嘉勉呢?难不成他们坐飞机来的吗?楞了一下之后,他立即想到,这次来的钦差大臣定是因为他们前几日在红介山大捷,前来宣布嘉奖令的,只是没想到第一个嘉奖令还没来得及宣布,他们便这么快攻克了湖州城罢了,于是高怀远赶紧带上了主要的将领,出了州衙将刚刚入城的这些朝廷派来的人接入了州衙。

派来宣召的是朝中的一个文官,此人领着人一路急赶,总算是今天到达了湖州城,他们本想到城外的军营颁诏宣布朝廷的嘉勉,但是没成想他们到了城外之后,才得知湖州城居然已经被大军攻克,叛军也已经被剿灭,这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于是急忙进了湖州城,前来找高怀远。

高怀远带人将钦差大臣被迎入州衙之后,当堂宣读了对高怀远等人的嘉勉,并且将圣旨交给了高怀远。

高怀远等人叩拜称谢之后,站了起来,这个时候颁旨钦差才苦笑道:“下官本来想着能赶上看高将军你等如何攻城的,没想到的是我等赶到这里之后,叛乱却已经被平息了!没想到呀没想到,这次的圣旨看来送来的晚了一些!恐怕用不了几天时间,对于高大人的嘉勉圣旨就又要来了!”

众人闻之也纷纷大笑了起来,纷纷上前向高怀远表示恭喜,高怀远摆摆手请钦差入座,安排人准备些酒食供这些人享用,笑道:“大家莫要恭喜我高某了!诸位这次随高某出征,可以说各个功不可没,虽然眼下对你等大多数人的封赏还没有下来,但是我高某绝不会泯没诸公的功劳的!请钟大人帮我,将这次有功之人详细列出,请圣上务必论功行赏才行!”

当兵的最怕的事情不是上阵打仗,而是打完仗了之后当官的将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泯没了部下们的功劳,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乃至宋朝眼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是高怀远当众这么表示,说明他定不会效仿那些人作出如此卑鄙之事,这么一来,这次随军出战的诸军将领们也都大喜过望,于是各个暗中赞佩高怀远,心道这个高将军看来是个不错的人呀!起码没人会对高怀远有任何不满了。

湖州之战胜利的消息很快便传至了临安,可把临安城的赵昀和史弥远等人给高兴坏了,他们万万也没料到,高怀远居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剿灭了湖州叛乱,讨平了聚集在湖州的叛军,而且在湖州叛军被灭之后,嘉兴的殿前司右军统制立即便被手下军官给杀掉,宣布重新归降朝廷,并且将叛将的首级装入盒子之中送到了临安城之中,如此一来,可以说这次济王赵竑的叛乱已经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了。

这一次湖州之战,经过高怀远军中的仔细清查之后,凡是参与叛乱的重要首脑除了济王赵竑得以暂时逃脱之外,基本上其余的头目全部被杀,虽然不算一网打尽,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济王想要东山再起估计也会非常难了。

于是赵昀和史弥远顾不上其它事情,当即便派出大批信使,将湖州大捷的消息传告天下,并且在大宋境内广撒海捕文书,宣布济王乃是叛臣,要求各地对其进行缉捕,并且悬以重赏,只要擒获济王,不管死活都将给予加官进爵的封赏,同时宣布将济王所有封号取消,贬为庶民。

不管是赵昀还是史弥远,对于高怀远现在都可以说是非常的满意,他们最怕的事情因为高怀远雷霆手段,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将霅川之变扫平,使大宋天下的人没有机会倒向济王那边,惹得天下大乱,这让他们终于可以长长的松上一口气了。

湖州兵变的被讨灭,对于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计重击,也让大宋各地的人明白一个道理,大权可是在临安朝廷这里的,任何人想要在这个时候投靠济王都是自寻死路,所以对大宋局势的稳定来说,政治意义已经远超过了高怀远的军功无数倍,使一场极可能发生的内战在尚未燃起之前,便被彻底扑灭了。

忙活完了这些事情之后,赵昀和史弥远才想起来对高怀远这些将官们的奖赏问题,由于他们没有想到高怀远他们会在这么短时间之内便讨灭叛军,上一次的嘉赏才刚刚发出几天时间,便又不得不重新考虑对高怀远他们的嘉勉问题。

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意算盘不如意

在这个问题上于是朝中便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对于这次领兵出战的高怀远等人刚刚已经奖励过了,用不着再给予更多的奖励了,何况现在高怀远升职速度已经够快了,这么年轻授予他四品武职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再擢升他的话,难免会让高怀远这些武将们产生骄纵之心。

而另外一种意见是必须要大赏他们才行,单单是红介山一战,就给他们进行了封赏,假如攻破湖州讨灭叛军如此大的功劳,却不再给予嘉奖的话,会冷了出征将士们的心的,故此不但要赏,还必须是重赏才行。

于是朝堂上因为赏与不赏之间,便展开了一场辩论,支持重赏的一方肯定是保皇派这边的人,而且是以赵昀、郑清之为首的这些人在极力主张,而反对重赏的人,则是史弥远那边的人,史弥远一直就对武将不看上眼,所以他的手下之人都觉得不易再行重赏。

而史弥远无疑便成了决定此事的关键人物,他静静的站在朝班前列,耷拉着他的眼皮,任由朝堂上那些大臣为了这件事争吵纷纷,一直等到大家都吵够了,才抬眼看了看坐在龙案后面的赵昀,结果看到赵昀正一脸怒色的盯着那几个反对重赏高怀远的大臣,心里面动了一下,他心知高怀远乃是当今圣上赵昀的少年好友,在这件事上赵昀定是力主重赏高怀远,假如他不肯答应的话,就等于直接驳了赵昀的面子。

而眼下国内的局势还可以说并未达到非常安稳的程度,赵竑一天不被抓,这场危急便一天不算完,假如在这件事上他不和赵昀站在一起的话,未免会被人指为故意压制皇帝身边的人,而且这件事既然闹起来了,迟早会被那些武将们得知。

如果他不答应的话,武将们定会对他不满,到时候军中的武将们就会倒向赵昀那边,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也会把高怀远推离他这边,使军方站在皇帝赵昀那边。

更大的问题是,假如这次他不答应重赏这些武将的话,假如济王又在什么地方作乱的话,他还是要靠着军方出面讨剿,到时候军方因为此事不肯卖命,或者干脆倒向赵竑那边的话,那就大事不妙了。

于是史弥远咳嗽了一声之后,双手捧着手中的笏板出班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高将军领兵如此神速讨灭叛乱,乃是大功一件,不能不赏,故以臣之见,当给予重赏,方可服众,方可令军中将士对陛下称颂感恩!”

有了史弥远这句话之后,那些不同意给高怀远这些将士重赏的大臣乖乖的闭上了嘴巴,这件事既然史弥远首肯给他们重赏,便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件事连史弥远都答应了,他们还反对个屁呀!于是乎这场纷争随即落下了帷幕,剩下的就是商量给高怀远等人什么赏赐罢了。

这也是赵昀这边的人第一次在朝上取得的胜利,于是赵昀当即大喜了起来,宣布退朝只留下史弥远和枢密院的一些大臣还有郑清之等人商议此事。

别人倒还是好说,但是对于高怀远的擢升一事,还真就有点麻烦,高怀远虽然这次军功赫赫,但是他毕竟还只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年龄方面有点不太方便。

本来按照赵昀的意见,就是直接将高怀远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拉倒,而且这一次霅川之变,原来的殿前都指挥使夏震可以说有着难以推辞的罪责,要不是他麾下的两军支持赵竑登基称帝的话,第一时间发现此事并且将赵竑等人拿下的话,也据不至于闹出如此大乱,故此对于夏震来说,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随着这次的商议,众人也都同意罢免掉夏震殿前都指挥使的职位,将其贬至荆湖南路当一个地方驻军的小官,也算是史弥远给他留点面子。

但是问题在于高怀远不管怎么说,资历还是太浅了点,殿前都指挥使是个从二品的官,高怀远本来这两年就飞升的太快了点,七品到四品他走完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放在一般人的身上几十年时间也不一定能走完,现在一下再从四品直接跳上从二品,显然让所有人都觉得有点不太合适。

史弥远对于高怀远接夏震的位置倒也没什么太大的意见,因为高怀远这几年做事,让他真的很放心,而且还是一员难得的战将,对于拱卫京畿之地,比他合适的人还真是不多,最终商讨了半天,史弥远提出一个意见,擢升高怀远为从三品云麾将军,领骠骑卫上将军,权知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如此一来,等于是品级只是从三品,但是却干的是从二品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宋朝比较常见,故此也能说得过去。

对于史弥远这个提议,赵昀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是想想也觉得有理,于是便答应了这样的安排。

至于这次随高怀远出征的那些将领们,也是论功行赏,各有分赏,让高怀远麾下的护圣军中很大一批人都得到了擢升,同时再次拿出不少银钱分赏出征将士,凡是随军出征的人,多少都有奖赏,这在南宋军事行动之中是非常少见的宽松。

高怀远这会儿可没心思管朝中为他的升迁如何争执的事情,在他拿下了湖州城之后,便扑在了缉捕济王的事情上,但是没成想济王在城破当晚出逃之后,居然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高怀远派出大批兵马,在太湖进行反复清剿,虽然剿灭了几股逃兵组成的叛军,但是济王却丝毫不见踪影。

于是他又派兵,如同梳子一般的将太湖一带所有村庄梳理了一遍,还是未能发现济王的影子,这让他颇感郁闷,说起来他已经讨灭了济王之乱,将绝大部分参与叛乱的人物或杀或抓,但是作为首恶的济王却漏网逃脱,这次的平叛之战便不算是尽全功,总是有些美中不足,而且济王的脱逃也给以后埋下了祸患,成了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让人总是心里面有一根刺一般的不舒服。

济王的逃脱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好的方面他留了个小聪明,在湖州一破,便让自己最信任的人带领亲卫控制了济王在湖州的住所以及州衙等地,然后他亲自参与,对这些地方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如此一来,在济王住所和州衙里面,都发现了不少的书信文书等物,他没有立即将这些东西呈交上去,而是私自藏了起来,因为他随手翻越其中一些文书的时候,居然发现了有不少地方官甚至是京师里面的官员和济王之间的书信,一旦这些东西曝光的话,这些人的仕途便算是彻底完蛋了,但是高怀远却没有这么做,第一时间里,他便从这些东西之中看出了一些巨大的机会,立即亲自连夜梳理这些书信,将其中一些书信给挑拣出来,弄了一个小箱子装了起来,交给了李若虎保管。

至于剩下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书信,他才整理了一下,呈交给了姓钟的那个监军,由他去处理去了。

大军在湖州一带一呆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高怀远一边是不断派兵搜捕济王,另一边在他得到了朝廷再次的诏令之后,利用手中的权利,在湖州和兴华一带,重建起了殿前司左右军,将两军主要军官,都换成了他的人,使他手头可控的兵马数量一下达到了三个军的实力。

同时他还在密切关注李全军的动向,这一次李全派兵支持济王作乱,虽然最终他所遣的那支精兵全军尽了,但是李全的行径却可以说是罪不可恕,但是奇怪的是李全在派兵潜入湖州之后,虽然大军压境,在泰州以北陈驻了大批兵马,但是直到湖州之乱平定之后,李全也未再发兵攻击泰州、扬州等地,挥师南下夺取南宋的领地。

这让高怀远很不理解,以他的想法,假如这次李全趁机兴兵作乱挥军南下的话,他在平定了湖州之乱之后,便立即请命亲自北上到镇江府,趁机夺了镇江府的兵权,领兵彻底将李全的问题给解决了。

但是没成想李全居然后来又按兵不动了,这让他就没了口实率兵北进了,只能以搜捕济王的名义,滞留在湖州,暂时不回京师。

通过他的情报网络,高怀远在湖州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搞明白了李全的做法,原来李全果真是狡诈的很,虽然当初脑子一热,派出了兵马支持济王上台,但是事后他再想想,却又开始犹豫了,他觉得济王虽然兴兵作乱,但是在实力上以及礼制上,却并不占优,南宋上下绝大多数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