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大明 >

第201章

铁血大明-第201章

小说: 铁血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和多铎的大军不能动,多尔衮手里就只剩下了六万八旗兵和两万前明降军,两万前明降军都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剩下地六万八旗兵中有两万建奴八旗,一万朝鲜八旗和三万蒙古八旗。

留守北京至少需要两万人,也就是说多尔衮最多能调集四万军队去支援山东。

假如进攻山东的南明军队只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等人的部曲,有这四万八旗兵足够收拾他们了,可如果来的是王朴的军队,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建奴在大同是吃过王朴大亏的,多尔衮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大同东门外那残酷的一幕:一天之内就伤亡了四万余人

去年八月,建奴返回关外之后,多尔衮曾和范文程、宁完我剖析过大同之战,三人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是攻坚战,要想攻克王朴五千火枪队驻守的大同,需要付出地代价将高昂得让人无法承受!

如果是野战。则至少需要调集五千蒙古骑兵从四面八方进行持续不断的骚扰,再调佟养性地炮队对其进行猛轰,最后动用五千八旗铁骑进行决战,这样才有十足的把握歼灭王朴的五千火枪队。

正是因为发现了火枪队的可怕,多尔衮才不惜代价组建了三十个牛录的火枪队。

不过遗憾的是,这三十个牛录地火枪队和佟养性地炮队都让多尔衮派去多铎军中与流贼作战了。

好半晌之后。多尔衮才顿住脚步,问范文程道:“文程先生,你觉得南明大军地主将有可能是王朴吗?”

“奴才以为凡事要往好处想,却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范文程说道,“假如南明大军地主将就是王朴,而我们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让王朴的大军打到了北京城下,后果就将不堪设想。”

“是啊。”宁完我也神色凝重地附和道,“如果让王朴的军队打到了北京城下。唐通、王承胤、姜镶这些残明旧臣就会再次倒戈,到时候我大清朝的八旗大军就会陷入南明军队地重重包围之中!”

多尔衮道:“那依两位先生之见,该如何应对?”

范文程道:“濮州距离北京尚有千里之遥。主子如果这时候召回豫亲王的大军还来得及!”

多尔衮皱眉道:“如果召回豫亲王的大军,陕西流贼趁势反攻山西怎么办?”

范文程道:“可以让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山西。”

“唉……”多尔衮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召回豫亲王地大军,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大军所需粮草筹集起来。”

范文程与宁完我对视一眼,低声问道:“主子的意思是……”

多尔衮脸上掠过一丝狰狞,沉声说道:“向北直隶的百姓……征粮!”

曹州。王朴行辕。

一幅大明北五省的巨幅地图悬挂在行辕正北的墙上,图上插满了代表各方势力的彩色小旗,柳轻烟的情报组织终于开始发挥应有的效用,汇总各地堂口呈送上来的大量信息,已经基本摸清了北五省地势力划分。柳轻烟手持木竿指着地图对王朴和柳如是讲解道:“侯爷,如是妹子,现如今北五省的势力主要有以下几股,姜镶盘踞大同,王承胤盘踞宣府。唐通盘踞延庆州、保安州,这三镇总兵虽然已经投降建奴,但态度暧昧,建奴对他们也是严加提防。”

“哦?”王朴闻言目欣然之色,“这倒是个好消息。”

柳轻烟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流贼已经退守陕西,河南的红娘子已经完全脱离流贼自立,建奴已经占据了山西、山东、北直隶三省的绝大部份地区,此外。吴三桂的关宁军正在山西、陕西交界处与李自成的流贼激战。”

王朴道:“留守北京的建奴有多少人?”

柳轻烟肯定地说道:“所有的军队全加一块。最多不会超过八万人。”

王朴又道:“这八万人是怎么分布的?”

柳轻烟道:“这八万人主要驻扎在北京外围地昌平、顺义、通州等地,显然是在防备姜镶、王承胤和唐通三人。此外在大名府还驻扎着大约两万建奴,显然是为了防备河南的红娘子,济南、聊城两地的建奴守备薄弱,相加也不过万人左右。”

“只有不到一万人?”王朴沉吟片刻,凝声道,“飞鸽传书给山西堂口,让他们严密监视山西建奴的动向,一旦建奴有回师后撤的迹象,立刻飞鸽回报。”

“是。”

柳轻烟娇媚地白了王朴一眼。

王朴又问柳如是道:“施琅的水师现在到哪里了?”

柳如是道:“从行程上计算应该快到济宁了。”

施琅率水师船队把江北四万精壮运送到南京燕子矶大营之后,立刻沿着运河昼夜兼程往北急进,现在差不多已经追上王朴的大军了。

“嗯,好。”王朴欣然颔首道,“施琅不错,水师的行进速度很快,马上传令刀疤脸,让他的前锋营在天黑之前抢占濮州,其余各营加快行军速度,明天早上,本侯要和全军将士在濮州吃早饭。”

“侯爷。”柳如是忽然提议道,“小女子以为应该让刀疤脸将军地前锋营绕过濮州,连夜奔袭聊城!”

王朴心头一跳,凝声问道:“为什么?”

柳如是遥指墙上地地图说道:“侯爷,京杭大运河是否畅通将关乎北伐的成败!而聊城则是卡在大运河上地一颗钉子,能否拔掉这颗钉子将关乎大运河是否能够贯通。假如大运河不能贯通,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就无法再往北运输,中央军的北伐就只能到聊城为止,假如拔掉了聊城这颗钉子,沿运河往北直达北京建奴将无险可守,大运河就将畅通无阻,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就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中央军就能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北京城下!”

正文 第229章 姜还是老的辣

“不,现在还不到打聊城的时候。”

王朴微笑摇头,眸子里却流出一丝赞许之色,柳如是果然很有战略眼光,一眼就看出扼住运河的聊城是关乎北伐成败的要害之地,这一点她比甄有才强多了,甄有才虽然诡计多端,在战略上却缺乏大局观。

不过,与王朴老辣的战略眼光相比,柳如是还是缺了些火候。

“为什么?”柳如是美丽的大眼眼睛流出了一丝不服气,“为什么现在还不到打聊城的时候?聊城紧扼运河,是关乎北伐成败的命门所在!现在聊城只有几千建奴把守,中央军可一鼓作气拿下此城,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

王朴没有回答柳如是的问题,却反问道:“拿下聊城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然是直捣京师!”柳如是白皙的粉脸上涌起一抹激动的绯红,娇声说道,“只要中央军出现在北京城下,就能从战略态势上形成一剑封喉的态势,因为侯爷曾以千余家丁打破盛京,首鼠两端的姜镶、王承胤、唐通等人肯定会再次倒向大明,从而对北京城内的建奴形成四面围攻态势,如此一来,建奴的末日就到了!”

完美的战略构想,王朴情不自禁地在心底暗赞一声。

但这只能是战略构想,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身为穿越者,王朴知道最靠不住的就是割据军阀了,把覆灭建奴的希望寄托在姜镶、王承胤、唐通这些首鼠两端的割据军阀身上,是非常愚蠢的!

没错,只要中央军出现在北京城下,再取得一两次胜仗,姜镶、王承胤、唐通这些墙头草肯定会和建奴翻脸,宣布“重投”大明怀抱,但是王朴更清楚,这些军阀绝不会出动一兵一卒。他们只会看着中央军和建奴拼个你死我活!

这样一来,中央军就成了孤军深入,而且后勤补给线长得让人无法想象,从淮安到北京足有一千余里,这么长的后勤补给线不但让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的输送变得困难,更给了建奴无数迂回偷袭的机会!

弹尽粮绝的中央军一旦陷入建奴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结果只能是全军覆灭!

大明中央军和建奴毕竟有着本质地区别。建奴是冷兵器军队。可以对大明百姓进行血腥掠夺。施行“以战养战”地后勤补给策略。因此。只要气侯适宜、兵力充足。建奴军队可以一直打到江南而不必担心后勤补给地问题。

大明中央军是火器军队。武器弹药地消耗量非常庞大。必须及时补充。要不然整支军队就会完全丧失攻击力。另外。大明中央军也不可能在国境内实施“以战养战”地策略。因此。中央军对后勤补给地依赖就非常严重。

正是由于后勤补给地限制。王朴给此次北伐制订地作战目标只是威胁北京迫使建奴收缩兵力。而不是攻占北京把建奴赶回关外。当然。这并不是说王朴就不想攻占北京。假如有机会。王朴是绝不会轻易放过地。

“如是呀。”王朴轻叹一声。反问道。“假如姜镶、王承胤、唐通他们不出兵呢?”

柳如是冰雪聪明。王朴用话一点她就什么都明白了。假如姜镶三镇总兵按兵不动。中央军所面临地形势就会急转直下。从稳操胜券变成有败无胜。不过柳如是并不认为姜镶他们会坐山观虎斗。

“侯爷。”柳如是说道。“小女子认为姜镶他们一定会出兵地。”

王朴反问道:“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柳如是应道:“只要侯爷上奏朝廷,向他们许以高官厚禄,他们没理由不出兵。毕竟,只要他们肯出兵,大明各镇大军就能形成四面合击之势,此战再无悬念,姜镶他们三个也能凭借此战的战功成为大明恢复中原的功臣,从此名垂千古。”

王朴道:“不,这只是你的主观推测和臆断。”

柳如是道:“小女子相信姜镶他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王朴地表情忽然变得无比严肃,沉声说道:“如是,身为一名参军你做的很出色。你提出的战略构想很有创造性。但是身为三军主将,本侯却不能听你地。本侯绝不会把一支军队的命运寄托在一名参军的主观推测和臆断之上,更不会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名参军的主观推测和臆断之上!”

柳如是道:“可是……”

王朴霍然举手,阻止了柳如是的分辩,接着说道:“另外,绝对不要高估姜镶、王承胤、唐通他们的人格,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你不能给他们主动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你得强迫他们接受你地安排!”

柳如是隐隐听出了王朴的言下之意,美目里流出一丝深思。

王朴大步走到墙边,手指地图说道:“就说这次北伐,你想到了要利用姜镶、唐通、王承胤这三镇军队来对付建奴,本侯也同样想到了利用他们来对付建奴,可你的战略给了姜镶他们主动抉择的机会,而在本侯的战略中,他们却只能被动地充当小卒子,乖乖地听从本侯的安排!”

柳如是道:“愿闻侯爷高见。”

王朴用手中的细木竿重重一点聊城,说道:“正如你所说,聊城是关乎运河航道能否畅通的命门所在,多尔衮也不是个善茬,他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建奴没在登州、莱州、青州和兖州驻军,却在小小的聊城驻扎了好几千军队,大名府地两万建奴距离聊城也不过一百多里地,随时可以赶到救援!”

柳如是闻言轻轻颔首,这也是她建议刀疤脸的前锋营连夜奔袭聊城的原因,因为大名府驻扎的建奴和聊城距离太近,战机稍纵即逝。

王朴接着说道:“我军从濮州摆开架势,向聊城进逼,先迫使大名府的建奴出兵救援聊城,等大名府的建奴援军赶到之后,我中央军再摆开猛攻聊城的架势。如是,假如你是多尔衮,你会怎么做?”

柳如是略一凝思,娇声说道:“以聊城为诱惑牵住中央军,再调集绝对优势的兵力对中央军形成合围,一举围歼之!”

“好!”王朴击节叫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军进至北京城下,要面对地是建奴将近二十万大军,可在这个小小地聊城,建奴也会调集至少十几万大军,同样是决定命运的战略决战,可在北京打和在聊城打,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这不明摆着地吗?”一边的柳轻烟也忍不住插嘴道,“在聊城打,我军有就近补给的便利。从淮安到聊城只有几百里,可在北京打,我军地后勤补给线就会拉长一千余里!而且在北京打。建奴是以逸待劳,在聊城打,建奴却是劳师袭远。”

“说对了。”王朴欣然道,“另外,在聊城打还有个好处!”

柳如是、柳轻烟齐声问道:“什么好处?”

王朴道:“建奴的主力被我军吸引到聊城之后,北京的防御就会变得空虚,这时候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姜镶、王承胤、唐通之辈就会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进攻北京。建奴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而这……才是本侯的杀手锏!”

王朴所说的“风吹草动”指的是红娘子的河南军!

一旦建奴主力被吸引到聊城,红娘子的河南军就能从彰德府北出保定,直接威胁北京,红娘子地河南军一动,姜镶、王承胤、唐通他们为了抢功肯定也会跟着出兵,这局面和柳如是的战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