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结构同样可以使用在木工钻床、锯床和磨床上,鲁班系列木工车床就此可以进入第二代,将车床的操作彻底简化为控制和加力两个部分。
怀柔水力作坊虽然也试制成功水力车床,但京城周围的水力资源并不丰富,故而还是以人力车床为主。
此外,这还是车床第一次使用在金属加工方面,为了与木工车床相区别,李彦将这种加工金属的车床命名为马钧车床第一代。
马钧车床也很快出现了钻与磨两大系列,虽然其功能还是很简单,但这个开端却让李彦看到车床时代的曙光。
而为了制造火炮与炮车,精作坊的铁模铸造,机器厂的车辆制造,也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提升。
此外,诸如造铳造炮所使用的精铁,以及枪药、炮药,在李彦看来都有改进的必要。
李彦早在天津,便建立技校,编写基础的数学、形学、格物学、化学的教材或者读本,但限于师资,规模不大。
来到京师以后,也在城南的机器厂附设相似的技校,经过大半年的操办,经过这两所技校轮训的学徒和技术员,逐渐在不同产业中发挥越来越的重要地作用。
不过受到薄弱基础的限制,他们在技术上能做出的贡献还很有限。李彦之所以能展开如此庞大的革新计划,离不开军器局大量的熟练工匠。
即便如此,李彦还是感觉到人手不足,他一方面请徐光启推荐,还特意通过《华夏商报》刊登求才启事。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华夏工场。
李彦除了担任军器局大使。还是营缮所地所副,不过他基本不管营缮所的事情,本来他这个所副就是多出来地,少了他也能正常运转。
不过在营缮所营建皇陵的工程中,李彦也挂了名字,待到皇陵建成以后,论功行赏,他这个不管事的营缮所所副竟然转正,成了正七品的营缮所所正。
原来是所副还不用管事。既然做了所正,那不管也就不行了。
营缮所主要管土木工程,譬如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等的建造和修缮,是个肥缺。
营缮所下辖主要是泥水匠、石匠、木匠,还有一些工役,多是带罪的徒刑犯。
营缮所通常有正七品所正一人,正八品所副二人,正九品所丞二人。往往由举人、监生甚至工匠担任,即便是七品的所正,一般的文官也不会在意,毕竟是偏门的小官。
而像翰林院地检讨、庶吉士,也不过正七品、从七品的品级,但谁都知道,翰林院是内阁大学士的摇篮。不经过翰林,即便是一省封疆,也进不了内阁,当初李三才就是因为不是翰林出身,结果围绕他入阁的事情,开启了晚明长达数十年的党争。
对于李彦来说,做什么官没有关系。能不能捞到好处也没有关系。他甚至也不愿意去管,因为也管不来。
升官本来是好事。但李彦觉得营缮所没有太多发挥的地方,修修宫殿城墙而已,他现在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而且还要放弃军器局,便像很多明朝的官员一样,按“惯例”上疏请辞。
虽然说这种做法在明朝很常见,但那是对重要位置、品级比较大的官员来说地,譬如辽东巡抚袁应泰接了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的任命,旨意上明确说不得请辞,可他还是按惯例请辞了。
不过李彦一个七品小官,还是营缮所这种冷衙门,这就不是作态,而是真的不想做了。
好在李彦已经小有名气,在通政司甚至内阁中的人缘也不错,这道奏疏就到了朱由校面前。
小皇帝看了奏疏内容,知道李彦更愿意在军器局做事,不想去营缮所,那就只好让他兼着军器局大使。
但又不能不升他的官,小皇帝觉得挺为难的,就让人叫李彦来下国战棋,并问他自己想做什么官。
“只要是八品以上的,你随便说,”朱由校诚恳地看着李彦,要是按照他地想法,巴不得李彦进内监局才好,可惜李彦不是太监。
李彦为难地挠了挠头,还有上不封顶,但不准选品级太低的,他想了想,只好道:“臣别无所长,只会做些小东西,还想管着军器局。”
“皇上若是一定要升臣的官职,不如就在工部,选择一制器的七八品小官,让臣先做着,臣也能发挥所长,为皇上、为大明做出些更有用的器械,”李彦想来想去,发现工部八品以上的官职中,也就营缮所所正是正七品,其它最少也是正六品,他也不好要求升那么高,只好将皮球踢了过去。
朱由校“哦”了一声,对旁边的孙承宗道:“先生觉得,工部那个官职适合三娃?”
“工部地七品官也只有营缮所所正,”孙承宗对朝廷地官制也很清楚,马上说道。
“那六品的呢?”朱由校问道。
“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地主事,皆为六品,”孙承宗看了李彦一眼,嘴唇动了动,没有再说什么。
从正八品一下子跳到正六品,而且是从营缮所这种非主流官职,跳到清吏司主事,还不仅仅是品级提升这么简单。
孙承宗虽然觉得这么升职并非常理,不过他和李彦的关系也不错,而李彦在军器局和往昔的表现,也确实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孙承宗并非迂腐之人,便没有发表他的意思。
“那就是清吏司的主事了,”朱由校转过头看向李彦:“你要去哪个司?”
“其实营缮司挺好啊,可以造房子哎!”朱由校突然欢快地笑道。
“营缮实非臣所擅长,”李彦知道小皇帝又来木匠瘾了,连忙道。
“那虞衡司也不错,”朱由校笑呵呵地扬起笑脸,对孙承宗道:“先生,虞衡司管采捕、陶冶的吧,魏进忠从外面学了许多菜式,听说都是三娃搞出来的呢!”
“臣去都水司吧!”听到魏进忠,李彦不禁有些纳闷,这家伙难道会在朱由校面前说自己坏话?
李彦所不知道的是,客氏确实曾诋毁过李彦,但却惹得朱由校很不高兴,反而是魏进忠提了他两句,让朱由校龙颜大悦。
魏进忠现在的地位还不稳固,当然是朱由校喜欢什么,他就去做什么。
当然,魏进忠也没有在朱由校面前说李彦的好话,只是为了讨好朱由校,让朱由校品尝他做的菜,才不得不打出李彦的名头,不然朱由校未必对那些菜肴感兴趣。
历史上的朱由校虽然对客氏、魏忠贤异常宠信,但他对自己身边的人,譬如弟弟朱由检、皇后张嫣,也是一力维护。
现在的朱由校,每天玩国战棋、玩拼图不亦乐乎,魏忠贤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一些小把戏,却被朱由校视为“无趣”。
如果李彦知道,就会分析出朱由校是玩“游戏”上瘾了,想想后世那些沉湎在电脑游戏中的青少年,现在的朱由校就是那种状态。
“都水司,典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臣虽浅薄,于造车一道却有些心得,愿为皇上、为大明造舟车,修道桥。”
李彦话音刚落,朱由校就开心地笑道:“朕想起来了,那个脚踏车如何了?”
李彦眼睛的余光看到孙承宗脸色有些不豫,便微微笑道:“臣给天厨滋味馆弄了两辆送吃食,甚是好用,要比牛车快捷。想我大明畜力宝贵,马匹不足,若是城内多用脚踏三轮车,倒是能节省一些畜力,用作耕田,或用于前方。”
“好,三娃你做得好,朕……朕很高兴,”朱由校笑呵呵地看了孙承宗一眼,才没说出那脚踏车中还有他的股份。
“何谓脚踏式三轮车?”孙承宗听李彦这么说,脸色稍霁,不禁奇道。
“这是一个奇人发明的人力车,”李彦看了眉飞色舞的朱由校一眼,做出骑车的动作给孙承宗解释:“人用双脚蹬踏曲柄,带动车轮,便可前行,很是轻便,可以运载一两百斤的货物,用在城里,很是方便。”
“速度如何?”
孙承宗刚刚提出一个问题,朱由校已经大声应道:“若是空车骑行的话,可快了,和普通的马跑起来差不多。”
“竟然和马一样快!”孙承宗吃了一惊,眼中闪光,逼视李彦:“这可是真的?”
李彦笑了笑,向孙承宗使了个眼色,后者马上醒觉,这样问岂不是在质疑皇上的话?
好在朱由校并不在意,而是笑呵呵地说道:“当然是真的了,朕亲自……亲眼看到三娃骑过,三娃对吧?”
“正是如此!”李彦只好点了点头,如果地形有利,路况良好,脚踏车在一段时间里的最快速度,确实能够和普通马匹正常奔跑的速度差不多,但人的耐力显然不如马匹,脚踏车能保持最快速度的时间其实极短。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二五回 食品问题
孙承宗在事后才知道脚踏车的具体情况,微微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脚踏车有马匹的速度,那大明就可以组建一支机动力接近骑兵的脚踏车军队,原来却是奢望。
甚至于脚踏车对路况的要求也很好,并不见得比手推车方便,便是用作后勤运输,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
李彦对脚踏车的用途也很怀疑,毕竟以现在的工艺和技术水准,要想让脚踏车运转顺畅,成本可不低。
不过,他也确实做了几辆,都是试验品,虽然成本高,但性能还说得过去,就放在天厨滋味馆,让他们作送货用。
“少爷,北京城有几家做的薯片越来越好了,您看,是不是再给天厨增加两种新品?”带着孙承宗看过脚踏车,打理天厨滋味馆的李睿连忙贴了上了,笑呵呵地说道。
李彦看着李睿点了点头:“不过,看来做生意确实锻炼人,你这般样子,像极了李小为那家伙。”
“哪能呢!”李睿尴尬地笑了笑:“小的可比不了小为,将那个趣玩馆整得轰轰烈烈,天厨现在的对手可是越来越多了,咱们再弄不出新品,小的担
“别总是小的小的了,”李彦看了看店面,毕竟是做零食的,店里的人并不多,只是过一会便有人来店里,买上一包薯片或者爆米花。“以后。你们自称就用我好了,我可不希望你们一直小地。”
“那是少爷恩典,小的……属下一定好好做事,”李睿连忙说道,看到李彦的目光。也只好改口。
李彦点了点头:“这就对了。以后天厨馆就由你来打理,这个店的股份,我会和夏兄商量,拿出三成来,一成转给你。再有有两成作为干股,平常的干股分红,在年终奖励给大家,凡是技术好、有特殊贡献、为天厨工作五年以上地,以后可以将干股地一部分永久性授给他们。”
“干股?”李睿愣了愣,如今天厨已经依托彦熙楼。开了七家分店,凭借先行者和广告托起来的名气,在短时间里即成为闻名遐迩的小吃,销售情况都很不错,即便是一成的股份,那也是价值不菲。
“对,给你的股份是天厨总店地,至于分店的店长、技师,则可以授以分店的股份。”李彦笑了笑,虽然郑书的账房班子对下面的产业监管很严格,不过李彦并不准备在这些地方耗费太多的精力,要调动下面人地积极性,授以股份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李睿就被突然而至的好消息给震得发蒙,天厨有七家分店,而且将来也肯定会继续扩展,只要天厨做得越来越好,他所得到的利益便会越来越多。
“少爷,小的……属下……天厨能有今天。都是少爷的功劳……”李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那你以后好好干就是了。”李彦微笑着拍了拍李睿的手臂,后者连忙点头。
“现在做薯片的已经越来越多了是吧?”李彦让店里的大厨给自己拿来一碟薯片。拈起一片放进口中,脆脆地、香香的,就是少了点辣椒粉,或者番茄酱。
=奇=薯片的制作本来就没办法绝对保密,经验丰富的面点师甚至能从薯片的外观推测出烹制的方法,但小作坊想要做出天厨标准化管理下生产出来的薯片水准,却也是不能。
=书=不过,正如李睿所说的那样,也确实有几个手艺好的,做出来的薯片别有味道,生意很不错。
=网=“薯片扩展开来,这对咱们是好事,至少,吃薯片地人是越来越多了,”这件事让李彦也有些为难,他记得薯片吃多了似乎不太健康,虽然此薯片非彼薯片,这个是油炸番薯片,后世常说地薯片是马铃薯薯片,但都是油炸的,应该都有同样地问题。
好在这个时代吃零食的人还不会那么多,薯片的价格也是不菲,据天厨馆的调查,很多人家是买了薯片当小菜或者点心吃的,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油条也没啥事,吃点薯片也应该没有问题天厨平日的利润并不低,但眼下还不能给李彦提供银钱,所得利润多用来开设分店,进行扩张。
“这样的效率慢了些,”李彦觉得这种扩张方式并不太好,夏熙的彦熙楼能开到七家,那是因为有夏家作为支持,分店可以派出家族的人经营。
李彦说得上的亲人也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