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版倚天屠龙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Dr。Jean…Pierre Sean
译者:新垣平
申明:本书由霸气 书库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in Yuan Dynasty
剑桥版倚天屠龙史
By Dr。Jean…Pierre Sean
译者:新垣平
目录
Chapter I Introduction
第一章 绪论
Chapter II The Order of Kongfu World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1195�1259)
第二章 南宋后期的武林秩序(1195�1259)
Chapter III The Formation of Kongfu㏒chool㏄olitics in Yuan Period(1279�1326)
第三章 元代门派政治的形成(1279�1326)
附录一:张三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剽窃者?
Chapter IV Manichaeism in China during Song and Early Yuan Period (1120�1291)
第四章 宋代和元代初期的明教(1120�1291)
Chapter V The Revival of ChineseManichaeism and the Scission of Kongfu World(1292�1326)
第五章 明教的复兴与武林世界的分裂( 1292�1326)
附录二:明教历代教主表
Chapter VI ThirtyYears’SEDEVACANTE ofChinese Manichaeism
第六章明教的三十年宗座空位期
附录三:谢逊思想传记(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元代卷)
Chapter VII Changing Political Climate and the Rise of Prince Ruyang’s Court in Middle Yuan Dynasty
第七章元朝中期政局变动与汝阳王藩府的崛起
Chapter VIII Reforms and Scissions in Chinese Manichaeism(1330�1357)
第八章明教的宗教改革与分裂(1330�1357)
附录五: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韦一笑传
Chapter IX The Rise ofWudang andits Conflicts with Shaolin(1327�1347)
第九章武当的崛起及其与少林的冲突( 1327�1347)
Chapter X The Battleof Light Summit and the Enthronementof Zhang Wuji (1347�1357)
第十章光明顶会战和张无忌的即位 (1347�1357)
附录六:劝进表Chapter XI The Reign of Zhang Wuji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Order
第十一章张无忌的统治与新秩序的建立( 1357�1358)
附录七:张无忌之登山宝训(节选)Chapter XII The End of Reign of Zhang Wujiand the Rise of ZhuYuanzhang
第十二章张无忌统治的终结和朱元璋的崛起( 1358)
附录八:武当七侠夺嫡考
The Chronicle
编年史
1243 郭襄出生
1246 张君宝(三丰)出生
1259 杨过杀蒙哥,第三次华山论剑
1262 郭襄访问少林,觉远、张君宝逃出少林
约1272 郭靖、黄蓉铸成倚天剑、屠龙仪
1273 襄阳沦陷,郭靖,黄蓉殉难
1276 元军横扫南宋,临安沦陷
1279 崖山海战,宋亡
1283 文天祥就义;郭襄四十岁,上峨嵋山创立峨嵋派
约1285 张三丰武功有成,下武当山,开始江湖生涯
1294 元世祖忽必烈驾崩,成宗铁穆耳继位
约1305 张三丰陆续收七弟子,创立武当派
1307 元成宗驾崩,元朝进入中衰与动荡时期约
1310 郭襄死,风陵师太继任峨嵋掌门
约1311 阳顶天任明教教主,明教蒸蒸日上
约1315 阳顶天成婚,成昆誓灭明教
1321 谢逊投入明教,后封金毛狮王
约1324 阳顶天大败三渡
约1325 风陵死,灭绝师太继任峨嵋掌门
约1326 杨逍与孤鸿子之战,孤鸿子气死
约1326 黛绮丝到光明顶,后封紫衫龙王
1327 阳顶天暴死,成昆杀谢逊家人,明教内乱
1328 朱元璋出生
约1332 谢逊杀空见
1333 元顺帝即位
约1334 范遥扮成苦头陀,投入汝阳王府
1336 俞岱岩被害;张翠山邂逅殷素素;王盘山大会
1337 张无忌出世
约1341 纪晓芙失身,杨不悔出生
1343 范遥毒杀韩千叶
1347 张翠山一家回归中原,张翠山殷素素自杀
1349 周子旺起事败死,张三丰再上少林,张无忌结识常遇春、周芷若
1351 金花婆婆杀胡青牛,张无忌、杨不悔离开蝴蝶谷,前往昆仑山
1352 张无忌入世外桃源,发现九阳真经
1357 六大派围攻明教,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入大都救六大派
1358 屠狮英雄会,朱元璋杀韩林儿,张无忌辞去教主,杨逍接任。
1363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灭陈友谅
1368 朱元璋建立明朝,统治中国,禁止明教
Chapter I Introduction
第一章绪论
十三世纪初期,蒙古人在亚洲腹地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几十年内,成吉思汗的儿孙们已经将他们的统治拓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从日本海延伸到地中海,从北冰洋到扬子江,都臣服于“黄金家族”的斡尔朵 1之下。1279年,蒙古帝国的海军在南中国海上摧毁了南宋王朝最后残存的抵抗力量,完成了对中国本部的征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完全征服,并且这一异族几乎毫不掩饰地蔑视中国人所珍视的文化、思想、和制度。在征服者震慑整个世界的暴力面前,这些古老的圣贤之道显得格外软弱。
然而对于征服者来说,弱小的中国人手中仍然有他们所忌惮的力量,即被称为“武功”的高深格斗术( martial arts),我们西方人习称之为“功夫”( Kongfu)。这种格斗技术尽管在战场上远不如蒙古人的骑射之术有效。但单打独斗却可以发挥惊人的威力,并且曾经不止一次地改变了历史进程。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武术大师郭靖的主持下,襄阳要塞的防守才维持了十多年;而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蒙哥汗,据说亦在攻城作战中被郭靖的学生杨过 2所击杀;二十年后,元朝的丞相阿合马也被武术家王着和高和尚刺杀。出于对汉人武术界的忌惮,忽必烈汗甚至不敢追究此事。历史学家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蒙元帝国在中国统治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咎于中国武术界的集体反叛。要勾勒出一幅元帝国的兴衰史而缺乏对武术界的了解,正如要研究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而不知道骑士阶层一样荒谬。
尽管形态和结构上有很大变化,但元代武林既然是从其在宋金时代的前身演变而来,因此,有必要在此对后者略加概述。
自从宋代的平民从隋唐时期的贵族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之后,中华帝国的武术家阶层就成为了被称为“江湖”( river and lake)的独特社会领域的主宰。江湖世界包括一切不臣服于帝国的政治秩序而自由流动的因素:商贾、歌伎、镖局、流民、乞丐、僧人、盗贼、以及侠客。对于这个复杂微妙而又时时变动的社会关系领域,中华帝国的暴力机器无疑显得过于庞大和笨拙。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帝国军队不可能像现代国家那样对这个领域实行全面控制,甚至单纯的监控都力不从心。行走江湖的商贾和脚贩们不能指望得到警察的保护,而窥伺宝座的反叛者们却往往如鱼得水,得以在此躲避政府的通缉。在这个类似自然状态的环境中,被称为武功的格斗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谁有更高的武术造诣,就能在江湖交往中占尽上风,无往而不利。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非锄强扶弱的骑士精神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毫不奇怪,这个领域的特殊机制使得按照武术的高低形成了自发的等级秩序。武术家阶层所组成的“武林”备受尊崇,成为江湖秩序中最主要的主导力量,而最强大的大师们总是在食物链的顶端作为最高的捕食者,他们有能力杀戮任何藐视他们权威的江湖人物。出于对武术大师的爱戴、畏惧和谄媚,许多并不畏惧政府军的武术师也拜倒在他们的脚下,服从他们的号令。这使得一个武术名家能够通过特殊的权力组织形式 ——门派、帮会和教宗 ——指挥远比他自身的超人力量强大百倍的势力。这些特殊形式中就蕴含着足以和帝国抗争的潜能。在帝国强盛的时代,武林只能满足于对江湖的统治,而对皇帝的权威保持表面上的服从;当风起云涌、帝国走向衰落之际,武林就会趁机而动,投身夺取最高政权的军事冒险活动。
1译者注:蒙古贵族的帐篷。
2译者按:原文如此,实际上杨过并非郭靖的弟子。
Chapter II The Order of Kongfu World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1195…1259)
第二章 南宋后期的武林秩序(1195…1259)
自从十二世纪末直到蒙元征服之前的大半个世纪之中,武林中出现了被称为“华山论剑”的武术比赛。与现代的各种体育比赛不同,这种武术比赛并非人人可以参加,参与者仅限于公认的最优秀的武术家 3。这种专横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用体育比赛的模式去理解华山论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例如,第三次华山论剑没有进行任何武术比试就排定了五大高手的名号座次。事实上,每一次华山论剑都反映出武林中的权力分配关系。以“五绝”为名号的高手名单实际上映射出武林中权力秩序的现实逻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江湖世界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正是这次论剑确定了此后大半个世纪的武林秩序。
据《射雕编年史》记载,第一次华山论剑在 1195年举行。发动这次比赛的缘由是为了争夺一部被称为《九阴真经》的武术典籍,作者据传为着名的道家学者黄裳。《九阴真经》
含有能大幅度提高武术能力的秘诀,因而几乎为每一个习武者所觊觎。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论剑的武术家都醉心于《九阴真经》优美深奥的武术理论,但实际上争夺这部典籍却有更为现实的原因。正如现代世界的核技术一样,一部精湛的武术着作将会大大提高研读者的格斗能力,从而对现存的武林秩序构成威胁。为此,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予以限制。争夺《九阴真经》本质可以视为武林现存秩序防止这一危险技术扩散的措施,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卓有成效的。这一实质意义也可以从如下事实中看出:华山论剑的胜利者王喆就几乎没有读过该书,更没有练习其中的武术。实际上,对《九阴真经》的争夺可以视为对武林秩序的确定和维护。
第一次华山论剑的主要成果,在于缔造了第一个有秩序的武林体系。与会的五方面代表分别被冠以“东西南北”的称号,昭示了他们按照不同方位,瓜分江湖世界的势力范围:“东方的异教徒”黄药师,是东海的岛屿和中国东南地区的主宰;“西方的毒蛇”欧阳锋则是东突厥斯坦4到河西走廊的霸主;“南方的皇帝”段智兴是大理国的皇帝,他的家族自从十世纪以来就世代统治着今天的云南省地区,其势力范围亦扩张到了南宋境内的贵州、湖南;“北方的乞丐”洪七则是北方“乞丐黑手党”( Beggars’ Mafia)的领袖,势力范围涵盖了整个金国境内;最后是华山论剑的胜利者 ——“中央的先知”王喆,道教的改革家。王喆的根据地是陕西南部的终南山,他的教派全真教(All Truth Religion)主要在中国腹地活动,但作为至高无上的武术大师,王喆对于其他各个区域都有号召和约束力,虽然有时只是形式上的。
在华山论剑后,王喆曾率领他的代表团对大理国进行过一次访问,在访问期间他的副手周伯通奸污了段智兴的一位妾室,显然由于王喆的特权地位,大理国方面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掩盖这一丑闻。
这一武林体系的特殊性可以从如下事实中得到辨认:构成这一体系的基础,乃是武术家的个人力量,而非如后来的武林体系那样,奠基于个别武术家所隶属的武术门派。诸如少林、武当、峨嵋争锋的门派政治,要到一个半世纪后才会出现。这一时代虽然已经有武术门派的出现和繁荣,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作为武术家个人的附庸,而非独立的政治运作单位。黄药师——这位天才武术大师因为信奉个人主义而提出对儒家价值观的质疑而闻名 ——的悲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一次盛怒中打断了自己所有学生的腿并把他们赶走,从而自己扼杀了自己刚刚缔造的门派。同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那些历史悠久的门派中。在那些地方,制度的约束总是大于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以明朝时期的雪山派为例,当掌门人白自在陷入颠狂而残酷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禁锢并废黜了这位大师。
3据相关记载,在 1259年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中,有一些不知名的武师试图参与,被与会者们粗暴地赶走。
4译者按:此为西方史学家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反动称呼,请读者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