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诒狈降母莸兀让挥斜怀勺媸章虻目赡埽裁挥行泊幽醯目赡堋薄!俺勺娌坏挥械玫饺赖脑炊圃θ婪丫⌒幕薄6页勺婊顾倒敖衩鸫瞬新玻┦乜健⑿撕汀⒛摹⒏仕唷⒋竽⒘啥虮呔晨梢杂涝段奘乱印闭庋幕啊3勺嫫竽小靶焱妓摺钡拇蛩恪V灰蛭乃溃刂么竽闹驹覆盼吹檬迪帧
类似的说法在明朝时便已出现,或为和田清之说所本。陈仁锡在《皇明世法录》中说:
论曰:三卫地界宣、辽,为蓟门之肩背,自大宁失而宣辽隔绝,昔人有血脉雍滞,肩背拘孪之恨,岂不信哉!世多以文皇畀虏为口实,爰考永乐、宣德有剿捕之诏,有宣捷之敕,除恶务本,曷尝不廑门庭之诚乎?且文皇帝尝语大学士金幼孜曰:今守开平、兴和、大宁,边境可幸无事。当日无弃大宁之意甚明。大宁弃斯开平难守,开平弃斯古北可虑,胡马云扰,谁阶之厉?初以三卫侦虏,亦略仿汉倚乌桓伺匈奴。或谓喜处之可因以为间,虽藩离失而耳目在,计非全拙。乃市赏无艺,至为东西虏攘臂挂藉,譬养鹰而绦绁去手,又如之奈何!
尽管陈仁锡做了这样一番辩护,但仍不能否认大宁失于朱棣之手:“兀良哈从征有功,文庙嘉其绩,秩以都督,宠以三卫,于是徙镇入于蓟南,而畀其地。” 即以“养鹰而绦绁去手”而喻之,其中也不无批评之意,至少得以“不慎”、“决策失误”归咎之吧!劳堪则将大宁的丢失,归于朱棣等过分相信兀良哈的“诚款”所致,“永乐宣德之间,但知兀良哈之诚款,开平之艰远,东胜之丁口不立,甘心弃土,略不顾惜,非往事之恨乎?” 明朝灭亡后,顾炎武曾到北京一带考察山川利病,他同样认为大宁是由于靖难而放弃。
不管怎样,朱棣无法逃脱丢弃大宁的责任。
朱棣以塞王起家,对拥兵守塞的诸王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对之十分戒备。除燕王外,塞上之王以宁王朱权的势力最大。同燕王一样,宁王也有争夺皇位的野心。朱棣做了皇帝,宁王就成了最危险的人物。宁王要求徙封内地,正中朱棣下怀。但宁王请苏州、钱塘皆不获准,终于徙封南昌。《太宗实录》载:
永乐元年二月己未,以大宁兵革之后,民物凋耗,改封宁王府于南昌。
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为大宁都指挥使司,隶后军都督府,设保定左、右、中、前、后五卫,隶大宁都司,调营所左屯卫于顺义,右屯卫于蓟州,中屯卫于平峪,前屯卫于香河,后屯卫于三河。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
如果不是有意放弃大宁,在内徙宁王之后完全可以保留原大宁都司卫所以戍守之,大宁都司迁于北京城南之保定,其卫所亦散置于北京周围而于原大宁之地却完全不设防,显然是故意放弃大宁。与内徙宁王弃守大宁的同时,朱棣对兀良哈三卫则恩宠有加:
永乐元年五月乙未,敕兀良哈三卫官军(按:三卫既已归附,且从战有功,故称官军),人等曰:朕嗣位之初,已尝诏喻尔众,……但有来朝者,悉授以官,俾仍居本地,岁时贡献,经商贸易,一从所便。前阿哥歹、那海帖木儿、纳哈出来寇广宁,守臣擒送至京。朕矜其远人,且各有父母妻子之思,曲宥其死,就令尚都等送还并谕尔知之。
不仅授官互市,而且为寇者亦曲宥之。固然,朱棣怀柔远人的政策是一贯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明知兀良哈之不可靠,却还要从大宁撤防呢?朱棣第三次北征,以兀良哈“党逆”,曾回师击之,为什么不因而恢复在大宁的防御设置呢?和田氏说:朱棣“出师未捷而崩于榆木川,重置大宁之志未得酬现”。我想,以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虏庭”之威,以南征交阯、远出外洋之盛,是完全有能力恢复大宁的,不必临死再为之嗟叹。他可以远出漠北,边防线大大向北推移,因此用不着在大宁再设防,大概可以说朱棣就根本没有“重置大宁之志”!
进而放眼看去,无论是明人陈仁锡等,还是日本人和田清氏,都忽略了一个前提,即朱棣是以普天下之主自居的。他自认为四海一家,无分内外,兀良哈与任何异族异类一样都是他的臣民,对于那些殊方远夷朱棣尚可不分彼此,厚往薄来,对于有功靖难的兀良哈格外眷顾就十分自然了。朱棣自己并不认为是放弃了大宁,因而也便无须有“重置大宁之志”。问题在于,朱棣的这一四海一家的宏伟构想,在国力强盛、君主有为之时尚可维持一定局面,而一旦国力削弱,主暗臣庸,非只“天下一家”不可能实现,就连近在咫尺的边陲之地也难于控制了。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朱棣好大喜功,大而无当反不及朱元璋的稳扎稳打来得可靠。
在蒙古地区脱离中原政权的控制时期,大宁是明朝边防的战略要地。顾炎武说:“大宁居遵化之北一百里,沿山海以逮独石,一墙之外皆其地。独石、山海离京师皆七百里,与大宁正相等。国初建谷、宁、辽三王,与代朔若运雉,以屏藩东北,其为计深矣!” 其时,大宁与宣府、辽东并列为第一道防线,朱元璋又命徐达西自古北,东至山海修关隘一道,为第二道防线。因此,控制大宁,对于制驭兀良哈、女真,遏止鞑靼东进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经营大宁,朱元璋曾花费一番苦心。洪武二十年,为了对付纳哈出,朱元璋下令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国四城,并驻兵防守,随之,设大宁都指挥使司及大宁中、左、右三卫,并以木榆、会州、新城等卫隶之。 洪武二十四年,宁王就藩大宁,又增置卫所十余处。朱元璋甚至在大宁卫设立儒学,教授武官子弟,设教授训导,“仍选识达达字者教习达达书” ,并“颁经书,以广文教” 。这些,在朱棣下令拔大宁于保定后,全被取消了,大宁“遂为空城” 。朱元璋的心血,被朱棣做皇帝的野心和大而无当的规划淹没了。
兀良哈三卫设于洪武二十二年,而“久之皆叛去” 。靖难之役后,朱棣虽加意拢络,“欲使受国恩,永为外藩,共享太平之盛” 。但兀良哈三卫“当成祖之世已烦驾驭” ,不时剽掠边地屯堡,甚至与本雅失里合谋寇边 。因此,放大宁虽贻患后世,但永乐年间就已显出祸端。
大宁之弃,使辽东到宣府的防御线被切断了。而且,大宁既弃,开原逼塞不可居,不得不将韩王朱松改封平凉 。再加上东胜诸卫迁于内地,开平迁于独石,北边第一道防线完全崩溃,只有靠近北京的第二道防线可守。自是“诸夷列我险阻,闯我门庭,要我官员,残我吏民”, “畿辅之间骚然多事矣” 。永乐以后的边患,不少与兀良哈有关,加之国都迁于北京,其威胁益显严重。后人对此批评甚多!
正统己巳,嘉靖庚戌,诸敌犯内,皆从此(指大宁)至,则(兀良哈)阳顺阴逆,亦卧榻鼾睡故也。
泰宁、福余常与东虏合,而朵颜常与西虏合。弱则乞赏,强则要挟。少则鼠窃狗偷,众则称兵入犯。或联姻于西虏而藉其势,或乡导于东虏而假其声……使我蓟边疲于奔命,此贼寔为之耳。
明朝许多有识之士,看到这种局面潜伏着更大的危险,有练兵振武之谋,有恢复大宁之议。大学士丘浚指出:“京师东北藩离单薄之甚,异时卒有外患,未必不出于此。” 明末东北边警频仍,完全证明了丘浚的这一预见。
此外,在内迁辽王的同时,朱棣又将谷王从宣府、辽王从广宁内迁。塞王内迁,固然解除了诸王对皇位可能构成的威胁,但也大大削弱了北边的防卫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国都靠近前线,天子坐镇守边的局面。尽管朱棣雄心勃勃,长驱远驾,扬威塞外,但留给后世的却是北部边防退缩的格局。
朱棣的措置失当留于后世,极大地影响了明朝政权的稳固。明末清初,不少人追究明朝灭亡的责任,都不免要归罪于朱棣。傅维鳞说:“太宗定鼎幽燕,居外驭内,南面以临海宇。独迫在边陲,则守御为艰。然而大宁之内徙三卫之外向,独石之孤悬,东胜之沦没,抚今追昔,宁无叹慨!而况于数千里严疆,一旦波沉陆海,则明季边臣之偷玩,有不忍言者。而迹其始境,宁不罪有所归哉!” 让朱棣承担一定罪责是不冤枉的。
十一、迁都北京——一个天下共主的伟业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将金陵改为应天府,称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他把自己的老家临濠定为中都,后改称凤阳府。但凤阳并不适于做首都,中都城大规模的营建工程被迫停止。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将南京改为京师,但并不想把南京作为永久都城。他已经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希望能选择一个有利于明朝长治久安的地方作为都城。在历史上,建都其地而享祚长久的一是河洛地区的开封、洛阳,一是关中地区的长安、咸阳。朱元璋有意将首都定于关中,理由是其地“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于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他派太子朱标巡抚陕西,考察山川形胜,为迁都做准备。但是,太子考察回还就一病不起,而这时朱元璋已经年老,再无力推动迁都的大事。迁都的事也就搁置了。
朱棣即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就把北平改称顺天府,建为北京,称做行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又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早在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就下令营建北京宫殿,并开始从全国各地征集物料。 永乐十五年(1417年)北京宫殿正式开始营建,经过三年半的时间,永乐十八年(1421年)十二月建成。整个京城的建筑包括城墙、城门,皇城、紫禁城、宫殿和坛庙。其设计精巧,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北京城的宫殿坛庙,其规模、型制被清朝所沿袭,一直保存至今,是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中的瑰宝,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永乐迁都北京,是明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迁都之日起,政治家、史学家便对其利弊争论不休,数百年后而不已。一些明朝人认为,北京地理上有许多优越之处,他们将北京与长安、洛阳、汴梁相比较,认为北京形势最优。他们说:
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其次则关中,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然视汴犹为上游焉,若金陵则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
至于其优越之处,无非是:
沧海遶其东,太行峙其西,后枕居庸,前襟河济,饶谷马鱼盐果窳之利。顺天为皇居,东南转漕,秦晋入卫,形胜甲天下。
然而,另一些人也常常批评永乐迁都北京,他们对北京的地位十分担心。大学士丘浚说:
居庸者,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吭也。
都燕者切近北狄,则又将恐其反扼我之吭而拊我之背焉,所以防蔽之者,尤当深加之意。
陈建说:
幽燕形胜,自昔称雄,然距边塞不二百里,无藩篱之固,而天子自为守。所幸胡人惟利在抄掠,无争帝之志耳。
他们认为,边防局面之所以能如此勉强维持,是因为“我固不产英雄,彼亦不生豪杰” 。否则,明朝之亡,可能不在甲申。
他们都无例外地指出,北京作为国都的根本缺点,在于距边防前线太近,政权的中枢极易受到困扰:
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江南之民命竭于输■,太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甚至有人把“都燕”认做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些论说,概括起来,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出发点,即他们都把北京的优劣与边防相联系,把北京作为边防前线。把迁都北京当做“镇压北虏”的措施来评价。北京有优点则在于它可以“据险防边,居外驭内” 反之,北京有缺点,则在于它以天子守边,易受攻击。
如此评价迁都,是否确当?朱棣迁都之本意究竟如何?我们有必要追究一番。
永乐迁都,应追溯到朱棣初即位时。燕京是朱棣的“龙飞”之地,朱棣一即位便有迁都的打算。永乐元年,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闰七月,朱棣下诏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以后,朱棣多次北巡,长期住在北京,而以太子监国南京。在北京设有行在六部,天下奏章都要运行在所。其时,北京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政治中心。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建成,九月丁亥,朱棣下令明年正月初一始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方迁都时,便遭到不少人的反对。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耗费巨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