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就是你们的宗教,如果朕没记错,你们那边的宗教相当的强大,强大到一国的国王都要亲wěn你们教首靴子的地步,可有这种事?听说,你们那边要当国王,还要得到你们宗教教首的承认,才能当国王,是不是?”杨改革笑着问道。
“……”汤若望倒是汗都出来了,这个确实不假,如果国王得罪了教皇,那可是一件严重的事,甚至可能连国王都没得坐,难道这位东方之主不待见他们的原因就是这个?当然,他确实很难想象让这位东方之主去wěn张显庸那个老家伙的教,那个老家伙跪下来给这位东方之主磕头还差不多。
“……我的陛下,这,陛下,或许你造成误解了……,我们西方的国王,并不能和您相提并论,他们顶多能和您的藩属国比较一番,实在是不能和东方伟大的您相比……”汤若望想了半天法子,不断解释着。
“呵呵,是吗?那你说,是朕大还是教皇大?如果两个人见面,谁给谁磕头,或者说,谁wěn谁的脚?”杨改革倒是闲来无聊,故意拿这个逗汤若望,这都怪汤若望,没事来烦杨改革,杨改革也给汤若望找点麻烦。
皇帝这一番话,让在场的shì卫也好,伺候的太监也好,纷纷变脸,大有一言不合,立刻拿下这个大逆不道的架势,自古以来就是皇帝最大,什么时候道教能爬到皇帝脖子上拉屎了?简直是找死。
“陛下,我的陛下,您不能这样比较,在东方,您是大地的主人,是至高无上,神的儿子,在西方,教皇,教皇……”汤若望连忙辩解。
“呵呵,朕也担心,将来如果碰上了教皇,该如何打交道,在东方,任何宗教的首领,都必须匍匐在朕的脚下的,从来不可能逾越,朕在想,如果朕的子民都信奉了你们的宗教,倒是是听你们教皇的,还是听朕的?”杨改革笑着说道,没事故意拿汤若望开涮。
“……”汤若望已经吓出一声身冷汗了,皇帝怎么忽然说这个?难道这位东方之主的意思是说怕他们传教传的太多了,教众多了之后对皇帝产生威胁?这个确实有点可怕,这就是皇帝不支持他们传教的原因?
“……陛下,这,这绝不会的,在东方的大地上,您就是唯一,不可能再有任何人能违背你的意愿……”汤若望额头直冒冷汗的说道。
“朕对你们的工作相当的满意,如果你们不介意,朕甚至允许你们入籍,做一个大明人可好?”杨改革笑着问道。打断了汤若望的话。
“啊!……呃,我的陛下,这……”汤若望看着笑得阳光灿烂的皇帝,心里是紧张得很,不知道这位东方之主到底要说什么,其实入明朝的籍也不算什么坏事。
“不要怀疑,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入我大明的国籍的,朕是见你们工作努力,很有成就,所以,才特意准许你们入籍的,否则,一般人就是想入籍也难以办到,你们一旦入籍,朕会给予你们更大的支持,可以为你们的科学实验动用更多,更大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助你们在科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这其实,难道不比传教有意思吗?”杨改革笑着说道,一直都是传教士给别人,杨改革也打算给传教士洗。
“我的陛下,您的仆人,其实,……虽然,……这……”汤若望糊涂了,心里纠结起来,这位东方之主确实对他们的科学实验相当的支持,给予了相当的人力和财力,这种资助程度,不是他们西方的那些国王和资助人可以比拟的,当然,他们科学家身份前,更有一个前缀,那就是虔诚的传教士。RO@。
第六百一十四章 长明灯
第六百一十四章长明灯
杨改革见汤若望在那里有些沮丧的发呆。想了想,说道:“汤客卿,这个问题你们不解决,你们的宗教在我大明传播,始终是有问题啊!”
“我的陛下,您说得确实很对……”汤若望沮丧的说道。
“其实,朕很欣赏你们……”杨改革见汤若望在那里沮丧,话锋一转,又说道。
“我的陛下,多谢您的赏识……”汤若望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回话。但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皇帝拒绝了他的要求。
“这样吧,这个问题,先把他搁置起来,你们可以先写信到教皇那里去问问,看是怎么个解决法,相信一定会有智慧解决的,不是吗?其实朕一直没有禁止你们传教,不是吗?”杨改革笑着说道,其实,有些东西,有竞争也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起码能让某些人有动力,当然,这些得全部掌控在自己手里,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形成对自己的威胁,凌驾在自己之上。
“尊敬的陛下,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汤若望答应道,看来,也只能写信给教皇那边了,看他们怎么对待这件事,要说到权柄,这位东方之主,显然要比教皇大得多,不管是从掌握的财富,人力以及等等,末了又说道:“……可,陛下,我们想参加这个的节日。”汤若望再一次沮丧的恳求道,参加不了这个法会,显然等于说,他们的身份还有问题,不能和名门正派相比。
“……这样吧……”杨改革家装思索了许久,才说道。
“我的陛下,您是准许了吗?”汤若望喜出望外,皇帝的样子,貌似是准许他们参加这个**会了。
“嗯,朕想了一下,你们工作积极认真,为朕办事也确实相当的用心,朕如果不答应你们的请求,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这样吧,朕这里有两件事,你们帮朕做了,朕就允许你们参加这次法会,如何?”杨改革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哦,我的陛下,您是在是太慷慨了,不管是什么事,您的仆人一定能办到的。”汤若望喜出望外。
“两件事,都不算太难,第一件相对的简单,第二件则要多花一些时日。”杨改革笑着说道。
“请问我的陛下,是那两件。”汤若望连忙问道。
“第一件,朕准备花一个月,在琉璃斋的广场上建一座大钟楼,朕希望你们参与建造,并且还希望你们参与大钟制造,这座大钟,将建得比较大,可能需要整个外城的人都能看到,当然,不仅是白天能看到,还需要在晚上依旧能辨别时辰,朕听说你们西方那里有这种钟楼,朕一直很希望朕的京城里也有一座。”杨改革笑着说道。
“噢,我的陛下,这不是什么难事,交给我们吧,我们保证能完成您的任务,不过,您的仆人希望能使用哪种新的粘合剂,然后,还得有钟场的协助。”汤若望马上兴高采烈的说道,如果说以前要在一个月之内建这么一座高大的钟楼,他可能觉得为难,但他知道,皇帝发明了一种可以很快建造房屋的粘合剂,所以,一个月修钟楼,真的不是什么问题,至于大钟的事,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也经常到皇帝的钟场里去帮皇帝的那些工匠解决问题,算是半个师傅,对于建造大钟的事,他也觉得不难,更何况,皇帝是希望建造的是他们西方的钟楼,这对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名声,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个不难,当然准许你们动用钟场的场地和工人,包括设备,水泥的事,自然也是可以的。”杨改革笑道,这件事,也算是杨改革打算正式的把水泥作为一项基本建材推出来契机,水泥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似乎已经基本具备了粘合剂的要求,杨改革准备把水泥这个东东推出来了,作为一个改进生产力的大杀器。水泥出来之后,建筑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附带的,军事上的建筑,也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又比如航海上,可以用水泥修筑高大的灯塔,可以为远航提供更多的安全;又比如河堤,海堤,水渠,水池等等,水泥也算是革命xìng的建筑材料,这个东西一旦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对他的需求,将会是巨大的,一个新兴的工业,立刻就会形成,除了大批的劳动力可以就业,就是有了一个更加庞大的吸收投资的渠道,如今天下世家,无数的大商人,大财主都集聚北京,胃口大到惊人!投资的渠道过窄,对于拉拢这些世家并不是很有利,杨改革准备推出新的,更多的吸纳投资的渠道。至于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明朝不是没钱,而是钱太多,钱多到杨改革看到了都要发懵的地步,两百年集聚下来的财富,一旦需要释放的渠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显然,杨改革如今的渠道,过窄,一些渠道的风险较高,比如海外贸易,比如辽东的地,有些人也并不是很喜欢,特别是内地的很多世家和商人,他们对这个不熟,觉得把银子投到他们不熟的海外不放心,所以,还得推出一些更加稳妥和优秀的投资渠道。
杨改革相信,这座钟楼建立起来之后,必定会成为北京城的一个新地标,会给北京城甚至整个大明朝带来一股清新的风,而他的建筑材料,水泥,必定会得到世人的认识,对于急速的扩张水泥工业,将会有巨大的帮助,这叫现场演示会,当场演示水泥的作用,当场就和那些世家签订投资协议,立刻带着资金和技术到各地去建厂……
杨改革一直在为怎么安抚那些内地来的世家大族而头疼,跟他们谈海外贸易,谈投资辽东和殖民地,他们虽然嘴巴上说想,可实际,出手并不大方,大部分属于试水,点到而已,也就是说,光靠这些东西,是不能打动他们的,还得拿出更让他们心动的投资渠道,他们才能跟着自己走,才会在这个决定大明朝国运的时候支持自己。
这个水泥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渠道,起码他必须建在需求地本身才行,而不能靠长途运输,也就是说,这场子得修到全国各地去,算下来,基本每个省,甚至很多府都得要这种水泥厂,也就是说,这东西不仅要修在内地,更是要修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这无疑会对很多对海外不了解的世家大族的胃口,杨改革这可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投资渠道,自然,这个水泥的名头,一炮就得给他打响,而且要打得很响。当然,钟楼修出来了,还会顺带带动机械钟的发展,这个事,杨改革其实也早有投资,可不得不说,有些进展,但进展缓慢,更多人把他当成了一种奢侈品,当成了一种摆设,而不是一个时间的计时器,杨改革觉得,时间的计时器就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来说,远高于奢侈品和摆设,杨改革有把钟表做成白菜价的意思,所以,时间的观念,也必须开始给世人灌输了,而给世人灌输时间观念,无疑,叫他们每天看钟表,对时间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得修一座大钟楼给他们。
“那么,尊敬的陛下,您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呢?”汤若望喜出望外,这那里是什么皇帝为难他们啊!简直就是在帮他们传教嘛。在琉璃斋广场那里竖立一座西方的大钟楼,这怎么看也像是皇帝支持他们传教,帮他们宣扬名声。
“这第二个,也不是很难,但是就是要的时日比较久,朕过几日会告诉你们的。”杨改革笑着说道,第二个其实也简单,不过是要求这些洋人集合起来,在宋应星的领导下开始写各种百科全书罢了,这事,杨改革本来早就要安排的,但碍于最近杨改革一直忙于安抚那些世家大族,和那些世家大族“谈判”,筹划各种投资渠道给那些世家大族,所以,倒是把这个事给拖下来了,今日正巧遇到汤若望,也就一并说了出来,说定了这边,还得找宋应星谈一谈,让他开始整理十七世纪的科技资料了,宋应星是个很能写书的人,一个人可以写一本《天工开物》,杨改革相信,以一个帝国的国力支持他,让他带一群人写书,他肯定能写出更多的《天工开物》,而现在,杨改革无疑缺乏很多比较权威的,有系统的书籍,特别是自然科技方面的,而如今,普及教育最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书,杨改革即便是想给这些学生灌输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也是个难事,因为没有全面、成系统、比较权威的书籍。
写各种百科全书,杨改革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如今在一些方面已经超出了明朝,明朝的“文理”方面是在太强了,压制了“工科”的发展,要写百科全书,自然少不了吸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比如天文,比如冶金,地理,机械等方面。宋应星虽然能写出历史上的《天工开物》,可站在杨改革的角度上,杨改革更需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科学技术,更需要的是人类对自然界更准确的认知,更需要将这些科学技术成系统的组织起来,编辑起来。那自然少不了洋人的参与。
“我的陛下,这听起来似乎也不难,不过,我的陛下,您能透lù一些是哪方面的事吗?”汤若望问道。
“呵呵,朕说过,最欣赏你们的,是你们做事的态度,这件事,和这个有关,反正不会超出你们的能力就是。”杨改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