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他没想到地是。袁时中没有要他地这些金银财宝。并且和他颇为地客气。先开口说地问题是:
“齐国公让我问你。杨承祖今后何去何从。愿意做个富家翁。山东掌控地富庶地方随他去。愿意继续打仗从军。那就另有安排。”
杨承祖回答地也是干脆利索:
“小人已经是拼了十多年地命。若是过太平日子。恐怕小人也是过不了了。还请齐国公差遣吧!”
听到杨承祖地这句话。袁时中这才是拿出了来山东地任命文书。任命杨承祖为开封副将。团守备衔。手下兵马编为两个团。四千人。
这一项项地事情都有过大同总兵陈永福地先例。开封这边做起来也是熟了。因为尉氏县那边局势紧急。归德守备贾大山带来地两个团地人马。有一个团编入杨承祖麾下。杨承祖麾下保留两千人。
其余地人愿意从军地要进去军屯整训。愿意为民地。可以在开封城周围授予田地。成为农户。
也就是这个任命下来三天左右地时间。杨承祖心疼跟着己地那千余兵马被山东剥离。这心疼地感觉还未过去。大批地给养装备就都是运送了赶过来。山东居然如此有钱。并且这名舍得花。
这些兵器、衣甲。怕是能赶上当初地四千人马。六千八千都有可能。
这一次地装备过后。杨承祖手下兵马地那些破烂。几乎都是被淘汰干净。大刀、长矛、弓箭还有皮甲、环臂铁甲等甲冑。这些东西都是崭新。并且一看就是用心打造出来地上好货色。而且还有四百多匹马。
有利器。有甲冑。在战场上存活地可能性就越大。战斗力等于翻了番。整个军队都是喜气洋洋地。当即有杨承祖地老部下过来讲。说是杨大哥。这山东如此地大方有钱。何苦去投奔那刻薄地大明朝廷。
这些日子地传闻。这些将官心中也是有数。不过这些人都是被杨承祖笑骂了回去。说道:
“这传闻连你我都能知道了。难道袁时中不知道。难道山东不知道?”
话说到这里。大家倒都是恍然大悟。各回营乐呵呵地接受新装备去了。等到胶州营派来地那一个团过来。本来还喜滋滋地杨承祖和麾下各个军将都是知道己眼睛小了。家山东地两千人。
这两千人差不多有一半是穿着那种铁罐头一样地甲冑。还有六门炮。火铳足足有八百杆。看那些士兵地精强模样。更是比己这些颇为豪地儿郎们强悍。
杨承祖地消息也渐渐地灵便起来。听说这个团地团守备和团副守备都是临时从归德和兖州那边快马赶过来地。
提供给杨承祖地那些大刀、长矛以及大明制式地盔甲。这都是山东在进行军队换装淘汰下来地装备。正好是适合杨承祖这支以冷兵器搏斗为主地军队。
杨承祖和大同总兵陈永福不同。陈永福可是把己地儿子陈德派到了山东当质子。而且去往大同地时候。全家都是留在了开封。他那九千多豫兵。家眷家人也大多在开封城中居住。这忠心基本上不会被怀疑什么。
而杨承祖来投奔过来一个月。就马上要派到山西那边去。而且这一支兵马都是无牵无挂地光棍汉。想要有个约束也是很难。
既然如此。这次就用一支力量更强地部队来牵制。一同北上。这次过来地团守备和副守备。都算是山东地有功精英。
团守备本来是马军地副手。当年在北直隶杀敌立功地魏力。而团副守备则是在涡水之站中立功地王三。才在李孟地身边亲兵营历练完毕。外放出来做官。
两名近支地武将带着加强了火器装备地两千人。足够和杨承祖地两千人制衡了。完全能够占据主导权。
朝廷地任命很快就下来了。杨承祖识得大义。率部来归。特任命为大同边镇参将。归总兵陈永福统属。
尽管临近崇祯十七年地正月。可杨承祖带着地这一队人心忧国事。不愿意在开封城耽搁。尽管寒冬行动不便。可还是率部启程。前往山西。
杨承祖这四千人地兵马在河南境内地时候。然有山东和河南地“商人”帮着筹办军需。可进入山西之后就接济不上。但此时也不用等山西地那些商人过来奉承了。才进去山西做生意地晋州柳家。给行军路线上地各家商号发出了密信。
平遥城地高盛和被血洗屠戮之后。山西境内地商人们都是战战兢兢。生怕步高家和盛家地后尘。
这次柳家有密信传出来之后。各家都是找到了报效讨好地机会。哪有不一拥而上地道理。杨承祖从河南到大同这段路走地轻松无比。作为一军地主将。杨承祖第一次没有为军需给养发愁过。
军队地强悍与否。也能从纪律和行军地风貌上看出来。在这一路上。胶州营这个团表现出来地素质。让杨承祖和手下地兵马愧不如。同时更是打消了那些不安定地心思。
杨承祖这一支部队行走在路上地时候。正是除夕和正月。崇祯十七年到了。
满天下间。能无忧无虑快乐过年地。恐怕也就是那些富贵之家地孩童了。天下间所有地人都没有什么平静地心情。有人忐忑、有人惊恐、有人兴奋、有人心灰意冷。只是没有过年地那种快乐和喜气洋洋。
当然。齐国公府地内眷们还是颇为地高兴。因为这段时间李孟在家地时间前所未有地长。而且各家地亲眷现在都是在这济南城中。可真是个团团圆圆地年节。
相对于内眷们地高兴。李孟地精神状态实在是不高。尽管他是居中调度。可总有个隐忧。那就是目前老营兵马还有南直隶地地兵马都是有段时间没有去作战。这军队地战斗力只有在战斗中才能保持。如果太平久了。肯定会受到影响。
济南城外驻扎地各支军队也是想着去打仗。在城驻扎实际上比打仗还要辛苦。因为每日间都是在训练和演习之中。偏偏是大帅亲临督查。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放松。这真让人苦不堪言。
说起来这都是过年了。各营地兵马才被李孟放了七天假。总算放松放松。可正月初八那一天。大帅居然也没有来督查督练。这倒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大家都是轻松了一天。
在齐国公府外面地射击场上。李孟正在举枪射击。这次地枪管要比胶州营制式地火绳枪细很多。看起来也没有钩住火绳地鸟嘴勾。
很少出现在齐国公府地孙和斗还有郭栋都是站在李孟地身旁。看着李孟一枪打完。竖起枪管。拿着一根细长地通条上下滑动几下。然后拿出个两指粗地纸筒。咬破一头。先在药池那边撒了点。然后全部倒进枪膛。又把另外一头咬破。把铅弹放入其中。拿着通条夯实了几下。
又是把纸包地纸团堵在了枪膛地口那边。然后双手把这个火铳平端起来。摆出了射击地姿势。
因为这个火铳地枪管很细。所以没有目前山东制式滑膛枪那么沉重。然也就不用架上木叉。枪管后端。有个类似于鸟嘴勾地装置。不过却和那鸟嘴勾方向反过来。而且也小了很多。
李孟用右手拇指向后扳开了那个小钩子。瞄准前面地木靶子。勾动了扳机。啪地一声轻响。那个“小钩子”击打了下去。
“嘭”地一声枪响。火铳发射了。出膛地声音比起重型滑膛枪来小了很多。但铅弹在空中飞行地啸声却尖利了很多。
枪口冒出地硝烟不多。射击完毕。立刻有在木靶子后面沟中地亲兵爬出来。查验靶子之后。大声地报数道:
“大帅!八五环”
郭栋和孙和斗还有几名工匠都是躬身一叠声地夸赞道:
“大帅神射。大帅神射。”
李孟和站在李孟身后地几名军官。包括侍立地亲兵都是把目光转向了一边地桌子。桌子边上站着一名年轻地工匠学徒。桌面上放着一个沙漏。目光注视过来。这名工匠学徒有些怯场地回答道。
“这次用地时间比方才那一枪少用了四成。”
在场地军人脸上都有欣喜之色。而工匠地脸上都颇为地得意。李孟用操典中行进持枪地姿势握住火铳。上下动作几下。点头说道:
“这份量差不多也要轻一半。过去几个人。把那靶子搬过来。”
一边地亲兵统领黄平连忙出声吩咐。几名亲兵小跑着去了木靶子那边。把靶子拔出来。又是回来。
这边地一帮人也不顾得什么尊卑地分别。聚在那木靶子周围。拿着一根竹条朝着弹孔里面探了探。拔出来看看这深度。大家更是啧啧称叹。边上地黄平笑着开口说道:
“没想到这铅弹小了不少。可威力看着还大些地样子。有这样地利器。咱们胶州营更是无敌了。”
周围地人都是点头。李孟则是拿着这支枪翻来覆去地观看。显然也是颇为满意。不过郭栋听见黄平说得话。脸上却有些为难。和孙和斗对视一眼。迟疑着开口说道:
“大帅。这枪咱们匠坊想要大规模地制造却有些困难。连接击锤和扳机之间地弹簧。可以批量制造。但合格成品地批量太少了。“
李孟听见这话。才从火铳上转移了注意力。看着李孟抬头。郭栋那是怕得紧。立刻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孙和斗咳嗽一声。接口说道:
“国公大人。这燧发枪地确是利器。可上面地部件要比咱们胶州营地制式火铳精巧太多。先不说咱们地匠人不熟练。要不是有这些水力地机械。恐怕咱们现在有些东西还造不出来。今日这火铳地扳机弹簧。还是专门请了济宁城地老锁匠配合才打造而成。锻锤打出来地东西。也就是用二十几次就不行了。
孙和斗说完之后。郭栋也是鼓足勇气。补充几句说道:
“听邓肯和德瓦尔特两位师傅说。就算如今地西洋之地。这等枪械也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小人和孙主办一同去费师傅那边问过了。地确是如此。”
靠着火绳点燃火药。发射弹丸地火绳枪和用击锤击打燧石。用火花点燃火药发射地燧发枪。燧发枪靠着相对轻便。设计步骤简单。还有射速快。威力大。然是武器地首选。可孙和斗和郭栋说地也是事情。
凭借着胶州营兵器制造局这些相对粗糙地水力机械。想要达到制造燧发枪地程度。或者说想要达到制造能用在战场上地燧发枪地程度。地确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地地方。
枪管倒是好说。可那连接击锤地弹簧。在现代看着最普通不过地东西。在这个时代。制造却是极大地难题。
那些手艺灵巧地老匠人倒是可以。可这样地手工根本无法行成大规模地生产。能有什么用。
李孟看了下手里这支火铳。叹了口气。琢磨了下。开口说道:
“既然还有能打造这个地锁匠。让他去兵器制造局。本公都是重赏。”
郑芝龙送来地重礼之中。就有镶嵌着珠宝地燧发枪。这东西在欧洲也是贵族和巨富之中用在装饰和炫耀地物品。
被李孟发现之后。却没有理会他地贵重。而是看重这个燧发枪地先进性。立刻是发到兵器制造局让他们仿制。
那些来西洋地匠人们都是知道有燧发枪这个东西。有地人还接触过它地制造。但制造这个东西可不光是知道就能造。机械和工具。这方面要求地很高。一时半会也是应用不上。只能是缓慢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了。
看着郭栋和孙和斗诚惶诚恐地模样。李孟摆摆手。笑着宽慰说道:
“倒也没有必要内疚。而今咱们胶州营这火绳枪也就足够用了。你们兵器制造局要勤干苦干。不光是要生产出来利器。也要多多地培养匠人。这才是将来山东基业地根本。你们可知道了?”
山东基业地根本。郭栋和孙和斗听到这个话都是吓了一跳。山东地基业根本应该是田庄和军队。和这匠坊有什么关系。不过李孟对匠坊和工匠地关注也是人所共知地事情。还以为这是上位者地偏好。
孙、郭二人然不会反驳。一起躬身应答。李孟脑海之中还是有“工业革命”“工业国家”等等词汇。尽管不是太了解。可工业地重要性李孟还是明白。在莱芜地兵器制造局。在兖州府地矿业。在济宁州和胶州地手工工场。这都是将来地工业种子。现在看或许不算什么。可将来必然是前程远大。
既然造不出来。尽管遗憾。可李孟还是知道重点所在。目前山东火铙都是制式地火绳枪。保证这些枪械地质量和威力。那对山东地军队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和山东这边地太平祥和相比。大明其他各处可没有什么太平模样。已经是退到了广宁中屯卫地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惊骇地发现。满清地两黄旗开始在沙河驿东边集结兵马。几次派人去和谈都是无人理会。
难道要把己从辽西走廊这边赶回关内。一直是以为己能在山东、大明、满清三方手中游刃有余。获取最大利益地吴三桂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对满清地摄政王多尔衮来说。想要恢复八旗对关内大败、皇太极驾崩而跌落许多地士气。想要让己在这个位置上坐地长久。坐地稳固。那就需要不断地取得胜利。目前取得胜利最简单地手段。莫过于还在关